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故宫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故宫导游词1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故宫游览观光!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何”,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带领,在故宫玩得尽兴、开心。路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我沟通。
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落成于永乐十八年,到现在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曾经有24个皇帝在此居住过。故宫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总面积72万平方米,内有宫室9999间半,是中国保存最好的皇宫。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天安门,午门和太和殿。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天安门。天安门原名承天门,1651年改名为天安门。天安门旁的花花草草和金黄的屋顶,鲜红的柱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安门上的灯笼,在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前进之路。屋顶上的龙,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锋利的爪子紧紧地抓住圆珠,仰天长啸,好像在怒吼着吓走敌人。大家可以到天安门上去,站在高台上鸟瞰,北京的风貌将有大半收在眼底,鸟巢和水立方在远处若隐若现。大家可以尽情拍照留念,同时也要注意安全。
从天安门上下来,向东出发,就来到了著名的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每当皇帝迎接凯旋的将士时,都是在这里举行的'仪式。午门被分成为三层,上面刻画着凤凰,象征着高雅,刻画的凤凰,有的展翅飞翔,有的卷起尾巴,舒服的休息着,还有的朝天仰望,好像在一展歌喉。午门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细致工艺和美好憧憬,我们不能破坏这件珍贵的文物。
走出午门就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一一太和殿。太和殿是我国最大的木结构建筑。走进大殿,只见两根巨大的红柱出现在眼前,柱子上有九条龙,它们们互相缠绕,象征着团结合作。背景是五彩的碧空,像一根根彩带,随风舞动。走出大殿,一排排白桥立在前边。桥上的每个柱头都有白色的小狮子,他们形态各异,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正所谓:“金水桥白宁秀寿,九龙壁彩御花芬。”
好啦,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支持,再见!
北京故宫导游词2
大家好!我是本次导游赵虹杰,大家肯定都知道北京的故宫吧?没错!北京故宫是享誉世界的历史遗产,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它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去游览一番吧……
由天安门进入,穿过一片青砖铺地的广场,便到达紫禁城的正门——午门。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午门俗称五凤楼,穿过午门,有宽阔的大庭院,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有五座精致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到了太和门,就进入了故宫的“外朝〞,故宫的建筑根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过桥经过太和门便是宏伟的太和殿。这座殿堂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听说它被天火焚毁过三次,也修好过三次,而且更奇妙的是整座宫殿的建筑竟然没有一颗钉子!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绕过内廷,我们最终来到了御花园,御花园里栽满了奇花异草。一路走来,会闻到一阵阵淡淡的花香。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宅。
游览故宫,可以从天安门进,也可以由后门——神武门进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过乾清门,便进入内廷,内廷分中路、东路和西路三条路线。假如是半日游,这三条路线只能游一条,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嫔妃所住的地方和御花园。一般来说,用半天时间游故宫,比较吃力,想要学问更广,大家就再细细去游赏吧!
北京故宫导游词3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东厦旅行社的导游,名字叫余旭芸,大家叫我余导游就行了。今天,我们要去列入世界遗产的一座宫殿——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屋子有9999间半。故宫四周饶10米高的城墙,外有50多米宽的'护河城。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北京故宫门前。各位游客们,你们看,这座故宫的四个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外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它们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为高大的,它金碧辉煌,非常好看。看,这个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子上雕刻着云龙云凤的图画。非常显目且好看。我们出出进进都有四个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其中午门为正门。
好了,北京故宫我们已经游览完了,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解散,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准破坏文物。在墙上乱图乱画。
2、不准破坏环境及随地吐痰。
3、要注意安全,迷路了要即使打电话和我们联系。
下午四点要在午门集合,现在解散。
北京故宫导游词4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领你参观故宫。紫禁城,也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宫殿占地面积超过72万平方米,有9900多个亭子。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居所。城内有一门,南门为武门,北门为神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据说大约有23万名著名工匠和100万名平民工人聚集在一起创造了紫禁城,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紫禁城有多大,有多壮观。紫禁城的整个庭院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和“后宫”。“前朝”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主要包括东西两侧的太和殿、中和殿、包和殿、文华殿、武英殿。“后麦”是皇帝、后妃和未成年子女居住的地方,主要包括干青宫、交泰宫、坤宁宫和东西六宫。
你看,这个楼就是武门门,也叫五峰楼。明朝时,每年正月十五,午门挂一盏灯,给官员送饭。到了清朝,这个活动取消了。另外,每当国家打了胜仗,皇帝都要在这里接受祭俘仪式,皇帝的亲征也是从午门出去的。在戏曲舞台上,“武门门砍头”的说法,其实是明朝朝廷官员在武门庭犯罪。好了,我们继续。
现在我们来到了广昌太和殿。这里有18个青铜香炉,代表清朝留下的18件东西。两侧有青铜鹤龟,象征长寿。看,太和殿是故宫最高级别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隆重的仪式时才使用,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殿。太和殿正面有12根大柱子,东西长约63米,高35米。整个大厅雕刻着横梁和油画,红色的柱子上缠绕着龙。这些龙有不同的姿势和生动的描述。整个宫殿也很豪华,很有钱。有一个2米高的平台,上面雕刻着9个金龙宝座。后面有一个金色的油漆屏风,前面有一个皇家的箱子。殿顶形式是最高等级的双檐顶,甚至正殿主脊上的吻兽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处处显示“第一”。
读完太和殿,我们再来看看太和殿。大家看!和谐殿是皇帝等待吉时,在仪式前稍作休息的地方。接下来,请和我一起去参观国宴厅-包和厅。亲爱的朋友们,这个大厅是前皇宫三个大厅中的最后一个,叫做包和厅。这个大厅叫国宴厅,清代科举。现在我们来到干青宫,这里是皇帝在紫禁城居住和处理日常政治事务的地方。干青宫分为三个部分:中殿、东暖阁和西暖阁。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和临时会见大臣的地方。殿内有皇帝宝座和御案,中间挂着一块“光明正大”的牌匾,这是清朝皇帝的祖训,是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原则。东暖阁和西暖阁是皇帝晚上待的地方。
现在请跟我去参观交泰堂。请看,这个四角金字塔形屋顶的大厅叫交泰殿。这座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后举行生日庆典的地方。正殿后墙上的'牌匾上有“无为”二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后人可以以德治国,实行仁政,从而达到国家长治久安。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的后花园皇家花园,这是一个皇帝休闲娱乐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拍照。
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先到此为止。给你两个小时自由参观。请不要在墙上乱涂,保护文化遗产。希望你玩得开心。
北京紫禁城的建筑形式
建筑规模
紫禁城是由明朝皇帝朱迪建造的,由会翔(1397-1481,苏州人)设计。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72万平方米。14年,100万农民工,9999套半房子。其实根据专家1973年的实地调查,大小院落90多个,房屋980间,共计8707间(但这个“间”并不是今天的房间概念。
建筑造型
当时故宫前面的宫殿建筑风格要求宏伟。
庭院明亮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位于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央,每个角落都有十只吉祥动物。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将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惊世界。但后面的皇宫又深又紧凑,所以东西六宫自成一体,各有门墙,相对排列有序。故宫之后是皇宫花园。
故宫的宫殿沿着一条南北中轴线排列,三大大殿、后三宫和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而向两边,南北取直,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故宫,而且南至永定门,北至鼓楼、钟楼。
北京故宫导游词5
各位游客: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
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上,距市区50公里,是闻名世界的古人类遗址,素称“北京人之家”。
“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约25-6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他们曾在龙骨山的石灰岩洞穴里居住留下了大量遗物、遗迹和骨骼化石,特别是大量的用火证据,证实了“北京人”当时已能用火取暖、熟食和吓退野兽,为研究人类进化提供了生动而力的实证,除“北京人”遗址外,在这里还发现了距今约10万年前的“新洞人”化石和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遗址,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生物史和人类史“博物馆”。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18865±420年。
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洞口向北,高约44部分米,下宽约5米。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约8米,东西长约14米。在地面的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说明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层中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深约8米。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处,是一条南北长3米、东西宽约1米的裂隙。发现了许多完整的动物骨架,推测它们是在人类入居以前,偶然坠入这个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顶洞堆积中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共54种,其中哺乳动物有48种,大多数属华东、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现生种,绝灭动物只有洞熊、最后斑鬣狗和鸵鸟3种,仅占动物总数的12.1%。由此表明山顶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遗址。
山顶洞的人类化石共代表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由头骨缝的愈合程度和牙齿的生长情况看,其中5个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壮年和超过60岁的老人,1个是少年,1个是5岁的小孩,1个为婴儿。
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
关于山顶洞人的种族,德国体质人类学家魏敦瑞曾认为老年男性头骨的测量指数很像西欧的化石智人,如克罗马农人,但根据形态观察,又可确定是原始的蒙古人种。女性头骨之一属于美拉尼西亚人类型;另一具则属于爱斯基摩人类型。甚至认为这些不同种族的成员组成了一个家庭。中国古人类学者的研究认为,老年男性头骨几乎所有的面骨测量指数都和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相近,而远于西欧的化石智人。从形态方面观察,头骨的许多特征,如鼻骨较窄,有鼻前窝、颧骨突出并且较直,以及有下颌圆枕等,都属于蒙古人种的特征。女性头骨之一,由于人工变形,不能作分析种族的正常依据。但其面骨部分的主要测量数值和指数,都接近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其相似程度大于与现代美拉尼西亚人相似的程度。所有的形态特征也都更接近于蒙古人种。另一具女性头骨的测量结果表明,她是与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国人有密切联系的原始蒙古人种的代表。她比以上两具头骨具有更为显著的蒙古人种的典型形态特征。
山顶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种,但个体之间尚有一些差别,表明当时蒙古人种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态细节尚未充分形成。但有的'学者认为,种族形成的时代比山顶洞人要早得多。
山顶洞人的石器数量很少,总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岩砾石打制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脉石英石片制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制作较精致。两极石片(或称两端刃器)多为脉石英,两端有石屑剥落的痕迹。这种石片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很多,山顶洞人沿用了同样的方法制作工具。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残长82毫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还有1件赤鹿角,枝叉被截去,表面经过刮磨,尖头残缺。有人推测可能是做矛头使用的。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穿孔兽牙最多,有125枚,除1枚虎门齿外,馀者为獾、狐、鹿、野狸和小食肉类动物的犬齿,均在牙根部位两面对挖成孔。有的因长期佩带,孔眼已磨光变形。其中5件出土时呈半圆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项饰。穿孔海蚶壳3个,在铰合部以下处磨穿成孔。制作得最精巧的是7颗小石珠,原料为白色石灰岩,形状不规则,大小相近,最大的直径为6.5毫米,孔眼由一面钻成,珠表面被染成红色。它们都散布在头骨附近,可能为头饰。石坠系用天然的椭圆形黄绿色岩浆岩小砾制成,两面扁平,其中一面经人工磨过,在中央对钻成孔。还发现1件鲩鱼的眼上骨和4件骨管。前者在边缘处钻一小孔,局部染成红色;后者用鸟骨制成,管体光滑,有摩擦痕迹,表面有短而深的横沟,多少不等但排列一样,显然是为了接系其他饰物特意刻出来的。
山顶洞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现在当地的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广阔的草原。虎、洞熊、狼、似鬃猎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于其间。山顶洞人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野兔和数百个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著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山顶洞人的石器虽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装饰品制作得十分精美。他们掌握了钻孔技术,不仅会一面直钻,而且能两面对钻。在鲩鱼的眼上骨和直径只有3.3毫米的骨针上钻出细孔,表明技术已相当熟练,制造钻孔工具的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技术。尽管这种技术仅用于制造装饰品,但却为以后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山顶洞人还懂得用赤铁矿粉末染色的方法,这使得装饰品更加鲜艳美观。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都是以前时期所没有的,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显示出人类生产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内容更加丰富。骨针的出现意味著当时已会缝纫。缝缀起来的兽皮既可搭盖住所,抵御风寒,也可掩护身体。而装饰品的出现,则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下室,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有人认为尸体上及周围的赤铁矿粉象征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质,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复活。
山顶洞人也使用火。根据他们已经掌握的摩擦和钻孔技术来推断,山顶洞人能够人工取火
北京故宫导游词6
游客们,大家好!我们要游览是闻名中外古代建筑——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五大宫之一,也称为“紫禁城。”这里本有过二十多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朝朱棣皇帝,最后一位是溥仪皇帝。
故宫是中国最完整古老建筑,有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在这条中轴线上。三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位于故宫前方。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面积约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中面积最大一座宫殿。太和殿后面就是中和殿,中和殿高有29米,内部是一个正方形。保和殿位于太和殿与中和殿之后,保和殿高27米,内部是一个长方形,到乾隆时代后,这里就成为了一个考试地区。
后三宫分别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乾清宫是皇帝居住地方,坤宁宫是皇后居住地方。交泰殿并不是住,它也是一座宫殿,只不过是和乾清之、坤宁宫在一起,所以被称为后三宫。
御花园很大,占地面积是12015平方米,占了故宫四分之一,它附近有慈宁宫花园,建福花园和宁寿花园。在这几座花园中,御花园是最大。
故宫很美,但游人会将食物包装袋或者其它垃圾随手扔到地上,使故宫环境变差,我们应该要好好地保护这美丽古代建筑。
北京故宫导游词7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嗨!大家好,我姓李,你们就叫我李导吧!如果你喜欢故宫,你就跟我来吧!
故宫一共有四个门,正门名叫:午门、东门名叫东华门、西门名叫西华门、北门名叫神武门。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为7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9999.5间房子,故宫的'宫殿建筑有4各部分: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以及金碧辉煌的彩画。天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臣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臂机关传自故宫内,而且南大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城市,他气魄雄伟,规划完整,而且极为美观。
请大家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继续参观。
北京故宫导游词8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马桶旅游社的著名导游——刷子,大家可以叫我刷导。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文化遗产地是北京故宫风景名胜区。
请大家听我说,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且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建筑群。曾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执掌朝政。请大家细细游赏,我们在太和殿集合。
接下来,我要介绍这个非常有名得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他是故宫内最大的`。宫殿建筑物,是明,清皇帝召见文武百官,发号施令,举行庆典的地方。
另外,在游览时要注意不要乱丢垃圾,乱涂乱画,还要注意安全。最后,祝你们旅途愉快,我们11点在原地集合。
北京故宫导游词9
欢迎你来到北京故宫!这里又称紫禁城,是明朝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在最大最富贵的古建筑群,面积达15500平方米,房屋9000多间。故宫四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墙外四角各有一座华丽奇特的角楼。
从午门进入紫禁城,然后沿着中轴线依次参观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乾明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参观完御花园,可以通过御花园左侧的门进入东六宫依次参观储秀宫,翎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寿宫,太极殿,然后出内右门回到乾明广场,东行进入内左门,可依次参观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乘乾宫。参观完东六宫可沿东长庆门,然后再进入皇极门,可以参观皇极殿,宁寿宫,扮戏楼,畅音阁,养性殿,乾隆花园,贞妃井,最后出贞顺门西行出神武门就可以离开故宫了。
今天我能给你们当导游我感到非常荣幸,我跟着大家一起游览了美丽的北京故宫,高兴的度过了一天。希望你们再来北京故宫的`时候再请我当导游,我会更好地讲解美丽的故宫的。
北京故宫导游词10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故宫游玩。我叫李依璋,大家可以叫我李导或小李。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世界遗产——故宫。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故宫吧!故宫位于北京中心,旧称紫禁城。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现在我们在故宫内庭最前面的是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庭正殿,高20米。殿的正中央是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史和召见臣下。
现在我们来到了坤宁宫,在故宫中间的是坤宁宫,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二帝,均在此举行婚礼。还有许多殿比如:东六宫、交泰殿、西六宫……
好啦,我的介绍就先到这里,请大家慢欣赏游玩。还有大家记住哦!在浏览时不乱扔垃圾,不触摸物品,不踩踏一草一木,这样才能欣赏到有着历史气息的故宫。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北京故宫导游词11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叫xx,大家请叫我王导,我是“明天会更好”旅行社的,我是你们的导游,相信我们合作的会很愉快。
今天我们来到了故宫博物馆,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开始营造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紫禁城宫殿位于北京城中心,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和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武英二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三大殿建于高8.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基上。其中太和殿面积2,370平方米,高33.33米,重檐庑殿黄色琉璃瓦顶,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皇帝登极、万寿、大婚、册立皇后等均在这里举行。保和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殿内沿袭宋、元“减柱造”法式,空间开阔,在清代是宴请王公、举行殿试等的地方。
中国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所有星宿分成三恒,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恒是太微恒,和紫微恒。天市恒。因此古人认为紫禁城是天帝之座,故被称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以表现其位居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
好,我们的故宫一日游就到这里,大家后会有期,再见游客们!
北京故宫导游词12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故宫,我是小导游,很兴奋能为大家服务,请伴侣们跟随我游赏吧!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荆城。宫殿位于北京城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的1406年至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得特别富丽堂皇,但仍旧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大构架宫殿建筑群。
这是故宫的历史,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它的外观和排列挨次。
整座城设了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面是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四个门都建有重檐宫殿顶门楼。宫殿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致、外观秀丽的角楼。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够宽吧!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皇帝的`住宅,那里可是井井有条。
文华殿、武英殿是面阔九间的,但檐歇山顶建筑。文华殿是皇帝听大臣讲书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后三宫、东西六宫、乾坤宫和坤宁宫直通御花园。乾坤宫和坤宁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场所。平均面积宽九间。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8。5万平方米。1961年被定为第一批中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今日的故宫观光巡游就要结束了,在故宫的这段时间,盼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北京故宫导游词13
各位游客:
我是来自xx旅游团的导游xx,你们叫我孟导好了。非常荣幸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世界遗产——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旧称为紫禁城,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2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请大家看前面的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前面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五座桥象征什么吗?”它们象征着“仁”、“义”、“礼”、“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质于一身。
跨过金水桥,我们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是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穿过广场,前面就是故宫里首屈一指的大殿——太和殿。也是我们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宫殿,俗称金銮殿。只有在皇帝即位、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元旦、冬至、万寿节的时候,才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典礼。我们看在大殿的'岔脊上,都装饰着一些小兽,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义。重脊前为什么用仙人骑凤呢?传说:齐国国君齐王,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的岸边,走投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大家跟紧我,看大殿内金砖铺地平整的如一面镜子,光滑细腻,像是洒了一层水。这就是金銮殿名字的由来。那么金砖真的是金的吗?其实这是一种用特殊方法烧制的砖。
这样宏伟的建筑据说光准备的工作就持续了11年,修建历时14年。劳动人民付出了无数的血汗。故宫里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
故宫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北京故宫导游词14
各位来宾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北京故宫观光旅游,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北京故宫留下美好的印象,谢谢!现在展示在你们面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故宫。故宫位于北京中心,又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位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在1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大殿和天安门,宫殿四周围着高10米、长340米的宫墙,墙外引人注目的护城河有52米宽。
三大殿中的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也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今天的观光旅游将结束,美丽的故宫欢迎您下次光临,谢谢!
北京故宫导游词15
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造变得非常华丽,但是人保持着原来的规模,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故宫整个院落分为两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后寝”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
【北京故宫导游词】相关文章:
北京故宫的导游词02-03
北京故宫导游词07-16
导游词北京故宫08-06
北京故宫的导游词06-17
介绍北京故宫导游词06-15
写北京故宫的导游词07-20
北京故宫景点导游词04-18
介绍北京故宫导游词08-21
有关北京故宫的导游词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