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

时间:2025-04-29 07:59:20 高中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高中作文1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高中作文10篇

高中作文 篇1

  每当走在回家的路上,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只要想起在家的种种温情,我便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我爱我家,爱我家的一切一切,有了家就没有了狂风暴雨的倾袭。有了家就有了温暖,就会时就会时时刻刻温暖心田。

  我与爸爸妈妈组成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我们彼此都觉得能够在一起就是一种简单、温暖的幸福。

  圣诞节来临之夜,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平安果。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停的问妈妈:“您有没有给我准备过平安果呀?”妈妈老是不咸不淡地说:“没有啊!”我沮丧极了,心中还发着小脾气,嘴上不断地嘀咕着。因为妈妈每年圣诞节都买平安果,就只有今年没买。真是又失望又沮丧。

  回到家中,爸爸高大的'身影从门后跳了出来,我一涌到爸爸跟前,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天天在外操劳工作的爸爸居然能和我与妈妈团聚,我的心情从沮丧到激动,似乎与爸爸有千言万语要说,但这尽在不言中!这种与家人团聚的温暖似一股暖流涌入心头。

  一桌子热腾腾的家常便饭全是从来不下厨的爸爸为我与妈妈做的,虽然有些咸,但这种家人给的温暖是甜的。“今天晚上太幸福了,但……”――我还是对平安果念念不忘。妈妈连忙拿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我的眼睛似乎发出了亮光,一把夺了过来,又连口说:“妈妈爸爸我爱你们!”家人给的礼物不管再廉价都是好的,温暖的。

  也许就是这种简单的事情。

高中作文 篇2

  通天神树的形象早已存在于无数的文学作品与纪录片中,所有的一切解密都无法告诉我们最终的谜底,只能大概地为人们指出一个假想的方向,这大概便是通天神树最大的魅力。

  最后一天的行程较之前几天来说已经宽松了很多。

  神秘莫测的三星堆古迹向我们展示了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智慧。精妙的青铜器复原了古蜀国人生活和祭祀的活动;金面具和金权杖象征了古蜀王至高的权力;通天神树即使上部断裂,但仍能人带来无尽的震撼和视觉冲击效果。许多出土的文物与古埃及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铜面具中刻画了阿拉伯人的形象,这些都给古蜀文明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已无法完全得知古蜀国真正的样貌,但仅凭想象,便足以令人惊叹了。

  在所有出土的文物中,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通天神树。通天神树的形象早已存在于无数的文学作品与纪录片中,所有的一切解密都无法告诉我们最终的谜底,只能大概地为人们指出一个假想的方向,这大概便是通天神树最大的'魅力,也是世界上所有未解之谜为什么拥有致命吸引力的原因——你永远无法知道一切真相,唯有想象出一个虚幻的结局来聊以慰藉。

  通天神树分三层,每层分延伸3个树枝,共九枝,每枝朝不同方向弯成弓形,上面挂满了“果实”,上面有9个金乌神鸟,是古蜀人根据“十日传说”制造的一件青铜器。神话传说总是美丽的,当你立于青铜树下,仰望雀跃枝上的青铜金乌神鸟,看它如何仰头高吭、翎羽纷飞,便仿佛是穿越了历史看到后裔射日之征的雄浑壮阔,尽觉己之渺小。

  抬头仰望,三层青铜神树似无风自动,静默却又有力地诉说着千年前古蜀国的辉煌历史,蚕丛鱼凫开国的茫然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人的大气、自信与豪情万丈。

高中作文 篇3

  1. 温暖是相互的,需要彼此的付出;温暖是可以传递的,需要共同的呵护;温暖更是无私的,就像太阳,不求回报,默默奉献,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2. 寒冬里,温暖更弥足珍贵。这时,人们才知道太阳的'可贵,谁都渴望阳光明媚,当空普照。

  3. 温暖是两颗心彼此敞开,相互与深刻的交流带来的感受。当那无言的东西深入彼此心底时,冰冻冷漠的心的外壳在瞬间融化,退去表面的风霜,让彼此进入自己的心灵深处。

  4. 特定的时间和心境发现自己依然那么执着地等待着温暖。渴望亲情给予我们温暖,渴望从爱人那里得到温暖。

  5. 爱情让男女敞开心扉,让温暖融入彼此的生命,但前提是必须将心灵深处的硬壳剥去,彼此信任,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呈现给对方,那样才能体会到对方给予的温暖。

高中作文 篇4

  商末,纣王昏庸引万民寒心,周文王起兵欲取商而代之,其子周武王灭商,周朝建立。转眼百年,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失天下诸侯之信任,公元前771年为申侯、犬戎所杀。

  “黄沙弥漫风似刀光,铁马踏梦血如残阳。”盛世王朝的美梦被那阵阵马蹄声所惊醒,姬宫涅慌张地奔向烽火台,雄雄烈火灼伤了天空,仿佛点燃了云雾,却未点燃宫涅的希望,诸侯未至。六军在王畿内待命,面对凶猛的犬戎,周朝引以为傲的青铜战车竟如此不堪一击,空有都城,却六军尽失。刹那间,数万骑兵冲向了都城镐京……

  面对战火后仅存的残垣断壁,地震的受损,外敌的威胁,此时的宜臼内心十分矛盾,很快他下定了决心,逃,他不想步父亲的后尘,但是军队呢?他只能寄希望于所谓的“勤王之师”。遥远的西土,秦部落的骑兵一路疾行,奔向镐京……在郑、秦、晋等诸侯国的护卫下,宜臼一行一路东行,于成王五年营建都洛邑,是为平王东迁。

  盛世之后必乱世,而这逐鹿群雄的时代正正慢慢拉开序幕……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一个王朝的衰败必定是一个制度的崩溃,而那代表周的制度则是《周礼》的礼乐制度。平王东迁后,势力范围的减少,使周王朝日薄西山,礼乐的`沦丧,王室的衰微,等级的逾越,制度的崩溃,一个真正的乱世正在逐渐来临。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而这个时代正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代,历史的推动、制度的变革、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军事的进步,使这个时代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轴心时代,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天下名士非儒即墨,非儒即道。儒家“仁爱”,主张恢复礼乐;墨家“兼爱”,反对以大欺小;道家“自然”,反对有所作为。鲁迅曾说中华文化的本质便是道家。有人说道家消极无为,然而道家只是无为并未消极。君主无为,百姓便能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现在的社会是高效率的,然而过度的追求效率,那便成了病态,成了焦躁。

  正如庄子的无所待一般,道家便是在做减法,而我们的文化也一样。文化亦如气球,再扩大终有其极限,当我们将文化扩充到极限后,再进一步,便……文化亦如人生,亦如衣冠,合适便是最好的,何必追求那些华而不实呢?

  然而先秦百家大部分都在逃避现实,儒家希望回到商周,而道家则希望回到原始社会。在中国人眼中总认为过去的便是最好的,于是“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其中最大的例外便是法家。

  什么是法家?法律、权术、变法还有更多。法律不断完善,权术在历代帝王手中运用得越来越炉火纯青,而变法却在千载时光中从未提起,这是为何?都说传统文化现今已被拾起,可其中的本质却早已丢失。那名家的“白马非马”,那兵家,那阴阳家的“赤县神州”,那百家争鸣的时代,如今竟只是回忆……

  在乱世中体现最深的情感便是爱国。申不害与他训练的五万精兵最终归宿竟是与国君战死。“君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或许那句话的后面应该再填上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忠烈护天下。”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爱国是一种永恒的旋律,正是因为这样,屈原才会为万人所敬仰。那高阳氏的苗裔,如今又该为谁而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高歌之后便成低谷,繁华之后只留苍凉,或许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被人们所铭记,可是铭记又有何用?

  捧一方春兰,栽一处秋菊,在“干戈寥落”中还有谁守着那誓言,有谁如此认真。岁月的尽头还剩什么,故人何处寻,不堪回首。过往的悲哀在尘寰中轮转,可是那辉煌正是因悲哀而成……

  拾一袖芬芳,回眸间惊艳了世人,曦月亦不见,谁徒留衣袖作舞。过往如烟亦如梦,终究只是幻境一场,可又有谁知那幻境亦想映照于天地。

  庄周梦蝶,真相又是如何,又有谁知?终不过佳话千载,留后人闲谈……

高中作文 篇5

  繁花凋落,美亦决。流水沉月,伤欲别。抚琴怅望水中月,剑落虎丘无漪涟。心似浊酒入肠去,化作伤愁欲断绝。末年花已尽,尘土复流香,不是魂归语,只言花未泯。春秋,念骨不穷尽;战国,行乱无所惧。刀光剑影,

  原是穷途末路;横刀长啸;原是英雄迟暮。红颜兮祸国,强权兮殃民,战于世兮苦于姓。马陵道上的剑殇未眠,炙热沙土大漠烟,将军苦拔腰中剑,立马横刀锁万千。百步杀一人,千里尘染血。战

  马沉沙枯为骨,铁戟沉销蚀成空。壮士一去不复返,空留末路蹄声急。桃花笑尽三月,春醒云浮流水寂寞烟,杨草傲立山前,回首风动草舞琼露独孤月。已然魂归也,逝者去,留者存。长春绿水秋雨枯木萧萧然,飘尽沧桑,枯涸海田。往事不可追,历史诚可谏,无赖相去远,抚灯心生夜。

  迤俪风光无限,茅屋三两间,篱中牡丹季月室内青灯不灭,孤月照无眠,青山常乱叠,红袖侧身添香,读书韦编三绝。自有一丝难悟,常常破万卷。此情此景此离别。伤心十二岁,往尘如云烟,风吹散灭。

  欲望是梦魇,叫人沾巾眠。长风不懂情,卷起千堆雪,素面照梅梅花落,心映怅惘叹于前。

高中作文 篇6

  年轻时的他,意气风发,精神抖擞,没人想到他的晚年将会是这样的光景。他是出了名的暴脾气,没有人不敬他三分,尤其是他的儿子更是对他敬畏有加。他对儿子极为严厉,或许正是他严厉的管教,他的儿子格外优秀,当时那个地方的女孩都想成为他家的儿媳。

  可是,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儿子同邻乡的几位伙伴进京打工,想要在北京找一份好工作,见见大世面,更想在他恨铁不成钢的父亲面前证明自己。于是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不尽人意的是刚来不久,北京却被一种严重的流感搞得一团糟,面对这样的情况,几位伙伴都选择了回家,好强的他觉得自己刚出来不久,没混出什么名堂,临行时父亲给的钱却所剩无几,他没办法面对父亲犀利的眼神和冷颜的面孔,于是毅然选择留下。就这样,其它伙伴按预期安全到家,可他,却再也没有回来。

  一年,两年,三年……又一年,依然没有儿子的消息。

  可想而知,急于证明自己的儿子肯定是被诈骗集团困住,他无数次的跑到儿子打工的地方,全方位的打听,却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几年来,他天天看着电话发呆,却等不到儿子的一个电话。煎熬的岁月都写在他的脸上,他真的老了,尽管还是习惯用坚强伪装自己。很多次开车行驶在路上,看见与儿子同龄的人,总是会不由自主的的想起儿子,大脑总是不受控制,为此出了不少事故。这个硬汉子在没人的黑夜,经常蜷缩在角落里低声呜咽,浑浊的双眼呆呆的看着漆黑的夜,内心发出最有力的呼喊:“儿啊,你在哪啊?爸是真想你啊!回来吧,爸再也不逼你了,回来吧!”每每这时想到自己以前对儿子的苛刻行为,他就恨死了自己,“做不完作业,别想吃饭”,“考这么点分,还有脸回家”,“挣不到钱就别给我回家”……句句似刀插在他的胸口上,要不是因为自己,儿子就不会这样。想到这些,他总会双手抓着枯柴般的头发,在漆黑的夜里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声音。

  那些和他年龄相仿的.老人们,聚在一起,晒着太阳,吸着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烟袋,吸一口,吐出,烟卷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旁边是一群玩耍嬉戏的儿童,一派含饴弄孙的晚景。

  站在路口的他拄着那根短亮的拐杖,看着眼前的场景,浑浊的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他回过头继续看着儿子回家的方向,久久的伫立着,任凭周围的喧嚣,也始终没有改变他的静止。

高中作文 篇7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化意蕴越来越深厚,对考生写作的文化要求也高了起来。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中国大百科辞典》)龙应台认为,所谓文化,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文化美的内容层面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各个历史时代所表现出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是每一个审美的个体所表达出的主观想象和思想感情。这是因为一定的社会现实状况、社会思潮、审美思潮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种状况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其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实质和表现都是大同小异,或者异曲同工的。

  文化,是洋溢着鲜明地方特色的物质财富,因为它,我们的生活才丰满富足;文化,是浓缩着特有的人生智慧的精神财富,因为它,我们的生活才精彩纷呈。不要以为文化是内涵抽象的概念,因而莫测高深,其实我们天天都在与文化打交道。当你品尝一口家乡特有的水果时,那甜在心头的滋味就是文化;当你聆听一段祖母叙述家乡地名的最初故事时,那可能神秘而充满幻想的传说就是文化。你在校园中,享受的是校园文化;你在街市中,感受的是街市文化。当你读好书时,经典文化的韵味就在字里行间流淌;当你游览山水时,名人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是文化。你穿的衣服中有服饰文化,你吃的饭中有饮食文化,你接受的教育中有传统文化,你每天都行走在文化中,文化与你息息相关。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经过岁月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却一直传承到了现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像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戏曲文化,诗词文化等等,它们是我们民族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不少精华今天仍值得借鉴。

  家乡文化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从小处说就是融化在每个人血液中的乡情,从大处说则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往往有着各不相同的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服饰餐饮等,都是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永恒的文化烙印。

  文化艺术,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它像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人们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它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文化艺术让人们发现,他们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历,他们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它让人们深深地感动并且陶醉,让人们懂得生活与审美的意义。文化艺术是一种“精神底色”,它追根究底是对人内心世界的关怀,人性的完善、和谐和全面是它的目标,自由、平等、公平、和谐是它的最高理想,文、史、哲、艺等皆为其载体和组成部分,并以其奇妙的组合,带给人们精神的享受与愉悦。文化艺术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创造的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具有永恒的价值。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主流文化已经有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的精髓已经根植在中国人的思想里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他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和艺术等方面提出的主张,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学说中平政爱民和举用贤才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以人为贵”的管理理念,不仅超越了时代,而且还超越了国界。一些西方国家的企业家和政治人物在制定本身的现代管理概念时,也都从儒家的经典中寻找智慧并取得了成功,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学派所无法比拟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作出巨大贡献:儒家以“求道即求真-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终极价值目标,儒家注重积极有为的人生实践,儒家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儒家追求“求善与求美-讲道德重教化的精神”。无论如何,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学而优则仕,克己复礼等等,都有它与时俱进的意义。因此,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同时,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

  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当然,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古老的节日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无论你走到哪里,过自己民族的节日都会让你找到自己的“根”。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节日文化十分发达,影响较大的有春节、立春、元宵、上巳(三月三日)、清明、端午、夏至、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祭灶、除夕等。中国是个农耕的国家,节日起源都与时令节气、宗教祭祀有关,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过节的习俗和主旨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孕育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在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日益受到尊重的国际视野中,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它在海外华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重要传统节日来临的一刻,包含着无穷无尽的民族情感。应当站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并重建中国的节日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彰显多元文化的民族性尤其显得重要。

  茶文化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覆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真正爱茶的人品着茶的“味”外之音——一种民族的审美趣尚,浸润着一派清雅的文化氛围,涵盖着一个清净的精神境界,充溢着一缕优美的诗的烟霞,提升着一种道德的精神素质。

  民族文化

  京剧、秦腔所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发挥着巨大的教化作用,云南歌会展示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安塞腰鼓”传递着黄土地的文化信息,琴棋书画被文人雅士视为必修课的“四艺”,各民族舞龙、舞狮更是聚合人们情感、表现民族精神的载体。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牛郎织女等,都内蕴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表达着多种的情感意向。

高中作文 篇8

  读杨绛《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我被作者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他们三人作为高等知识分子,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中国知识分子“不忮不求”与世无争孜孜以求的严谨治学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很浓厚。

  钱钟书是我最钟爱最尊敬的大知识分子。我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买下来了,有空的时候就读一读。虽然有些读起来比较费事,但我还是很乐意去翻一翻的。记得当时的《管锥篇》是我30岁生日时,我让妻子给我买的礼物,至今还在书架上整齐的码放着。我很惊诧于他读书的广博与驳杂,中外知识与思想在他那里互通有无,信手拈来,全无丝毫的别扭与不适。以后,凡是有关钱钟书的传记、逸事我都爱看,并且做了很多笔记。我想走近他,看看他是怎样读书、治学的。我的书架上还有《钱钟书与西学》、《钱钟书传》等。因为喜欢钱老,自然“爱屋及乌”:喜欢他的夫人杨绛的作品。

  杨绛老先生怀着深深的眷恋,回味着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在《我们仨》里,作者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还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相聚。”其诚挚真切的情感及其单纯朴素与世无争的书香生活令人感动和艳羡。

  钱钟书之所以成为大家,与他刻苦攻读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仨》里,作者有这样的描写:钱钟书“不爱活动”,“我在清华借读半年间,游遍了北京名胜。他在清华待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去过。清华校庆日,全校游颐和园。钟书也游过颐和园,他也游过一次香山,别处都没去过。”“牛津的假期相当多。钟书把假期的全部时间投入读书。大学图书馆的经典以十八世纪为界,馆内所藏经典作品,限于十八世纪和十八世纪以前。十九、二十世纪的经典和通俗书籍,只可到市图书馆借阅。那里藏书丰富,借阅限两星期内归还。我们往往不到两星期就要跑一趟市图书馆。我们还有家里带出来的中国经典以及诗、词、诗话等书,也有朋友间借阅或寄赠的书,书店也容许站在书架前任意阅读,反正不愁无书。”钱老早在清华大学读书之时,就曾立下“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志向而遍览不已。看看钱老,人家的读书精神,我们之所以这样平庸,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整天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因此钱钟书的生活能力也就不像他的学问那样高超了。在《我们仨》里: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在这里,钱钟书先生似乎象一个憨态可掬的娃娃,其形象让人觉得可爱又爱怜。我们非但不觉得可笑,反而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事实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钟”于书的人,自然是没有时间去对付生活中的琐屑之事的。生活中的“低能”现象就不足为怪了。人的能力是这边强了,那面就弱了,此事“古难全”。可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们学问也不怎么样,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是很差。这就很可悲了。这才是真正的书呆子。可钱钟书不一样,他是我国学术界的“稀有金属”,含金量特别高。

  当然,钱钟书先生并不是一个十足的'生活“低能”,他会做饭,会做早点:

  我们住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拙手笨脚”的钟书大显身手。……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这是他从同学处学来的本领,居然做得很好;还有黄油、果酱、蜂蜜。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

  钱老先生还“经常亲自为爹爹炖鸡”。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钱钟书先生并非“拙手笨脚”,杨绛女士在这个词上加引号是有原因的。

  作者写的这本散文有两大特点,一是用语极其简练,一些可有可无的字完全省去,如“我走进阿园卧房一看究竟”这句话,让我们写非得在“阿园”和“卧房”之间加一个“的”字不可。类似这样的用法,随处可见。二是用语平白如话,全是生活用语,丝毫没有大教授书院式的味道。极其平淡,这可能就是所说的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淡而有味。

  另外,这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的《杨绛文集》,其装帧、印刷、纸张、字体大小及字间距都非常的精良与合适。一册在手,会忍不住摸索玩味。表里是一样的认真与严谨,这反映了作者本人一贯的谨严作风。钱钟书的文集也是这样的特点。

高中作文 篇9

  是羲微露的清晨,我听过鸟儿婉转动听的鸟叫;烈日正炊的中午,我听过风掠树梢的呢喃吟唱;雾雾沉沉的夜晚,我听过雨打芭蕉的低吟浅唱,这些美丽的歌声都是太自然悦耳动听的歌声,可是在这些美妙的歌声中我却独独钟爱那流水的歌声,同样是水却有着不同的曲调和声音,更因为那水让我聆听的不只是那美妙的歌,让我吟听的还有那已逐水而去的历史人物,他们本就是一支水之歌……

  恬淡之歌———溪水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抚读沧桑,让我们以恬淡平和的心态来聆听一首宏然恬淡的溪水之歌……

  美丽的南山下,有几间破旧的草庐,不见奢华只见平淡,夕阳的余辉中满园的菊花开得那么的灿烂、美丽。金黄的花瓣在逐渐暗下的夜色里却是显得分外娇艳。不远的小溪旁,一个男子坐在小溪旁,望着缓缓流动的小溪,听着小溪“叮咚”的声音,吟着“羁鸟恋旧林,池日思故渊”的诗词,绽出满足的笑意,在他清澈明亮的眸子里看见的不是一摊浊水,流动的却是清澈的溪流,在漆黑的夜里辗转流动,留下一地清辉。

  孤傲之歌———瀑布

  飞流直下的瀑布下,一身白衣的男子负手而立,有风吹起,男子衣裙飘飘仿若天上的仙人。那如一条银链的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坠落下来“轰”的一声绽成千万朵白花。男子的.衣服也被沾湿,可是男子仍是倨傲的站立,俊朗的五民在月光的映照下更加的俊朗逼人,只是男子的身上却逸出几许淡淡的酒气。他望着眼前壮观的景象,想起那尊贵庄严的庙堂,天于无奈的眼光,有一刹那的忧伤。可是当他想起那尊贵的娘娘无奈的替他磨墨,那红透半边天的皇帝宠臣替他脱靴的情景却又不由的开怀大笑。清朗的双目有迫的光辉在流涧,他不由诗兴大发,高声吟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高高的夜空里只挂着一道残月,但那清冷的月光却仍是在飞流直下瀑布上散下了点点星辉……

  悲壮之歌———大洋

  清冷的月光下,一个男子望着零下洋上点点的银光,满脸的悲愤和伤痛,他的双手和双脚都戴上了沉重的枷锁,每动一下都会响起沉沉的响声。不远的地方,有火光在不停晃动,男子知道那是看守他的人在扎营。男子看着被套上沉重枷锁的自己,想起亡国之事,深沉的眼里满是如海般深沉的痛苦,亡国之耻、失家之恨让他的心若有十万只针穿过人脏般不停往外冒血。身子看着眼前奔流不息的河水,高声吟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夜更深了,只有泪水不停拍打岸边的声音,一下急促一下轻缓,仿若在唱着一支古老的歌谣……

  站立溪边,聆听溪水悦耳动的响声,抚过历史的沧桑你静静的品出另一种不同的味道。

高中作文 篇10

  朋友像一阵阵春风,使你荒芜的心灵遍地花开;朋友像一滴滴雨露,使你干涸的心灵得到润泽;朋友像一缕缕阳光,是你冰冷的心灵感到温暖。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朋友别哭,我一直在你内心的最深处,是你心灵的归宿。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当一个男人真正伤心抱头痛哭时,你不禁会感叹他与他身边默默陪着他的人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竟能让一个男人在朋友面前毫不保留的失声痛哭。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辈子的兄弟情比天还要长。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生活中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当我们无力解决时,朋友会毫不犹豫的向泥沼中的你,扔出藤蔓。理想改变了我们的模样,也让我们懂得了要珍惜朋友的肩膀。

  阳光总会在风雨之后撒向彩虹,让我们学会了坚强,就像朋友的烈酒,烫我心上,温暖我凡事别再放心上。烦心的事,伤心的话对朋友讲讲,倾诉倾诉,心里就会亮堂很多。

  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朋友情谊,请不要不在乎。

【高中作文】相关文章:

高中的作文08-31

[精选]高中作文02-10

高中的作文(精选)12-06

高中的作文10-05

高中作文【经典】07-22

高中的作文05-10

高中作文05-17

高中生我的理想高中作文11-13

窗高中作文10-11

高中拜年作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