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导游词

时间:2023-01-22 10:19:06 导游词 我要投稿

故宫导游词(通用15篇)

  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宫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宫导游词(通用15篇)

故宫导游词1

  各位游客: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

  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上,距市区50公里,是闻名世界的古人类遗址,素称“北京人之家”。

  “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约25-6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他们曾在龙骨山的石灰岩洞穴里居住留下了大量遗物、遗迹和骨骼化石,特别是大量的用火证据,证实了“北京人”当时已能用火取暖、熟食和吓退野兽,为研究人类进化提供了生动而力的实证,除“北京人”遗址外,在这里还发现了距今约10万年前的“新洞人”化石和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遗址,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生物史和人类史“博物馆”。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18865±420年。

  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洞口向北,高约44部分米,下宽约5米。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约8米,东西长约14米。在地面的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说明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层中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深约8米。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处,是一条南北长3米、东西宽约1米的裂隙。发现了许多完整的动物骨架,推测它们是在人类入居以前,偶然坠入这个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顶洞堆积中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共54种,其中哺乳动物有48种,大多数属华东、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现生种,绝灭动物只有洞熊、最后斑鬣狗和鸵鸟3种,仅占动物总数的12.1%。由此表明山顶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遗址。

  山顶洞的人类化石共代表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由头骨缝的愈合程度和牙齿的生长情况看,其中5个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壮年和超过60岁的老人,1个是少年,1个是5岁的小孩,1个为婴儿。

  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

  关于山顶洞人的种族,德国体质人类学家魏敦瑞曾认为老年男性头骨的测量指数很像西欧的化石智人,如克罗马农人,但根据形态观察,又可确定是原始的蒙古人种。女性头骨之一属于美拉尼西亚人类型;另一具则属于爱斯基摩人类型。甚至认为这些不同种族的成员组成了一个家庭。中国古人类学者的研究认为,老年男性头骨几乎所有的面骨测量指数都和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相近,而远于西欧的化石智人。从形态方面观察,头骨的许多特征,如鼻骨较窄,有鼻前窝、颧骨突出并且较直,以及有下颌圆枕等,都属于蒙古人种的特征。女性头骨之一,由于人工变形,不能作分析种族的正常依据。但其面骨部分的主要测量数值和指数,都接近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其相似程度大于与现代美拉尼西亚人相似的程度。所有的形态特征也都更接近于蒙古人种。另一具女性头骨的测量结果表明,她是与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国人有密切联系的原始蒙古人种的代表。她比以上两具头骨具有更为显著的蒙古人种的典型形态特征。

  山顶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种,但个体之间尚有一些差别,表明当时蒙古人种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态细节尚未充分形成。但有的学者认为,种族形成的时代比山顶洞人要早得多。

  山顶洞人的石器数量很少,总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岩砾石打制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脉石英石片制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制作较精致。两极石片(或称两端刃器)多为脉石英,两端有石屑剥落的痕迹。这种石片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很多,山顶洞人沿用了同样的方法制作工具。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残长82毫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还有1件赤鹿角,枝叉被截去,表面经过刮磨,尖头残缺。有人推测可能是做矛头使用的。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穿孔兽牙最多,有125枚,除1枚虎门齿外,馀者为獾、狐、鹿、野狸和小食肉类动物的犬齿,均在牙根部位两面对挖成孔。有的因长期佩带,孔眼已磨光变形。其中5件出土时呈半圆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项饰。穿孔海蚶壳3个,在铰合部以下处磨穿成孔。制作得最精巧的是7颗小石珠,原料为白色石灰岩,形状不规则,大小相近,最大的直径为6.5毫米,孔眼由一面钻成,珠表面被染成红色。它们都散布在头骨附近,可能为头饰。石坠系用天然的椭圆形黄绿色岩浆岩小砾制成,两面扁平,其中一面经人工磨过,在中央对钻成孔。还发现1件鲩鱼的眼上骨和4件骨管。前者在边缘处钻一小孔,局部染成红色;后者用鸟骨制成,管体光滑,有摩擦痕迹,表面有短而深的横沟,多少不等但排列一样,显然是为了接系其他饰物特意刻出来的。

  山顶洞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现在当地的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广阔的草原。虎、洞熊、狼、似鬃猎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于其间。山顶洞人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野兔和数百个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著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山顶洞人的石器虽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装饰品制作得十分精美。他们掌握了钻孔技术,不仅会一面直钻,而且能两面对钻。在鲩鱼的眼上骨和直径只有3.3毫米的骨针上钻出细孔,表明技术已相当熟练,制造钻孔工具的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技术。尽管这种技术仅用于制造装饰品,但却为以后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山顶洞人还懂得用赤铁矿粉末染色的方法,这使得装饰品更加鲜艳美观。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都是以前时期所没有的,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显示出人类生产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内容更加丰富。骨针的出现意味著当时已会缝纫。缝缀起来的兽皮既可搭盖住所,抵御风寒,也可掩护身体。而装饰品的出现,则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下室,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有人认为尸体上及周围的赤铁矿粉象征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质,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复活。

  山顶洞人也使用火。根据他们已经掌握的摩擦和钻孔技术来推断,山顶洞人能够人工取火

故宫导游词2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我是本次的导游,您可以称呼我为小王或者王导。一会儿,我们就要到闻名全国、并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的`北京故宫了。

  大家注意了,大家如果不想让垃圾包围故宫,那就别乱扔垃圾。有孩子的旅客也要照顾好小朋友。

  首先我要向您介绍一下它的历史: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今天,人们把它称为故宫,意思便是过去皇上住的皇宫了,它还是现存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完整的古代建筑。故宫面积约是723600平方米。相传故宫共有9999间房。

  故宫宫殿的建筑则是清一色的木结构、黄色琉璃以及青白石底座和金碧辉煌的彩画。

  好了,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要爱护环境哦!

故宫导游词3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故宫了。它是明朝皇帝挑选了很多能工巧匠,花费了十四年建好的。它以前叫紫禁城,为什么叫紫禁城呢?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二十八星宿,其中紫微星居中,是天上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紫宫。皇帝住的地方不允许老百姓进入,是绝对的禁地,又称为禁宫所以也叫紫禁宫。

  一九八七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共有九千多间房屋,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

  各位游客请注意,接下来我们参观的地方就是皇帝当年办公的地方了——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了,皇帝就是每天在这里每天处理政务的。金銮宝座就安放在太和殿内。每天大臣们都穿着朝服与皇上商讨国家大事。不仅如此,太和殿也是皇上登基、庆寿、大婚等重要仪式的举办地。再往后就是皇帝的后宫,每到节日皇帝就在乾清宫宴请诸位大臣。故宫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现在有150多万件呢!

  后宫以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为中心,又名“后三宫”,左右为东西六宫,后面是御花园,分别为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和活动场所。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对我的服务满意。请您除了微笑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相片什么也不要带走,谢谢!

故宫导游词4

  人们都说我见过的世面多,因为我游览过荷叶飘香的普者黑,我参观过远近闻名的故宫,我还去过高楼大厦很多的上海。特别是那远近闻名的故宫,令我终身难忘。

  今年暑假的八月份,我们在杨老师的指导下,去比赛第四届全国少儿舞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坐着飞机来到,我心想:能和外省的.小朋友接触,是我们大家的荣幸。我们到后,已经很晚了,但夜晚的美景让我印入眼帘。第二天早起,我们要去舞蹈比赛了。比赛完,老师说:“今天你们比赛得很不错,我请你们去参观故宫。”我们都高兴极了,我最喜欢故宫里的昆宁宫了,那里是太后住的地方,外观看起来很大,近看,却不觉得很大,太后的昆宁宫,每个角都有9个小动物,这代表什么呀,我也搞不清楚了……

  啊!难忘故宫,在这里我享受到新鲜的空气,在这里我呼吸到美丽的花香,在这里我感觉到我很开心快乐,我将把这每一件事用笔记录下来。

故宫导游词5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故宫。大家还记得我吗?对,我就是上次带大家去颐和园和兵马俑的金牌小导游—董祎晨。来到故宫大家肯定都会去太和殿保和殿,这种皇权集中的地方游览。但今天呢,我们要另辟蹊径,去看一下故宫里面文化气息最浓郁的地方。LET’SGO!

  大家看,这就是午门。也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的名字跟十二地支,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它凹字型的建筑风格,是中国的阴阳文化与皇权结合的体现。

  过了午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呢就是故宫里面唯一的河流,它从故宫的西北方向流来,在罗经天盘中,西北方向属于乾位代表天,所以呀这条河流就叫做金水河。河上的那五座石桥代表的'则是天下人都恪守精神法则—三纲五常。

  来,大家接着跟我走。看,这就是故宫里面最大的石头--云龙阶石,它有二百多吨重。上面刻画着九五之尊,九五这组数字,正是来自于咱们的《周易》。

  大家看见那座巫山了吗?景山。就是当年崇祯皇帝上吊的地方。老北京城在东南西北中五个地方,都放置了一个镇物。景山呢就是中央那个镇物。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这几个地方都有了解。所以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两个小时后到午门集合,祝你们游览快乐!BYE!

故宫导游词6

  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北京,我是你们的导游,我的名字是李杨,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美丽的北京,你们叫我李导就可以了。

  今天我们要去的是故宫,我带大家进去走一走,看一看。

  瞧!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太和殿,小朋友,你看:这个建筑是不是对称的呀?故宫大多建筑都是采用中轴对称,旅客朋友们知道吗?现在请大家跟着我到楼梯上凑近了看,你们有没有看到大小不同的门?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这些门也是有讲究的,正中间是皇帝走的,左右的门是给官员走的'。据说,太和殿被大火烧过了三四次,可如今还和原来一样,可见古人对皇帝是十分尊敬的。

  大家抬一下头,看见金黄色屋顶上的小兽了吗?我们数一数,有多少个……,是不是有11个?是不是故宫里最多的?(过了一分钟)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吗?是因为太和殿很重要,小兽越多就越重要,小朋友,你觉得这有没有道理?

  现在,我们休息30分钟,你们可以拍拍照,坐一会儿,等时间一到,请大家到中和殿门口集中,另外,要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垃圾,小心小偷,祝大家游玩愉快。

故宫导游词7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的是沈阳故宫。大家都知道沈阳是“一朝的发祥地,两代帝王都”满韵清风,历史气息浓郁。沈阳著名的建筑有“一宫两陵”而这一宫就是我们面前的这座雄伟建筑——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初建时叫“盛京宫阙”,清迁都北京后又称“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并被誉为“国初圣迹”。它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的宫殿,1643年清世祖福临当年也是在这里即位称帝,改元“顺治”。所以沈阳也可以说是“一朝发祥地,三代帝王都”。沈阳故宫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全部建筑100余所,500多间,按其布局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东路就是我们面前所看到的这部分建筑,它是努尔哈赤时期所建,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东路的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大家看到广场中间的那个八角殿就是大政殿,大政殿又叫“大衙门”、“笃恭殿”,是努尔哈赤听政办公的地方。大政殿外高18米,下有1.5米高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美的青石围栏。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建筑,殿顶是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宝瓶为佛教法器,被视为神圣之物,火焰珠为如意珠,据说得此珠者可以满足各种欲望。)重檐上下各有八条五彩琉璃垂脊,垂脊上各站着一个蒙古力士,面侧对宝顶,腿略弯曲,侧身牵引,象征着“八方归一”。两旁分列的10个亭子就是十王亭,从整体建筑布局上看,大正殿居中。两旁分列10个亭子,从北向南,呈八字形展开,在视觉上使大正殿更为深远,这种空间处理方式在中国宫殿建筑中仅此一例。十王亭又称“八旗亭”,有的游客可能会想八旗亭(东边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边为右翼王婷、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该有八个亭子,那另外两个是什么亭子呢?在临近大正殿的左右两端的亭子分别是左翼王亭和右翼王亭,是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的地方。这种把汗王听证的大殿与八旗王公大臣候朝议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格局,正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初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决定的。反映了努尔哈赤晚年一汗独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历史风貌。大家往西走来到的就是沈阳故宫的中路,中路的建筑主要是皇太极时期所建,在这里上演了很多的历史故事。沈阳故宫中路建筑自成体系,共有三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他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大清门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俗称午门,我们刚刚就是从那进到故宫里面的,(大清门为五间硬山式建筑),在当时大清门是不可以像现在一样随便进出的。大清门不仅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当年,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祖大寿等降清后,就是跪在大清门前谢罪请降,候旨传召,受到皇太极的接见的。而当升迁或是获罪恩免时也都要在这里遥向北门“崇政殿”叩谢天恩。大家看我们面前的这座庄严的大殿就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崇政殿为五间九凛硬山式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殿顶的黄琉璃瓦绿剪边,墀头、搏风、鸱吻、山顶、殿脊的五彩琉璃构件,以及浮雕的各色行龙和奇花瑞兽,使得整个大殿更显高贵、肃穆,非常壮观。崇政殿另一个匠心之处就是前后的2根外檐柱上端的抱头梁部位做成龙形,龙首从柱头探出,龙身则穿过廊间直通殿内,两两相对,姿态生动,仿佛群龙从大殿飞腾而出,具有结构和装饰双重功能,设计的十分巧妙。绕过崇政殿我们看到的这座高大建筑就是凤凰楼,凤凰楼的前庭处于“前朝后寝”的'中间,是一个过渡性的院落,凤凰楼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台基共有24个台阶象征着24节气,每过24节气即过一年,皇帝每天都踩着这24节台基,寓意着大清的江山能历经千秋万代,凤凰楼是一座三层歇山式建筑,全高18.31米,原名叫“凤翔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1743年(乾隆八年)改成今名,凤凰楼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御笔,意思是大清朝国力强盛的福气是从东方的盛京来的,表达了清代帝王对祖先创业之地的顶礼膜拜。凤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当时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凤楼晓月”、“凤楼观塔”的传称,并被列为盛京八景之一。穿过凤凰楼,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皇太极的后宫,是皇太极和后妃们的住所,后宫的整体建筑都高于前朝的宫殿,这种“宫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满族的则高而居的传统生活习惯。对于后宫的特色建筑流行这样一句话:口袋房,万字炕,烟囱落在地面上。什么是口袋房呢?大家看我们面前的这座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就是清宁宫,大家看清宁宫一共有五间,而门并不是开在中间一间,而是设在东二间的南面,形如口袋。清宁宫原叫“正宫”,是沈阳故宫中最具满族住宅特色的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1643年(崇德八年)皇太极就端坐在南炕无疾而终。后葬于昭陵。万字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大家看清宁宫的西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形如“万”字,所以人们就俗称为“万字炕”,那“烟囱落在地面上”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清宁宫的烟囱在清宁宫的后面,是从地面上垒起的,略低于房脊,一会我们可以绕过去看看。在当时是有这样一种禁令,所有百姓家的烟囱是不允许高过皇宫的烟囱的,寓意着大清王朝“一统天下”,清宁宫两侧的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是妃子们所居住的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庄妃居住的永福宫,因为1638年(崇德三年)清世祖福临就出生在永福宫。(刚刚有游客问清宁宫庭院正门的南端的那根很高杆子是干什么的,那是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是满族人用来祭天的。祭天时在顶端的锡斗里放上五谷杂粮和猪的杂碎,已敬乌鸦,这反映了满族萨满教的灵禽崇拜观念,据说也和乌鸦救主的传说相关。)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沈阳故宫西路,西路建筑是为了适应皇帝东巡的需求而增建的,建于乾隆年间,主要建筑有文溯阁,戏台、嘉荫堂和仰熙斋等,套院相接,多尔不乱,是文化气息较浓之处。文溯阁建于1781年(乾隆46年)至1783年(乾隆48年),为西路建筑中的主体建筑,是仿照明代浙江宁波的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修建的,专门收藏乾隆时期编撰的大型图书《四库全书》,也是全国存放《四库全书》的著名七阁之一,阁名是乾隆帝钦定的,因其位于祖宗的发祥地“盛京”,所以取之“溯源求本”之意命名“文溯阁”。(《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结构严谨,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珍贵遗产,对于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四库全书》共撰写七部,其中一部就藏在文溯阁,1966年10月,基于战备考虑,辽宁省将《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后移交到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是硬山式建筑,面阔6间,外面看是重檐2层,在里面看则是3层,带有明显的江南建筑风格样式。与沈阳故宫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阁顶盖上用的是黑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文溯阁东方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写的《御制文溯阁碑记》,背面刻有乾隆撰写的《宋孝宗论》。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情况。文溯阁后为养媳在,是皇帝读书之所,阁前宫门外有嘉荫堂,左右有出廊,南面还有戏台,是乾隆、嘉庆时期皇帝东巡赏戏的场所。各位游客朋友们,我的讲解到此结束,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但是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人身及财物安全,请大家谨记我们的集合时间和地点,谢谢大家!

故宫导游词8

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故宫之旅的导游。陈念志。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旅行前,请允许我提出几个进入故宫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请不要吸烟。第二,请不要乱扔垃圾。第三,请不要随意离队,以免掉队。好了,我们现在开始参观故宫吧!

  我先介绍一下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即公元1406年至1420年。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故宫周长3400多米,墙高10米,墙下宽8.6米,上面宽6.66米。

  当你走过护城河时,你可以看到前朝的宫殿。前朝的.宫殿以太和殿、中和殿、包和殿为中心。三大殿之后是皇家宫殿,如干青宫、交泰宫、坤宁宫和东西六宫。干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其次是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这三座宫殿统称;第三宫之后。我们可以在这里拍更多的照片作为纪念品。

  现在我们来到紫禁城后面的皇家花园。在这里,梯田和亭台楼阁绿树成荫,点缀着奇怪的花朵和石头,充满乐趣。远远望去,一大堆黄色的琉璃瓦,一系列深红色的墙壁,白色的大理石栏杆,梁柱的装饰,让人觉得故宫规模宏大,气象万千。

  亲爱的朋友们,这次访问即将结束。欢迎下次来故宫!

故宫导游词9

亲爱的游客们:

  欢迎你们来到举世闻名的故宫,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覃,大家可以叫我覃导,下面我们开始游览啦!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午门,它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的南北轴线。封建社会只要宫里有人犯了错,就要来这里斩首。

  穿过午门,我们就来到了太和殿。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28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太和殿还是皇上上早朝的地方。太和殿后面是保和殿,是皇上上早朝前休息的地方。

  然后我们来到乾清宫。它是十六位皇帝的'寝宫,它也是“后三宫之首”,位于乾清门内。“乾”是“天”的意思,“清”是“清澈”的意思。一是象征透彻的天空,不浑不浊,象征国家安定;二是象征皇帝的所作所为像清澈的天空一样坦荡,没有干任何见不得人的事情。

  故宫里的几个主要宫殿就先介绍到这里,我给大家40分钟的自由参观时间,大家一定不要乱扔果皮垃圾,保持故宫的卫生,同时也要注意安全,谢谢大家,祝你们玩得愉快。

故宫导游词10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姓何,大家就叫我小何吧!很高兴认识大家,现在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闻名中外的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的五大宫殿之一,也称为“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现在所保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有一条中轴贯穿其中,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在这条中轴线上。

  三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位于故宫前方。现在我们就依次游览观赏吧!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故宫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宫殿,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太和殿建在高约5米的汉白玉台基上面,台基四周矗立着成排的雕刻着云龙云凤图案的栏杆,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的石阶上雕有蟠龙,衬托着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它是皇权的象征,每当有重大的活动,皇帝都在此举行。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方,平面呈正方形,黄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间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保和殿在中和殿的后方,内部是一个长方形,到乾隆时代后,这里就成为了一个考试的地区。

  后三宫分别是乾清宫、坤宁宫和交泰殿。乾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交泰殿是一座宫殿,只因和乾清宫、坤宁宫在一起,所以被称为后三宫。

  现在大家估计都累了吧?接下来我带大家到御花园休息一下。御花园是后宫里的户外养心之处,占地面积是12017平方米。它的格局,布局紧凑,古色古香,花草树木点缀其间,非常美丽。亭台楼阁相依相承,是个清心雅致,赏心悦目的好地方。

  今天的旅行就到这儿,希望这次旅行能给你带来快乐,谢谢大家!

  北京故宫四年级导游词500字2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年暑假,我来到北京,亲登了那曲折绵延了上万里的长城;游览了和珅那奢华无比的府邸——恭王府;游览了那虽饱受战火摧残却仍顽强屹立的圆明园;品尝了那皮脆里嫩的北京烤鸭,形形色色的小吃……留步回首,细细品味北京的美,却发现故宫这处别有一番风味。

  故宫,又名紫禁城,为明清两朝皇宫。它北依景山,南靠金水河,约72公顷。在导游“翟大人”的带领下,我们沿着那朱红色墙面,黄琉璃瓦顶的城墙,穿过天安门、端门和午门,即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一座座高大的宫殿稳坐正前方,殿身反射的阳光如万道金光刺穿了周围的一切,一道道城墙镇守住四面八方。再往里走,最让我震撼的要数太和殿了。太和殿是古时举行殿试的地方,十年寒窗苦读,多少文人为的.就是最后能踏进这座大殿啊!远观,殿顶有两层,全是金黄色的,中间是蓝底金边的三个大字“太和殿”。

  走进殿前石阶旁,仰望,屋檐微微翘起,打头的是一个骑凤凰的仙人,吻兽、走兽、望兽紧随其后,一根根流畅的线条搭配上明快的色调,勾勒出一幅堪称完美的苏绘彩卷。门前,有两头威武的青石狮子,一雌一雄,雌的脚踏小狮子,雄的脚踩金球。大殿内,镂花梁柱间无不体现出威严与尊贵,地板上铺设着二龙戏珠场景的“金砖”。我仿佛看到了几百年前皇帝坐在大殿中央接受应试者们的叩拜,他那求贤若渴的眼神。几轮选拔后,状元、榜眼、探花产生,他们脸上无不流露出自豪与喜悦!

  后来,我们又来到九龙壁、保和殿、宁寿宫、养性殿等景点一饱眼福。站在故宫的甬道上,我仿佛看到了鱼贯而出的前清遗老,看到了一个文明的亘古不倒。细细思索,是什么让故宫如此之壮美?一定是祖先们的智慧和汗水,还有那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了它无限蓬勃的生命与活力。

故宫导游词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当大家的导游,我要带大家参观故宫博物院。首先我要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邓萍燕,大家可以叫我“小燕子”导游。

  走进故宫大门,故宫坐北朝南,开有四个门。各位朋友请看,这就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意思是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看,在十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重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像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所以午门又称凤凰楼。它于公元1420年建成,气魄雄伟。

  各位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故宫。这里是故宫第一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用汉白玉建成的石桥,它们象征五德——仁、义、礼、智、信,意思是皇帝集美好品质为一身。金水桥下是内金水河。

  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朋友们,现在我们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大家可以拍照留念,但是不要破坏环境哟!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紫禁城的.后花园-——御花园,这里是皇帝皇后休闲娱乐的场所。大家可以从这座叫“堆秀山”的假山前玩玩吧。

  好了,故宫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我把时间留给大家,请大家慢慢观赏吧!

  教师点评:小导游仿佛把读者带到了故宫盛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大家好!我是王帅,大家可以叫我王导。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过得愉快。

故宫导游词12

  大家好!我叫王,《明星导游员》的导游。也可以叫我小王。我们今天参观的地方是故宫,希望能和你度过美好的一天。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许多人来故宫是为了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荣耀和皇帝的奢华。

  紫禁城建于1406年,于1420年竣工。这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大小院落90多个,房屋980栋。都是用上等的木材,琉璃瓦顶,青花石凳,各种金碧辉煌的彩画,展现了故宫的`辉煌。紫禁城很大,它的大小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东华门、武门、西华门、神武门分为紫禁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紫禁城的内部可以分为“外国王朝”和“皇宫”两部分。以以太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和后妃的居所。后人来到这座红色的城市致敬、参观、触摸、感受...

  好了,我今天的导游到此结束。请自己欣赏美景。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请不要乱扔垃圾,谢谢合作。445分钟后,请大家聚在这里,祝大家幸福。

故宫导游词13

女士们,先生们:

  在一个疯狂的日子里,我带领大家参观了故宫。紫禁城,也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宫殿占地面积超过72万平方米,有9900多个亭子。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居所。城内有一门,南门为武门,北门为神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据说大约有23万名著名工匠和100万名平民工人聚集在一起创造了紫禁城,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紫禁城有多大,有多壮观。紫禁城的整个庭院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和“后宫”。“前朝”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主要包括东西两侧的太和殿、中和殿、包和殿、文华殿、武英殿。“后麦”是皇帝、后妃和未成年子女居住的地方,主要包括干青宫、交泰宫、坤宁宫和东西六宫。

  你看,这个楼就是武门门,也叫五峰楼。明朝时,每年正月十五,午门挂一盏灯,给官员送饭。到了清朝,这个活动取消了。另外,每当国家打了胜仗,皇帝都要在这里接受祭俘仪式,皇帝的亲征也是从午门出去的。在戏曲舞台上,“武门门砍头”的说法,其实是明朝朝廷官员在武门庭犯罪。好了,我们继续。

  现在我们来到了广昌太和殿。这里有18个青铜香炉,代表清朝留下的18件东西。两侧有青铜鹤龟,象征长寿。看,太和殿是故宫最高级别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隆重的仪式时才使用,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殿。太和殿正面有12根大柱子,东西长约63米,高35米。整个大厅雕刻着横梁和油画,红色的柱子上缠绕着龙。这些龙有不同的姿势和生动的描述。整个宫殿也很豪华,很有钱。有一个2米高的平台,上面雕刻着9个金龙宝座。后面有一个金色的油漆屏风,前面有一个皇家的箱子。殿顶形式是最高等级的双檐顶,甚至正殿主脊上的吻兽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处处显示“第一”。

  读完太和殿,我们再来看看太和殿。大家看!和谐殿是皇帝等待吉时,在仪式前稍作休息的地方。接下来,请和我一起去参观国宴厅-包和厅。亲爱的朋友们,这个大厅是前皇宫三个大厅中的最后一个,叫做包和厅。这个大厅在清代被称为国宴厅和科举考试中心

  现在我们来到干青宫,皇帝在紫禁城里居住和处理日常政治事务。干青宫分为三个部分:中殿、东暖阁和西暖阁。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和临时会见大臣的地方。殿内有皇帝宝座和御案,中间挂着一块“光明正大”的牌匾,这是清朝皇帝的祖训,是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原则。东暖阁和西暖阁是皇帝晚上待的地方。

  现在请跟我去参观交泰堂。请看,这个四角金字塔形屋顶的大厅叫交泰殿。这座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后举行生日庆典的地方。正殿后墙上的牌匾上有“无为”二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后人可以以德治国,实行仁政,从而达到国家长治久安。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的后花园皇家花园,这是一个皇帝休闲娱乐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拍照。

  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先到此为止。给你两个小时自由参观。请不要在墙上乱涂,保护文化遗产。希望你玩得开心。

  大家好,我很高兴成为你们的导游。我叫陈子安。你可以叫我陈导或者小安。我会尽力为你服务。

  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建筑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故宫也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最高的权力中心。它的风景和巨大的建筑包含了9000个房间的家具和手工艺品,已经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文明的宝贵历史见证。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紫禁城里有许多古代寺庙,包括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太和殿及其广场,紫禁城最重要的庭院,皇室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太和殿象征皇权至上。太和殿,俗称金殿,是中国现存木质殿堂的杰出典范。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当时称为奉天殿。后来叫故宫。清朝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将故宫改为太和殿。

  太和殿高装饰用的画,是金龙印的最高等级。寺庙的'最高形式是最高等级的双檐顶部。就连正殿主脊上的吻兽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出“第一”,是皇帝“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

  很好!在这里可以将远处的太和殿尽收眼底。你可以在这里拍照。

  亲爱的朋友们,北京故宫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希望大家好好享受,认真拍照。但是注意不要乱扔垃圾。玩得开心!

  故宫介绍:大家好,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欢迎来到故宫。我是河南油田王的导游。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带你详细欣赏美丽的故宫。

  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好、最大的古代木质宫殿建筑群。看,这是故宫朝南的正门,叫武门门。午门下有五个拱门。只有皇帝才能进出中门。即使是地位很高的大臣,也只能用两端的小门。地方长官只能用两头最小的门。普通人连故宫都进不去,现在谁都可以进了!

  快看!这座建筑叫太和门。它是故宫最大的木门。这里有一对狮子。他们强壮、威武、高大,代表着皇帝的威严。

  正前方的大厅叫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建筑,也是过去北京最高的建筑。你认为它高吗?是的,现在一点也不高,因为北京发展很快,高楼比比皆是。

  好了,我的解释到此结束。让我们免费参观,30分钟后在这里见面。

故宫导游词14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故宫参观游览。我是此次故宫景区的导游员小赵,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故宫。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故宫的历史沿革。明朝的永乐皇帝通过“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得了皇位,定都南京。因南京朝臣大多数是朱允炆的旧臣,永乐皇帝惟恐这些朝臣对自己不服,再加上当时北方蒙古人经常南侵,于是永乐皇帝决定迁都北京。明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诏,正式启动北京工程的建设,动用工匠23万,民夫百万,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工程竣工。永乐十九年元旦吉日,明成祖朱棣于奉天殿受朝贺,紫禁城正式启用。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继续沿用明朝的宫殿,并且对部分地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如文渊阁、宁寿全宫、南三所、斋宫、毓庆宫等建筑。尤其是清廷特别重视防火,并且财务了多种措施:如改造了建筑中的防火结构、建立了专门的消防机构即火班、配备了消防器材等。明清时期紫禁城的主要作用是:自明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清朝自世祖福林到逊帝溥仪,共有10位皇帝,明清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起居、治理国家。

  清宣统三年(1911),末代皇帝溥仪推诿,根据民国政府所允“关于清帝逊位后优待条件”,清廷皇室成员仍可居住紫禁城内廷,民国十三年即公元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平政变”溥仪才搬出故宫。民国二年即公元1913年袁世凯在紫禁城举行了大总统就职典礼。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典礼,紫禁城正式对社会开放,解放以后我国政府曾花费巨资对紫禁城进行维护和修缮。1961年紫禁城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日的紫禁城以它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故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其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座完整的皇宫遗址博物馆,其次它是一座包罗万象的综合艺术博物馆,第三它还是集中国古代建筑之大成的古代建筑博物馆。

  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呢?紫禁城的'“紫”指的是紫微垣。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体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是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居天体中央,共有恒星15颗,北极星又是紫微垣的中心,称为“紫宫”。这组恒星被认为是“运乎中央,临治四方”的天帝所居,人间的皇宫应天象而建,所以紫禁城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格局,与天宫相类。所以人间皇帝的居所冠以“紫”字;“禁”是指皇家禁地,万民莫入之意,所以北京皇宫名之为紫禁城。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其建筑布局突出了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主要建筑都在其上,红砖墙,黄色琉璃瓦、青白石基座体现出了皇家的气势,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紫禁城内由前朝、后廷两部分组成。紫禁城有四座门,分别是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紫禁城内以乾清门前的小广场为界,南面是前朝部分,北面是后廷部分。紫禁城背靠“镇山”,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宫殿房舍8704间,是1973年统计的数字,周围是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拱卫着皇家的宫殿。紫禁城的四角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构成的精美的角楼。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午门及午门前的广场。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午位即正南方,故称午门。由北向南鸟瞰午门平面呈“凹”形。午门城台正中建筑为重檐庑殿顶城楼,九五开间,通高35米,两观城台上建连檐通脊明廊各13间,明廊南北各有一座鎏金宝顶的四角攒尖崇楼与正中城楼连成一气,俗称“五凤楼”。皇帝亲祀坛庙出午门时鸣钟,祭享太庙时击鼓。午门面南,正面三间,两观下东西侧另开左掖门、右掖门,东西向。午门南面正门三间,北面则为大门五间,人称这种规制叫“明三暗五”。

  午门广场是名朝实施“梃杖”的地方。梃杖就是对在朝廷上违逆了皇帝意志的大臣用棍子打的刑罚。明朝成化年以前,梃杖只是有象征性,并非真打,示辱而已。后来逐渐变成真打。处罚地点在午门外御路西墀下,即御路西边的空地。因五行中东主生,西主凶,故处罚地点在御路西墀下。其中有两次梃杖轰动朝野,一次是明武宗朱厚照南巡被大臣阻止,一次被打158人,打死15人;另一次是明世宗朱厚骢为了自己父母尊号的问题发生的“大礼仪”事件,梃杖134人,打死17人。而到了清朝就没有了这种制度。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午门前的广场。午门前有两座值房,它是侍卫值班的地方。清朝时对皇宫的安全保卫工作十分重视,并且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其中有门禁制定、宿卫制度、门钥制度、合符制度等。午门的两阙南侧东西各有朝房3间,是王宫们的朝房,现在是故宫的售票处,朝房南侧东边是阙左门,它是皇帝去紫禁城东侧的太庙祭祀祖先时所走之门。朝房南侧西边是阙右门,它是皇帝去紫禁城西面的社稷坛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时所走之门。再向南是连檐通脊朝房各42间,明清时期这里是六科廊,“六科”是古代官署名。明代始设,即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置都给事中一人,除担任天子侍从外,还进谏言和监察六部之舞弊,办理上奏和调整赦令等事,其权颇重。现在这里的部分房舍被辟为展馆。六科廊南边东侧是太庙右门,西侧是社稷坛左门,广场的最南边是端门。

  端门是紫禁城的前导门,现在对公众开放,城楼上面不定期举办各种展览,游客可以登上城楼穿上古装拍照留念。

  关于故宫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按照计划的时间回到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故宫导游词15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20xx年10月在央视一套播出了纪录片《故宫》,让总导演周兵欣喜的是,《故宫》的收视率与当年电视剧收视之冠《京华烟云》持平,《故宫》成为央视史上最赚钱的纪录片。正版DVD直到现在还在销售。《故宫》之所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销售业绩,最重要的是它和国际的制作理念和水准接轨了。不但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拍摄技术和手法,也学会了在纪录片中讲故事。《故宫》的解说词写的也相当漂亮,《故宫》第一集以紫金城为例,以历史时空为线索,为我们讲解了故宫的修建过程。并且把冗长沉重的历史事件讲得津津有味,不再像中学课堂上老师讲历史那样乏味,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也为中国纪录片的水平添上漂亮的一笔。

  对大多数的纪录片而言,通过纪实拍摄只能记录特定的一小段时空,尤其是对于故宫历史来说,虽然有有现代影像技术和拍摄技术来做后盾,但是解说词的作用不可忽视,故宫解说词把每个画面都串联起来,使得它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零星的历史事件。也使得观众理解起来更为快捷和方便。例如,镜头里出现故宫里面木柱时,配以“这里是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内景,当年那些被砍伐的楠木,就是被用来制作这些柱子的。那些永乐时期巨大的楠木,在太和殿里早已难见踪影,这些巨大的柱子,是后来清朝由松

  木拼凑而成的。”的解说,使得这些木头更有故事性的生动性,不再是干瘪瘪的木头,就像是有了生命里一样,从明朝坚持到今天。由于电视媒介具有转瞬即逝、一晃而过的特点,当电视里画面纷至沓来的时候,观众往往回来不及细细品读和欣赏,紫禁城殿宇众多,装潢华丽,难免使观众沉溺其中,再加上太厚重的历史韵味,让人理解起来难免有些难度,而《故宫》解说词中对宫殿没有一一介绍,反而对建造宫殿的人进行了不少的描写,让观众把注意力转移到人们建造上来,因此发挥对其殿宇的想象和理解,让观众朋友在历史时光穿梭中了解故宫的历史和人们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在一部纪录片中解说词多么华丽和重要,它都应该做到收放自如,有伸有回,毕竟电视传媒的最显著的特点还是体现在画面和声音上,因此,解说词应该留有余地,让画面和同期声来说明问题才是上策。解说词的创作和构思应该贯穿于《故宫》的全过程,涵盖了前期创作和后期创作的许多环节,这篇解说词为我们交代了历史的发展,以及皇帝们对京城建都的努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者肯定对于北京历史的.发展了如指掌,才能写出如才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故事,虽然相隔历史久远,很多故事我们无从考证,但是作者还是把解说词做的更有艺术性。

  在公元1420年,这座宫殿终于建成了。它是在元大都皇宫旧址上诞生的。那个元大都曾十分著名的延春阁被景山所取代,而整个宫殿建筑群由北往南延伸座落在整个北京的中心地带,成为这个王朝新的神圣之地。

  这里的砖瓦木石,这里的色彩,这里的空间布局,都昭示着中国人曾经的文明意志和理念。从此这里开始历经24位皇帝和众多嫔妃皇子们的悲喜人生。开始上演中国历史中许多精彩的瞬间。

  公元1421年,在宫殿刚刚建成之后,百姓迎来了那一年的农历元旦。这一天,朱棣在新落成的宫殿里,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朝贺仪式。他登上了高敞壮阔的奉天殿,接受大臣们的跪拜。朱棣和大臣们都为这座辉煌无比的宫殿所振奋与鼓舞。

  这段解说词给我们充分表现了当时宫殿建成后人们的欢庆鼓舞,这种具象的事物,是很难透过千年历史来展现在今天的,作者的细节描写能使我们感受到那份喜庆,人民费尽劳力,辛苦建成的宫殿终于以一幅华丽的姿态进入到历史长河中。

  这段解说词为我们讲述了千年前先辈们为了这样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所作出的巨大的付出和贡献,很多人的名字都不为人知,穿过前年的历史长河,我们无从考证那些为此付出过的先辈,但正是这样一座规模巨大的宫殿才显示了我们这个民族是真正有能力和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的民族,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世界里上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这是我们为之自豪的事业。解说词不断地重复各个工种或者工匠的事迹,这种强调也写出了工人们的伟大和付出。

  朱棣终于下定决心迁都北京,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地理位置,阐述了它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正是这次的迁都使得中国的政治中心开始北移,让观众了解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动向,穿越千年的历史让人觉得扑朔迷离,很

  难搞清楚,但是画面配以解说词使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了历史事件的发展和过程。

  《故宫》纪录片的成功离不开拍摄者创意和后期的再次创作,但是言简意赅,透明清晰的解说词的价值不可忽视,作者根据故宫这一伟大的历史题材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自己的深思创作,向我们展示了帝国古都的崛起之路,解说词跟画面配合的很好,不会让人觉得空洞和虚化,当然更重要的是,把故宫这一具有厚重的历史韵味的题材写的让人容易接受和理解,也是很出色的一方面,让受众觉得舒服而又容易接受。因此《故宫》的成功离不开解说词的烘托和配合,解说词的创作功不可没。

【故宫导游词】相关文章:

故宫导游词09-07

故宫导游词07-12

故宫的导游词08-26

故宫的导游词01-23

故宫导游词09-08

故宫导游词【精】02-18

北京故宫的导游词11-12

北京故宫导游词07-02

写故宫导游词07-06

沈阳故宫导游词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