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01 20:01:4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资料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如我在教第一册第8课《美丽的天空》时,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那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资料丰富。

  三、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用心性:

  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靠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在《棋牌乐――棋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绘画及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制作有创意的飞行棋,在教学安排上,我特意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联系,好让美术活动的桥梁。透过这个桥梁学生看到的是一个与他们的生活、情感、需求息息相关广阔而美丽的.美术空间。本课教学任务的安排分为3个部分,首先是用彩色笔画一个搞笑的小人,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个人的喜好描绘能显示个性特点的小人;其次用剪刀挖眼,剪出人物外形轮廓,要注意剪纸操作的程序和工具的正确使用;再次将做好的小人套在手指上,尽兴玩耍游戏。本课的教学策略是在确定中心任务的前提下,《会走的小人》一课抓住课题中“会走”两个字做文章,围绕“故事”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从动人的情节中强化对运动形象的体验以及思维发散的扩充,由表及里触及灵魂,借以激发创作热情,增加学习的表现性。

  此刻的学生欢迎搞笑、形式新颖的学习方式。因此,建立简单、愉快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我从课的导入开始就注重这一点,让学生“玩中学、玩即学”。首先,幽默搞笑的指偶表演吸引了全体学生的兴趣。再请小朋友欣赏教师制作好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骨精的同时让他们上台表演,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指偶,以及了解到了指偶的作用,激发制作的欲望。如何开拓学生的思路设计一个搞笑的形象?我觉得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人物入手讲述人物形象特征和特点,使他们认识到只有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感兴趣的人物才是适合自己画的对象。我校的二年级学生课外主要透过电视、图书理解一些信息,他们对卡通形象个性喜爱。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请你制作一个小人,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人物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总是能激发起学生们的思维的。一般学生都乐意选取一些故事中的主角,卡通人物,以及一些出名的人物进行设计,同时我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原创性的人物。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2

  《百变团花》课后反思

  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设计·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它是由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艺术,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团花是中国剪纸历史最悠久、运用率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学生通过剪团花,探究折叠中的小窍门和巧妙的花纹设计能剪出奇妙的图案来,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从而对学习美术保持一定的兴趣和热情,并且能体会到祖国优秀的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大胆创造美的能力。

  学习者是二年级学生,通过小学一年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折纸和剪纸的技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可以采用小组内的探究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合理评价设计,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学方法:本课以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为主线,重视探究经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经过探究,自己发现知识,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为了解决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教学中创设疑问、探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通过拆折老师分发的范例。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基本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学生掌握了剪折团花的技巧,接着我又在“百变团花”的“变”上下工夫。通过启发、引导及示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寻求知识的途径。

  问题与不足

  1、教学中没有十分注意学生的参与面,有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

  2、应注意语言的儿童化,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3、在讲解团花的制作过程之前,应该让学生到前边演示一下学生所理解的制作过程。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3

  美术是一门异常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本事,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头画,学生在下头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简便、学得欢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资料。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教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教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那里我想谈我一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教师都明白,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齐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并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研究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教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能够画在桌子上,还能够“乱涂乱画”。

  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以往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能够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我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能够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资料。教师能够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能够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能够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一样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并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能够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我,其实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本事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本事。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仅有一个,经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本事。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善自我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必须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必须观察本事、思维本事、构图本事和辨别、调色本事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简便愉快,趣味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4

  一、是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

  二、方面进一步巩固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

  三、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活动中,我先复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随后提出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自主设计,因此把这一设计活动安排在小组内进行,各小组在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便学生设计出各种与众不同的方案。在交流时,首先请各小组汇报设计的方案并说一说设计时的`想法,结合他们的想法加以引导。学生在交流汇报后,我把每一种方案的设计都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方案中的共同点,从中发现设计的基本特点。

  有些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来说,十分抽象,也难于理解。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5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内容来吸引学生,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六年级“纸工饰物”这一课中,我结合现在的天气情况,说说青蛙是因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学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请他们发挥想像力。问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小青蛙做好后,我们又可以做其他要冬眠的动物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我叫他们都带领动物去冬眠,童趣一点的语言原来以为六年级学生难以接受,但我的顾虑却是多余的了,一堂课,既轻松快乐又严谨地完成了。

  二、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觉得陌生而枯燥。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非常认真,积极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6

  画得像不像,而在于画的过程以及闪光的点子。每个孩子对待同一个主题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都有创造的欲望。如果教师要把他个人的(成人化)想法硬是塞给学生,或者拿着一些“范作”让孩子去借鉴甚至是临摹,那孩子的思维一定会被局限与“范作”或教师的思维中,从而哪来的想象和创造?现代教育中有一个教育观点:“不教而教”。“不教”,就是不把成人的技法模式过早地灌输给孩子;“教”,就是创造一个有问题的情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尤其是自主的创造精神。教师应该改变“灌输——接受”式教法,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信地去画,孩子们才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即使这些作品“不像”,那也是儿童个性的体现。只要画面中有儿童自己的想法,就应该适当地表扬。这样的教学,对提高儿童的自信心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传统的儿童画教学总是按照先勾线,再涂色的方法进行。这样画面是工整了,但也从另一方面局限了一部分孩子们的思维。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一些胆子比较大,喜欢创新的`孩子敢于突破绘画程式,大胆尝试、实践,不断发现、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创作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们的思维潜能;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介绍一些国内、外儿童运用的比较优秀的创作形式来让一些喜欢思考的孩子进行选择,如:在背景的处理上突破传统的用油画棒平涂的形式,而用点、曲线、小色块来取代,处理完的背景活泼、生动;对于主体物的处理可以用渐变或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涂色,这样,儿童的作品才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结果。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7

  合作学习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确实能到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艺术修养,是一门不枯燥乏味的学科。合作教学与美术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和谐、充满艺术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我平时的授课中,我也使合作教学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以下以实例来说明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

  在二年级的一节《泥塑》课上,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进行制作的教学方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动手塑造能力,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兴趣。

  2、知识与技能:运用压、剪、滚的方法进行泥塑造型,掌握面具的特点。

  3、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教学,直观教学。

  教学重点:用泥塑造型面具。

  教学难点:运用基本工具和造型方法对面具的夸张设计。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我把这节课设计成用泥塑造型一个面具。面具具有夸张、怪诞的特点。利用孩子们平时都喜欢玩的橡皮泥来进行塑造面具造型。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人为一组。在每组的桌上摆放这节课需要的一些用具物品。在讲授完知识点后,学生进行操作。

  首先,每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自己小组所要塑造的面具造型是如何的?还有利用什么工具和方法进行塑造。如果每个人各自做一个面具,那么他的想法肯定有局限性。

  其次,通过小组的讨论分工之后,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作品更为丰富。一个小组讨论下来结果是:一个同学制作面具的外轮廓,进行搓——捏——压的制作方法。另一个同学制作面具的五官,第三个同学制作面具的装饰。这样子一个面具通过三个人的制作拼成一个造型。体现了三个人的想法。

  最后,由小组决定一个成员上来介绍自己小组塑造的面具造型。把多人的想法结合在一起叙述,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

  通过这节课小组合作教学之后,我发现首先在短短的三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充分利用了时间。不会因为学生没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而沮丧,也不会因为想不出画什么、做什么而傻傻地呆坐着。甚至,在合作过程中,也教育学生如何良好的进行合作,不会因为工具等一些摩擦而争吵,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学生过分地考虑自己,但在合作教学中,就能弥补这一方面的缺点,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所以,合作教学在各个学科中同样也适用,在我所举的例子中,合作教学在我所上的美术教学中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节约了时间,不会因为时间原因而影响了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同样也适应,比如:读一篇课文,让学生分角色的进行朗读。不光能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上课效率。

  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实破教学重点、难点时,运用“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解决学生质疑问难时,组织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当遇到问题含有多解性时,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8

  《漂亮的小钟表》一课的内容是小朋友们熟悉且喜欢的伙伴——小钟表,这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极大地调动了小朋友们参与的主动性。课后就有不少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最喜欢上手工课了。”

  这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能够给同学提供很大的发明空间,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并能让小朋友在制作中充沛的享受胜利的喜悦。当小朋友做好了表针能够转动的钟表时,那种喜悦溢于言表。教材中选择了中外不同形式的钟表,目的是引导同学感受不同形式的钟表给人的'不同美感。课堂上我还展示了一些同学利用不同的资料设计、制作的钟表作品,目的是引导同学充沛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和多种资料设计、制作小钟表,协助同学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开阔思路。

  首先,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和造型特点。通过对不同钟表的欣赏,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

  欣赏,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它能提高同学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从课件中,同学了解了钟表的历史文化,振动原理与不同种类,激发了同学求知的欲望与对钟表的兴趣。在教学中,同学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最喜欢的造型是卡通类型,这为接下去的制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其次,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以和设计与制作能力,激发同学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胜利的快乐。活动的胜利与否,并不在于同学绘画水平的高低,而在于同学心灵快车能否启动,能否提速。所以很多平时画儿画的不是很好的男小朋友,在这次活动中却表示的很突出。

  巧用资料以和对表盘的设计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使同学在制作中即快又好的完成简易的漂亮的小钟表,并且同学制作的作品形式各不相同,想象极为丰富。有的做出了心型钟表,有的做出了花朵钟表,有的做出了悬挂式的钟表,有的做出了机器人钟表,有的还给钟表加上了开关按扭……花样繁多,五花八门,让人叹为观之。这不正是我们所想得到的教学效果吗?

  最后,在同学设计制作完钟表之后,布置作息时间游戏,培养同学的时间观念。同学分小组一起认一认钟表。拨出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吃午饭,几点睡觉……同学总结发言,今天制作的钟表即是一件艺术品,又可以提醒我们节约时间,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

  这节课在每个班里都是下课铃声响起时,随同着小朋友们:“唉——杂下课了。” 的遗憾声结束的。我想假如以后每节美术课都是这样,那该多棒。我应该在上绘画课时,更多的关注小朋友的兴趣,让小朋友在绘画中体验胜利,享受美术的快乐。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9

  1、学习活动设置独特创新,且与黑白画绘画表现做到了巧妙结合、相得益彰。本课作业设置不是一般地随意画一幅黑白画,而是画小王扑克牌,小王扑克牌正是黑白画的表现形式;活动设置的尝试训练与创作作业也不是一般地分离成单纯的两次训练,而是将知识点的尝试训练与画小王形象统一在一张扑克牌中。两次作业由易到难,由此及彼,形成学习的层次梯度,且统一在一张整体作业中,结合巧妙,浑然一体。

  2、课堂教学行为有实效,学习目标达成高效。一是通过扑克牌形象,引发对黑白画的认识,提示课题简洁有效。二是通过两件黑白画典型范作对比,有效认知与理解由点、线、面组织成黑白灰的效果,并利用扑克牌“JOKER”进行尝试训练,获得黑白画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建立起了学习的'规范。三是再通过两件黑白画典型范作对比,探讨与发现小王人物造型的变形要求,进一步明确点、线、面的疏密处理与黑白灰的表现方式,学习难点突破有效,有效建立起创造表现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意识地突破规范,大胆创新,从而高效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100%的作业完成率与80%的富有创造性的高品质作业足以反映本课教学的高效率与成功经验,参照以上的“作业选样”就能可见一斑。

  3、教学细节的处理还需要调整。在通过课件呈示两件小王人物造型的典型范作时,一幅具有变形特点的人物黑白画却不被学生所选择,正如学生所说:这幅画虽然夸张变形很有趣,但人物五官不清晰,线条组织也看不清了。这说明教学课件范作或挂图的提供应精选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使范作的启发性与视觉审美能更好地呈示出来,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0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可以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1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 你喜欢哪些颜色 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 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在课堂中我学习运用一些有亲和力的语言、动作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完本课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在第一次上课时,虽然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学习,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但我总感觉课堂上少了些什么。课后反思发现,问题源于教师本身,一是教师的课堂气氛调控没有到位,教师的语言、神态均缺乏激励性。二是教师没有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因此课堂气氛就比较紧张、沉闷,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够主动,似乎在给教师“牵”着走。在继续进行教学时,我运用了如:举起大家勇敢的手、把掌声送给善于表达的他、你的理解连老师都自叹不如(竖起大拇指)、让我们更关注还没有发言的同学……等激励性的语言和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友好的、积极的氛围中进行,特别是听音乐画情感这一环节,学生的热情更是达到了极至,他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尽情发泄着自己的情感。从他们的脸上和作业中都流露出对学习的喜悦之情。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2

  树叶是学生身边最容易找到的一种创作素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由于各地气候条件的不同,因此树叶的形态各异,色彩丰富,脉络清晰。本课主要以树叶这一特殊的、有趣的材料为表现元素,学生通过课前的收集、观察发现树叶形态的美、创造出多种叶形的组合、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拓印的方法创作出有趣的树叶拓印作品这一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体会和认识到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

  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许多不同的树叶,自己也做了精心的准备,尝试拓印了很多树叶。上课一开始,我出示一片树叶,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明白本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回忆学过的拓印方法,老师简单示范后让学生拓印并展示拓印清楚的树叶和拓印不清楚的树叶进行点评。让学生在操作中去体验,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找到正确的拓印方法。我发现这样比教师直接讲更有效果。另外在感受树叶纹理特征时,我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树叶纹理所具有的立体感,让学生明白一般情况反面的叶脉更加突出,所以我们在拓印的时候可以用树叶突出的那一面来印。

  再让学生欣赏、交流自己的树叶,体会树叶的形态美并进行想象。一片树叶你们能想象到这么多的东西,要是几片一样的树叶,或者几片不同的树叶摆在一起,相信你们想到的东西一定会更有趣。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多种不同叶子的想象组合。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而且产生了很多的联想,这为后面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最后在欣赏其它小朋友优秀作品后进行拓印练习。最后评价部分,学生完成了作品展示再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评一评,选出拓印最清楚的小朋友,锻炼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学生还是没有那么成熟,以后还有待加强。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很轻松,创作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作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多提意见。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3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内容来吸引学生,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觉得陌生而枯燥。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非常认真,积极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4

  新课改是以新教材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新教材传达了新课标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这表明,教材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传递知识的界限,升华为培养人。这是新课改带给我们的第一个新理念——新的教材观。

  以我区现在试行的美术实验教材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下面几个方面的变革:

  1、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新的教学目标观,体现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本位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与技能,更要学会获取,培养学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比如《寻找美丽》,教学活动是“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物品,谈自己喜爱的理由”,按旧的标准来说,这样的课根本没有“知识点”。我认为它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每个人个性化的审美观。又如《小鸟找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帮助弱者的美好情感,绘画的训练要求为这种情感提供了表现和宣泄的载体。《我的太阳》,这一课的标题就很能说明编者的意图,每个孩子心里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想象王国的太阳,他们在绘画中寄托的情感就很不一般了,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对自己个性审美和想象的肯定与自信。

  2、课程。

  新教材的课程内容“体验”味很浓,更加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强调在学习过程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的体验对象在时间空间上有了拓延,强调老师、学生、环境,材料等多种因素的整合。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会飞的娃娃》,利用塑料袋来做玩具,这种自己创造乐趣的艺术体验会给学生留下历久弥新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启蒙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寻找美丽》,促使学生在身边、家里、社会中寻找美丽,体验环境中蕴涵的艺术美,感受生活;还有《童年的手印》,当学生的手触摸到凉凉的泥,随意地揉、搓、压、印,边做边与老师同学交流时,学生的心情真可以说是“心花怒放”,在实践中体验快乐,建构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上述理念,为了更好的与新教材同行,教师首先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满足于把知识和技能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健康、快乐、有完善人格的人。一堂好的课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什么,还应千方百计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突出学生的情商发展,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反复大声询问学生:心情怎么样?开不开心?这样的教学行为可以大力提倡,让课堂有浓郁的“人情味”。

  其次,教师要艺术性控制自己“启”和“引”的度。整个教学过程当然是要老师控制的,问题是,陈旧的课堂教学秩序被老师严密设计好了,学生任何打破这个流水线的行为都是扰乱课堂。课堂上应该有情感的投入和体验,有探索研究的氛围,有学生惊喜、疑惑、苦思、雀跃等心理活动进行,教学的过程成为激情与智慧共存的综合体。此外,教师必须创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互动和会话,就是体验。单向的授——受方式应该被我们教师坚决淘汰。要大胆、创新地“用新教材教”,而不仅仅限于“教新教材”。新课改带来的第二个新理念是新的学习观。

  具体地说,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比如背诵、练习等,这些行为方式只是载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才叫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被写进了《纲要》中——“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之所以要改革,因为“发展”是硬道理,学生从课堂上应该能学到怎样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利于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终生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5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简单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简单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潜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潜力和形象思维潜力;四,构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构成和全面发展。就应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到达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我一向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资料。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那里我想谈我一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齐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用心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能够画在桌子上,能够“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能够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务必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就应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04-04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05-02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5篇04-04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5篇)04-04

美术教学反思10-15

美术教学反思04-07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04-14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集锦15篇)04-04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