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周记

时间:2024-09-17 19:28:27 周记 我要投稿

【荐】端午节周记

  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一周的经历,可以助长我们的阅历,制定一篇周记吧。周记怎么写才条理清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周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端午节周记

端午节周记1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据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今天一大早,我一醒来就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来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粽子。今年的粽子品种可真多:有红豆粽、红枣粽、花生粽、还有姥姥包的肉粽……

  我看见这么多粽子口水都流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拿起一个粽子,三下五除二剥开那几片还在散发着香气的粽叶之后,里面躺着的粽子就好像小宝宝一样新鲜细嫩,招人喜爱。轻轻咬上一口,那混合了棕叶香、糯米香还有肉香的浓浓香气在口中鼻中萦绕不绝,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让人吃之后回味无穷。我们一家一边吃着香甜的粽子,一边听爸爸讲着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而且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会记住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2

  端午佳节到了,我很兴奋。今天我家要开始包粽子了。

  一清早,妈妈就把包粽子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开始包粽子里,只见妈妈捡起四片粽叶叠在一起,用指头一卷,就卷起一个像漏斗一样的小斗,妈妈又用勺子挖了米跟枣包紧,又用另外一片粽叶裹在外面,用粽针固定好,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裹好所有的粽子就开始煮粽子了。妈妈把裹好的粽子,一个个放进锅里,加满水,就开始烧火煮了,大概煮了一个多小时,闻到了粽子的清香,妈妈说粽子好了,可以吃了,我在一旁已经迫不及待地干咽口水。妈妈看到我那馋样都笑得合不拢嘴。剥开一个粽子,雪白的米粒,红红的枣肉,狠狠地咬上一口,真是香甜啊!

  端午佳节吃粽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习俗,传说在端午佳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许多爱国主张,但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他满怀愤怒,跳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那一天,就把粽子跟许多好吃的投到江里,就是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呢。

  今天,这个端午佳节我觉得过的很开心,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3

  快到端午节了,今晚我家包粽子。我也想学着包粽子,妈妈就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两片粽叶,并排将宽的一头重叠一小部分,再窝成一个“小漏斗”,但是这个“小漏斗”一定要是封口,一丝缝也不能留;再将糯米装进去,用粽叶长长的尾部盖上“盖子”;然后还要加一片粽叶才把“小漏斗”里的糯米包裹得严严实实;最后用绳子将成形的粽子捆紧,就大功告成了!

  今晚我一共包了三个粽子,其中两个是在妈妈帮助下包好的,还有一个虽然样子很古怪,但是我独立完成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粽叶在妈妈手中就很听话,一点儿也不漏米,但是在我手里却总是不停地散开、漏米?妈妈说“熟能生巧”,要我多练习,就可以越包越漂亮的!还说我第一次学包粽子就能包起来,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

  今晚学包粽子可真有趣!以后我包的粽子一定会比妈妈包的还要漂亮!

端午节周记4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古代端午节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并列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端午节这天,我们一家就早早起床,梳洗完毕就往奶奶家赶去。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天公不作美,下着瓢泼大雨,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我多么想快点到奶奶家,与他们团聚。一路上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到了奶奶家,小狗“汪汪”地叫着,跑出来咬着我的裤脚,好像是迎接我们回家。我拿起一根小棍子逗它,它被我逗得更起劲了,叫声也更大了,有时还蹦起来,非常的快活。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回家,非常高兴,赶紧忙着准备团圆饭。

  快到中午雨停了,我们来到了外婆家,弟弟、妹妹早已经到了,我们几个便一起到外婆家门前的水池里捉鱼,水池里的`鱼游来游去,非常灵活,很难捉到它们。后来,我找来一个簸箕,直接水里捞,这回容易多了,不一会儿,就捉到了十来条小鱼,我和弟弟妹妹带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外婆家,外婆准备了各种好吃的东西招待我们。

  今天,因为我不仅和亲人团聚了,还玩得特别开心。

端午节周记5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它有一个小故事。

  战国时期,屈原抱石投江自尽,老百姓敬仰他的为人,划船到他投江的地方救人,又怕江里的鱼虾伤害屈原的遗体,就用粽叶包了糯米投向江里。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由来了。而这一天,据说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不同地方过端午的习俗不尽相同,但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蒿这些习惯大多一样。

  咱们荆门人过端午,又称“过端阳”或者“送端阳”,是出嫁的女儿对爸爸妈妈的感恩节。这一天,女儿要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还要带着丰厚的`礼品。爸爸说,在京山,人们通常送的是几斤肉,而爸爸妈妈一定会蒸馒头,做包子,好好地招待女儿女婿。妈妈说,在荆门送皮蛋、咸蛋、肉的居多,老人要准备的也很多,不过一定不会忘了送女儿女婿几把蒲扇,这既是因为夏天热且蚊虫颇多,也是因为蒲扇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福扇的缘故。

端午节周记6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屈原跳河的故事。端午节包粽子跟划龙舟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

  记得那一年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在包粽子,我看了羡慕不已,连忙叫外婆教我。先把糯米放进一个大盆子里,加上红枣桂圆跟肉,再搅拌一下,馅就调好了。我把粽叶卷成三角形,边放馅边用筷子捅,但是不可太用力。最后用绳子绑结实,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老百姓包好了粽子后投入江河,用糯米黏住鱼嘴巴,鱼就吃不了屈原的尸体了。这也是为了祈愿一年里风调雨顺。划龙舟也很好玩。几个人坐入江中的船里,几条船比赛谁先到达终点。这既强健了身体,又培养了团队精神。不过,你可得谨慎点,灌水的'滋味儿可不好受。

  除了吃粽子跟划龙舟以外,还有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活动:放河灯。一盏盏莲花灯,映着清波荡漾的小河,在那儿飘荡,真好看!我连忙做出各形各色的灯,还欣赏着河里的灯,真美好呀!

  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将会不断地传承下去。它带给了人们无限欢乐。我也亲身体验了一把,你们也来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吧!

端午节周记7

  有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说的就是端午节。据说,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至今已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家乡宝鸡又把端午节称为“女儿节”。在这一天,我们佩香包,带五彩绳,吃粽子、鸡蛋、油糕,还有绿豆糕和粽子。而且,所有结了婚的女孩子,都会带着绿豆糕和粽子回家看望妈妈。

  今年的端午节,奶奶送给我一个很漂亮的`蝴蝶形香包。它是由红布缝制而成,上面有五彩的丝线绣的蝴蝶图案。我把它挂在胸前,香气扑鼻。听妈妈说,里面装的是艾草,可以防病辟邪。爸爸也得到了一个绣着“平安”的香包,挂在了他的车上。

  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五彩绳。我们先找来绿、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线,把它们搓在一起,系在我的手腕上,用来辟邪。

  我们还吃了粽子、鸡蛋、油糕、绿豆糕。粽子用竹叶做外皮,用上好的糯米包上红枣或红豆,包成四角形。粽叶飘香,粽子飘香可口。

  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开心啊!

端午节周记8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人五点就起床,按照习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双手捧起晶莹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时间我觉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读书时还觉得眼睛特别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学后,我撒开腿就往家里跑。刚到门口就闻到粽子香,一进门就看见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我洗过手来到饭桌前,先给爸爸妈妈一人解了一个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给我自己解了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饭桌上,我们一家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

  吃完饭,妈妈给我耳朵上抹了雄黄酒,给我嘴上摸了唇膏,给我手腕上戴了红线绳,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样香,就让我到学校去学习。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端午节周记9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在节日中,我们一早就起来。忽然我闻到了一阵清香,我跑过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粽子呀!真香呀!馋死我啦!再看看旁边的盆里,哇!还有一大盆雪白的鸭蛋跟蒜头看上去真可爱,好想吃呀!妈妈说:“赶快去洗脸刷牙来吃呀。”我洗完后,赶紧围着桌子坐了下来,爸爸将粽子、鸭蛋、鸡蛋、蒜头端到桌子上。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吃完了早饭。

  然后,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黄鳝、苋菜,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呢?妈妈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我还是不明白只好点点头,后来,妈妈又带我去买一些绿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妈妈又用艾草泡水给我洗澡,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用艾草洗澡?妈妈说:“因为这样蚊子就不叮你了”。妈妈又用剩下来的插在门上,我又问妈妈为什么要把艾草插在门上?妈妈说:“因为这样蚊子就不会飞到我们家了”。

  洗完澡以后,妈妈又告诉我端午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娃娃节。最后,妈妈又把五颜六色绒线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许多端五节的知识,真开心!

端午节周记10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喜庆的春节、有祭奠亲人的清明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我最喜欢热热闹闹的端午节了。

  端午节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呢!很久以前,有个楚国人叫屈原,他由于政见不合被驱逐到偏远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个爱国的人,他报国无门,又不忍见自己的国家被欺负,就跳江自杀了。当地的楚国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寻找屈原的尸体,还将食物扔进江里,好让江中的鱼鳖吃饱,不要吃掉屈原的躯体。从那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一年的五月初五汨罗江上,都要举行一次赛龙舟比赛,人们还要包粽子、吃粽子。

  每逢端午节,我家也要吃粽子,奶奶会包一些形状各异的粽子。有方的、有长的……其中有一种粽子很小巧玲珑,它的形状仿佛一个个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个。粽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种:有豆沙的、有蜜枣的、有红豆的,还有咸肉馅的。我最喜欢咸肉馅的,剥开绿绿的棕叶,咸咸的肉香扑鼻而来,一个褐色的肉棕一会儿就被我“解决”了。那一块块小小的咸肉使我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端午节,有美味的粽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么不喜欢呢?

端午节周记1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在节日中,我们一早就起来。忽然我闻到了一阵清香,我跑过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粽子呀!真香呀!馋死我啦!再看看旁边的`盆里,哇!还有一大盆雪白的鸭蛋和蒜头看上去真可爱,好想吃呀!妈妈说:“赶快去洗脸刷牙来吃呀。”我洗完之后,赶紧围着桌子坐了下来,爸爸将粽子、鸭蛋、鸡蛋、蒜头端到桌子上。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吃完了早饭。

  接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黄鳝、苋菜,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呢?妈妈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我还是不明白只好点点头,后来,妈妈又带我去买一些绿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妈妈又用艾草泡水给我洗澡,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用艾草洗澡?妈妈说:“因为这样蚊子就不叮你了”。妈妈又用剩下来的插在门上,我又问妈妈为什么要将艾草插在门上?妈妈说:“因为这样蚊子就不会飞到我们家了”。

  洗完澡之后,妈妈又告诉我端午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娃娃节。最后,妈妈又将五颜六色绒线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很多端五节的知识,真开心!

端午节周记12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个有意义的节日。那一天,人们要赛龙舟、包粽子,来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那天,我和爸爸决定去桥边看赛龙舟。我们到了桥边,只见桥上、河边人山人海,把桥挤地水泄不通。过了一会儿,几条龙舟伴着敲锣声和打鼓声向我们驶来。一条龙舟遥遥领先,后面两条也不甘示弱,“嘿呦,嘿呦”地呐喊着,拼命地向前划,有的甚至站了起来。这时,我们宋湖的龙舟也划来了,划龙舟的人个个身强力壮。随着岸上的“加油”声,几条龙舟奋力向前冲,经过了桥下。接着,又有几条龙舟从远方驶来。这些龙舟你追我赶,比赛十分激烈。龙舟

  溅起拼搏的浪花,好像在暗暗地鼓励自己:我一定能赢!岸上一会儿欢呼雀跃,一会儿齐喊加油,真是热闹非凡。

  看完龙舟后,我和爸爸来到了外婆家,看见几个婆婆在一起包粽子。只见她们把一种叶子折成一个容器,再把里面填满糯米,又在里面塞了一个红枣,最后用叶子把陷包住,一个粽子就包成了。我也想试一试,心想:包粽子不就这么简单嘛!但是我每次都包失败了。

  啊!端午节真热闹,赛龙舟真激烈,包粽子真有趣,我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13

  今天早晨起床,就闻到一股粽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节终于到了。

  我和爸爸妈妈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学,于是妹妹脱掉鞋子,给我玩。我穿上溜冰鞋,妈妈让我原地踏步,一开使我心里害怕,摔了许多次,眼睛里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终于学会了溜冰,心里骄傲自满!滑着滑着就倒了。大姨对我说:“即使你学会了溜冰,也不能够骄傲自满哦!加油啊!”

  听了大姨的话,我回想我在学习上只要取得好成绩,就会骄傲自满。然后成绩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够再骄傲了,因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不能贪玩了,也不能骄傲。因为分数只能代表一时,不能代表一世!

  这是多么有意义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周记14

  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每一年家里都要包粽子。看着大人们忙前忙后,我心里真着急。今天我决心要学学包粽子。

  准备工作做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照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一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

  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仿佛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包住了这边那边漏出来了。弄得我手忙脚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妈妈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重新把粽叶包好。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妈妈。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很不容易

端午节周记15

  今天是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我想端午节应该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吧,可老妈告诉我:"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这下我可明白了。

  我与奶奶来到大街上,四处都会传来热情的喊声。听“卖粽子啦!甜的,咸的,香喷喷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了,他们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都系着红,黄,蓝,白,黑五色的丝线,奶奶说,那是长命缕。

  奶奶从大街上买了些艾草与蒜头,中午12点,就拿出去放在太阳下晒,说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着饭菜,当然少不了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还有一道菜叫黄龙出海,老妈说:"今天是龙的纪念日,所以要烧这道菜。"电视机里,小朋友们正在做游戏,瞧他们的头上画着"王"字,身上还佩戴着五色香囊。

  端午节可真是有意思啊!

【端午节周记】相关文章:

端午节周记[实用]07-05

端午节周记(必备)08-22

初中端午节周记09-06

端午节周记(共15篇)07-05

有关端午节周记模板汇编8篇08-27

【精选】端午节周记范文集合六篇08-08

周记06-19

周记优秀06-07

小学周记05-29

语文周记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