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数学日记4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六年级寒假数学日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个小诀窍。想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算48532×5的积,先找到这个数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会口算吗?242660这就是48532×5的积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把原来的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5倍呀?你掌握这个小窍门了吗?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
这个发现能用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数乘5的巧妙算法来解释吗?想想看,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数扩大10倍后,末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数1,与50合起来150÷2=75是末两位上的数字,也可能百位上没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两位上的数字。
同学们,我的这个小发现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动脑筋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伟大的发现不是由这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吧!
谈谈对零的认识
零看上去很单调,就是没有,其实它非常地丰富,它隐藏了许多。在数学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么题,你应该考虑零。
在几何中,“0”经常被作为记号。
“0”的特殊源于在一些概念或题里,比如每个有理数都有倒数,“0”却没有,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0”,一个数就分为一类,这不特殊吗?在除数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数。零作被除数,不管除以什么数(“0”除外)都得零。
往往我们会忽视零,但它却起着重要的责任。如,问等于几?有些人就不能联想到“0”。在数数时,有人就会忘掉零。如:不大于5不小于-5的整数有几个?有人就会定有8个。其实还有0。如:有哪些数的绝对值不大于本身?那就是正数和零(也可以称之为非负数)。
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斓。在期末后开家长会,老师那里登记的犯错本给家长看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记着“0”,这表示我们没有犯过错,家长高兴,我们高兴。但是在卷子上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个数或接近这个数的整正数,否则回家的日子就难过了。在比赛中,谁都不希望得到“0”,小学六年级作文《六年级寒假数学日记》。
零是丰富的。我认为零在题中是陷井,大家以后做题时应考虑零。零在不同的场合也能使人的情绪改变。它是美妙而又丰富的。
对0的认识
0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又是一个中学生经常遇见的“老朋友”了,计算,概念,都要遇见。
首先,0表示什么也没有,简直可称得上是数字里面的“沙漠”,0也是一个奇怪的数字,放在体积、面积、重量、速度、路程等所有单位里面,都表示没有,以表示时间、一个人的年龄、赛跑的刚开始、起点。
在数学王国数字库自然数里面,以有0的身影,它当然是最小的。没有0,便没有一毓的自然数,因为0是自然数的起点。
在计算里,0乘以任何一个数,包括负数、分数、0都,0的绝对值也等于0,在有理数中,它的绝对值是最小的,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0加上一个数,仍得那个数,如:0+1=1,0+1.8375=1.8375。0减去一个数,得那个数的相反数,如:0-1=-1,0-87=-87。
在数轴中,0为原点,也为边界线,把正负两大数分开,0为什么奇妙呢?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只是一个整数,当0和正数在一起时,叫非负数,和负数在一起时,叫非正数,数轴上,0又为我们判断正负数大小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右边为正数,左边为负数,右边的数始终比左边大,说明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却小于正数。
在几何中,0度角表示一条射线,它并没有角,也没有度数,0平方米,表示没有面积,0米长,表示没有高度。0斤重,表示没有质量,0立方米,表示没有体积。
在地形中,0表示海平面,0以上表示高出海平面,0以下表示低于海平面,中国新疆有一155米的盆地,它是低于海平面155米,中国西藏有8848米的珠峰,它高于海平面8848米。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2
今日,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转转吧。”于是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我们哪里热闹就往哪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转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有找旅馆住宿呢!”
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可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适宜的旅馆。走过一家商店,我们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近有没有人少的旅馆呀”服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走过,可是,建设大街的旅馆很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那您明白那家旅馆的门牌号码吗”
我着急地说。“我只明白和平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对阿姨说:“多谢!”就拉着妈妈去找和平旅馆了。你明白我是怎样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数字的和是6的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不贴合条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贴合条件。之后看3和3,3×3=9,3÷3=1,贴合条件。最终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贴合条件。答案仅有3和3。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才能学好数学。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的六年级日记:数学伴我成长,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在现代社会的学习中,创建了许许多多的科目,如信息技术、美术、体育等。这些科目都非常有趣。但是,我仍对数学情有独钟。
数学是由一些有趣的运算与奇妙的公式组成。我自从开始学习数学,便酷爱这奇妙的科目。它的魅力与学习它而得到的成就使我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记得小学一年级,我开始接受教育。最初,我只学习语文与数学。当初的语文虽然简单至极,单以我当初的知识,也不能得到满分。而数学,我大多数测验都能的满分。因此,我的老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同学们都向我发出羡慕的赞叹。这使我更加努力学习数学。
升上二年级,我的老师开始教授我奥林匹克数学的知识,我当初认为数学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计算。然而它的难度,它的奥妙,使我更想去攻破它。我经过学习,终于解出了一道又一道难题,使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到了三年级,我对数学的喜爱与我努力学习,使我的数学已超出三年级的.水平。这时,我的老师推荐我去参加市级比赛,我也不负所望取得了一等奖。这是我第一次在数学中取得奖项。为此,我十分高兴,我感受到数学给我带来的荣誉。
到了四年级,我仍参加比赛,我从没在数学中遇到搓折。但是这一次,我尤如被利剑插伤我竟然没有取得名次。经历这次失败,我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努力学习。终于在五年级与六年级的竞赛中再次登上领奖台。
眨眼就到了初一,我到了优秀的学校读书。在这,我又遇到了挫折——我没被选上去参加“希望杯”数学竞赛。但我并没有放弃,我主动去争取,我的行动终于感动了我的老师。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并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数学已伴随我七年的学习生活,它使我变的坚强,变的成熟。时间在流逝,我对数学的心永远不变,我将来定要登上数学界的高峰,成为数学界的顶尖人物。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4
星期六上午,我与妈妈、姐姐去亮山公园玩,一棵大树映入我的眼帘。妈妈问:“欢欢,你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吗?”“行,用一根跟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长度。”妈妈反驳道:“哪来那么长的竹竿?”“我……我……”我挠了挠头。忽然瞥见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闪过:对了,老师不是刚教过比例知识吗?我兴奋地说:“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满脸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的长度与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长度,算出你的身高与你影子的比,再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就能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说。
因为我平时喜欢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总是带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长度是0·52米,他们的比是:1·56:0·52=3:1,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这便是大树的高度了。妈妈与姐姐看着我,直竖大拇指。我乐呵呵地想:数学真有用!
【六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六年级数学日记三篇02-22
【精选】六年级数学日记三篇03-02
【精选】六年级数学日记3篇03-04
精选六年级数学日记四篇02-25
六年级数学日记10篇02-26
精选六年级数学日记三篇02-26
【热门】六年级数学日记三篇03-14
【推荐】六年级数学日记三篇03-11
【实用】六年级数学日记3篇03-07
【必备】六年级数学日记4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