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02 13:18:4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本堂课我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用一张纸折角,逐步形成角的表象;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最后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让学生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整堂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操作贯穿始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对于角的大小和图形的大小概念有些模糊,有些同学还是没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句话,应该借助两个角的比较来使学生加深印象。折角时,有些学生对于角的概念模糊,有几个学生把弧形的也当作角,所以不会折角,在折角之前,应该让学生认识角,并把判断是否是角的环节放在前面部分。再是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意义理解不够深刻,还不能正确描述怎样的是一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本课的导入环节利用情境图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问题提得有些不具体,学生容易提出与数学无关的话题,没有意义。可以提问“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咱们学过的图形?”然后再引出角。让学生从生活中找角。

  新授环节的第一个知识点是本课的重点,即认识角,理解角的特征。这一部分应该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把知识点学透。比如,在上面实物基础上把角的几何图形抽象出来,让学生观察不同角的共同特征。然后再让学生摸一摸,从而引出顶点和边。而这一活动还不够,学生认识了顶点和边,还要能准确地指出来,可以让同桌之间指一指手中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之后,反馈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上台指一指黑板上的三个不同角的顶点和边。同学现在才会意识到,不管这个角是什么样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这时再总结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就水到渠成了。

  本课的知识点较多,可以采用“新知1——练习1——新知2——练习2——拓展练习”的模式来教学。讲完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了,要及时的巩固练习。指角的活动比较好,还应再加一个判断角和数角的练习。注意控制时间。

  接下来是教学的难点,即比较角的大小。难点的教学要有层次。首先是“引”。给学生两个大小不一样的角(一个钝角,一个锐角),让同学观察谁大谁小。两个角差距比较大,很容易观察出来,此活动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角的大小。第二是“放”。让学生自悟自比。可以让同桌间折一个不一样的角,然后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发现比较角的方法。第三是“收”。也就是自主探究的一个反馈。把学生折的角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比的。然后教师再总结。第四是“悟”。学生把知识点学会了,能不能用呢?需要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可以把原来设计的活动角的环节放在这里。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活动角在张开、闭合的过程中它的大小是怎样变化的。另一方面比较两个边不一样长的角,让学生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除此之外,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设计几个比较角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两个三角板上的角。

  最后一个知识点是画角。这个环节利用动画形式教学,效果很好。

  板书设计方面,图形设计和板贴的教具很好,但是缺少文字性的表述。教学的重点上,我画了一个角,标明了顶点和边,还应该写上文字:“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教学难点上,我板贴了两个边不一样长的角和两个用正方形纸折的角,分别用叠合法把他们对齐。应该再加上比较角的方法:“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

  在教师素质方面,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与学生更亲近些。第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写字姿势方面强调的比较好,在倾听习惯、思考习惯、交流习惯等方面,还要在平时多下功夫,严格规范学生的习惯。第三,教师提的问题不够精准,导致课堂上教室的话太多。备课时应再好好斟酌每一个问题的问法。

  感谢教研员赵老师的细心指导,让我们收获颇丰,知道了数学教学应该做到“重点落实,难点有层次”。今后我会努力改正出现的问题,悉心钻研,使自己的数学教学不断进步。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⒈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的内容。

  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其它知识奠定了基础。

  ⒉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二年级的学生,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背景,他们知识面窄,个别学生主动性不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因此本课应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以“数学活动”引领全课,从生活中认识角,从实物中抽象角,在操作中感知角,在体验中感悟角,在辨析中理解角,使学生在理解中应用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已有经验,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⒈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⒉通过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⒊在探索角的知识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材处理:

  教材中先出示立体的主题图,然后出示例1,我认为书里的情境图比较复杂,而且又是立体图形,角的.特征不是很明显,所以我先出示例1,让学生找角,然后再出示主题图,这是由原来的立体图形改为现在的平面图形,看起来简洁明了,避免了由于立体图形带来的一些干扰,使角的特征得以在情境图中突显出来,便于学生观察、感受、抽象角。

  在深入挖掘教材,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知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做数学的理念,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做”中体验、“做”中探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首先我采用谈话法,这样的导入简洁,所以设计时我仍然采取这样的导入。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在这一环节里我安排了五个活动。

  活动一:联系实际,找角。

  首先出示39页例1,让学生找角,由于这些实物都是学生平时经常见到的,学生对角也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很容易找到角,然后把三个物体隐藏,出现三个角,这时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这样设计的目的便于学生观察、感受、抽象角。

  接着出示38页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中发现角,学生边汇报,课件边闪动角,采用演示法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二:初步感知,指角。

  我是先让学生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引出角的特征,但我没想到学生摸三角板上的角,只是摸到角的顶点处,我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自己纠正,我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点,问学生这是一个角吗?这时学生知道原来这是一个点,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指指看,学生自然就指出了角的全部。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摸一摸三角板进一步感知角,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并揭示角的各部分名称。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度到数学中的角,逐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接着出示从例1三个实物中抽象出的三个角,让学生分别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出示练习八的第1题,通过让学生辨别真假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活动三:小组合作,折角。

  让学生独立折角并组内交流,然后把学生折的角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在折角的过程中,通过眼、手等感观直接感知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但在折角过程中,学生出现了折成半圆的情况,这时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等学生充分感悟了角的特征后再来判断,使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角。同时,我让学生把折好的角按照折痕画出来,为画角做好铺垫。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我为学生准备了细绳、小棒、硬纸条等,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角并展示,师生、生生及时评价,在做角时有的小组还做出了活动角,并发现角有时会变大,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全体学生都独立做出活动角并感受到角有大有小。这一环节我是成功的,凸显了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魅力,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活动五:体验感悟,画角。

  我先示范画角,然后学生试着画角,但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再上课时,我先让学生用直尺独立试着画角,根据学情揭示画角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培养能力。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个练习题:第1题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第2题找书上的角。第3题练习八的第2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达到拓展应用,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作业,让学生用角创作画。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本节课的教学和我的预设基本符合,反思后也发现了不足之处:1、动手活动多,课堂纪律相对不是很好2、难点比较角大小,缺少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实践。只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模仿,中间也缺少了必要的比角方法的练习。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让每一位孩子亲自比一比,说一说比角的方法。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教学角的初步认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识别角,判断角的大小。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生活经验不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应给学生留下一片空间来,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动手操作、讨论、质疑问难、自学、暴露自我,以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抽象角观察感知,建立表象。

  本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用实物(红领巾、三角板、纸扇、长方形、不规则图形等)的演示,导出生活中的角。并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触摸,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营造生动、鲜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角到平面的图形去追索,去发现,去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后让学生触摸三角板上的'角,有什么感受。同时讨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在感知角之后,学生基本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体会到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再由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学生书空画角之后,及时设计判断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学生由感知建立完整表象的过程。

  3、制作角提供材料,操作内化。

  动手做一个角是本课浓墨重彩的部分,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这里,提供给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小棒、吸管、毛线等,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材料通过合作交流做出角,这中方式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也让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数学情感。学生也能通过制作角这一活动,由对角表象的认识,抽象出角概念。

  4、比大小自主探索,意义建构。

  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之间的关系这一特征。

  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积极参与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不足之处:个别同学比较活动角时学生思考、交流组织不够高效,以后需加强。本人的数学语言不够精炼严谨,以后多学习加强锻炼。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一、源于生活,课堂更有生活味。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因此,教学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亲”产“趣”,由“趣”生“需”,激发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本节课我有序地组织学生三次找角的活动。

  (1)上课伊始,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几张漂亮的生活实物图(钟面图、三角形图、西瓜切面图),让学生找找这些物体表面上的角,使他们通过观察这些物体表面的角,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

  (2)当学生对“角”已有了一个较模糊的形象记忆时,我就让他们说说想知道关于角的哪些知识,接着组织学生第二次找角――找找教室各物体表面的角。学生的表达朴素而真实,但正是这样不规范的语言表述,使学生感悟到要认识的“角”是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炼的,是生活的样版。这不仅为他们的后继学习提供了材料,也为学生他们的交流探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3)当学生对角的特征已经把握以后,我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和寻找角。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利用两条小棒可拼成一个角;用圆形的纸可以折出角和直角;用两根纸条和图钉可以钉成一个活动的角……这种设计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既让学生回顾、应用了所学的数学知识,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交流和知识探索的环境。

  二、互动的课堂,让课堂更灵动。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仅仅考虑自己教得方便、精彩和舒畅,而应更多的考虑学生如何“学”,突出学生自己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摸一摸三角板上任意一个角的两条边,把角尖尖的部分往手心戳一戳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感受并归纳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当学生对角的特征已经把握以后,组织学生利用:两根小棒、一张圆形的纸和两根纸条、一枚图钉自己创造一个角,看谁的方法最多?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使学生对于角的特征认识得更加清晰、明确,而且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学生在圆形纸上折出的各种角中找到一种特殊的角――直角。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讨论、合作、操作探索出判断直角、画直角和角的方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的求知为主线,面对知识和学生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和探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学生对角在认知上产生的矛盾冲突,在冲突中逐步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根据所需重组材料的`能力。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我组织学生利用自己做好的活动角开展了边操作边思考的活动:怎样才能使角变得大一点?怎样使这个角变得小一点?那么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有关吗?当学生思维发生冲突、矛盾,课堂上就这个问题争议不下时,教师及时出示了一道眼力题和一个活动角的教具,通过课件和教具的演示,帮助学生体验发现:“角的大小和两边的长短无关,当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这些简单而又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活动,轻而易举的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蹲下来参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让课堂更加活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力求实现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蹲”下身来参与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凡是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在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多地让不同的学生表达自己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然后组织全体学生对这些不同看法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们在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交流中,有机会对同一知识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解。教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足够的思维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我。在关键时刻,教师又不失去有价值的引导和适当的点拨,使学生在独立获取知识的同时,体尝到成功的愉快和合作的成果分享,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创造活力。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第二次上完“角的初步认识”这本节课,又听了各位老师的点评,收获很多。本课是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找角、摸角、、认角、做角、比角、画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找角是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认角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怎样才是一个角;做角是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动手做角,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比角是用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

  我反思这节课上得好的地方有以下两点:

  1、结合生活情景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们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我在教学时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制作学具等,来帮助学生学习。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虽然教学想法及教学思路还好,比如用两个大小一样、两条边长短不一样的角来比较大小,为了证实角的大小和角两条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但是这个环节的设计不是很好,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还理解得不透。应该借用一个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如果这样的话,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一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角的初步认识》反思说课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⒈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的资料。

  这一教学资料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再透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透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资料,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其它知识奠定了基础。

  ⒉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二年级的学生,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背景,他们知识面窄,个别学生主动性不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的潜力还比较欠缺,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只有透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构成数学的概念。因此本课应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以“数学活动”引领全课,从生活中认识角,从实物中抽象角,在操作中感知角,在体验中感悟角,在辨析中理解角,使学生在理解中应用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已有经验,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⒈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⒉透过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潜力。

  ⒊在探索角的知识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材处理:

  教材中先出示立体的主题图,然后出示例1,我认为书里的情境图比较复杂,而且又是立体图形,角的特征不是很明显,所以我先出示例1,让学生找角,然后再出示主题图,这是由原先的立体图形改为此刻的平面图形,看起来简洁明了,避免了由于立体图形带来的一些干扰,使角的特征得以在情境图中突显出来,便于学生观察、感受、抽象角。

  在深入挖掘教材,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知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做数学的理念,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做”中体验、“做”中探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首先我采用谈话法,这样的导入简洁,所以设计时我仍然采取这样的导入。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在这一环节里我安排了五个活动。

  活动一:联系实际,找角。

  首先出示39页例1,让学生找角,由于这些实物都是学生平时经常见到的,学生对角也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很容易找到角,然后把三个物体隐藏,出现三个角,这时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这天认识的新朋友。这样设计的目的便于学生观察、感受、抽象角。

  之后出示38页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中发现角,学生边汇报,课件边闪动角,采用演示法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二:初步感知,指角。

  我是先让学生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引出角的特征,但我没想到学生摸三角板上的角,只是摸到角的顶点处,我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自己纠正,我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点,问学生这是一个角吗?这时学生明白原先这是一个点,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指指看,学生自然就指出了角的全部。之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摸一摸三角板进一步感知角,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并揭示角的各部分名称。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度到数学中的角,逐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之后出示从例1三个实物中抽象出的三个角,让学生分别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出示练习八的第1题,透过让学生辨别真假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决定潜力。

  活动三:小组合作,折角。

  让学生独立折角并组内交流,然后把学生折的角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在折角的过程中,透过眼、手等感观直接感知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但在折角过程中,学生出现了折成半圆的状况,这时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等学生充分感悟了角的特征后再来决定,使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角。同时,我让学生把折好的角按照折痕画出来,为画角做好铺垫。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我为学生准备了细绳、小棒、硬纸条等,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角并展示,师生、生生及时评价,在做角时有的小组还做出了活动角,并发现角有时会变大,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全体学生都独立做出活动角并感受到角有大有小。这一环节我是成功的,凸显了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魅力,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活动五:体验感悟,画角。

  我先示范画角,然后学生试着画角,但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培养,所以再上课时,我先让学生用直尺独立试着画角,根据学情揭示画角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培养潜力。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个练习题:第1题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第2题找书上的角。第3题练习八的第2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到达拓展应用,培养潜力的目的。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作业,让学生用角创作画。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本节课的教学和我的预设基本贴合,反思后也发现了不足之处:1、动手活动多,课堂纪律相对不是很好2、难点比较角大小,缺少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实践。只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模仿,中间也缺少了必要的比角方法的练习。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让每一位孩子亲自比一比,说一说比角的方法。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尤其是“角的大小与两边无关”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用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先让学生在情境图中找角同时将角抽象出来(初步认知角的),接下来摸角(感受角),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造出角(创造角),其次再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最后让学生找找教室周围的角。找角是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教师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认角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怎样才是一个角。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其实我也在准备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虽然教学想法及教学思路还好,比如用老师的大三角板和学生的三角尺比较大小,为了证实角的大小和角两条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但学生回答大的三角板角大。后来在另一个班我立即作了调整,放手让学生来比较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学生有的用重叠的方法比(顶点和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再出示钟面上两个相差不多的两个角,引导学生直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有的学生借用一个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也就是借用其它的角来用重叠的方法比。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我先用实物剪刀做示范,把剪刀张开,角变大了,合起角变小了,剪刀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变。接着,我把黑板上画的一个角的一条边沿长,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没有变,再把另一条边延长,体会角的大小还是没有变。然后学生思考:如果把两条边缩短呢,这个角的大小会不会变?通过演示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还有学生提出,如果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有关,那剪刀的两条边就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那是魔法剪刀了。我体会很深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当然这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作为第三单元的第1课时,角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而且教材的设计完整地呈现了角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角的特征、角的变化、角的画法,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教材就是一个很好地自学材料,所以这节课我就放手直接交给学生自主进行了。

  课堂一开始我就直接点明本节课利用10分钟自己阅读课本,然后我来提问,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一听特别兴奋,还没试过这种完全放手的学习方法呢,一个个认真地阅读起来。我开始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1。什么是角?2。角有什么特征?3。怎么画角?4。你能利用手中的物品做一个角吗?

  学生们独立学习完成,一个个地举起了小手,迫不及待地回答问题,并且说出从课本那句话找到的答案。很快我们就总结出了角的特征:1个顶点2条边。在画角环节,选取学生上台展示,边演示边说过程,重点一起分析了先画什么,为什么强调必须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为什么必须是笔直的线,学生们认真阅读教材后都能回答到点子上,而且因为是自己的发现,成就感颇高。

  最后再让学生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因为明确了角的'特征,孩子们你一嘴我一嘴地说起来,异常兴奋。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总是害怕学生学不会、学不透,有的时候真的是我们太过忧心,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你会发现学生总能给你惊喜。

  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方法交给学生之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主观能动性越强,学生的学习力就越强,而学习力正是我们目前所缺的技能。所以不放在课堂上放放手,你少讲点,让学生多思考、多说说。毕竟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我们就不用讲了,在备课时一定要善于甄别那些课程内容能够放手交给学生,如果是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课时,你这样放手,那效果可就差了,说不定还会打消学习积极性呢。所以该放手就放手,不该放手千万不要放手,度要把握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教学完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我有了一些想法。在二年级下册的8个单元知识的难易排列中,我原本是把角的认识排在后面的。但真正教完后感觉到,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些易错点和重难点。

  角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也是认识其他图形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学生学习本课前,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还认识了线段。学生先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并且在学习这些图形中已经对角有了一些感受。所以在教学第一课时《认识角》时,教学目标完成的比较顺利,学生能够正确的说出角的特征,在实物、简单的图形中找到角。课后练习的情况也还可以,说明学生在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时较为简单,并能正确识别角。

  因为前一课时较为轻松,所以在认识直角、钝角、锐角时我没想到学生会出现许多问题。教材安排的先认识直角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绝大部分学生对直角都有着特别的感知,因为前面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由直角组成的。再通过和直角的比较,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学生在认识钝角、锐角的基础上同时也了解了它们和直角的关系。这里,教材的意图是把锐角、钝角的认识初步定为在“比直角大”“比直角小”这个层次上,既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提供了方法,同时也强化了对直角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基础上,我好教学生如何判断直角:用三角板的直角来比划。而在真正写作业时,问题就出现了:1、少部分学生不能找准三角板上的直角。2、不能正确使用三角板来判断角的大小。3、部分学生不能自觉使用三角板来判断角。

  经过两次练习后,我发现这几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是:1、对直角的.直观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当角的摆放发生变化时,就不能很快的辨别出来。2、上课教学比较角时,不够细致,部分孩子可能不能完全学会方法。3、学习习惯不到位,老师的要求有了,但是检查还不够严谨。针对这几个问题,在接下来的练习课中,我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有质量的进行练习。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楚,尤其是“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精心设计每一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用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

  (一)认识角。教学时采用小组活动形式进行,每四位同学一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在引入部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抽象出角的图形,让学生对角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折角”部分,先放手让学生去折,他们会利用手中的纸,折出很多大小不一的角。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把他们折的角收集起来,让他们自己来分类。学生会按角的大小来分,会按角的开口朝向来分,或者会按边的特点来分等等;通过小组讨论,汇报、演示,初步感受角有大小之分。我还注意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通过找身边的角,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二)比较角。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也是下了大力气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用活动角开展了边操作边思考的活动:“怎样才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

  (1)活动角的两条边的长短始终没有变,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2)张开的“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所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口”的大小有关。学生在活动中把本节课的难点轻而易举的突破了。

  (三)画角。画角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首先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画角,从画出的角可以看出学生画的角都很规范,因此对他们画角的`过程不做正确与否的点评。看完学生画的角之后,我再传授规范的画角方法,对以后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打下基础。

  数学课有很多的内容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我们要让数学从实践活动中来,再回到实践活动中去(即,学会运用数学的本领),这是我们现在的新课程教学所提倡的,我也要努力从这方面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认识角》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和其它几何图形的必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我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会忘记;看过了,就会记住;做过了,就会理解”。所以在这节课,我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这单元的课上完了,通过后来的练习反馈,我思考这部分内容在教学时的一些优缺点,具体如下:

  优点:

  一、趣味性强。

  一直以来学生在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都有一定困难,因为眼睛常常欺骗了我们,让我们感觉边越长角也越大,那么怎么样才能把这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具体化呢?这里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以故事“蓝角与红角比大小”为主题,以观看动画故事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善于借助身边的事物来组织教学。

  为了加深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我还用卡纸剪了一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角,借助投影仪把其中一个角放大,让学生来判断角是否变大啦?根据形象的对比知道,角的边变长了,但是角的大小没有变;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后,又借用教师用的大三角尺与学生的小三角尺上的`角来对比进一步巩固。

  三、活动性强。

  这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也因此学生的兴趣高昂,能积极的参与进来,整个教学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缺点:

  一、学生对于角与直角的区分较模糊。

  通过练习的反馈,我发现学生在区分“角与直角”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也反思了这部分教学,在教学时,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发现直角的过程中来,如果下次再上,我想这样,让学生在课后描出生活中的物体上的角,并且剪下来(每人收集中营4个),在通过小组合作把收集到的角集中起来,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找出这种特殊的角——直角。再让学生在身边的物体当中来找一找具有相同特性的角,也就是那些角是“直角”。这部分的失败让我知道,学生参与进来的知识会学习的更好。

  二、画图的技巧。

  在画角的练习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就是画不准(两条边没有交到顶点或是直角总是画了了90多度或是角不尖是圆的),这里主要是教学时没有注意传授学生画图的技巧,因为笔有一定的宽度,在教学时应告诉学生要稍稍移一些再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角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可是让学生说明白什么是角,就不够容易。所以教学中我的设计主要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重要理念。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角。联系实际,让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有关角的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我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了让学生收集有关角的信息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在观察教材主题图,找出呈现在各种图形中的角,然后放飞学生的思维,在班上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角,通过三次找角的过程,学生对角的图形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同时深深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二、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基本特征,重视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角的涵义的形成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因此在教学中我实际了数一数、找一找、摸一摸、认一认、摆一摆等时间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建立角的表象。通过“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小儿歌,既让学生对角的特征有深刻的'认识,同时增加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角有了清晰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在亲自活动中,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我组织学生用活动角开展了边操作边思考的活动:怎样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只和角的两边开叉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虽然孩子的语言表达不是很准确,但是其中的意思学生已经知道了。

  四、本节课中的不足。数学课堂的节奏比较快,学生的思维也是比较敏捷的,在备课时我觉得,对学生已经出现的问题已经预设的比较全面,可是当学生回答的问题后,我还是觉得有些应接不暇,直接影响的就是教学智慧的发挥。由此感受,扎实备课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详尽,同时也要对所教的学生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因势利导。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个独立段的教学内容。对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角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却不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指、描述角,所以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这样设定:“结合生活情景及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各种学习活动,领悟角的一些特征,感受角的生活原型;会用尺子画角,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把“角的大小的决定因素—与两条边叉口张开的程度关,张得越开角越大,反之越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作为本课的难点来进行突破。作为低段数学教研组的第一堂教研课,多少感觉有些压力。上完课之后,自我感觉这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开门见山由“角”字带给你的想法到情景图中找、指角再到揭示课题,其次是放手让学生在猜、折、做、画等各种数学活动中认识角,再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交流。各环节过渡比较自然,而且自我感觉流畅。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主动活泼、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2、注重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等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敢想敢说。凡是通过思考能说的我从来不包办代替,留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1)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够好,以至于讨论时间稍长,影响了后来学生的画角和相应的练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还没有充分施展,就草草结束了。原订讨论角的大小时为第一个高潮,练习之后通过巧妙剪角游戏再出现第二次学生情绪的高潮,很可惜,没有达成。

  (2)对学生备的不够。比如:一开始我在板书完“角”字问学生,你对“角”的理解是什么?结果学生回答:“角,是人民币的单位,象1角钱、2角钱。”这一情况就出乎我的预料,我只预设到孩子们会说:角在我的眼里是尖尖的,比如黑板的角、桌子的角等等。所以,提醒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我想,如果这样问:在你的眼里,角是什么样子的?这样问应该会更好些。

  另外,在做活动角过程中,我抛给学生的问题是:“你发现了什么?”我的意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两边叉开越大角越大,可是有的学生就是不能明确我的意思,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说不到点上。后来我引导说:从大小上看,它们和什么有关?学生们这才能够说出来。这也难怪,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很多时候我太着急。而且,对教学语言的把握我得再用心些。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

  教学完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我有了一些想法。在二年级下册的8个单元知识的难易排列中,我原本是把角的认识排在后面的。但真正教完后感觉到,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些易错点和重难点。

  角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也是认识其他图形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学生学习本课前,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还认识了线段。学生先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并且在学习这些图形中已经对角有了一些感受。所以在教学第一课时《认识角》时,教学目标完成的比较顺利,学生能够正确的.说出角的特征,在实物、简单的图形中找到角。课后练习的情况也还可以,说明学生在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时较为简单,并能正确识别角。

  因为前一课时较为轻松,所以在认识直角、钝角、锐角时我没想到学生会出现许多问题。教材安排的先认识直角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绝大部分学生对直角都有着特别的感知,因为前面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由直角组成的。再通过和直角的比较,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学生在认识钝角、锐角的基础上同时也了解了它们和直角的关系。这里,教材的意图是把锐角、钝角的认识初步定为在“比直角大”“比直角小”这个层次上,既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提供了方法,同时也强化了对直角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基础上,我好教学生如何判断直角:用三角板的直角来比划。而在真正写作业时,问题就出现了:1。少部分学生不能找准三角板上的直角。2。不能正确使用三角板来判断角的大小。3。部分学生不能自觉使用三角板来判断角。

  经过两次练习后,我发现这几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是:1。对直角的直观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当角的摆放发生变化时,就不能很快的辨别出来。2。上课教学比较角时,不够细致,部分孩子可能不能完全学会方法。3。学习习惯不到位,老师的要求有了,但是检查还不够严谨。针对这几个问题,在接下来的练习课中,我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有质量的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