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调查报告(集锦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错别字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错别字调查报告1
1、调查时间:
20xx年3月6日下午
2、调查地点:
略
3、调查对象:
路两边的商店
4、调查方法:
实地观察
5、调查人:
xxx
6、调查结论: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使用许多错别字的现象,比如:可乐写成了“渴乐”,体育写成了“休育”,便利仔写成了“便力仔”,周顺商行写成了“粥顺桑航”,开心时刻写成了“开心食刻”……这种类型的错别字的使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7、调查分析:
一是有的汉字尽管读音差别比较大,但是字形很相像,二是有些汉字尽管字形差别比较大,但是读音相同或相似,上面两种情况很容易导致人们用错字,三是现在数码产品的使用导致人们书写的汉字的频率减少,这会让人们“忘记”正确的汉字,四是商家故意错写错用或误用滥用汉字,五是外语学习对汉语学习造成了冲击。
8、调查的建议: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希望大家把字写好,不要写错别字,在街头使用错别字也会让看到人误以为,这样的词语搭配是正确的,希望某些商家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误导大家。我们应该成立一个“净化街头语言文字的小卫士”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走向街头宣传在街头使用错别字的危害,我们也可以倡议商家制作标准的广告牌。
错别字调查报告2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街头不规范用字已经非常普遍。在街头上行走,从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标语牌中均可看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这些错别字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容貌,还有可能让不识字的'小朋友把错的字一直记在心中,把正确的字当做耳旁风。
二、研究方法。
1、寻找不规范用字。
我调查了一百零二个街头广告,之中有四十八个街头广告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七点一。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把“打折”写成了“打拆”;“寻人启事”写成了“寻人启示”;“停车”写成了“亭车”。更有人把“防火栓”写成了“放火栓”,看后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2、查找图书。
我通过学校图书室、图书馆得知:街头错别字之所以会这么多,一部分是因为写字人文化低,对汉字使用随意;一部分人明明知道错了,不过就是不改。
三、资料整理。
写字人文化水平低,对汉字的使用十分随意。有的人明明知道错了,还是习惯性使用。这样十分不好!
1、同音字混淆。如“事”写成“示”。
2、行进子混淆。如“折”写成“拆”;“防”写成“放”等。
3、字义分析错误。如“停”写成“亭”;“像”写成“象”等。
4、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错别字调查报告3
调查时间:
20xx年x月x日
调查地点:
xx街、xx步行街
调查目的:
搜集街上招牌、广告标语等用字情况,电视字幕用字的不规范,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
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商家店面广告牌、电视字幕的错别字还真不少。
我一共调查了60家商店的广告、招牌及电视字幕,有7家店出现了错别字的现象。如:一家饭店门口,把炒饭的“炒”写错成了“抄”;一个停车场的招牌,把停车收费的“停”写错成了“仃”;某一家食堂菜牌中的鱼圆的“圆”写错成了“园”。
当我看到那些电视字幕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商店里的人故意把字写错,来吸引客户们的眼球。比如:药品广告,“咳”不容缓的“咳”不应该这样写的,而是刻不容缓;一家网吧广告,一“网”情深的“网”不应该这样写的,而是一往情深;某家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的“衣”不应该这样写的,而是依依不舍;某家蛋糕店广告,步步“糕”升的“糕”不应该这样写的`,而是步步高升。
经过分析,我认为街头广告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写字人文化水平比较低,对汉字的使用比较随便,有的明明知道错别字,还是习惯性地写了上去。
2、同音字混淆:如,再、在;园、圆等。
3、字义分析错误:如,咳、刻;停、仃等。
4、为了吸引客户眼球,突出亮点,故意写错别字。
5、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针对上述现象,我提出了如下建议:
1、成立“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活动小组,定期走上街头,宣传街头错别字的危害,清除错别字。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3、建议城管和文化稽查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整治措施。
错别字调查报告4
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汉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但在近几年里的社会,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是如何运用这些汉字的呢?
调查时间:
20xx年8月1日
调查地点:
市场上、大街上
调查对象:
街头招牌、广告等公共场所的错别字等不规范的字
调查经过及分析:
我特地找了两个同学针对街头错别字做了一次调查。平时我们总会在大街上看到的招牌广告,形形色色,夺目耀眼,但我们仔细去看的话,就会发现街头不规范的字还是挺多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不是故意写错的。如零售店的‘另’售,家具店的`家‘俱’,饭店的‘合’饭,停车场的‘仃’车收费……
2.故意写错的。如眼镜广告:一‘明’惊人;药品广告:‘咳’不容缓;网吧广告:一‘网’情深;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
调查反思:
错别字形成的原因,一是有些人文学水平不高,容易写错别字;而是有些字读音有些相似,而他们却并不重视;三是商人为了利益,在这些成语中添加幽默感,使人印象深刻;
调查建议:
首先肯定是提高文学水平,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永远没有错。同时要从身边的事物抓起,明白错别字带来的危害。希望人们都养成好习惯,在生活中独绝错别字。
错别字调查报告5
一、特点
1、目的明确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注重事实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论理性
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实,主要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但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因此,占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好调研报告,还需要把调研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出观点。对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并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实,又要说明观点。这就需要在对事实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议论,表达出论文的主题思想。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如果议大于叙,就成议论文了。所以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夹叙夹议,是调研报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4、语言简洁
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二、格式
(1)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
三、相关表格
错别字调查报告6
当我看了书上“裤(库)存小商品”的招牌后,就想:杭州街头会有多少错别字呢?于是我就在上周日上街寻找。
很快,我就发现了一个错别字——臣信房屋。我以前也看到过这个招牌,认为只是一个店名而已。但今天我不这么认为了,因为它有可能把一些学龄前儿童引入歧途。接着我又在“臣信房屋”附近发现了未莱——一个家居馆。它里面卖的东西可能先进,取的名跟代表以后这个意思的“未来”只多一个草字头;再过去一段路,就是一家名叫“铭品鞋”的'店。这个店名跟之前两个不同,既误导儿童,又关公打喷嚏——自我吹嘘,让人误认为这是“名品(牌)”鞋店;还有一个海报写了几个大字:年终“聚”惠。这个海报的错别字比前几个更严重——究竟是“聚会”呢,还是“巨惠”?让人琢磨不透。一个个错别字招牌如小精灵般接二连三地在我眼前闪过。
是什么造就了这些错别字呢?当然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眼球从而大捞一笔的心态。但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会影响多少儿童接受正确的汉字文化教育啊!在此,我建议商家能在错别字后写出正确的汉字。这不仅仅为了一些学龄儿童,更是为了保护我们中华汉字的纯洁。
错别字调查报告7
调查时间:
xx年11月19日
调查地点:
解放路上的小街
调查目的:
搜集小街上的错别字,问问厂家为什么要写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以防再写错别字。
调查材料分析:
在小街上会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在广告牌、饭店的招牌等其它牌子上都可以看见许多错别字,有的厂家故意胡乱用错别字,明知这个字错了,还把它挂在商店门口,有的老板用谐音字改成语,还有的用读音相同的字改成语等。
据分析,有些老板把“默默无闻”改为“默默无蚊”,把“依依不舍”改为“衣衣不舍”,把“早点下班,不要逗留”改为:“早点下班,不要豆留”。这些商店老板把各种错别字用在牌子上,如果有些顾客进去前不仔细思考,有的有可能会走错商店呢!
在这条小街中,错别字的牌子占了一共牌子数量的一半。那样式真是五花八门。有的把“清新一天从此开始”写成“清新一天从龄开始”,有的把“寻人启事”写为“寻人启示”,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写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有些老板的文化水平较低,对汉字的使用随意,不管是对与错,还是写上了;
2、有些老板把同音字弄混了;
3、形近字弄混了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几点:
1、建立一个小组,一起去小街上查找错别字,并把它改正。
2、建议商家做一个标准的小告牌。
错别字调查报告8
调查时间:20xx年8月16日
调查对象:作业本、图书、匾额
调查内容:查找错别字
经调查发现一些服装店的门牌存在有用谐音取店名错别字的现象,错别字调查报告。如:把"伊拉克"写成“衣拉克","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把"一样美丽”写成“伊样美丽”,"一加一"写成“衣加衣”。
图书中也存在有一些印刷问题的错别字 。如:“口”字印成了“曰”,“辫子”印成“辨子”,"矫健"印成了"骄健”,“洗澡”印成了"洗操",“佣人”印成了“用人”。
在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特别多,调查报告《错别字调查报告》。如:“昵”写成“呢”,“笼”写成“茏”,“祈”写成“折”,“蓬”写成“篷”,“瞩”写成“嘱”,“郎”写成“朗”,“奔”写成“卉”,“廷”写成“延”,“谓”写成“渭”,“讯”写成“迅”,“练”写成“炼”。
调查建议:
建议人们多读一些书,从书中学习知识,提高学问,希望书中不要出现错别字,要不我们会以为是正确的,一错再错。也建议人们不写繁体字,简化字, 给人们带来不便。
感受:
从调查错别字中看出错别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谐音写出错别字,第二类是印刷错误,第三类是作业本中的'错别字。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祖国语言。
错别字调查报告9
调查时间:xx年11月19日
调查地点:解放路上的小街
调查目的:搜集小街上的错别字,问问厂家为什么要写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以防再写错别字。
调查材料分析:在小街上会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在广告牌、饭店的招牌等其它牌子上都可以看见许多错别字,有的厂家故意胡乱用错别字,明知这个字错了,还把它挂在商店门口,有的老板用谐音字改成语,还有的用读音相同的字改成语等。
据分析,有些老板把“默默无闻”改为“默默无蚊”,把“依依不舍”改为“衣衣不舍”,把“早点下班,不要逗留”改为:“早点下班,不要豆留”。这些商店老板把各种错别字用在牌子上,如果有些顾客进去前不仔细思考,有的有可能会走错商店呢!
在这条小街中,错别字的'牌子占了一共牌子数量的一半。那样式真是五花八门。有的把“清新一天从此开始”写成“清新一天从龄开始”,有的把“寻人启事”写为“寻人启示”,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写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有些老板的文化水平较低,对汉字的使用随意,不管是对与错,还是写上了;
2、有些老板把同音字弄混了;
3、形近字弄混了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几点:
1、建立一个小组,一起去小街上查找错别字,并把它改正。
2、建议商家做一个标准的小告牌。
错别字调查报告10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6日
调查地点:齐贤镇街头
调查目的:搜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1、饭店门口:“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
5、装潢店门口:装“璜
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合”饭
10、水果店门口:“波”萝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街头错別字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1、写字人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对汉字的.使用比较随意,有的明知道这个字是错别字,还是习惯性的写上去。
2、同音字混淆;知,辨。辨,采。彩,长。常,担。耽。眈,度。渡。
3、音相近混淆;缉拿(ji)—编辑(ji),白纸(嘻zhi)—抵达(di),贪婪(tan)—贫困(pin),浙江(zhe)—淅沥(xi),竞选(jing)—竟然(jing),肆虐(si)—肄业(yi),豆豉(chi)—鼓动(gu),萧条(xiao)—笙(xiao),
3、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
1、成立''净化错别字小组''定期检察。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我爱中国的汉字]调查人;杨可
错别字调查报告11
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
万达柯桥金街
调查目的:
收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
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
我调查了三十七家买吃的东西的店铺,三家手机维修店,以及一些零零散散、各种各样的店铺。
我发现有十二家店铺有错别字和繁体字的情况,一家饮品店将抺茶的抺写成了末,紧临的一家小餐馆的招牌上把西游记里人物牛魔王的魔写成了膜,还有一家店把冒牌的冒写成了帽,还有把与写成鱼的',把路写成卤的,把无写成乌的,把太忙写成泰芒的……
也有写繁体字的,有的将合格证的证写成了它的繁体字,将一点的点写成繁体字,把鹅写成了繁体字,把龙写成了繁体字,把眼镜的镜写成了繁体字,把世界的世写成了视,又变成了繁体字。
希望这些店家写之前要翻看一下字典,以免写错字。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待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写字人的文化水平低。
2、同音字混淆。
3、形近字混淆。
4、字义分析错误。
5、多笔少画。
6、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成立“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活动小组。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尽量不要写错。
3、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
一、调查时间:
20xx年4月5日
二、调查地点:
宁乡边郊外
三、调查人员:
我和姐姐
四、问题的提出
现在,街头有许多人会使用错别字来加入自己的店名中,有的人是故意的,有的人是不小心的,还有的人用一些谐音字加入成语中,今天我对一些地方进行了一些调查。
五、调查方法
1、去街头找。
2、询问店员。
3、做对比。
六、情况经过
我们来到了街上,店铺十分多,但有错别字的就少之又少了。我们走呀走,看见了一个店铺,他把“快乐兄弟”的快写成了“筷乐兄弟”,接着错别字越来越多,比如“青蛙”写成“清蛙”,“大家”写成“大佳”后面还有许多错别字,我就不一一道来了。
七、结论整理
我们调查了七个大街,其中有三个大街含有错别字,错误率大约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五点九七,其中大部分是故意用字错误,用来引起客人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让店铺更受欢迎。
八、调查结论
结果得出,如果十个人开店铺,会有三个人用错别字取店名,但我认为中国字是一种汉字,也是一种神圣不可以随意改动,这样对不起我们中国的神圣。所以我希望大家更加去爱我们的祖国。
错别字调查报告12
调查目的:
查找同学们作文本中的错别字的出现原因。
调查分析与研究:
差不多一节课的调查,我发现我们错别字出现的次数格外的大,因此我们写出来一份的报告.....
某位同学作文本,8篇作文,一篇作文平均按28个错别字,一篇文章按500字,错别字所占比例是500:28,一本作文本按是篇作文算,本上出现约300个错别字。
班里某位同学(在这里就不提名字了)本中的错别字的形状那是五花八门如:随便的'随写成了腿,恶心的恶变成了上面一个开,下面一个心,成绩的绩在他手中却变成了靖,字体的字在他手中变成了没有一点的字了。花园的园因为他的粗心被写成了国。典礼的礼他写的更是不像样左边一个衣字旁,右边一个匕。本来想写呐喊|的喊却写成了减。(很离谱吧)
通过我们小组的讨论认为同学们会写出错别字有以下几点:
1.相同的音节是同学们产生了混淆,如:园“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停车”写成“仃车”;更有甚者,将“防火栓”写成“放火栓”,看后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通过本次调查,我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写字人文化水平较低,对汉字的使用随意;
同音字混淆;
形近字混淆;
字义分析错误;
多笔少画。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字如心画,只有把做人放在首位,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高文化素养,树立优秀品质,培养创造能力,才能成为对社会既有用又有益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个性气质的人。
错别字调查报告13
一、调查时间:11月28日
二、调查地点:东清巷
三、调查目的:发现东清巷的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四、调查数量:共调查20多家店,其中7家店有错别字。
五、调查材料分析:
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1、繁体错别字:請——请語——语長——长電——电貝——贝髮——发藝——艺
2、简写错别字:“停”字右边部分写成了“丁”
3、象形错别字:“所”左边部分多了一横,“用”写成了“甩”,“福”的“礻”写成了“衤”,“悠”的“攵”写成了“夊”,“莫”的“艹”中间断开了。
六、出现错别字可能有以下原因:
1.店主为了方便,写成简体字和潦草字。
2.店主养成习惯,喜欢写繁体字和潦草字。
3.店主一时大意,随意写了错字。
4.店主不会写某字,用近音字、形近字代替。
七、建议:
1、成立“消灭错别字”志愿小队,利用休息日上街寻找错字,提醒他们改正。
2、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的力度,尽量减少错别字。
错别字调查报告14
现在社会上的人,谁不喜欢与有文化的人交往?错别字常常成为没文化的标志。你开个店,招牌写错了,财源必定滚“去”;你要是门牌写错了,不说门可罗雀,至少登门拜访的人少了一些。错别字,虽小,影响至大。以下是“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调查材料分析:
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就更是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调查目的:
寻找街头错别字,并记载下来,改正。
调查材料分析:
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就更是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调查结果:
现在,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了,我觉得,这次调查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感受:
我认为:这些不规范的字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错字,另一类是别字。有关部门应该调查一下,查查商店为什么要用错别字来做广告招牌呢?好多小学生总以为广告招牌上的字都是对的,所以写了许多错别字,影响了用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希望我们以后看到的都是正确的字,不再出现错别字了!
错别字调查报告15
调查人:
xx
调查时间:
xxxx年xx月xx日
调查地点:
xxxxxxxxxx
调查目的:
调查社会上的错别,并向有关单位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经过对列东街的调查统计,我们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故意将词语中的某个用谐音替代。例如一个店铺将“有来有趣”改为“友来友趣”,一些医药广告将“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空调广告将“终身无憾”改成“终身无汗”;摩托车广告将“奇乐无穷”改成“骑乐无穷”等。第二类是为了省事而故意简写的错,例如把“停车”写成“‘仃’车”;把“起”右边的“己(ji)”写成“已(yi)”等。第三类则是不小心写错的,例如家具店门口的.“家俱”;饭店菜单上的“抄饭”与“合饭”;水果店里的“波萝”等。
【错别字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03-05
错别字调查报告08-28
广告错别字调查报告12-12
错别字调查报告[优秀]10-17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09-01
错别字调查报告(精选15篇)02-03
错别字调查报告精选15篇02-17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5篇)02-04
错别字调查报告合集15篇02-22
错别字调查报告(实用15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