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说课稿

时间:2023-03-30 16:35: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散步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散步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散步说课稿

散步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我说课资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散步》。本单元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一篇,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学生能够经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入牧歌式情景,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所以,本文在全套教材中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重要阶段,他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理解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事。但同时缺乏良好观察生活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了解知之甚少,并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构成正确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所以,我经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方法学习,经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散文有初步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本事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本事和表达本事;发展思维本事和想象本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意味。同时借鉴举轻若重、以小见大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字里行间亲情与职责感,构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举轻若重特点,感受课文浓浓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小组活动,寻找典型词句,体会语言举轻若重特点和课文深长意味,初步学会运用举轻若重写法。

  教学过程

  一、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感受,导入新课

  首先,我请学生讲述生活中被小事感动过经历,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感受,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既与学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课堂基调。同时以学生现有生活积累为学习前提,可锻炼学生积累生活、感悟生活本事,到达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沟通。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之后让学生经过朗读,整体感悟文本。为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利用学生争强好胜心理,以竞赛形式,并且是与教师竞赛形式强化他主体意识。学生先推选代表与我进行配乐朗读比赛,由学生进行评判并归纳出本文朗读要求后,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一家人在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最终是怎样解决?找出散步人、时、地、原因。这样,经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资料,学生不知不觉地神游其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师生合作,初步发现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资料后,我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课文第一、二节,找出并品味这两节中比较异常词语和句式,如:我在田野散步:我,我母亲,我妻子和儿子这句话,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与习惯上表达方式有什么不一样?作者为什么在开头郑重其事地推出这样一个镜头?这样,经过比较、讨论,归纳出本文语言主要特点――举轻若重。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发现本文用词、句式不一样寻常,切入到本课主要目标――经过语言探究,品味课文深长意味。同时教师在适当时候可进行归纳,帮忙学生把对具体资料推敲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在前面学生自我阅读、发现基础上,分四人小组合作,圈画后面几节文字中体现举轻若重句式与词语,进一步探究语言。这样,小组活动,师生互动。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与全班交流,可选择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本文运用举轻若重方法词语和句式很多。在探讨这些词语时,主要是要分析这些词语是如何举轻若重,是如何把小事看成很大。我在交流中适当引导,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他发散思维,渗透情感教育。提出母亲和儿子两人意见不统一,为什么要用分歧这么大词?等问题。学生围绕问题思考讨论、发表见解,体会意境,逐步领悟做人道理,得到情感熏陶。

  在探讨中举轻若重句式时,我注重锻炼学生寻找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本事,经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如文中体现主旨一句话: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在句式上整散结合,使语言显得错落有致,同时也使更有深意,富有哲理,它是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重任,对生活一种使命感。在探讨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鼓励他对这句话发表独特见解,挖掘出主旨,感受字里行间亲情与职责感,构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完美思想感情。

  五、拓展,强化发现

  在那里,我设计了这样环节:《散步》这篇选进教材时删了三处文字,我出示这三句话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因为讨论编者删改意图相对于初一学生有必须难度,我先请学生评价删改效果,再揣摩编者意图。我尽量让学生发表自我意见,且放杜鹃林中啼,因为作者、编者与我是平等,从而养成学生平等审视意识。

  然后,我又努力调动学生积累,向课外拓展。指出举轻若重语言能把小事情写得庄重、意义不凡,有些能使变得简便幽默。引导学生联想平时生活或阅读中类似例子,从而使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语言。在学生理解运用之后,我进一步点明:语言运用上有举轻若重,也有举重若轻。并引导学生举例分析。最终进行小结:无论是举轻若重还是举重若轻,关键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得体是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再追求个性化表达,构成自我特色、风格。然后,我出示北京申奥时何振梁先生一席话让学生课后去仔细品味语言得体、精妙。

  六、比较:验证发现

  在课文后面有一篇题为《三代》短文,主题与《散步》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差别较大,语言风格也各有千秋。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验证发现,探讨哪个故事更感动?并说说理由。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所以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这项任务如果来不及在课上完成话,就作为一项研究性作业,向课外拓展,深入探究。

  七、反思与小结

  在反思与小结这个环节,我先是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经过本课学习后收获和启示。设计这样一个空白点,不仅仅使学生在回味中对本节课巩固了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然后我进行总结,并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师生齐唱。这样,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八、作业布置

  我根据本课教学重点,布置了两个作业:1、教师提议:大家把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齐读,也许会有更多收获。我认为与父母共读,亦是多角度阅读一种形式。也是孩子与成人一种交流。2、尝试用举轻若重写法,描述自我生活中被小事感动过经历或者值得一写生活细节,展现语言魅力,描绘生活之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品味生活。因为实践是最好学习途径,读与写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并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九、板书设计

  我这节课板书是这样设计:(略)

  本课板书,我把它分成主板和副板,主板设计了一个围着爱字心形,四个人物位置也做了处理,这些都紧扣住了主旨。同时,也让学生在有限课堂时空中获得无限美享受。副板设计扣住重难点,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散步说课稿2

  一、依托课标说教材

  《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单元课文,从不一样角度书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学生阅读这些课文,能够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情感体验。《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精巧的散文。文章虽然简短,却语言优美,意蕴深厚。作者只是选取了生活中散步这一日常小事,却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学习本篇课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本事,感悟生活,加深亲情体验,促进完美品德养成的本事以及写作本事。

  二、立足学情说目标

  七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时一般不注重语言的语气、节奏变化,且大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多数学生由于考试的压力以及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所以对亲情的感知力不强,跟着课文学写作的意识也十分淡薄。与此同时,七年级学生又思维敏捷,求知欲强,表现力丰富。七年级正是培养学生语文习惯和语文本事,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所以,依据以上学情和《新课标》三个维度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本事:有感情朗读课文,力求读出文章的.情味。

  2、过程与方法:经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文章人物的形象,理解课文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情感体验,感悟生活,反思自我,增加家庭幸福感。

  其中教学重难点分别为: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文章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层意蕴。

  三、依据目标说策略

  1、教法:用朗读法来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之美、品味人物的形象,把握文章主要资料。小组内分主角朗读、讨论、探究文章深层意蕴。

  2、学法: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品关键词,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

  四、以学定教说过程

  (一)初读课文,概括事件

  此环节引导他关注自我的阅读感受,要求在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批注。教师能够提示学生以小说三要素为抓手,选取其中感受最深处来谈。

  1、默读课文,边默读边圈点勾画,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或令你感动的句子品析,教师适当指导。

  学法指导:

  (人物:这个家中三代四口人,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示例:”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境。

  (环境:文章写景有什么特点?)示例: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些景物描述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还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完美情景和幸福心境。

  (情节:应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走大路,妻子、儿子是怎样想的,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走小路?)

  此环节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要求他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将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朗读出来,同时将自我对人物的形象理解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每组选派代表全班展示。

  学生展示时,教师引导他经过谈对一家四口的印象来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引导他经过谈散步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理解课文的深层意蕴(理解好像我背上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和情味。

  (三)品读语言,学习写作

  这篇散文作者莫怀戚运用小说笔法,在叙述散步这件简单的生活小事时,经过运用截选、嫁接与改造等方法,使事件富有了曲折性和镜头感,引人入胜。同时,在语言的运用上,作者还善于采用对称句、大词小用等方法来丰富文章资料。这些技巧都能够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跟课文学写作的资源。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具有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和结构相同或大体相同特点的句子。

  出示范例:她此刻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根据范例,学生不难找出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对称句。找出这些句子后,让男女生配合读,然后不失时机的讲解对称句的特征和作用,并鼓励他写一写,运用到自我的作文中。

  本文的语言除了很多运用对称句之外,还有大词小用、小题大做的显著特点。例如,分歧职责重大这样的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结尾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找的同时,也明确其作用,让学生将这些写法运用到以后的作文写作中。

  (四)感悟生活,纸笔传情

  联想家庭生活中感动人心的细节故事,例如:一家人在一齐收看电视节目,每个人喜欢的节目是一样的吗?你家是怎样处理的呢?学习这篇课文后,你还会和以前做法一样吗?

  以xx我想对你说写一个两百字的片段。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寻找,去发现,去感受亲情之美,既贴合本课的主题,又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发现亲情,感受亲情,珍爱亲情。学生学完这篇课文肯定还有很多话想对自我的亲人说,但平时他不会特意去表达,所以设计第二道题,以片段作文的方式,说出自我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小事,珍惜亲情。

散步说课稿3

  一、教学设计依据

  (一)《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资料,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在主动进取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篇幅短小,用一件十分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形散而神聚地体现了一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表达了尊重生命、承担职责这样一个大主题。学习本文要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要求,在整体感悟课文资料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以小见大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同时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文章短小,字词障碍不多,所以在学生预习(通读课文、解决字词)的基础上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羚羊木雕》等叙事性的文章,已经逐步学习了概括事情的方法,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所以让学生在听读课文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资料,并借此总结归纳一下概括事情的方法,做一个方法的积累。学生刚刚步入七年级,对课文资料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写景的两个段落和含义深刻的词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用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经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景和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资料,并总结概括事情的方法。

  2.经过揣摩分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3.经过体悟文章的情感,联系自我的生活,培养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和职责感的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重点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资料,并总结概括事情的方法。

  2.经过揣摩分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合作探究式

  2.多种形式的朗读

  3.以写促读,深化感情

  《散步》之美就在于以小见大,反映出尊老爱幼的社会美德。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理解灵魂的洗礼,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家庭稳定、幸福。在触动学生内心境感、激发写作欲望的前提下,要求他为亲人写一张贺卡。

  4.多媒体辅助,增强直观性。

  学法指导:

  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正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到达不教。本节课的教学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

  1、勾画圈点:让学生勤动笔墨,养成良好习惯。

  2、朗读感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从中体会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有一个人,一心想寻找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他询问他见到的每一个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黄金,钻石,权力,地位众说纷纭。因为他弄不清真正的宝贝是什么,这个人便决定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找。许多年过去了,他穷了,老了,病了,却一无所获,也无一丝欢乐,只好失望地回家了。回到家中,看着温暖的灯光,家人关切的面孔,这个人最终明白,原先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属于我自我的温暖的家呀!

  【设计意图】:

  2.整体感知

  (1)配乐(《原野》)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概括:我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方法总结:怎样概括一件事情?

  ①围绕题目概括,题目揭示的就是文章写的事情。

  ②抓六要素,人物+事情是核心,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分文章而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事情的本事

  (3)(出示一家人散步的画面)在散步过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预设:幸福、完美、和睦、充满爱

  教师引导:虽然你用了不一样的词语来形容,但表达出来的感受是相似的。这是一个和谐完美的.家庭。这一家人的和谐完美是由什么所支撑的呢?(过渡的好)

  为下一步探究职责的含义作铺垫。

  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听读本事,感知本事以及综合概括的本事。又让学生简便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浅层的直接的情感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愉悦,真正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同时又能拉近不一样层面学生的距离,为下一步合作探究搭建一个平台。

  3、揣摩含义深刻的语言,理解中心,体会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1)揣摩人物心理,理解职责的含义

  ①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分歧)发生分歧的时候我的感受是什么?(我霎时感到了职责的重大)齐读第6段。

  ②一家人散步只是一件再小可是的事情,但当发生了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时,我却感到了职责的重大,你能展开想象,猜猜我此时在想什么吗?小组合作,互相说一说【设计意图】:(一个猜字能够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还要将明确写,如突破重点难点等)

  学生猜测我的想法。

  预设:听母亲的吧,委屈了儿子;听儿子的吧,可是母亲年龄大了,小路不好走。母亲还能再熬过一个冬天吗?多陪陪她吧,陪儿子的日子还长着呢!走大路!

  你能归纳一下,你替我想出了几条理由来做出走大路的决定。

  引导: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伴同儿子的时日还很长

  自我这样做还能够对儿子有好的影响,让他学会孝敬长辈,珍爱亲情

  ③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经不多了这一点你是从哪里找到依据的呢?

  引导学生关注第2段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和第3段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正因为如此,我才顺从母亲走大路。

  ④用你自我的话说说,那里的职责指什么呢?

  预设:关爱、孝敬母亲,体贴、爱护儿子(为家庭的其他成员研究)

  我的职责感在前文也有所体现,你能找出来吗?(劝母亲多出来走走)

  (此处应小结,还应有过渡的句子)

  (2)分析两个写景段落,理解珍爱生命的主题①为什么劝母亲多出来走走?

  因为母亲生命的力量已所剩无几了

  ②紧之后作者有一段对初春景物的描述,在那里有何用意呢?

  第四段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述,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和礼赞。我之所以要鼓励母亲去散步,因为母亲生命的力量已所剩无几了,让母亲到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走走,使她增长生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对母亲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啊!(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

  ③可是当我做出决定,顺从母亲走大路时,母亲却改变了想法,顺着孙子走小路,这除了能够体会到母亲对儿孙的关爱之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第7段景物描述的作用。

  第7段描述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命的珍爱。

  总结:两处景物,看似简短,实则蕴含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完美的明天。(与职责的勾连要概括出来)【设计意图】:

  (3)理解结尾一段

  引导:由于母亲改变了看法,我向着生机盎然的小路走去,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①朗读最终一段,结合前文的理解,揣摩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作者要表达什么?(问题问得再明确些,比如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表现了我和妻子怎样的心态和特点?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等)

  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文中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职责,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职责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教师归纳:散文《散步》的主题并不仅仅是传承尊老爱幼的美德,更是作者对生命、对中年人职责的深度思考!

  (4)体会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文章选取了一件再小可是的家庭小事,却蕴涵了作者对生命、对中年人职责的深度思考!选材角度虽小,内涵极为丰富。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小,就是小事情,大,就是大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找自我喜欢的语言品析,玩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的愉悦,在探究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去勾画圈点,去品味语言的精妙,感悟人性的淳美,感受亲情的温馨,探究生命的真谛。

  【设计意图】:

  4、拓展延伸,拥抱亲情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学生与教师的经历体验就是课程,社会生活就是课程。设计讲述亲情故事,就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在亲情的体验中加深对文本的解读,构成他对社会、人生的双向理解,获得对生命意义和生命本质的认识,并进而构成自我健康的个性。

  (1)说说自我家里的亲情故事

  平时我很难关注生活中的这样的小事,学了本文后,请同学说说自我家里的亲情故事,说说父母长辈都为你做了些什么,你为他做过什么,自我做的不好的也能够说一说。

  【设计意图】:

  (2)作业: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把这个故事写出来,赋予它丰富深刻的内涵。

  5、小结

  (1)小结:本节课我都学会了什么

  A.概括事情的方法

  B.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C.关爱家人,承担职责

  (2)播放《让爱住我家》,提升学生爱的情感

  附:板书设计:

  资料主题写法

  我劝母亲散步(老了,身体不好)

  散步

  莫怀戚

  (初春美景)

  发生分歧,我顺从母亲走大路珍爱生命

  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

  (小路远处美景)中年人的职责感,使命感

  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

【散步说课稿】相关文章:

散步说课稿01-19

《散步》说课稿07-29

《散步》说课稿15篇11-14

《散步》说课稿(15篇)12-31

七年级语文《散步》说课稿06-09

散步初中作文08-24

散步小学作文09-06

散步话题作文09-18

《散步》教学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