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数学周记范文集合七篇
愉快又充实的一周又告一段落了,一周的时间,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是时候仔细地写一篇周记了。周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周记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周记 篇1
今天在数学课上,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分别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 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票面面值,我知道了100元里面有10个10元,50元里面有5个10元,5个1角是5角,1元=10角,1 角=10分,我还知道了人民币有两种,一种是纸币,一种是硬币。
我们不能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要爱护人民币,从小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用钱,养成良好的习惯。
数学周记 篇2
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虽说我现在只上四年级,但大大小小的考试也经历过很多次。可以说身经百战,每次都是凯旋而归,因为咱学习好呗!但这次,哎,马失前蹄呀!
在这次数学小考前,我复习了一遍课本,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就不想再复习了,甚至看见课本都嫌烦。时间过去了几天,有一天下午,老师说:“我们下节课要小考一下,请大家趁这节课抓紧复习复习。”看见别的同学都在又读又背,学得热火朝天,我也拿出课本装模作样地读起来,但我读得并不认真,一目十行,像蜻蜓点水一样,哈哈,厉害极了。
到了第二节上课,老师把卷子发了下来,我大致一看,题太简单了,于是很快就做完了。做完以后只是略微检查了一下,就开始东瞧西望,心不在焉,一直到下课铃声响。
过了好几天,我几乎都忘了考试,那天下午,数学老师拿着一摞卷子走进教室,双眉紧皱,不高兴地说:“这次考试很不理想,大家好好看看自己的分数吧。”我原本以为自己考了高分,可一看卷子,真叫人大吃一惊:什么?我才考了80分,这不可能!80分呀,这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打击,我可从未考过这么差。“呜呜”当时我就放声大哭,惹得全班同学一阵嘲笑。
痛定思痛,抹干眼泪后,我认认真真地检查试卷,发现许多错题都是因为我的马虎而造成的,真是大意失荆州啊!
“骄兵必败”,现在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我们只有认真去对待,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数学周记 篇3
数学不是靠死记硬背的,而是要靠理解。
在学习了十二册形体应用题时,许多同学现在对应用题结果除不尽的最后保留到整数怎么保留?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或是“四舍五入法”,常束手无策。据我分析理解:通常是在做水桶时要用多少铁皮,这样就要用到“进一法”。因为做东西时,一定要把余下的一点都算进去,就是说3.01平方米,也要把0.01往上进,保留4平方米,不然铁皮不够就做不好了,做出来的是次品,还不如不做。
“去尾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余下的都去掉。比如说一个水桶能装2.9升的水,这样就要保留2升,如果保留3升的话,水就会满出来。如果装的是油的话,还会弄得满地都是,要清理卫生就很麻烦了,而且又浪费。
再比如有一堆沙子,结果要保留整数,那就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一堆沙子重9.4吨的.话,那样就得保留9吨;如果说一堆沙子重9.9吨,最后就要保留到10吨。所以用四舍五入法才会显得更加精确些。
当然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保留整数也有如:一般在买东西时,都会用到分,可是现在人们又没有一分钱、二分钱,卖东西的人只好用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就是尾数1到4去掉,5到9向前进“1”,比方说一斤青菜要5角4分,这样一斤青菜就只能卖5角钱,因为是4分,所以要舍去;如果一斤青菜卖5角5分的话,那么一斤青菜就能卖6角钱,因为是5分,所以要进“1”。
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不会为“保留”这两个字发愁了。
数学周记 篇4
池塘漏水了,趁着冬季干塘了,爷爷决定砌下塘基,这可是个大工程啊!
看着又宽又高又高的塘基,爸爸随口就给我出了道题:“这个池塘的周长大约是35米,如果左右两堵塘基长11米,高4米;前后两堵塘基长6米,高2米,你能算出需要刷墙的面积吗?”这还不容易,周长35米这个条件根本就是混淆我的,只用后面的 条件计算就足够了!11×4×2=88平方米,另外两堵墙是6×2×2=24平方米,合计起来就是88+24=112平方米。”爸爸微笑着说“如果每平方米所需的材料是12元,又需要多少钱呀?”我不假思索的`说道:“总价等于数量乘以单价,112×12=1344元。”爸爸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旁边的一个伯伯饶有兴致地说:“小伙子,如果我们每天能刷二十五平方米,已经工作了两天,你说伯伯还要工作几天?”这也太小看我了,我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112÷25=4(天).....12(平方米),已经完成了两天,还要三天!”伯伯逗我:“那你不吃亏吗?最后一天可不是满工作量哦!”我也迅速回答:“您不是还要完成收尾工作吗?”伯伯笑着对爷爷说:“您这个孙子不简单啊!”我边跑边说:“我可是能干的小砌匠哦!”
数学的海洋里有无穷无尽的奥秘,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数学周记 篇5
这周末,老师叫我们去做P78的思考题,我翻开书看了看,好像蛮简单的,不会太难,便把书塞到书包里。
到了星期日,我翻开书要解决这道题,我看了看,又想了想:这道题没说明两根钢管的长度,只是说两根一样长,一根截去3/10米,一根截去3/10,让人觉得百思不得其解,像是“无头案”。
我想了好久,也没想到,反而想出了一些没用的等式,我放弃刚才所有想的.东西,重新想:如果把两根钢管长度想作一米,那结果会是……我马上动手写:1—3/10=7/10(米),1—1×3/10=7/10(米),结果竟一样,那要是两根钢管的长度大于一米,是三米的话,应该是这样列式吧:3—3/10=27/10(米),3—3×3/10=21/10(米),27/10米大于21/10米,这回怎么又是第一根长啊?不过要是两根钢管的长度小于一米,是0。5米的话呢?列式应该是0。5米=1/2米,1/2—3/10=5/10—3/10=2/10=1/5(米),1/2—1/2×3/10=1/2—3/20=10/20—3/20=7/20(米),1/5米小于7/20米,这次怎么又是第二根长呀,真奇怪?我半信半疑,又试了其它几个数字,结果不是第一根长就是第二根长。
我最后总结了一下,这道题在三种不同情况下的答案:
⑴当钢管长度大于一米时,第一根剩下的多。
⑵当钢管长度短于一米时,第二根剩下的多。
⑶当钢管长度等于一米时,两根钢管一样长。
哇!数学真奇妙!一题三结果。
数学周记 篇6
今天董老师写数学角时,因为我动作太慢了,所以没抄完。马上要放学了。我的本子是空的我没办法,我很着急。
回家我告诉妈妈,妈妈给董老师打了电话,董老师说:“没事,明天补上。”我下回再也不能动作慢了。
数学周记 篇7
我的.妈妈一点也不胖,却整天喊着要减肥。这不,吃饭吧,只吃一点“猫饭”;上楼吧,好端端的电梯不乘,偏要爬楼梯,要知道我家可住在14层啊。
今天,妈妈又要爬楼梯了。“你妈妈从1层爬到2层用了10秒,那么,她从1层到14层需要多少时间呢?”爸爸考我。我一听,便脱口而出:“14x10=140(秒),太简单了。”
“你上当了!你妈妈每爬一层,即一个间隔是10秒没错,从1层到14层到底有多少个间隔呢?你再好好想想。”爸爸轻轻拍着我的脑袋。
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扳起了手指头:1层到2层,1个间隔;再从2层爬到3层,又一个间隔;再从3层到4层,又一个间隔……原来从1层到14层只有13个间隔。应该是13x10=130(秒)。
“噢!是130秒,不是140秒。因为1层不用爬,所以从1层到14层只有13个间隔。”我尖叫起来。
“对了,层数-1=间隔数,你可要记住了。”爸爸哈哈大笑。
原来,上楼梯也有学问。
【数学周记】相关文章:
周记06-19
三年级数学周记08-03
寒假的周记12-17
开学的周记09-16
周记优秀06-07
优秀的周记06-20
简单的周记03-22
钓鱼的周记01-08
五一的周记10-14
中学的周记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