[精选]小学的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的作文 篇1
正月初五,我和妈妈、姐姐一起来到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赶庙会。赶庙会的人可真多,刚一下公交车,我们就被人海给淹没了。
在西大门口前的舞台上,一个令人可笑的小丑正在表演着精彩的魔术。只见他用手从空中抓了一把空气放入空空的袋子中,随后奇迹出现了,袋子中竟出现了一个小圆球。接着又变出了一个,就这样一个、两个、三个……球越变越多,台下鼓掌声阵阵,叫好声连绵不断,可真热闹呀!
随后,我们来到了大型游戏机前,这个游戏机叫“海盗船”。“海盗船”启动后左右翻滚直插云霄,就好像在半空中翻滚的巨龙,非常惊险刺激,乘坐上去的人都在尖叫,我姐却毫不畏惧没喊一声。开始时我还真有点担心,下来“海盗船”后我问姐姐害怕吗,姐姐说坐稳了还有安全带系着,一点也不害怕。我真佩服姐姐的'勇气和胆量。
然后我们游玩了“十六挂秋”。“十六挂秋”有十几米高,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有内外两层共十六个秋千,中层有四个男士威猛的推、蹬着使下层秋千内外两层逆时针方向旋转。听说“十六挂秋”是古代皇上坐的秋千,心想皇上能坐的我也能坐,于是就上去体验了一次,还真是好玩。
最后我们还观看了精彩的吴桥马戏:只见一个重达200斤重的大缸,放在平躺着的杂技演员双脚上,演员伸直双腿缓缓蹬动大缸旋转,大缸转的越来越快却丝毫没有倾斜会掉下来的感觉。接下来我们还游玩了枪射击气球、套圈、“人蛇缘”,在这里我还见到了真正的蛇。
这次去赶庙会,玩的非常高兴,并在游玩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洛阳历史民俗文化知识,欣赏了洛阳的民间艺术,走的时候我还恋恋不舍,看着被色彩鲜艳的彩带、大红灯笼装饰一新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心想:精彩庙会反映出来的是洛阳从古到今历史的巨大变化,明年还来赶庙会!
小学的作文 篇2
他是我们班个头最高的男生,他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挺的鼻子下面竟是一张红嘟嘟的樱桃小嘴,他不但有帅气的外表还有着惊人的跑步速度和精湛的篮球技术。你猜到他是谁了吗?对了,他就是我们班的体育健将单翌宸。
记得在一次校运会的50米短跑比赛中,他代表我们班参赛。赛场上,只见他集中精神目视前方,坚毅的目光中透露着必胜的决心。哨声一响,他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起跑线。他迈开大步,身子微微弯曲,双臂有力地摆动,使劲地向前跑着。眨眼之间,就和对手拉开了明显的差距一米多!单翌宸领先了对手近一米多!他一路如猎豹般的风驰电掣,仅4秒就跑到了赛道的`一半!这时他已经领先了对手3米多。对手毫不示弱,反而更卖力地跑了起来,可此时再怎么拼尽全力地跑,也追不上了!单翌宸竭尽全力地完成了最后的冲刺,以8·2秒优异的成绩成为了我们班五十米跑的冠军,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了起来,他用自己的速度、自己的风采征服了所有人。
单翌宸不仅跑步快,打起篮球也让人赞不绝口。你瞧,篮球场上,他边跑边运球,那球仿佛已与他粘在了一起,他到哪,球到哪。对方想抢单翌宸的球,可哪能抢到?只见小单同学灵活一闪,对方扑了个空,紧接着,他轻轻一转身,轻轻跃起,球在空中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进了,一个漂亮的三分球!观众们拍手叫绝。第二回合,对方发球,单翌宸想抢对方的球,对方虽然躲开了单翌宸的第一次攻击,可这一次,单翌宸抓准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去了对方的球,他继续快速运球,不给对方丝毫可乘之机,直接送给了对方一个无与伦比的大扣杀,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对方惨败。
这就是我们班的体育健将单翌宸。你们喜欢他吗?
小学的作文 篇3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课程的内涵更为丰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使用语文的意识”。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所以,巧借信息技术,拓展课堂教学,越来越被教师所关注。适当的多媒体运用能给作文课堂注入别样的活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低下,除去其自身原因,与教师作文训练指导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模式单一,没有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形成了课时捆绑的模式。即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习作指导,第二节课让学生撰写草稿、誊写。为了让教师有充裕的时间讲作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写作文,每周的某一天有二节作文课,被学生戏称为“黑色星期几”。这天学生愁眉紧锁,唉声叹气。两节连续的习作课令学生备感枯燥,疲惫。“习作恐惧症”凸现无遗。
2. 教师讲评不及时,没有增强学生习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要想延续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就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而我们的习作讲评课是学生习作后的第二周。此时学生对上次的习作情景早已淡忘。如果教师能当堂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如别出心裁的开头,独具风格的结尾,甚至一个精彩的句子或一个生动恰当的词语,都予以肯定,加以赞赏,使学生尝到习作的乐趣,学生的习作兴趣一定会增强。
3. 学科分割,没有与其他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要求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如果能巧妙地将作文与思品、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进行整合,把科学课的有趣实践、实践活动置于习作课堂,定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表达的欲望。将作文与其它科目整合,打破学科割裂的局面,建立以形象,生动为基本特征的作文教学体系迫在眉睫。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引导学生作文的教学策略
生活是习作的沃土,习作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多彩的,人性也是多棱的,既能折射出真善美,也能反映出假美丑。
1. 让学生有“情”可依——展现内心和情感世界
叶圣陶先生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我们身边让人感动的人物很多,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媒体开展习作指导,不仅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创设成功的机会,习作上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选择自已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我选取《永生的眼睛》中的片段,让学生读中悟出琳达一家人一心为他人幸福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的事,折射出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再结合生活中同学们亲身经历的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让学生习作。
本学期,我校五年级一学生小琪得了重病,需去长沙进行治疗。昂贵的医疗费给一个普通的家庭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他们一家人倾其所有,竭力挽救孩子的生命,生活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全校师生得知纷纷捐款救助。一笔笔爱心善款汇到小琪妈妈手中,小琪的病情得到控制,正在接受化疗。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懂事地配合医生治疗的情况,在习作课上,我一边播放音乐,一边饱含深情的以第一人的方式表达小琪对同学们的感激,以及他对生命的渴望。此情此景,同学们的心灵震憾了,因为这是他们亲身参与了爱心救助活动。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关爱之心从他们的神态中流露出来。此时,我看着我的学生,心头怦然一震:爱心,是这个世界不败的花朵。生命在,它的芳香就在。或许不浓烈,却沁人心脾。我抓住这个情动的瞬间,让孩子们大声说出自己对小琪鼓励关怀的问候,最后,再把自己所做的爱心捐款的事,所说的话写下来。此刻,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从亲身经历中来,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诉。《小琪,我为你拭去泪水》、《勇敢的小琪》、《生命的感动》、《没被病摩击倒的小琪》、《我为你唱一支赞歌》、《心灵的震撼》、《坚强男孩——小琪》。一篇篇文思如泉、真情涌动的习作让我感叹生命的美好。倘徉在文字里关切的话语,让我感动至今,永生难忘。
这样巧借媒體,引导学生在情感中体验,激发学生将情景转化为语言,再转化为文字,升华了情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习作教学的巧妙整合。从而让学生流露真情,倾吐为文。当时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有成功感,每个学生都激动不已,这样学生不知不觉爱上了习作。
2. 让学生沐浴春光,触摸大自然的精华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为了让学生的习作“活”起来,我把目光投向生活,指导学生观察,训练学生写作。作文是对习作素材的再加工,那么作文素材从哪儿来呢?其实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是他们缺乏敏锐的观察力,无法触摸生活中的感动,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并合理运用地信息技术,使学生有“米”下锅,并“煮”出香味飘溢的“七彩饭”来。
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写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习作课上我出示《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第2、3段,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叶老先生的写作方法。出示碧野的《七月的天山》片段,看作者是怎么写出景物特征的,再出示学生自己的春游情景片:那是春光明媚的`一天,我们组织学生远足踏青,赏花,观花,并邀请家长——老师和学生一同采风。同学们说着、笑着,看谁会描述油菜花的壮美情景。我把孩子们春天赏花的情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习作课上,同学们不仅仅被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组成的花海所陶醉,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让学生从花的颜色,形状,触摸的感觉这几方面说说花的特征,一朵花,一株花,一块花,一片片花,各有各的美,汇成了花了海洋,真有“人在花中走,心在画中游”。孩子们如快乐的小鸟在花间小路上掠过,他们心情舒畅,时而看看这花,闻闻那束。时而对赏花的同学嬉笑,甚至和美丽的花说悄悄话,他们开心地玩耍、观赏。春天的人,春天的颜色,都被他们记录下来。我再要求学生写下整个活动过程,尤其是赏花的心情和活动带来的感受和体验。《春天的田野》的习作训练也水到渠成。走进大自然,饱览无限风光,感受春天的妩媚,体验自然之趣,为学生的习作大堤拓开了一个决口。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调动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 让学生有“趣”可描——享受写作的快乐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在习作中点燃学生的兴奋点,而游戏活动则是学生的兴奋点之一。本次我校举行的了庆“十一”大课间展示活动,在自主活动时,我有意识地设计了“闯关”和“过河”两个活动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信息技术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的自主活动课件带进作文课堂里。我让学生观看自己跳大绳,钻呼啦圈时的情景,因为有音乐的渲染,具体场景的氛围,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创作的欲望被调动。我让学生说说感觉最精彩的是哪个环节,并谈谈原因。学生的回答都是刚才胜利的一组和落后的一组的经过。我趁机引导学生写出精彩片段,特别强调要写“自己”的表现。而后在同学之间展开相互评价,补充和修改。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表现,评评别人的动作,说得津津有味,这样引起学生参与写作的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习作课堂是高效的。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作文内容丰富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孩子们的一次次亲历,一次次体验,为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习作教学融合提供了契机,写起作文来有滋有味!
【小学的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的作文 11-15
(经典)小学作文08-20
小学作文(精选)08-20
【精选】小学的作文09-05
小学的作文(精选)12-29
小学的作文【精选】04-25
小学的作文[精选]04-24
小学作文(经典)01-31
(精选)小学的作文04-03
(精选)小学作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