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朋友圈说说

时间:2024-02-29 07:08:19 朋友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学朋友圈说说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人钟情于发布说说,用以分享自己的生活。你知道发什么样的说说才能避免雷同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朋友圈说说,欢迎大家分享。

国学朋友圈说说

国学朋友圈说说1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5、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9、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1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15、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1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18、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2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23、上不怨天,下不怨天。故君子命死,小人有福。

  2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2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9、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3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4、君子有大道,得之必忠,失之必狂。

  3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3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9、自力更生称为性;自我认识被称为教学。诚为明,明为诚。

  40、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1、好学而不贰。——《左传》

  4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45、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4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4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9、好人何为恶,恶人何为所爱,是摸人的本性,一定要抓住老公的身体。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5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52、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53、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5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5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5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

  5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5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59、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6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62、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战国策》

  6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4、问易行,观言,藏恶扬善,持两端,为民所用。

  6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6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7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7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7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7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7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7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77、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

  7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80、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8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8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3、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84、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周易》

  8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8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88、三思而后行。——《论语》

  8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0、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晞

  9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9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国学朋友圈说说2

  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中庸·第二十六章》

  2、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荀子·正名》

  3、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左传·隐公·隐公三年》

  4、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九节》

  5、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6、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荀子·儒效》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8、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9、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五节》

  10、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荀子·王霸》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12、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

  1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1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15、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尚书·商书·说命上》

  1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易传·系辞传上·第五章》

  17、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荀子·仲尼》

  1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二节》

  1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篇》

  21、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篇》

  22、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荀子·正名》

  23、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六韬·文韬·兵道》

  24、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墨子·05章七患》

  2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6、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弟子规·泛爱众》

  27、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中庸·第二十七章》

  28、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於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史记·赵世家》

  29、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

  30、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31、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易传·系辞传上·第一章》

  32、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墨子·04章法仪》

  3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篇》

  34、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01章亲士》

  35、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道经·第十四章》

  36、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37、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

  38、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墨子·08章尚贤(上)》

  39、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40、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4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42、人之生不能无群。——《荀子·富国》

  43、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4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45、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08章尚贤(上)》

  4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尚书·周书·泰誓》

  47、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尚书·虞书·大禹谟》

  4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49、惟仁者宜在高位。——《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50、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51、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易传·文言传·乾文言》

  52、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C哉?——《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53、真积力久则入。——《荀子·劝学》

  54、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必有悔。——《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

  55、酒极则乱,乐极则悲。——《史记·滑稽列传》

  5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

  5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篇》

  58、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59、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荀子·大略》

  60、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墨子·01章亲士》

  61、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七十列传·商君列传》

  62、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6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64、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僖公十年》

  65、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6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

  67、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墨子·01章亲士》

  68、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32章非乐(上)》

  6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篇》

  7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71、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中庸·第二十六章》

  72、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荀子·天论》

  73、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曲礼上》

  7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篇》

  7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76、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富国》

  77、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经·第二十九章》

  78、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79、致虚极;守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道经·第十六章》

  80、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道经·第十章》

  81、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墨子·06章辞过》

  8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

  83、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中庸·第二十章》

  84、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庸·第三十章》

  8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8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87、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荀子·乐论》

【国学朋友圈说说】相关文章:

朋友圈很长的说说说说12-31

(精选)朋友圈说说07-05

朋友圈说说【精选】07-05

[精选]朋友圈说说07-05

【精选】朋友圈说说07-06

朋友圈说说09-26

朋友圈经典说说11-18

朋友圈说说[精选]07-06

朋友圈说说(精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