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经典【3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生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生作文 篇1
身处繁华的都市,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熙熙攘攘的人群,满世界的灰尘,杂音,再加上学习,家庭,生活,工作上的负荷,和成长的压力,使身心感到略显窒闷压抑。
忙中偷闲,在一个清晨。起步来到了一个公园,刚迈进公园的大门,就被满眼的绿色所震撼。近处的草,树上的叶,远处山原上的绿色植被,所呈现的都是那生机却不显得单调的绿。
自己喜爱些幽深静寂的地方,便寻到了一条望不见尽头的树林小径。向前走去,没想到即使是这么偏僻的地方也被绿叶所寻。脚下尽是绿色,抬手便能触及到那一抹绿色。细看,树叶有针叶,传统的弧形,细细的'流线型等等。抬头向下看去便是那平时四处可见的小草了,但正是这微不足道的小草,却为此处的生机美丽增添了一份色彩。一份纯真的绿。
但点缀四周的只有浓密与疏落的绿叶。瞧,三五成群。独芳自赏,有的大于手掌,有的细如银针。有的覆满绒毛,有的硬质光洁。大叶,小叶。一层一层,围的水泄不通。只把外界的嘈杂隔绝,把浑浊的空气隔绝在外,若长的小径上,似乎只有我一人,鸟叫声也在此时响了起来,清脆的声响唱开了我近日锁闭的内心。给封闭的心灵洒下一掠鲜亮的阳光。静静揣摩这重重的墨绿,或是生机的鲜绿。每一片绿叶在风中摇曳,我的心灵也随着这摇曳伸了个长长的懒腰,也放松了自己的心灵,变得更轻松了。
赞美绿叶,绿叶没有百花的鲜艳美丽,但它却默默奉献自己的一丝绿色。在这夏天,正是有它们的奉献,炎热的夏天得以美丽,炎热的夏天得以有一处阴凉。而它们却奉献自己,深受炎热之袭,它们吸收我们所排放的污气,正是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环境才得以洁净,我们的生活质量才得以如此优良。
不知不觉路已走到尽头,身后还是那一片绿的世界,然而我却觉得自己已然改变了,是你,绿叶。将我内心的压力全然被你吸收了,真应该赞美你,你用神奇的绿色将我重新组合,使我去迎接新的挑战。
初中生作文 篇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谚语说得好。时光列车在飞速奔驰着,眼间,我从一个童心未泯的幼稚孩童变成了一个略显成熟的初中生;我的知识蓄水池里每天都源源不断的灌进“新鲜”的知识。当然,初一的生活也使我的内心涌进了许多苦与乐。
记得那一天是初一开学的第一天。“叮叮叮”,一大早我就被烦人的闹钟吵醒了。还没等我醒过来,妈妈就大开尊口,滔滔不绝地发表起了演讲:“书都带齐了吗文具都准备还了吗预习今天要上的新课了吗”我快被吵疯了,连忙用了几遍“全准备好了。”这才打断了她的演讲。
到了学校,初中老师并没有像小学老师那样给我们一天“放松调整”期,而是直接强调规矩便开始上课。我的大脑仿佛还在梦幻假期里度假,根本听不进去课。
晚上,我在书桌前望着一堆作业发愁,长叹一声:“初中的生活实在太苦太累了!”爸妈听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说:“当你尝到先苦后甜的滋味时,你便会觉得这是一次有趣的人生阅历。”
“有趣的人生阅历”我想是不是我听错了。早上起得那么早,晚上又睡得那么迟,学习压力又那么大……这一切的一切竟然被父母说成是一种趣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年龄也在不断增长,对某些事情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第一次体味到父母所说得那种趣味是在某次阶段考试后。那段时间,父母抓我学习,使我“不得不”学,“不得不”练。这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当我坐在考场里,一看卷子,便胸有成竹。当然,我早料到这次我考得会不错,但最终成绩真让我吃了一惊--全班第一!当时听见老师的表扬,看见同学称赞的目光,我笑了。这笑是发自内心的`,从未有过的。
我终于明白了父母所说的话。现在,我的内心是充满欢乐的,当我再回忆起那些昔日里我所谓的“苦与累”,全然变成了一种求知过程中的趣味,是实实在在的欢乐与趣味。
乐与苦都是人的感知。乐固然给人以精神上的极大开心,但苦也不是全给人以内心上的痛苦,它有时可以看作是一种“苦中之乐”。我清楚地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苦中之乐”会随时来临。但只要有一颗认真、坦诚、向上的心,不论是苦是乐都会化成为我们宝贵而有趣味的人生阅历。
苦乐之中,感受青春。让我们用心去谱写更美丽的初中生活新篇章吧。
初中生作文 篇3
曾多次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捧起又放下。总是对那充满诗意的书品产生了无尽的困惑:先生为何称旅行为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又缘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循着先生的脚步,我展开了我的西行。旅行很快乐。我看见了尘封千年的兵马俑,我看见了大漠深处的月牙泉。我收获,因为浩瀚的秦史就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快乐,因为断绝人烟的大漠深处竟有如此一片绿洲。我的收获是形体上的。
翻开文集,游于文字中,再借先生的眼睛观察,我却感到了一丝苦。我用心灵与兵马俑对话,我触到了繁华不再的咸阳城的一声叹息;我用心灵与月牙泉窃语,我感到风吹狂沙,小泉可能在弹指间被埋没的`恐惧。我的收获是苦,是心灵上的苦。
我驚异,去旅游、去躬行,竟能在快乐的游程中收获一丝哀伤!
在西行途中,我再次翻开余秋雨先生的著作,越发地了解了他。他游敦煌,历兰州,攀沙山,览咸阳,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风景。一次次思想的游历,使他一次次收获到人世间的真谛,虽有苦感,咽下却觉甘甜,我想这大概就是先生一次又一次进行文化苦旅的原因吧?
我不停地行走西行旅途中,带着《文化苦旅》边走边思:王安石的褒禅山之行是苦的,但他的心灵旅行却是有收获的,因为明白了以“志”“力”“假于物”达到人生的目标的道理。东坡先生的石钟山之行也是苦的,但他的心灵之旅也是有收获的,因为他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而今,我的西行之旅既快乐,又疲劳。不过,也有了自己独有的收获——读起《文化苦旅》时,旅途的疲惫渐已消失;读起《文化苦旅》时,孤独的感觉离己而去;读起《文化苦旅》时,更是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我的心灵随着《文化苦旅》而置于阳光下,扫除了阴霾,换上了温暖与明亮。我的心灵来到了阳光下、大漠上,充满了希望,满眼是生命的光彩。我在前人的心灵旅行中,终于找到了一边行走一边读书的轻松,终于收获到了只有心灵的苦旅才能越来越接近思想的天堂之真理。
说得不错!读书、旅行、实践,尽管是一次“苦旅”,但又是人生的最大收获……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的最大亮点是内容厚实,立意深刻。以《文化苦旅》为全文的线索,构思精巧,情节安排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作者由对《文化苦旅》的“苦”起疑,继而惊异先生“竟能在快乐的游程中收获一丝哀伤”,明白先生的收获正在于他“心灵的苦旅”。由“我”带着《文化苦旅》“旅行很快乐”,也“疲劳”,继而“边走边思”,“终于收获到只有心灵的苦旅才能越来越接近思想的天堂之真理”。文章写得含蓄,富有哲理,显示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以及思维的深刻。
文章写得有“波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致,牵动阅卷老师的情感神经,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初中生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初中生的作文04-08
初中生作文[精选]10-06
初中生的作文(经典)10-06
初中生作文【精选】12-08
初中生作文(经典)05-16
(精选)初中生作文10-26
初中生的作文[经典]10-29
初中生的作文【经典】01-22
初中生的作文[精选]12-21
初中生的作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