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物小学作文

时间:2024-09-23 13:00:32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必备】描写景物小学作文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景物小学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描写景物小学作文4篇

描写景物小学作文 篇1

  花园的秋天花园的秋天是美丽的,花园的秋天是五彩斑斓的,花园的秋天也是生气勃勃的。

  我爱秋天的花园。每到深秋,我都常在花园里逗留、游戏。

  我怕到冬天,眼前的美景会消失,还给花园拍过照,可拍照之后,我又总觉得照片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理想,于是我还常给花园画画,可每次画完之后,我又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所以我还特别爱在画上画一些花园里没有的'瓜果,因为,我太爱秋天的花园了!

  秋天的花园,四周围都长着菊花。这可是平时看不到的景象。秋天花园的菊花多极了。只要你一走进花园,就会被许许多多菊花所包围。门口的假山上是菊花,小径的两旁是菊花,小石凳旁边是菊花,白雪公主雕像的脚底下,还是菊花!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白的,有黄的,有紫的,有红的,有粉的,特别让人觉得漂亮的,是菊花的花,还有绿色的!菊花比别的花都坚强,软弱的花到了秋天早就凋谢了,可菊花不但没有凋谢,反倒还昂着头、挺着胸,开得非常棒!

  秋天的花园与平时不同,可爱极了!每缝到了秋天,花园遍地都是让人喜爱的小草。春天,小草刚发芽儿,数量很少,颜色也绿得不透。夏天,小草虽然多了,可是又显得太绿!冬天,气温一低,小草又全部都枯萎了。而只有到了深秋的时候,小草从春一直长到秋,它的数量是最多的!而且小草的颜色变得金黄,赛过金色的麦浪。小草一簇挨着一簇,一簇挤着一簇,像金色的地毯一样,非常好看。

  我们的花园一年四季都很美。

描写景物小学作文 篇2

  你悄悄的走来,默默无声,一眨眼,大地披上了金色衣裳。

  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麦子香味四飘,那亩亩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 ;近看,麦子,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地里的人忙及了,"唱一曲呀收获的歌,收了麦子,收高梁啊,收了玉米,收大豆啊,收获完了送国家啊。"悠洋的歌声道出了农家秋收的喜悦。

  你悄悄的走来,带来一见黄衣裳,一见红衣裳,瞧着边的山,象是渡上了一层金色。飘飘悠游从上面飞下无数黄蝴蝶,一伙在半空中盘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深黄的衣裳变成了浅黄;浅黄又变成了赫石,你看,它多像一个顽皮的小鬼,瞧那边的山上,高梁如醉,简直是一片红海,遮盖了半个天际,和霞光连在一起,红的像火焰 似的燃烧。这一黄一红的.连成一片,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甚至都

  忘了在过几天,寒冬就要来临了。

  你悄悄的走来,带来了美丽的秋光美景,带来了丰硕的果实,听,锣鼓喧天,好热闹,忙了一年的人们脸上露出了内心压仰不住的喜悦:"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我迷恋着秋!秋--绚丽多彩的时节, 果实收获的时节,欣欣向荣的时节。

描写景物小学作文 篇3

  作文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观察与描写。

  同学们都知道,观察,就是用五官认真地察看、感受、体验周围的事物。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尝,用鼻子闻,用手摸,把那些不认识、不熟悉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姿态、结构、气味、滋味、声音、软硬、冷热等等,统统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认真的观察,有了这种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入微的体验,就有了丰富的、生动的描写材料。任何成功的描写,都必须有详尽深入的观察作基础。

  怎样学会观察,练好观察的基本功呢?

  1.要选择好观察的位置

  有目的地观察事物,首先就要确定好观察位置。因为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景物)也必然不同。同学们还记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吗?这说明虽然是同一个事物,但由于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观察得到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这也说明选好观察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或有目的地参观游览中,一般都是采用固定观察或移位观察的方式。

  如下列例段:

  清晨,宽广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教学大楼刚从晨雾中露出它那巍巍的身躯。一扇扇相继被打开的明亮的玻璃窗,在晨光照射下,像刚睡醒孩子的眼睛,调皮地一眨一眨的。操场上空无人影,只有两只高高的篮球架站在那里。

  操场边那一排翠绿的冬青,长得郁郁葱葱,像一队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学校大楼。

  眼前的花坛,开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月季花苞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令人喜爱。坛边是一圈小草,它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嫩。

  这几个例段描写的是一个宁静的校园晨景。很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首先从上(仰视)到下(俯视)观察“教学大楼→玻璃窗→篮球架”;接着从远(远望)到近(近看)观察“操场那边的.冬青→眼前的花坛”;再细看花坛里的月季花和环视“一圈小草”。这种以作者站立的地方为固定点,或仰视,或俯视,或远望,或近看,或环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叫它固定观察。

  什么叫移位观察呢?还是先来看看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一个例段吧!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1000或是800人开个会,一定不觉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黑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的一段描写。作者是按照他游览所经过的地方,所见到的不同事物进行观察的。游览顺序及观察角度是:在洞口抬头望(仰视)→走进去周围(环视)是石壁,抬头(仰视)是高高的石顶→洞内一团漆黑,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正视、环视、仰视)。我们把这种按照作者经过的地方(即移换位置)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叫移位观察。

  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固定位置观察还是移动位置观察,都不能机械套用,应根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针对观察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交叉使用。什么时候要运用固定位置的观察,什么时候要运用移动位置的观察,也要取决于你计划写的文章的体裁和中心思想的要求。不过,一般地说,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决定描写事物的顺序和层次的变化。

  2.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观察任何事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或从整体到部分,或相反;或由近及远,或相反;或从上至下,或相反。这样,观察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对观察的事物才会形成一种鲜明的层次和完整的印象。

  通常有下列几种观察顺序:

  一是以空间方位为序。如东南西北中,远近、里外、上下、前后左右等。如下面例段:

  你来到葡萄架之下。四周是彩色飞金的回廊,朱红柱子,中间是小小的园林,典雅的布局,果木俱全。庭院上面,罩着绿叶的网。草地上铺着绿茵,白鸽蹒跚来去。伸手可摘盆中的梨桃、石榴和头顶的葡萄。

  这个例段就是按照先四周后中间再上下的空间方位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段落虽短,但庭院生机勃勃的景色却写得井井有条。

  二是以时间变化为序。如下段:

  时间不容许人们多想,一阵狂风吹来,雷电接着从头顶掷下。顷刻间,一场可怕的冰雹倾泻下来。人们惊呼奔跑,躲入安全的地方。冰雹继续了两个小时之久,其间,有十多分钟,落地的冰雹大如小儿拳头,其中一颗有排球一般大,落在小李村,打穿饲养室的房顶,掉在蓄水的石槽里。冰雹过后,稀疏的雷雨未停,人们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像久住大森林的人,忽然被抛到陌生的戈壁滩似的,面对着眼前景象,简直不明白自己身在何方。

  密密的玉蜀黍林消失了,墨绿的棉田消失了,天空不见苍鹰飞旋,树头不闻燕雀鸣叫,田野里,也瞧不见野兔奔跑了,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瞬间,仿佛全从地面消失了。田野变得开阔而荒漠,村庄上空也豁然敞亮起来。光秃秃的树木,带着残断的杈桠,笔直地伸向天空。大地脱去浓艳的绿袍,换了一套坚硬的银灰色的冬装。

  这个例段,以时间变化为序观察描写冰雹前、冰雹中、冰雹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田野村庄景色的变化。按时间的推移:顷刻间→两个小时→十多分钟→冰雹过后→顿时→一瞬间观察景物的变化,把下冰雹的全过程描写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

描写景物小学作文 篇4

  当大地上出现一抹绿色时,就意味着春,已经到来了。

  今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常要快一些,比往常的要强烈些。春风轻拂而来时,光秃秃的树上,铺满枯草的草地上,便冒出来一点绿色。树的嫩芽上,草地上的.野花野草上,无不包含着温和的春风,跳跃着春的影子,蕴含着无限春光。

  风筝被春风托起,花儿随着春风摇曳。在这被春风染绿的大地上,被春风灌满的碧蓝的天空上,都是春天的美丽画卷;盛开的映山红,嗡嗡叫的蜜蜂,都是春天酝酿了一年的杰作。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谁能感受不到春的存在?

  鸟儿在蓝天上快活的唱着春的歌,歌声里充满了对春的仰慕。万物复苏,莺歌燕舞,。春光,温暖,春风,演绎着这美丽的春天,演绎着这美丽的大自然!

【描写景物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描写景物小学作文10篇09-22

【推荐】描写景物小学作文三篇12-03

关于描写景物小学作文6篇10-15

关于描写景物小学作文九篇08-20

有关描写景物小学作文八篇09-01

描写景物小学作文400字六篇09-16

描写景物唯美句子06-07

描写小学的作文03-21

描写母爱的小学作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