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实用的写小学的作文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小学的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小学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六朝古都——南京,古称金陵。它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都曾在这里建都。古老的城墙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千年的文化仍旧存在。一条条大路上,百年梧桐站立在两边,微风吹过,树叶哗啦啦随风摇摆,几片零落的黄叶飘落在地。它们见证那些不可被世人遗忘的历史,也目睹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
南京的景点数不胜数,紫金山、中山陵、玄武湖……紫金山巍峨雄伟,绿树成荫,山路陡峭。站在山顶上,可一睹南京城全貌,高楼大厦尽收眼底。向上仰望,似乎伸手就可以摘下一片洁白如雪的云朵;向下俯视,仿佛可以一览无遗。玄武湖水质清澈,亭亭玉立的荷叶,枝条嫩绿的垂柳,构成一副色色俱全的图画。
南京每年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正月十五放花灯。那天,夫子庙人山人海,漂亮的花灯各式各样,有荷花灯、兔子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一眼望去,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花灯形成了一片灯的海洋。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南京,可千万别忘记带点特产回去,南京的板鸭、糕点、小吃,可真是美味。看了就让人垂涎欲滴,久久不忘。
这就是我古老与现代和谐划一的家乡!
写小学的作文 篇2
远眺,那棵树很美,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远处慢慢升起,有一丛丛的黄花映入我眼帘。
仔细一看,叶子椭圆的、绿绿的.花像一个个娇嫩的`小公主,躲在叶子士兵的后面,士兵们个个拿着“长矛”和“枪”威武得很。
花香像大海,而我是一叶小舟,在花香的海洋里飘来飘去.花香像一只巨大的手把我往花香的天堂里拉.人们走过时总忍不住深吸一口气,那沁人心脾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呢?再吸一口气,连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风雨中的桂花又是另一番景象,风轻轻地吹着,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小公主们一起跳舞、摇摆。她们慢慢地飘下来,落在马路上,繁星点点,好看极了!谁也别去—-那是一幅画,谁也别碰风和雨的杰作。
我知道桂花的作用可多了:可以泡茶、做汤圆,还可以做桂花糕......
桂花一开,十里飘香,真是名不虚传啊!
写小学的作文 篇3
又是一个冬天,下雪了,看那洁白的雪花,便勾出我浓浓思乡之情……
我的家乡在砀山,砀山的水果很是著名,尤其是远近闻名的砀山梨。冬天的'时候,果园是我们最爱去的乐园。踏着白雪,留下一串泥脚印。雪嘎吱,嘎吱的响,我们穿着五颜六色的羽绒服,东躲西藏,给这圣洁安静的世界挂上一抹色彩。从梨树后面偷窥那捉我们的人,欢笑声把果树上的雪花都抖掉了。我们落了满身的雪,依然嬉戏,这是雪花与孩子们的游戏。那些桃树、梨树、苹果树则是缄默的观众,呆板的注视我们的表演。泥脚印被落下的雪花再次覆盖了。只有欢笑声盖不住。
有些老弱病残的树支撑不住太多的雪娃娃,慢慢地折了下来,落在雪海里,荡起了一圈清柔的涟漪,消失在笑声中……
家乡冬景,美丽无限。
写小学的作文 篇4
当前许多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常常采用"我手写我口"的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设计时,往往先让学生根据话题、图片的提示进行说话训练,然后再让学生把所说写下来。我校一位老师在讲完课文《陶罐和铁罐》之后,想让学生模仿这篇文章再续编一个小故事,老师在编好开头之后,学生兴趣盎然地将故事编得非常精彩,然后老师就让学生将编的小故事写出来。结果发现,只有十多位学生写得非常棒,有自己的创新,可是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写,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加标点,字写得也非常潦草。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作文写作能力之间存在着鸿沟。那么如何在说和写之间架起桥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一、用生活构筑说话与写作内容上的桥梁
作文教学指导要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田,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喜欢上作文课和写作文。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时期,因此不能让学生在初写作文时就产生畏难情绪。生活化作文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能够构筑学生说话与写作之间的桥梁。
1.作文教学脱离生活的现象常有发生。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化作文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一条有效的途径。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发表个人观点时很有话说,在写作过程中却因为没有生活经验而无话可写。如,三年级下册习作一中的配图"修补羊圈",四年级下册习作"非典",这些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有老师的引导和浓烈的教学氛围的影响,而一旦让学生独立置身于写作环境中,他们就会因为缺乏生活的基础,加之欠缺相应的作文构思能力,所以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便成为学生写作时的常有现象。
2.要将学生的生活与作文密切结合。老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说、写构筑桥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指导换角度思考,让生活内容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能引导学生从第三方视角进入写作情境,获取写作灵感。例如,我在指导《我的周末》主题写作时,通过播放几种常见的"周末模式"动画——《大耳朵图图》的大扫除、逛公园游等,直观呈现了学生平时周末里的所见所做,由此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课堂上学生个个滔滔不绝。又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看漫画,如《淘气包马小跳》等,有的老师却不让学生读漫画。其实大家都知道漫画往往用夸张而简单的手法来描绘与生活相关的现象,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漫画作为一种典型的艺术形式,对学生同样有教育意义。老师完全可以让漫画走进作文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没有配文字的漫画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读漫画书的体会给图配文,再将文字写下来,最后再让他们写成一篇小文章。
二、用文字构筑说话与写作形式上的桥梁
文字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字,学生能够表述自己的意思,表达自己的心情。而文字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表达的效果。对于老师而言,要让学生的语言充满表现的活力,让他们用精彩的写作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1.重视积累,绝不排斥口语。苏教版的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一般都有"诵读与积累"这一版块,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诗文,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领悟力,然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会经常使用这些成语,如,三年级的"白云苍狗""过眼云烟"等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特点,鼓励学生但不强求学生使用这些典雅的词句,学生只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也就是说在文字的表达上,小学生的作文可以用口语化的形式来呈现,不要以自己固有的认识和强加的标准来评判学生作文的好坏。
2.尊重自主,也要加强指导。作文如果只是日常生活语言的记录,语言就会既不精练又缺乏相应的文采。因此,老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如,学生在用文字表述时,往往不够具体,像"我今天很高兴""我难过极了"等等。老师要引导学生多采用描写的方式进行修改,帮助学生提升文字的感染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并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老师在指导学生修改文字表述时,要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交换修改,培养作文的自改和互改能力,找出自己和他人作文之中用得好的词语句子,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老师要注重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让学生将说话的内容通过标点符号逐句断开,同时又形成连贯的语意。老师还可以将班级里典型的文字表述不到位的情况收集整理发给学生,帮助学生加强词语的运用。
总之,学生心里所想,口中所说,发而为语,写而成文。老师要通过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将口语化的语言记录下来,经过文字的修改整合,形成一篇小文章。作文教学要构筑生活、文字、标点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而不是直接帮助学生"渡河".如果直接帮助学生"渡河",脱离了老师的帮助,"会说不会写"的学生仍将大有人在。作文教学中,每一位老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构筑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
写小学的作文 篇5
上午第三节课,语文老师捧来一盆花。“哇塞,好漂亮呀!”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大家立刻围了上来。“只能欣赏,不可触摸!”老师大喝一声,同学们又一下子退了回来。
这是怎样的一盆花呀!瞧,它的花远看像正在奏乐的小喇叭,一支支高高的傲立着;近观才发现原来是花呀!她洁白的衣裙微微向上卷起,黄黄的花蕊嵌在其中,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妈妈白裙子后面不敢露出面来。再看,朵朵白花下是一片片苍翠欲滴的绿叶像一叶叶扁舟。呵,这哪是花,分明是一位清新脱俗的.大美人呀!
唉,真的太可惜了,老师不允许我们上台欣赏。“快看,快看”坐在前排的张涵大喊一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两只小蜗牛爬上了花的叶片,这两个小家伙,就不怕碰痛我们的娇小姐吗?真是胆大妄为!好羡慕这两个小家伙,我突然想缩小缩小再缩小,爬到叶子上去看看我的小美人。
“谁认识这盘花?”老师问。
“喇叭花,”“牵牛花”“仙女花”……大家七嘴八舌的猜着花名。
老师微笑着说:“她是百合。百合花象征着圣洁和吉祥。新娘手捧百合花,寓意百年好合,事事如意。百合花是一种姿态优美的草本花卉,每茎一花,状似喇叭,伴有隐隐幽香…..”
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惊奇的张大了嘴巴。
我爱百合花,爱它那独特的魅力,爱它那清新脱俗的气质!
【写小学的作文】相关文章:
写小学的作文【经典】10-30
写小学的作文(精选)10-23
写小学的作文(经典)09-21
[经典]写小学的作文09-30
【精选】写小学的作文09-29
写小学的作文07-21
写小学的作文[经典]07-31
写小学的作文(经典)01-14
[精选]写小学的作文11-09
(经典)写小学的作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