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语文初中作文汇总六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初中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初中作文 篇1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分类和作用:
一、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三、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八、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⑷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D、由现象到本质。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
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2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
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
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
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
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语文初中作文 篇2
星期五的上午,一群承载着开心和期待的学生在教室里……因为将要周六,班里同学也很兴奋。但是,不幸就降临在上午的第二节课……———英语课!
在我的.印象里,英语老师就像小学的语文老师,不仅长相差不多,而且脾气也很相似。所以,我更敬重英语老师。英语老师的脾气很温和,但今天却和以往大不相同。但这样的变化,能怪谁?还不是我们。
上午第二节课来了,英语老师进了教室里,看似心情不太好。给我们全班同学发了昨天测试的卷子,因为只判作文,我很开心,我得了十分。但班里大多数的同学都心情不大好,因为的一、两分的人大有人在。接着,老师说了让我们难以置信的话:“下面改错,改完错再抄一遍,拿给我看…。”边说着,手里拿起了木棍。“你们就是不长记性!我看不打不行!得九分的过来打一下!八分两下!…零分十下!”这让全班同学都屏住了呼吸和嘴,大家都低头改错。我一时不知做什么,也就又写了一遍。接着,其中一个课代表—李帅荣上去了!老师真的硬生生的打了。这让班里同学哪还敢说话?大气都不敢出。没有一个敢上前去……老师急了:“谁也别想躲!除了那三个得十分的!班干部先上,然后小组长……”接着,班里同学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个上了……看着班里同学红彤彤的手。再看看我、张紫霄和郑坤杰不用挨打,是多么的好。
一节课就要这么过去了,老师抬手又狠狠打了自己十下,还念叨着:“真是教学无方!……”这动作让我深感意外!同学们,你们是否只想着自己的痛,却忘记了老师的心情和感受。
语文初中作文 篇3
摘要:作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运用文字传递讯息、表达感情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见,作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道德情操以及审美观与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任。因此,作文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作用。而作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同时也是长期以来亟待教师解决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本文下面将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简要探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让其走向精彩,以此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作文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精彩
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反复的综合训练活动。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识字与写字,还需要运用这些字进行遣词造句,并针对文章的具体框架进行谋篇布局。可见,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既是顺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是事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项重要指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作文教学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特征。而如何顺应时代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成为了目前广大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简要探讨,以期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贴近学生生活,加强素材积累
作文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不仅需要生活历练,更需要技艺磨炼,可以说,作文题材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想要让作文教学走向精彩,就需要鼓励学生主动走进生活,做生活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因为生活才是作文素材的'源泉,才是一篇结构完整、布局巧妙作文的成功之处。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不可能人人都能做到“行万里路”,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书,争取“读万卷书”。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变化万千的,学生是最容易被感染与打动的,而学生也能在这种美好生活的熏陶中写出精彩的文章。所以,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用心去感受、去接近自然与生活,不要让其再将思想与目光集中在课堂上,而是要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热情与兴趣,在全身心地参与中感受到大自然与生活的美好,加强与自然的心灵交流。大部分喜欢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都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就在于课外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能做到信手拈来,下笔成文。为了让学生主动走进生活,教师就不能当旁观者,而应当主动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对其多留意、多分析、多总结、多反思、多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会学生唯有用心观察、用心发现与用心思考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二、结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是发展中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有其各自的闪光点。不同学生对语文写作学习有着不同追求,如何满足不同层次与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的一个教学要求。作文最忌讳千篇一律,而是强调个性与新意,因为千篇一律的作文会严重影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思维力的发展,更会影响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在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着重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教学追求。
首先,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自由发言与表达。在现今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常常会看到“假、大、空”文章的出现,学生未能对生活进行推敲与实际考量就进行胡编乱造,使得整个文章没有任何阅读性与欣赏性,还会出现作文构思不完整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警醒与鼓励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写自己想写、感兴趣的内容充实丰富的作文。
其次,需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发挥其个性化思想。由于每位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所以,就会造成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种思想感情会在学生的作文中体现出来,但大部分学生却不敢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书写下来,而比较偏向于取悦老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真实的自己,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的个性化思想体现在作文中,促进其作文水平的提升。
三、注重教学技巧,传授写作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的教学非常好,可如果教师未能将具体的写作手法传授于学生,无异于“授人鱼”。而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在于当没有教师在场的时候,或者教师不对其进行引导时,学生就如无水之木,根本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从何写起。因此,这就告诉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传授学生具体的写作手法,让其拿到一篇作文题目过后,能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组织性地进行写作,而不是毫无根据地瞎写。提高写作水平是一个长期、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从阅读教学入手,在平时教学中注重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向学生传授这种写作技巧,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写作技巧,以此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其能有更多的选择,并在具体的练习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風格,从而提高其写作速度与写作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效果。所以,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时代背景、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并将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丰富其阅读素材,结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还要善于注重教学方法,传授学生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1]赵颖.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xx.
[2]李晶.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xx.
[3]季曼丽.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xx.
[4]刘晓光.作文教学的生命化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xx.
语文初中作文 篇4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老大难”的环节,相关教育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都对此做出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尝试。但从整体上来看,现今的作文教学效果依然不够理想。教师们倾向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的传授,目标在于指导学生在作文方面拿到“高分数”,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基于学生经验来开展作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学生经验;有效策略
作文教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尽管作文教学一直被强调、被重视,目前的作文教学仍旧处于“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困境。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其实有很多,而笔者认为最根本原因在于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经验,忽略了学生成长以来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创作来源于生活,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经验,反过来,经验也会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经验的缺失不仅阻碍学生个体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具体到作文教学,就会成为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一个缺口。因此,教师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具体采用何种策略来进行基于学生经验的作文教学呢?首先,要使学生“有话可写”,要创设情境,充实学生经验;其次,注重阅读教学,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最后,改变评价方式,将写作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以自己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对学生的写作有着一些规定,例如写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文体、要写多少字数,并不考虑学生是否喜欢这个主题,是否了解这个写作领域,这种教学态度容易导致学生消极对待作文。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保持积极性时,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让他们将写作文当成一种乐趣。例如,将学生置于最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的情境中,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联系实际生活,根据新闻实情,写出现状,表明感受;还可以采用讨论、看图画、读书等教学方法,将所观察的、所阅读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符合学生学情的作文教学。另外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也不要过分限制写作条件,可以适当地根据学情让学生决定写什么和怎么写,肯定此次作文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写作方案,重视学生个体性的发挥,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当学生了解到自己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熟练的体裁自由写作时,必然愿意写出真实的情感体验,产生写作兴趣。
二、重视阅读教学,加强教师指导
文章的'写成可以说是文字到文字的过程,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对文字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好的文字从何而来?阅读积累是最好的方法。正如古语所说“读书千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从优秀的文章当中学习到一些优美的语言外,还可以学习到相关的写作技巧,例如如何构思,使文章内容明确、如何布局,使文章结构严谨、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在此基础上,可以将阅读所积累的东西结合自身体验加以提炼,变成自己的东西。同时,不断地阅读优秀作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们应当重视阅读教学。但阅读什么,怎样阅读才是正确的方式,还需要教师们对学生加以指导。初中的课业也比较繁重,课余时间用来大批量的阅读比较有限。那么,课内的阅读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手头上所有的课本和读本。要知道能够入选课本和读本的文章都是专家学者们精挑细选的,它们在文章选材、写作技巧上都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教师们可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和鉴赏这些文章,感受其中的精彩和丰富,让他们在阅读这些经典之作过程中不仅获得审美上的愉悦,也能够由此获得一定的感受,丰富阅读经验。
三、改变传统评价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性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教师单方面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再附以一个分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基本上没有任何异议,过于相信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的权威性。这样的评价方式是教师单方面的观点,和学生没有任何情感上的交流。评价方式其实可以多样化,让家长、学生至少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采用合作评价的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当有学生阅读自己的文章时,其它小组要进行记录并进行讨论得出小组评价。被评价的文章作者可以得到同学们的建议,能够明白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而各个小组在评价时,也可以比照自己的文章,知道是否合乎标准,如何写作才能够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这样的小组评价方式不仅减轻了教师们的负担,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促进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是学生生活经验的一种获取渠道。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学习的主动权得以回归。由此,学生更愿意积极地挖掘所有的生活经验,将其写入作文,更愿意写真实的人事,写真实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的表述放在“表达与交流”中,其中有条目明确要求,作文的教学应当是指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来丰富生活、情感经验,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新课程改革呼吁“以生为本”,具体到作文教学中,更加强调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自身实际的真实而个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重视学生经验必然成为作文教学一大趋势。
语文初中作文 篇5
总以为你是破陋摇晃的老屋,不再能给我保护;总以为你是发着阵阵淡黄光圈的旧煤灯,不能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总以为你已是折皱不堪的老黄历,掩着岁月的纸香,却无法再有昔日的光彩。这些曾经的天真的以为,现在想来竟有点可笑。
对于你的记忆,如同沙滩边数不尽的渺小的贝壳。直到记忆的海潮涌上岸,才将那覆盖着的黄沙洗去,直至露出深刻的无法磨灭的纹理。现在的我踱在这回忆的海边,任凭海潮拍打我深陷黄沙的赤足,一遍遍地刷新与你的过往,乘着记忆的海风飘到深蓝深蓝的海中央……
你知道吗?爷爷。时隔四个月,我总会想起最后一次见你的情景。当时的我只是眼眶湿湿的.,竟如何也哭不出声。但现在,多少次想起你,我都总躲在被窝偷偷哭泣,多少次,我不敢作出声,就怕别人发现。
奶奶总跟我说你的事,我知道她除了我是谁也不会说的,所以我总保留着对你特殊的回忆。你说过,等你的病好了点,就买辆电瓶车,带着奶奶出去溜风。活了 大半辈子了,竟还没开始好好享享福呢。奶奶每当说起这话,总会哽咽。我知道那是相伴一生的最后的承诺,没能实现是很悲凉的。我也觉得难以想象,平时对奶奶 总是责备的你,竟会如此贴心地与奶奶笑谈未来生活;平时总蹬着一辆老式自行车的你,竟肯放下“老伙伴”,体验“新奇”。
是不会分享欢喜时的心情吗?还是只有在真正夜深人静时才肯放下包袱?是你知道人生的确需要一点美好和欢笑,强硬不公的命运才会软化,是你知道一家人总 需要相互扶持和关爱吧。否则你怎会因为我从学校回来吃一顿便饭,还要蹬着自行车舍近求远地地到大街上买菜,大汗淋漓却从不顾惜?那可是来回一个多小时的路 啊!
有时候,我会不自觉地走到老房子的后门口,定定地站在那,看那堆满半屋的稻草和十几捆木材,似乎耳边又传来你锯木头的声音。回想你当时大汗淋漓,拼尽 全力做这些事时,我看得出你是痛苦的。百般劝告,你却总是淡淡地说:“现在能动就多做点,帮老太婆多劈点,够用几年呢,烧火也容易点。”爸爸妈妈知道这种 事,总会又急又恨地责备你。你独自在灶膛,摆弄着稻草,虽一句未说,但我分明是看见了微动的嘴角——是欲言又止吧,在那种时候,你想看见的无非是一家人和 和气气,而不是充满了无奈的责备。而当时的我竟也沉默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该怎么说。
语文初中作文 篇6
“那谁,赶快起来回答问题啊!”语文老师的一声“咆哮”又把我从走神的边缘拉了回来。“还好还好,叫的不是我。六年级的语文老师真是烦死人了!拖课不说,还爱突击提问……”我暗暗庆幸着。那是我正是小学六年级,各科都还不错,只有语文是我的软肋。对语文那可真是唯恐避之不及,更别提爱上它了
去年,在初一刚开学时,我就对语文充满担心。可没想到,初一的语文老师,竟让我爱上了语文。
第一天的第一节语文课,同学们大都期待着新语文老师,我却暗暗担心:新来的老师会凶吗?作业会多吗?要求会严吗?……在大家的'期待中,语文老师走上了讲台:她看起来并不年轻,个头不高,似乎不像那种温柔的老师。可没想到,她的出场白就出人意料:“同学们好,我是王老师。其实同学们学不好语文,家长也有问题。”什么?这老师也太怪了吧!“如果家长多鼓励你们,让你们多一点兴趣,还会学不好吗?”听起来有了兴趣,语文似乎也不可怕呢!顿时,我对语文多了很多信心。
说起她的上的第一课,那更是令人难忘。第一课的标题为《散步》,老师自然要让我们谈论自己散步的经历,但王老师自己却先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和课文联系起来,还真是十分有趣。“也不知老师上课会不会提问我,如果提问,还真是没把握啊!”尽管老师非常和蔼,我还是有些顾虑。没想到,老师提问的就是我。没办法,我只好吞吞吐吐,凭感觉说几句。“没事,想到什么说什么。”老师走到我跟前,笑着对我说。我咬咬牙,一口气说了出来。“也许我的语文还不错嘛!”我对自己的回答比较满意。老师看起来也满意我的答案,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你语文还行啊,怎么听你家长说你那么害怕语文呢?”是啊,语文挺有趣的啊!
正想王老师说的,多一点鼓励和兴趣,语文就会学好。我渐渐爱上了语文。现在想来,当时对语文的唯恐避之不及,真的是多余的。王老师那别具一格的讲课,帮了我大忙。语文的道路很长,我相信,那份鼓励和兴趣,会一直陪我走下去……
【语文初中作文】相关文章:
语文初中作文01-09
语文初中作文12-04
初中语文作文12-22
初中语文作文11-05
初中语文的作文09-30
初中语文作文05-17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10-18
语文课上初中作文07-10
我爱语文初中作文01-16
【精品】语文初中作文五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