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15 20:01:5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珍珠鸟》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珍珠鸟》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教学反思1

  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后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珍珠鸟》是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老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以丰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我”与珍珠鸟相处的和谐与温馨,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内涵。在执教这篇充满着“美”的文章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美的画面,美的意境,引发学生美的感悟,美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语感,就应先从朗读入手。

  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读书,感知课文的语言。在教学第6自然段时,告诉学生“一段精致的文字,往往蕴含着一片深深的情意”。用心去读读第6自然段,在让你感动的词句上做记号,并多读几遍。学生交流体会后,“多美、多温馨的时刻,真令人羡慕!让我们再美美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这份美好,留住这份美好!”《摇篮曲》的音乐缓缓响起,学生伴着音乐美美地读文。这样,通过自读、引读、配乐美读,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人鸟情,撷取了珍珠鸟和自己心灵碰撞出的最动人、最向往的美。

  二、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联想和想象是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象。可以使人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鲜活的形象、生动的景物、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

  在教学中,我提出“小鸟探出了脑袋,它会说些什么?” “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梦见了什么?”让学生驰骋想象,学生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与小珍珠鸟之间友谊的多元解读,发言不时闪现充满个性、智慧的语言,或庄或谐,或智或趣,一只人见人爱的小珍珠鸟了然心中,一幅温馨的感人画面浮现眼前,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且,教师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一一褒奖,学生思维开阔,无拘无束地表达,享受到了课堂学习的快乐。

  三、在比较中培养语感。

  读书时多做比较揣摩,有助于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进而感受语言。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对珍珠鸟的独特称呼“小家伙”,再出示句子进行比较,“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只小珍珠鸟。”“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通过读、比较,学生感受到了“小家伙”是对人的称呼,此时作者已把珍珠鸟当作自己的小宝宝、小朋友,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不言而喻。通过比较,学生领悟语言的意蕴的语感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在引导学生感悟“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让学生换一种说法,学生说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通过比较,学生就感受到了反问句更能表达出作者此时强烈的感情,对信赖的呼唤。这样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情味的语感能力。

  四、在体验中培养语感。

  课文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用手是摸不到的。它是要我们凭借语言文字的描写,通过形象,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来。让学生走进冯骥才的书房,化身于那只可爱的珍珠鸟,就更易于走进珍珠鸟的内心世界,体验珍珠鸟信任我的渐进过程。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同学们现在你就是珍珠鸟,我是你的主人冯骥才,你愿意和我谈谈心吗?小家伙,我正在写字,你为什么啄我的`笔尖呀?小家伙,你为什么又啄两下我的手指?“主人,你快停笔吧,我要和你交朋友。”“主人,你辛苦了,我正在为你按摩呢”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情境,也更好地理解了人鸟之间深深的情谊。

  五、在表达中培养语感。

  学生读书后,都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为此,在教学结尾,我出示了这么几句话,

  信赖是一座桥, 让我们心灵相通;

  信赖是一首歌, 让我们在快乐中飞扬;

  信赖是一抹阳光,让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学生有感而发,“信赖是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信赖是一盏灯,点亮了我和朋友的友谊”“信赖是一本书,丰富了我的人生”“信赖是一阵雨,涤清了友谊路上的障碍”多么精辟,多么传神!学生的发言中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爱的力量在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又一次得到了催生,相信爱心的滋润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语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必须经过一个系统的艰苦劳动的过程。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位置,真正领会叶圣陶先生所言的“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的含义,因为有了较强的语感,也就有了较强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从而达到“展卷而自能通讲,执笔而自能合度”的最佳境界。

《珍珠鸟》教学反思2

  《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冯骥才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珍珠鸟由怕人到不怕,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鸟与人之间爱与美的颂歌。作者因此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赞叹。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等和谐共处方面的深入思考。

  我挖掘教材,深化主题,以“读书,要从字字词词句句入手”的指导思想,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力求授之以“渔”,去垂钓文本中的“鱼”。在教学中,分为两条线展开,一条是小珍珠鸟如何由害怕到不怕的;另一条是我又是如何关爱小珍珠鸟的。两条线的交融点就是“信赖”。整个教学活动据此展开,深入地诠释“信赖”二字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情与境的和谐与动人。

  一、落实读书方法,注重情感熏陶

  感悟文本的思想精髓,一向是我们追寻的。那么,切入文本,切入作家灵魂的入口,到底在哪里?或许就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因此,在教学中,以出示名言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要“读好一篇文章就要从字字词词句句入手”的方法。并在整个教学中,就围绕此理念展开,透过一些语言的提醒与实际的操作,不断地强化此读书方法。

  学会运用好的读书方法,才会有深刻的感悟。

  作家冯骥才的文字清新质朴动人。文本,于淡淡的笔墨间洋溢浓浓的真情,于细细的生活琐碎中彰显拳拳的爱意。尤其是作家对小珍珠鸟的细心照料,甚为感人。整个文本中,能够说有“我”处,必有“爱”在。但我抓了四个句子,让学生重点感受。学生则从“惊动”读出“尊重”,从“不管”读出“自由”,从“享受”读出“享受”,从“生怕”读出“呵护”。看上去,虽是生活的细碎,却是真切的情谊。这些正是对“信赖”最好的诠释。

  学生正是从这些字字词词句句中,懂得了“信赖不仅仅仅是情感,更是一种行动;信赖不仅仅仅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交流”。

  二、运用朗读击石,碰撞文本情感

  朗读,对于语言教学,永远是务必与最好的.击石。

  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或者朗读不够情真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或者死水微澜。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然后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情。譬如:小珍珠鸟“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这几个字,我便反反复复请学生感受“放开胆子”与“跑”之间的关系,并请其读出“放”的力度与“跑”的速度。看上去,好象是意想的东西,但是学生的确能够透过声音的轻重与节奏的快慢,来表达他心里“放开”与“跑”,从而让我们看到一只有些“放肆”的小珍珠鸟。

  我还关注学生的朗读,适合地进行点拨与反馈,教师一句普通的言语往往击起情感的千层浪。当学生读小珍珠鸟在作者肩上睡着时,第一遍齐读学生声音较响,我只问“这样读,能够么”,立刻有学生有了反应。再齐读第二遍时,声音明显轻柔许多。我即刻问“为什么读得这样轻柔”,学生答“不忍心打扰它”。是啊,多么感人的画面,又是多么动人的回答!不忍心,不是也是爱么?是对小珍珠鸟的热爱,是对和谐美的珍惜。我想这就足够了。

  在朗读中,捕捉文本的灵魂,与文本碰撞出情感的火花。语言,有时候,在朗读面前,也是苍白的。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在此次教学设计中,最后一个拓展环节,我设计了非洲小女孩蒂皮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真实故事。设计时,只思考了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对文本主题的提升。“信赖”不仅仅仅是人与动物之间能够创造。人和人之间,更需要信赖,同样也能够创造出完美的境界。

  此外,对于拓展环节中,课件里的音乐出现小小故障,表示深切的遗憾。原本,我的解说,配上蒂皮与野生动物的温情画面,和着动听的音乐,能够营造一个直入人心的完美境界。只可惜,课件出现了差错。与我心中的意境相差甚远。但是,这也正好说明:适当的音乐辅助,对于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但是,我想教学永是遗憾的艺术。而遗憾,却能够给我们更多的警醒。因此,这些遗憾,依然是美的。她,就是我们日趋完美的垫脚石。踏其之上,我们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越攀越高,直至创造出完美的境界。

《珍珠鸟》教学反思3

  《珍珠鸟》是一篇略读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根据本文的特点,我的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走进本文,抓住重点句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教学时,我主要分以下五个环节进行:一通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二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和照料珍珠鸟的,三是珍珠鸟是怎样在作者的照料和呵护下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四引导学生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这句话的含义;五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不仅是人与鸟之间,而且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本节课存在的亮点: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时,我先由口语训练引入,然后出示珍珠鸟图片。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根据本文是略读课文的特点,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时,根据本文的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照料珍珠鸟和珍珠鸟怎样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学生在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二、直奔中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结尾有个中心句,而且课文内容是围这个中心句展开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中心句来展开。一开始,理解文中是指谁对谁的信赖,小鸟为什么会这么信赖作者,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弄懂这些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的意思,领会了文章的内容,体会了文章的中心。

  三、以文为本,重视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还要充分利有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后,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人与鸟之间需要信赖吗?他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让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白到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信赖,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明白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对,才能互相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境界。

  不足之处:

  1、课前的准备工作不足。

  翻页笔使用不够熟练,平时课堂用的少,建议学校给老师配齐。

  2、朗读形式比较单一

  课文是以学生读为主,而在这节课中我忽略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朗读形成比较单一。今后将注意这方面的教学。

  3、教学语言不够生动

  教学时我的语言不够生动、精炼,缺乏感染力,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启发学生的少,点拨过于直接,语言不够生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珍珠鸟》教学反思4

  《珍珠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鸟——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从而说明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的生动活波,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小鸟与人关系的变化去启发学生,出示两道题:我是怎样善待珍珠鸟的?珍珠鸟又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先自主尝试,然后交流。珍珠鸟怕人,但作者的精心照顾、无尽关爱化去了这一切。作者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巢,让他们住的舒心,不去惊扰他们,让他们住的安心,正是这种奉献,鸟儿们由不敢出笼,到敢伸出嘴,到在作者书屋里自由飞翔,以至于——喝作者杯中的水,啄作者握好的笔,玩的尽心,乐不思“窝”,竟酣睡在作者肩头!这种“胆性”的开放的背后,是关爱做的桥梁,信任作的基础。不但让学生们知道要爱护动物、善待生命,而且深一步启示了孩子们——信赖是人与动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由此,我在讲授本课时,注重启迪,自我领悟,。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知识。

  但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个性体验、与作者交流、体会情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采取多种读的形式,没有让学生与作者心灵交会,尤其是文中作者猜到小雏儿的出生、看到小雏儿肥胖的样子、呢称“小家伙”、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注视小鸟儿沉睡的语句,应该让学生们读出情,咀出味,感知作者那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对鸟儿关爱之情,让孩子们在激情四溢的朗读中,得到深刻的感悟与永恒的记忆。让学生知道读本好书就是与一位伟人交流。课后深知“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就应先从朗读入手。

  在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读书,感知课文的语言。让学生的体验感悟通过他们的朗读表现出来,所以,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真正用情去学,用心去学,发自内心的喜欢语文课堂也是今后教学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珍珠鸟》教学反思5

  《珍珠鸟》是一篇文旨优美的课文,讲作家冯骥才与他养的珍珠鸟之间发生的故事,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尊重、喜爱,也展现了鸟对人的信赖,是一篇很有韵味,读来想象丰富,感觉异常美好的文章。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文章主旨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所以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这两个方面。

  (一)用找“令人心动的段落”第六自然段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来让同学们发现“我”和小鸟亲近的过程,进而感知文章要表现的信赖这一主题。

  在教学课文第6自然段时,让学生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边有感情地朗读。孩子们陶醉地读着,情不自禁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我适时推波助澜:“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这多像一幅画啊,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学生的灵感被激发起来,有的说叫“人鸟之情”,有的说叫“亲近的情意”,还有的说叫“信赖”,于是我用“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像个诗人”“你像个哲学家”等充满欣赏和赞美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

  (二)我再让同学们发现“我”与小珍珠鸟亲近的过程第四自然段时,是作为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如果同学们能很顺利地找出这个过程,那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会水到渠成,可能也是因为心里有这个想法,所以在进行这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老师把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没有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而是根据老师的思路来整理,老师来总结。可后经过大家的讨论认为,这一部分内容,如果让学生细读,是完全能够自己概括出来的,让学生自主完成比老师的强硬灌输要好得多。

《珍珠鸟》教学反思6

  在本课中教师带领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后各位老师做了细致、深入的点评,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上语文课时的技巧。

  本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①上课时间把握不好;②在课堂中学生活动、思考的时间较少;③拓展延伸太简单,在这个环节应该再让同学们说一说;④教师在让学生读书时,做的要求不够明确;⑤语速稍微快了一些。⑥课后应该有简单的布置等。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更加努力,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我也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更有效的教育好祖国的花朵!

《珍珠鸟》教学反思7

  珍珠鸟是一篇文旨优美的课文,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文章主旨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所以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这两个方面。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就想如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我”与小珍珠鸟亲近的这一过程,这一过程体会不好,文章主旨的理解会显得生硬。所以我还是让学生经过反复的朗读,仔细的体会,并仔细观察图,利用这一具体的形象来体会抽象的东西,经过实践,同学们的反应不错,文章主旨水到渠成。

  我首先经过检查预习来了解学生的学文情景。然后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谈谈各自读文的感受。学生初读后,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十分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还有的说“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特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有了理解的基础,就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

  整堂课教学我都试着根据文章的特点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结果效果十分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极高,普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反思以前上的课总是不能彻底的解放思想,经常不敢相信学生,生怕他们不会,说不出来,总喜欢按照自我所设计的问题循规蹈矩地牵着学生走,结果往往事倍功半,适得其反。所以教师们,把机会让给学生吧,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珍珠鸟》教学反思8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三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新课开始,我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引起兴趣,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初读后,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还有的说“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应珍视这些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二、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显然,教师这时应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不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以上相关的句段反复体会、交流。从中感受到那些描写“我”为鸟儿做了些什么的语段是有层次的,作者对鸟儿“不一般”的爱,体现在他顺乎了鸟的习性和天性,在“尊重——理解——宽容——勾通——欣赏——信赖”的层层深入的情感体味中,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这种感悟由浅入深,除了对本义、引伸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义”的领会。

  三、赏读课文,欣赏“境界”。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在教学课文第14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边配乐朗读。我适时推波助澜:“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这多像一幅画啊,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学生的灵感被激发起来,有的说叫“爱”,有的说叫“亲近的情意”,还有的说叫“信赖”,我于是用“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像个诗人”“你像个哲学家”等充满欣赏和赞美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

  不足之处:课上的提问过多,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品读,而过多的品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又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两者如何协调值得深入思考。

  总之,这一节课留给自己的反思很多,争取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的进步!

  《珍珠鸟》工作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述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完美的境界”。感受小珍珠鸟与我亲近的过程,体会作者对它不一般的爱,我是这样做的:

  经过初读,学生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完美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边读边抓关键字词进行交流、感受。比如,第三小节,小鸟出生了作者该是多么好奇啊!可他却没有掀开叶片往里看,我问孩子这是为什么?孩子们从他不惊扰中,感受到了不一般的爱。

  第四小节是个重点段,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撞灯绳”,可作者却没采取任何行动,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小鸟的包容,感受到了不一般的爱。之后,我们又重点朗读了句子,用朗读来加深体会和理解。交流后面的课文资料,我同样采用抓关键字词的方式,并且进行了板书,让学生随着作者一步步和小鸟进行融合,一步步亲近。从字里行间中,学生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小鸟的那种爱绝对不一般,正是有了这不一般的爱,才有了小鸟在作者肩上睡着的结果。

《珍珠鸟》教学反思9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撰写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述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并茂,寓理于事。我班的孩子比较喜欢动物,对动物有爱心,所以我选择这篇课文进行教学。从上课的情景看,我的教学有以下亮点:

  一、创设情境,注重激发学生情感。开课伊始,优美的钢琴曲在学生的耳畔萦绕,各种美丽的鸟儿图片一张张呈此刻学生的面前,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姿态万千的鸟儿,清新、幽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齐,让人看了有种和谐的感觉。这不仅仅触发了学生心底深处的感情,也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巧妙地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本事,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实施探究性、创造性阅读,关键在于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方能引导他们去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设计这堂课时,我没从头开始,而是叫学生找找“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由此引出“信赖,往往创造出完美的境界”这一中心。指导学生读这句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资料,针对这句话提出问题。学生毫不犹豫地道出了自我心中的疑团:“作者是如何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谁信赖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将四个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了黑板上,之后抓住第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照顾和呵护珍珠鸟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词、字探究。问题是孩子们自我提出来的,所以无论是自学,还是小组合作学习,他们都十分的投入,交流时也妙语连珠。

  三、结合学生的感悟,随机指导朗读。在交流“作者是怎样照顾和呵护珍珠鸟”时,有一个学生谈到作者称呼珍珠鸟为“小家伙”,突出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还结合父母平时称他为“小家伙”进一步说明。我觉得他体会得很独特,随机让学生找到出现了“小家伙”这个词的句子,自我反复朗读体会。学生自由读完后,我又指名读、部分读、齐读,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深深的爱。

  四、对教材的'合理拓展,为课堂增添了精彩。教学快结束时,我设计了两个很有创意的环节:一是“给文中插图起名”。在学生读完第13自然段后,我出示书中的插图,并深情地配上话语:“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完美的境界呀!你能试着这幅图起个名字吗?请写在插图的旁边。”这样,不仅仅训练了学生的扩散思维,并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概括思维本事和语言表达本事。学生起的名字五花八门:“爱”、“信赖”、“特殊的父子”、“温馨的一家人”……二是“自行编写信赖格言”。这一环节的精心设计,从学生的精彩发言(如,“信赖是阶梯,让我们走向成功”、“信赖是一双紧握的手,我给你力量,你给我力量”、“信赖是一座彩虹,让我们心相连”……)中,我们能够看出,学生的创新本事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在编写格言的时候,对自身健康品质的构成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教学中我也觉得有遗憾,最主要的是朗读指导还少了些。这也是阅读课文一向困惑我的一个问题。我们的阅读课文篇幅比较长,但要求一节课完成,容量可想而之,所以,很多时候是匆匆而过。在以后的阅读课文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如果各位同仁有好的提议请赐教。

《珍珠鸟》教学反思10

  《珍珠鸟》是一篇值得反复玩味的散文,我琢磨了好几个晚上,反复修改了好几次教案,最终决定立足教材,立足字词章句,围绕“信赖”这个主题,以“读”为线,以“品”为珠,串连起全文的脉络精神。从“初步感知”到“品读感悟”再到“感情升华”,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品味文字,多种途径实践语言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终记住这篇文章的意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经过语言实践,使学生进入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验文本蕴涵的感情。如精心玩味三个带“小”的词语,比较诵读“小家伙”的四个句子;品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眼前出现的趣味的画面,引导学生找出值得品味的词语,指导欣赏,并将自我的理解融入朗读;抓住“一会儿”想象珍珠鸟一会儿又去干什么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语言实践点,经过多种途径实践语言。这些实践点的落实使语文课有了真正的语文味,学生在细心品味字词、反复诵读句子中,提高了语言的鉴赏和运用本事。,

  二、主角转换,使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怎样在引导学生领悟“信赖”这一主题上有独到之处呢?首先让学生感悟文中珍珠鸟对作者产生信赖是原因:作者对它的尊重、爱护、喜爱。然后让学生走进珍珠鸟的内心世界,来体会珍珠鸟从怕“我”到亲近“我”的心路历程。经过主角转换,更深入地走入文本,直接与作者对话,获得深切独特的体验。学生在主角对话中,要对文章的资料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更全面的概括,并且要经过想象,用语言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欢之情,人与动物之间的爱与信赖表达出来。这样,语言和精神就在新的同构中获得了新生。

  三、启迪思维,点燃思想的火花

  这是一篇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为了让学生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在感悟“完美境界”这一环节时,我出示人鸟相亲图,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想象珍珠鸟的梦境,在这基础上给画面取题目,学生在欣赏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从而挖掘出文章的丰富内涵,深会作者之意。在“拓展升华”中,我深情交流自我的读后感受,并播放一组人与动物和谐友好的画面,让学生浸润其中,再受熏染。这样的拓展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文本深藏的人文情怀得到充分挖掘与展示,点燃了学生的思想火花。最终让学生说说对信赖的一点感觉和滋味。学生有感而发,思想精神取得了自我的提升,思维品质得到了强大的锻炼。思考的乐趣,思路的跌宕,思维的力量,思想的觉醒,尽在其中。

  课上完了,我分明看到晶莹的泪花在学生的眼里闪烁,我们在一同品味,一同追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吗?”这一真谛中,得到了精神的洗礼,获得了生命的体验。

《珍珠鸟》教学反思11

  《珍珠鸟》是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老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以丰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我”与珍珠鸟相处的和谐与温馨,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完美的境界”的深刻内涵。

  此次教学为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该教些什么,怎样去教,在教学设计时思考良久。让我想起上次去杭州学习,于永正教师说的一句话“在课堂上,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之前,先要精心备课,要思考在学习时,哪些是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哪些是学生容易掌握的,所以在教学时我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导入时,我从了解作者入手,经过这个导入,传递给学生,在读作品时,关注作者是很有必要的,能够更好的帮忙我们把握作品的内涵。

  二、在教学生字及通读课文这个环节,首先我出示的是生字词,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必须的方法,难度不是很大,并且课前已预习,所以教学时直接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在教学中学生认读的不错。对于文中的“绿蔓、垂蔓”这两个词语,虽不是一、二类字,但学生在读音、字义方面应当存在难度,所以教学中,单独将这两个词语列出,先指名读,学生读成了“màn”,当我问他可查字典了,他说查了,先肯定他的做法正确,然后指出这个字是个多音字,所以在查字典时应当结合句子去思考,究竟选择哪种读音,将这种读书的方法渗透给学生,相信多次的`引导,学生这种主动获取信息的本事会有所提高。

  三、在理解课文资料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主角,然后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概括文章的资料,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我想经过这种教学,让学生感知,文章资料的概括能够这样去做:先找出主要主角,然后说说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在课堂学到一些阅读的方法。

  四、在感受“信赖”的环节,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信赖,不就能创造出完美的境界吗?”进而让学生去发现“完美的境界是怎样的境界?”“小珍珠鸟把我的肩膀当成了什么?”“它会梦到什么?”以及配乐朗诵,引导学生去想象,更深地去理解“信赖”,去感受完美的境界。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1、在整体感知课文资料时,如果先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或者教师进行范读,这样学生的整体感受性会更好。2、在理清文中主角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处理的有些仓促,能够引导的更充分一些。同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这一问题的提法,还不够精准。

  阅读本事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必须经过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授人以渔。

《珍珠鸟》教学反思12

  《珍珠鸟》是一篇文旨优美的讲作家冯骥才与他养的珍珠鸟之间发生的故事,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尊重、喜爱,也展现了鸟对人的信赖,是一篇很有韵味,读来想象丰富,感觉异常美好的文章。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文章主旨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我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放在了对珍珠鸟形象的认识上,我想抓住这一条线让孩子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认识生字,理解生字,更学会怎样去阅读!

  因为本课的生字比较简单,再加上最近也有对随文识字的研究,所以这节课我大胆尝试了随文识字,在品味文本中推动生字的教学,在这一节课中我重点选择了三个生字卷、拨、赖进行教学,分别从多音字,形近字、易错字三个角度进行选词,重点指导!另外针对第六段让学生质疑字词,在学生的疑问中,由学生自主的去理解“伏案”“咂嘴”,有我的课堂预设,也有学生的思考提问!

  而整节课的线索就是对珍珠鸟形象的分析,由题目中的珍珠让学生去感知这是一只漂亮的'鸟,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小巧,然后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味珍珠鸟的小巧,再由身体的小到胆子的小,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感受它的变化如何慢慢变大!再结合每个特点分别送给珍珠鸟小巧玲珑,谨小慎微,神气十足,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去品味形象!另外这节课我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方法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读书的方法,预习的方法,积累成语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喜欢的语文课更多的是方法指导!

  可是这节课让我感觉到的很大的不足就是,我一直在赶着我的教学设计,缺少了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无法从珍珠鸟上感受到漂亮、美丽,可是学生也能感受到他的神气调皮,可是我也了我后来的教学硬是把学生拖到这个漂亮上来,耽误了太多时间,找了很多学生来提问,都没有我想到的答案,所以这时我就感觉急了,思路有点混乱,导致后面教学生字时,时间稍有不足,我想这可能和备课有关吧,备课不够充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想法,另外也没能机智的去处理,缺少了稍作修改教学设计打破之前计划的勇气,现在想想,还是可以将后面的珍珠鸟大小放在这儿做个补充介绍,这样学生自然会答出小巧,其实这也提醒了我,上课不是完全的预设,更多的是生成,如何巧妙的处理预设和生成,需要的是我们充分的备课!另外一些小的细节问题仍需注意,例如把十厘米比划成了一厘米,例如学生个别字音读错我忘记了纠正,例如积极发言的学生还是很少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以后多加注意的,还是得好好琢磨怎样把语文教到实处,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语文,在语文课上自由驰骋!

《珍珠鸟》教学反思13

  教学这一课,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提问题,猜课文会写什么。

  学生读了课题,说想知道珍珠鸟长什么样?为什么叫珍珠鸟?学生猜课文会写珍珠鸟的样貌和生活习性。于是,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去读课文。在读通课文后,我让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学生有的说课文写了珍珠鸟的样貌,有的说写了珍珠鸟的淘气,有的说写了“我”对珍珠鸟的爱护,有的说写了珍珠鸟对“我”的信赖。我肯定了学生的发现。

  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发现的.,老师所做的只是引导与激励。经常训练,我想学生的阅读感知潜质与整体把握潜质会得到提高。

《珍珠鸟》教学反思14

  《珍珠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鸟珍珠鸟创造了温暖、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从而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的生动活泼,细腻深刻,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我决定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立为:朗读课文,通过赏析好词好句来理解中心,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首先我让学生感受小鸟的可爱,产生对小鸟的喜爱之情。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珍珠鸟发生的变化,边读边划边写感受。在理解作者与珍珠鸟的信赖关系的建立过程,我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我是作者,你是小珍珠鸟,谁和我谈谈心。同学们根据不同问题,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见解,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主动去与文本对话,获得课文丰富的、多元的理解。在教学中,我让同学们仔细看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让学生驰骋想象,学生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发言不时闪现充满个性、智慧的语言。一幅幅温馨的感人画面浮现眼前,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引出主题: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使感情得以升华。学生说出了“人与小鸟相处得这么友好,真令人羡慕。”等真实的感受,对动物的关爱,对同学、朋友的友爱,对信赖的理解,都在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了感性的理解,在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提高了道德的认识,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虽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习,但是我有些地方还是放不开手,做的说的过多.通过这节课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在感受中有所理解,在理解中加以欣赏,在欣赏中进行评价,才会使阅读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珍珠鸟》教学反思15

  冯骥才的叙事抒情散文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本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立意,传神细腻的描写,准确生动的用词,记叙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亲近人的转变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

  文本写的非常有趣,但就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我班的有些学生而言,在理解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我们决定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朗读文本,赏析好词好句来理解文本的中心,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想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感受文章所表现的情趣入手——小珍珠鸟怎样一点点地由对环境的熟悉逐步转变为对人的熟悉,最后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同时,“我”怎样使小珍珠鸟对“我”消除戒心,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作者通过本文中想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和揭示的人生哲理。

  在让学生发现“我”与小珍珠鸟亲近的过程——也就是本节课的主要情节时,由于教师的问题过于琐碎,使得学生难以有一个相对较为完整和独立的思维空间,而且整个过程都是由教师在概括小结,没有寄予学生应有的信任。此环节过程如下:

  师:“我”为珍珠鸟做了什么?能让它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生:因为我没有去伤害它。

  师:为什么说我没有伤害它呢?

  生:因为珍珠鸟经常打扰我的写作,我都没有责怪过它。

  师:在这之前,我是怎样对待珍珠鸟的呢?看看前面的文章。

  生:我知道了。是在文中的第三小结:“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的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

  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师;非常好,这也是我所想要的。

  这样的提问,看上去是师生频繁互动,可实质上仍然是学生围着教师转。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仔细地品读文章,相信学生是完全能够自己概括出来的。让学生自主的完成,对学生在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上,无疑是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的。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谈谈感受。发现学生总缺乏鲜活的感受,无法于诵读中将语言文字具体化为可感的形象,借形象的感悟进行理性的提升,获得对课文内蕴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次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质疑,学生提出其中一个疑问,我让学生先看看课文插图然后闭上眼把自己当成珍珠鸟现在就在笼子里,然后听老师念原文中的一段话(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想想你在笼中感到怎样?学生乐于参与,用心去感受,交流时充满智慧、灵性的个性化感受异彩纷呈。我想主要在于我在反思以往教学情况的基础上改变了教学视角,充分运用了原文中的内容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跃、极富有情趣的情境。让学生经历主动的移情体验、自主探究、自想自悟的过程,真正实现了阅读对话,实现了各对话主体(教师、学生、文本)在互动交往中的超越与创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移情体验,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去触摸课文精彩的内蕴,课文的“美丽”,有效地沟通了学生的纯真心灵,激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那触动心弦的真实体验多元而不断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在不断发展,自我潜能也不断释放。

  学生理解了中心,但实践中我的问题过碎,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了限制。以品词尝句为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发现文章的主题。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有了说话的空间,但由于缺乏一定的顺序,学生东一句、西一句的回答不能感受到人与鸟亲近的过程,很难深刻领会中心。因而,评课时结对的曹老师都觉得可对这节课作如下三个改动:首先,将切入课文的问题结合起来,即“珍珠鸟这种怕人的鸟为什么最后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以此作为突破口。其次,抓住几个关键字词品味语言美如“探”即为上上之策。最后,对于文章的中心,可将它由人与动物这一层面上升到人类世界,使整堂课更见其深度。教学的一次次实践,使我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珍珠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珍珠鸟教学反思07-27

语文珍珠鸟教学反思08-30

《珍珠鸟》教学反思15篇03-08

《珍珠鸟》说课稿11-24

《珍珠鸟》说课稿02-04

《让》教学反思12-12

教学dtnl的教学反思12-15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5-18

颐和园教学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