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作文(汇总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的作文 篇1
冬日的阳光,真是格外地温暖,照耀着大地,也一并照耀了人们的心灵……
——题记
还记得那年在上海发生的事:我一人坐地铁要到舅舅家去,在地铁上,真是人山人海,根本容纳不下我,地铁上的座位都已满了,那些指定的特殊座位也不见得空着。忽然在一站停下后,一位老年人带着几个小朋友走了进来,呵,可爱的小家伙还蹦蹦跳跳的`,殊不知在这地铁上有多拥挤。
我看见那老人也是挤在人群中,双手紧紧地扶住两个小孩。过了一会儿,系统广播响了,意思大概就是让老人到指定座位上就座吧。老人用眼瞥了瞥黄色的座椅,向那边走去。可正在这座上坐的,是一位残疾的叔叔,他少了一条腿。他看见老人蹒跚地向他走来,连忙站了起来,说:“哦,阿姨,这里让给你坐吧!”我很纳闷,残疾叔叔自己站着都很困难,为什么还要让座给老人呢?他旁边不是坐着一个小男孩吗?他为什么不站起来让给老人坐?只见老人摆摆手,说:“不客气,我站着就行了。”两个同样需要座位的人,就这样盯着一个座,站在拥挤的车厢里。几分钟后,几个青年人看见了这一幕,连忙站了起来,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残疾叔叔和老人。他们也连同向那几位青年人道了谢。
这拥挤的车厢里,霎时变得空旷许多,好象因为多了几个青年人站着,就不再拥挤了。
一束阳光,照进了地铁,正好照在了那几位青年人的脸上……
初中的作文 篇2
文化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被纵横的地形,起伏的地势划分成了一个个小的群体,文化也被标记上了各个地域专属的符号。生产力的发展影响聚落的形态,同时也把文化分成了“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前者多由人的意志主导,后者多受制于自然。“城市文化”在当今文化领域里占主流,我们姑且不谈“乡村文化”,来研究一下城市的文化。
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文化又是什么样的,主要从城市的精神面貌中体现出来。有三个要素対其精神面貌起决定性作用:城市内的绿化、水域;城市的人文环境,包括城市的历史、人种特点(人的外表、口音、性格)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生产方式、习惯风俗);城市的建筑环境,即建筑的风格、交通干道的设计等。城市的建筑环境是人文环境的外化,而人文环境又被自然环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被划分成不同的行政单位的城市群有着自己的风韵。但在现代化的浪潮下,许多城市独一无二的风味慢慢地被冲淡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同化”的过程。在此之中,城市不得不撤换历史烹调出的饕餮大宴,吃起统一的,现代的`文化快餐。许多城市扩建的新区,那些个沿袭了古老的建筑风格?在改建的旧街,在四合院、胡同的周边,还不是摩天大楼耸入云天?建一栋写字楼,就搬迁、拆毁老建筑的案例不胜枚举。不只是建筑风格的日新月异,城市的交通也在向国际标准看齐。南船北马早已变成历史,蛛网般密集的公路、铁道几乎侵吞了整个神州大地,汽车、火车颤悠悠地在一根根细丝上川流不息。当列车驶入北京时,来旅游的我不免大失所望,这哪里是波澜壮阔的北平,简直像大一号的长沙!
现代化的压力一波波地冲击,使有棱有角的城市们渐渐地圆润、变得相似,但就是再小心,一些小现象还是落了人的眼。在一些细微的角落里,明眼人不难看出那些个城市在使着倔强的性子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文化。
在北京,整齐地排在路边的不是结圆粒小果实的香樟,而是在秋风里花瓣簌簌而下、撒落一地鹅黄的国槐和葱郁挺拔、神气活现的侧柏;在路旁,斜壁上代替随风招展,滚起千层浪的迎春们的是三尖叶片,亲密无间的爬山虎;在公园的绿地里,你可以看到每一棵乔木都有专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地,那里阳光充足,泥土裸露,没有杂草与其分食大地的营养和水分。多数城市的建筑工地外通常要围一堵墙来阻隔行人的视线,北京又别出心裁,在墙头彻上了漂亮的砖瓦,像故宫那精致的屋檐,这份几千年烟云沉淀的细致不得不让人起敬。在百年良港天津,建筑中西合璧,中式的平房被漆成白色(或用红色、蓝色、黄色点缀),再饰以精致的雕花围栏,空调就置在围栏里,放眼望去,见不着肿瘤似的空调机扯着楼的腰,显得十分清爽、干净,那份优雅似是沁到了骨头里。瞧瞧长沙,摩托车十分霸道,总敢在超车道上横冲直闯,看看北京和天津,只能见着自行车和电动车,且北京人车速快,爱火急火燎地追着生活的节拍,天津人则不然,他们总是闲适地踩着小踏板,悠哉游哉地吊在日头后边,在行道树枝叶的荫庇下从家里到单位,再从单位慢慢地回家。
城市的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现代文化也将是城市文化的必然结局,尽管我们强调文化的多元化而不是统一化,但那种最适应全球发展和现代化的文化模式必然在你不知不觉间植入到各个城市的文化里,使文化逐渐走向统一而不是我们倡导的多元。但是,一个城市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得坚守历史留下的文化传统,人值得人爱的原因之一在于他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城市也如此,越是独一无二,越能令世人侧目。
初中的作文 篇3
深秋,开始收割了。
田野里,一片金黄。机器“轰隆隆”的响着,人们紧张地忙碌着。瞧,那位扎着红头巾的妇女,弯着腰装袋。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大叔扛起一袋又一袋的稻子,装进了路边的三轮车。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挥着镰刀,割那田旮旯机器遗漏下来的稻子,看似不紧不慢,实则每一下都踏实有力,恰到好处。太阳很是不错,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我只是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实我什么都不会,也干不了。)
第二天下午,终于有了我大显身手的机会了。晒好的稻子要一袋袋装好,收齐,免得这金贵的稻子被雨水打湿。有点小兴奋的我跟在爷爷后面,收稻去!
稻子铺在打谷场上,平整,像一大块金色地毯。爷爷用翻耙将稻子推堆到中间,划过一条小路似的缺口。我早已按捺不住了,拿起大扫帚挥舞起来。顿时,尘土飞扬,稻粒横飞。爷爷赶忙拦住了我,有些心疼地说:“全是粮食,不能糟蹋呀!”随后,他轻轻柔柔,一点一点地将稻粒扫回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也学着爷爷的样子,慢慢地稳稳地扫着,没有了先前的那份浮躁。渐渐的,稻子聚拢成了一座金色的小山丘。
爷爷拿来一些蛇皮袋子。我接过袋子,两手张开,尽力绷开那袋口,爷爷用板锨铲起稻子,一次次装满,一次次扣绳。
太阳西沉,天色已晚。渐渐风起,一阵阵吹过,刚才被汗水湿透的身上有了一些寒凉之气。我的两手已由红色变为紫色,再渐渐泛黑,似乎僵硬了。爷爷两角鬓发似乎被风吹得更白了,脸部的`皱纹更深了,两手黑而苍老,但双眸却分外精神。又过了好半天,我们才完工。我的力气用光了,可心里特别满足。
伴随着依稀的灯光,我们回到了家,奶奶将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端上了桌。双手捧起饭碗,第一次感觉到了米饭浓烈的香味。接着,一阵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不知怎的,那米饭嚼在嘴里,竟有了一丝甜甜的味道。
【初中的作文】相关文章:
初中优秀作文-初中优秀作文06-10
初中的作文02-09
初中的作文02-10
初中的作文02-10
初中的作文02-10
初中的作文02-08
初中的作文02-09
初中的作文07-17
初中的作文[经典]08-14
初中的作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