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训座右铭

时间:2024-09-06 06:56:12 座右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古训座右铭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座右铭吧,生活中,一定会有人用到座右铭,座右铭是激励自己的一句励志格言,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座右铭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医古训座右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医古训座右铭1

  1、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2、凡看病施治,贵乎精——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篇》

  3、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

  4、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5、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6、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7、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8、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喻昌《医门法律·明络脉之法》

  9、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张从正《儒门事亲》

  10、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11、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12、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13、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14、不知为不知,亦良医也。——程国彭《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15、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16、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

  17、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8、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19、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20、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21、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2、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23、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2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25、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2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27、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篇》

  28、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29、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赵献可《医贯·伤饮食论》

  30、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31、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2、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张机《金匮要略》

  33、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4、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5、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36、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

  37、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38、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3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40、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41、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42、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43、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44、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45、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

  46、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

  47、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48、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49、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

  50、大医精诚。——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51、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52、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53、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54、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

  55、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庄邺策

  56、知常达变,能神能明,如是者谓之智圆。——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57、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58、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

  59、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中医古训座右铭2

  1、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2、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3、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4、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5、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6、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7、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8、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庄邺策

  9、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10、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11、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12、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13、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

  14、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15、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16、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17、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18、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19、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20、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21、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22、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23、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24、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25、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

  2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梦龙《警世通言》

  27、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28、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29、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30、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31、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

  32、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

  33、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34、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35、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36、大医精诚。——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37、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喻昌《医门法律·明络脉之法》

  38、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39、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40、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41、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42、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中医古训座右铭】相关文章:

中医经典语录11-19

中医实习报告06-07

中医宣传口号05-27

中医医生述职报告02-24

中医养生经典语录07-04

中医工作总结05-15

中医院实习报告07-13

中医经典语录(11篇)11-20

中医经典语录11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