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春节小学作文范例(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小学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小学作文 篇1
今年,我是在南京过的年。
在07年和09年,我们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家庭春晚,每次节目都非常丰富,有滑稽可笑的小品,有婉转动听的独唱,有声情并茂的朗诵,有开动脑筋的智力题,有老少皆宜的游戏……每次我们都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录像和照片。
今年我们的家庭春晚精彩依旧。为了准备春晚,我的博士舅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编写主持词,我和小虎哥哥,作为当家主持人,一有空就凑在一起对台词,制作幻灯片,排练我们自己的小魔术。
初六晚上,由我和小虎哥哥主持的第三届家庭春节联欢晚会在舅舅家,在掌声中和照相机的闪光灯中隆重地拉开了帷幕。我们全家有11口人,由四个家庭组成。所有成员既是演员,又兼任导演、摄像、主持或观众。
首先登场的是素有“女高音”称号的大姨妈,她为我们奉献了一曲《我和我们祖国》。唱到最高音时,我们都为她捏着一把汗,可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大姨妈毫不费力地“上上下下”,博得了阵阵喝彩和热烈的'掌声。刚才小虎哥哥献给大姨妈的鲜花也被及时收回,以便下次再用。
接着是我最喜欢的“叠报纸”游戏。每家派出一大一小,站在报纸上。石头剪子布!哪家输了,就把报纸对折,再站上去。哪家报纸最先折得小得站不下了,就算输。第一轮大姨妈家被淘汰。也难怪,大姨妈家的哥哥1米8的个子,45码的脚,肯定早晚败下阵来。下面是我和爸爸对决小虎哥哥和舅妈。剪刀、布!我赢了!我得意地看着舅妈无奈地把报纸对折,这时报纸小得只有两个巴掌大了。这怎么能容得下舅妈和哥哥两只脚呢?只见舅妈小心翼翼地“母鸡独立”,然后吃力地背起了比我还高的小虎哥哥。我和场下的观众看了哈哈大笑。布、剪刀!完了,我输了。看着地上只有巴掌大的报纸,我傻眼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正愣神儿呢,爸爸先是“公鸡独立”,接着用两只大手一下托起了我。布、石头!我赢啦!爸爸把我放下来,我高兴得跳起来,随意摆了个POSE,爸爸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了我一张特写,我的快乐被定格在了相机“咔嚓”的那一瞬间。
后面的节目更是高潮迭起,舅舅舅妈的双簧表演《开会》就精彩异常。舅妈坐在椅子上,披着大衣,藏起手。舅舅躲在她背后,向前伸出两只手,在看不见前面东西的情况下,代替舅妈的手,替她做她要做的事。捋头发,点烟,鼓掌,喝水,这几个动作都很成功。戴眼镜这个动作,难度系数相当高,试了几次,都差点戴到嘴上。无奈舅妈只好伸出自己的手帮忙,这下可热闹了,场上舅妈出现了四只手,我们个个捧腹大笑。
舅舅的诗朗诵《念奴娇 赤壁怀古》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爷爷用常熟方言演唱的《社会主义好》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还获得了奶奶献上的重复利用的鲜花;我和小虎哥哥模仿的魔术令大家惊叹不已;妈妈扮演的“小沈阳”让大家的肚子疼了好一会儿;楠楠哥哥演唱的周笔畅的《笔记》获得了老少一致认同;一个比划一个猜游戏更是全家总动员……
为了这次晚会,在单位加班的爸爸特意从北仑开了6小时车赶来和我们团聚,大姨妈一家则是从扬州赶来。我们在意犹未尽中感受到了我们这个家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愿爷爷奶奶永远健康长寿,愿我们的家庭春晚可以一直举办下去!
春节小学作文 篇2
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可以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演舞蹈,表演小提琴。但是,对我来说最有趣的还是支配我的压岁钱了。平时,我的小钱包扁扁的,可到了过年我的小钱包就像吃了一肚子饭似的,里面的钱就变多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我吃着团圆饭,看着春节晚会,真热闹!
大年初一的早上,一阵“噼里啪啦”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我掀开枕头,几个亮闪闪的.大红包顿时映入我的眼帘。我拿起来一看,共有四个,上面各写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我的祝福语。我打开一看,总共二千伍佰元。我就高兴的想着怎样支配我的压岁钱。我想:用伍佰元来交学费。一千五百元交小提琴学费。四百五十元给我买几套新衣服吧,剩下的钱用来买我梦寐以求的自动铅笔吧!想着想着,我不禁眯着眼笑了,
这就是我过年最快乐的一件事了!
春节小学作文 篇3
盼望着,盼望着,我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盼到啦!你看: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到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景象。我的心也变得暖暖的。
最有趣的就是放烟花了。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吃过年夜饭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让舅舅带着我。姐姐和妹妹去放烟花。只见舅舅熟练地拿了一个天地响从容不迫地点燃了引线。哧——砰——啪,一声闷雷响过,只见天地响在半空中猛地爆发了。那声音让妹妹吓一大跳,那速度像流星!我们欢呼起来!
随后,姐姐也赶紧拿了一个灰太狼那样形状的烟花,我那拿了一个龙形状的烟花,妹妹拿了一个富爸爸。我们分别点燃了引线,姐姐的灰太狼状的烟花点燃后,只见它在半空中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响声,四周散发出美丽的光。妹妹的富爸爸先从当中的冒出光,再五个洞一起冒,就像雨从里面冒出来……
啊!美妙有趣的春节,那欢乐的场面,那令人心驰神往的一刻,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它已深深地刻在我心中!我多么渴望天天都是春节啊!
春节小学作文 篇4
每年大雪纷飞的时候,我都会变得异常兴奋:寒假、生日、还有我最喜欢的春节都集中在这段时间里。
喜欢春节是因为年前的大人们都在准备过节的事宜,无暇管我,我可以溜出去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在雪地里撒野:堆雪人、打雪仗;喜欢春节是因为它对我而言意味着压岁钱,年三十的晚上我坐在一堆红包上快乐地数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把它们通通压在枕头下,睡着了,连做的梦都是甜的;喜欢春节是因为团圆饭都是最最丰盛的……
喜欢春节最大的一个因素是我可以“看”烟花,这可不是平时想看就能看到的.。只有到了春节,我才可以理直气壮地“看”烟花。偷偷地告诉你,别看我长得又高又胖的,其实我胆特小,我喜欢“看”烟花,可从来不敢放。还是去年,我才真正体验到放烟花的乐趣
一吃完年夜饭,我就缠着爸爸要他陪我去放烟花。找到一个空地后,我兴奋地把烟花塞在爸爸手上,然后跳跳蹦蹦地躲到后面准备看烟花。可爸爸悠闲地站在那好久不动手,我按捺不住着急地问他:“爸爸,你干嘛呢?快放呀!”“要吃龙肉自下海,要看烟花自己放!”爸爸一向说一不二,这可这么办?我不情不愿地走过去,挑了个最小的烟花放好,拿过已经点燃的线香,屏住呼吸,如临大敌地靠近烟花,快接近时,害怕烟花突然爆炸,赶忙闭上眼,把线香往烟花的方向伸了伸,然后一溜烟地跑向爸爸,害怕地抱住他。可是过了许久依然没有一点动静,我回头一看,烟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仿佛在嘲笑我的胆小。这时,爸爸慈爱地摸摸我头:“孩子,别怕!看到烟花的引火线了没有?它是有一定长度的,点燃后不会立马就爆炸,再说这是冷烟花,安全系数很高的……你再试一次!”听完爸爸的解释,我坦然很多,按照他教我的方法,果然成功了!吱吱作响的烟花绚丽地在夜空绽放:白的像雪、黄的如梅、紫的灿烂、红的炫目。如花园里盛开的花朵,又似万马奔驰在草原。望着自己亲手燃放的烟花,我深深陶醉了!
真想大声叫出来“我爱你,春节!”
春节小学作文 篇5
二零xx年过去了,迎来了二零xx年。到了大年三十就送走了牛年迎来了虎年。这天晚上,出门在外的人们都要赶回家,一家老小围坐桌子旁吃团圆饭,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
记得去年三十那天,我和妈妈一起贴对联,吃团圆饭,看春晚。爆竹次第地响起来,礼花在空中绽放,点缀着西安的夜空。外面火树银花,欢闹声不绝于耳。我拿着一些花炮,拉着妈妈下楼放炮。我买了一些小型花炮,有开心果,芭蕉扇,降落伞等。
我们还点着灯笼看别人放花炮。十二点钟声敲响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来了,我向妈妈大喊着拜年,我知道我又长大了一岁。
春节小学作文 篇6
寒假里,妹妹家过年,邀请我们去她家。晚上,我们全家怀着开心的心情来到了妹妹家。
吃完了年夜饭,大家都聚在一起,原来在放烟花呀!只见叔叔拿出礼花,在火药线上点上了火后,捂着耳朵跑开了。“澎”的一声,天空中盛开了一多五颜六色的`花,花的颜色照亮了整个周围。“嘭、嘭、嘭”天空中又盛开了三朵五光十色的花。一会儿,烟花放完了。
我、妹妹、姐姐还有郭晓琳又玩起了手挥烟花棒。每人手里拿着两根烟花。点上了火,烟花从头里喷出来,火屑溅在了四周,像一颗星星。手挥烟花很有趣呢!可以用来写字、画画。不过,没等你写完一个字前面全都消失了。郭晓琳拿着烟花吓唬我,我怕火,就逃到了外面。过了一会儿,手挥烟花棒也放完了。
我们又让叔叔给我们放“口红烟花”,在我们的再三恳求下,叔叔终于同意了。叔叔提醒我们不能把烟花挥来挥去,吓唬人,不然,很危险的。我们点了点头。叔叔给我们点上了火,火从烟花头上喷出来,像火箭似的。最初,烟花是红色的,逐渐变成蓝色的,最后,烟花头上溅出了一点一点的小黄点,闪闪发光。我们每人两支,一会就放完了。
这次我们玩的真开心呀!
春节小学作文 篇7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含义。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文学形式。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福”字,指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一种祝福。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乐喜庆场面。我国收藏最早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
春节小学作文 篇8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