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津湖观后感1
影片的开始,绿水逶迤,清风荡漾,一叶轻飘的小舟,承载着太多的感伤,志愿军战士五千里抱着自己哥哥的骨灰,神色平静,战争中因亲人与战友牺牲而激发而出的悲痛与愤懑,像是被抚平,却又是没有,在追忆往事的某一刻,仍然失声痛哭,泪流满面,只是战争的急促激烈,身为志愿军的职责使命,让他们暂时无暇顾及,只能将无限悲伤趋于平常,每一个战士的个人经历,都折射出志愿军战士的艰苦顽强的意志,折射出战争的惨烈。
敌军的飞机扫射过去,一刹那间,十美元的赌约,无肆的笑声背后留下的,是横尸遍野,是血肉模糊,我们的战士仍在石滩里艰难地向前爬行;感恩节的盛宴,在血腥的战场上如期进行,美国士兵大嚼着火鸡腿,大声地谈笑,我们的战士,珍惜地收藏着硬得可以将牙齿咬断的土豆,小心地交流着作战的策略和敌军的.动向。我们战士的战争,是“不能死在这里,继续向前”的英勇无畏,也是“我马上就回来,你不要睡着了”“不要留下我一个人”的辛酸壮烈。
“我爱我的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之上!”
这是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的留言,也是每一位身负白雪,毫不动摇的志愿军战士的心声。“我们把仗都打完,我们的下一代就不用再打了。”伟大的先烈,用坚韧不拔的精神赋予简单的武器无穷的力量,创造了我们而今的盛世,是他们,用铮铮铁骨,照亮了祖国的大好山河。
如今,国泰民安,山河无恙,我们屹立在先烈为我们打下的土地上,眼望着华灯初上,高楼矗立。“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我们正走在为国奉献的路上,应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津湖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中国精神。艰难方显勇毅,磨炼使得玉成,望我们最后都能站在鲜艳的红旗下,身披时代的万丈光芒,向英雄们道一句:“请放心,这盛世如您所愿。”
最后,人民英雄永不朽。
长津湖观后感2
“十一”小长假期间,爸爸带我去影院观看了《长津湖》。
《长津湖》这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为线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七连奉命进入朝鲜,将电台与译电员护送至大榆洞根据地。任务完成后,七连又继续奉命攻打长津湖地区,攻下了美军的重要基地,迫使美军退至兴南港,离开了朝鲜。
看了这部电影,我不禁感慨万千。最让我感动有两个镜头:当时,志愿军在护送电台去往大榆洞的途中有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狼林山脉上美军基地哨台炮轰掉。先头部队已将战争打响,山坡上的基地已燃起熊熊大火。后续部队进入后,战争更为激烈。美军动用起了坦克、大炮,增援部队也不计其数,志愿军们在激烈的战斗中,有的浑身血淋淋奄奄一息,有的滚进火堆,全身燃起大火,烧成了个火人,有的壮烈牺牲,即使没有壮烈牺牲,身上也伤痕累累,看到志愿军们死的死,伤的伤……我哽咽着,为他们感到无比疼痛,但是活着的志愿军们并没有放弃,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疲惫身躯抵挡着敌人的多次进攻。最终,他们打退了号称“世界最强军队”的美军,炮轰了哨台,取得了胜利。志愿军的这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更让我充满了力量。
还有一个镜头:那是七连从大榆洞根椐地前往新兴里1100高地途中,那时整个连途中的干粮仅仅只有冻硬的三个土豆。即便是这样,这三个土豆好似美味佳肴一样,你传给我,我又传给你,谁也舍不肯吃这三个土豆。
现在,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幸福和平的生活。几乎每个家庭,每一顿饭都可以吃上鲜美可口的.佳肴,家境好的还可以进入格调优雅的餐厅去大快朵颐。浪费的现象也是越来越严重,有些人会将一些昂贵的鸡鸭鱼肉倒掉也不屑一顾。要知道,在那个经济贫困的时期,那些战士们,别说这些美味的饭菜,就连那些粗劣的干粮,他们也舍不得丢弃一点点,我不禁为现在浪费粮食的人可耻。
今天,《长津湖》让我知道:那时自愿军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格外珍惜,更应该为将来成为祖国栋梁之才而努力奋斗!
长津湖观后感3
“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誉。”这是电影《长津湖》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这部电影,讲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最惨痛的一幕。回想看过的中国历史:八国联军,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我们的祖先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残酷的时代,有多少名烈士用自己的鲜血画成了江河?又多少位战士让敌人给他们敬了军礼?是他们奋勇前进,用生命换来了胜利!
《津湖战》影片中士们把胜利与鲜血留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战士们没有车,没有飞机,没有坦克,没有面包。敌方的人数是我们的数倍,敌方的装备比我们先进百倍。我们中国的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啃着冻僵了的土豆,英勇顽强拼死一搏。尽管好多战士牺牲了,尽管好多战士冻死在冰天雪地里,但是靠土豆充饥的他们最终胜利了!
军队里最年轻的战士,年仅19岁!他们放弃了青春,放弃了亲人的爱,为国而战!为了祖国的未来而战!
标识单看见了吗?雷排长把还给敌人时,眼中的火光。看见了吗?杨连长推开了战友,一个人冲上去。看见了吗?董存瑞双手高举着炸药包……
北京烈士陵园是我唯一不怕的陵园,毕竟活着想保护我们的英雄。死了,我们应该都敬佩他。
《长津湖》战争过后,人们说长津湖的湖水红了……雪山上的雪也红了……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因为我们身体里流淌的是祖先的血!
《长津湖》电影的观后感 篇天空阴沉沉的,压抑极了,正如我此时的心情。今天在学校观看了《长津湖》——这部让亿万观众热泪盈眶的战争电影,让我对抗美援朝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
激烈的对战、战士们坚定有力的目光、敌机的轰鸣、满地的尸体……每一个画面都震撼着我,何况当时战争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残酷。这场战争,中国军队打出了自己的威风、血性和精气神,让世界看到中国团结、不可辱的力量,让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为之震惊。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特级英雄杨根思曾经发出的英雄誓言,为了保护阵地,他毅然与敌人同归于尽。“这场仗我们如果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眼泪再次滚落下来。是啊!没有革命先烈们的无私付出怎会有我们现在如此美好、安定、幸福的生活?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享受着祖国强大后的安稳生活。当我们挑剔着眼前的可口饭菜时;当我们厌倦了坐在教室学习时;当我们节假日跟家人团聚玩耍时;我们是否会想起眼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否会反思、改正和珍惜?
长津湖观后感4
在老师的推荐下,10月5日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2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
影片中有些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的女儿问我“为什么要打战,就不能不打吗”其实战总是要打的,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就是下一代人!
还有一段场景,战斗中,军人们身处近零下40度的低温,身上却穿着极薄的`冬衣,连土豆都吃不上,然而却依然坚持战斗,并取得胜利。这种精神令我感慨不已,在战役进行中,志愿军战士宁可冻死,也不后退半步,当美军冲破防线走到阵地前时,看到的是一百多个冰雕的保持战斗姿态的战士遗体时,连美军也自叹不如的说:我们拥有这么强大的对手,注定是打不赢的,美军默默的给志愿军们献上军礼!
是啊!正是这些最可爱的人,中国志愿军战士,是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现在我终于更深刻的明白,中国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是为了提醒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换来的!
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恰逢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长津湖观后感5
抗美援朝是我国对世界和平所做出努力的重要体现,抗美援朝和战争中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爱好和平,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精神,更体现了我国人民不怕牺牲,无畏强权的尊严。
在抗美援朝中长津湖之战对整个战争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志愿军兵团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将美国人彻底轰出了朝鲜东部元山平原地区,在战略态势上的了分。志愿军成功地将联合国军驱逐出了北朝鲜的东北地区,所以此役在西线的胜利,是中国军队对西方国家军队在主要战役的一胜利,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大局,并击败了当时世界闻名的战争指挥家:阿尔蒙德这个被称为“不败战神的人”。可以看出我国将领对战术的运用以及我国热爱和平的另一方面的体现。
1950年11月27日,潜伏在长津湖周围山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15万人,与挺进中国的美军陆战队1师及美军步兵7师第34团近3万人,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改变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殊死战斗。交战的双方在冰血交加,天寒地冻的盖马高原上,演绎了一场人类历史上难以想象的输死搏杀,双方战士在零下三十度的严酷环境下,经历的卓绝艰苦战斗以及所表现出的极致顽强精神,给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惊心动魄的一页。
长津湖战役———美国站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交锋的对手来自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志愿军战士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狠命进攻打退美军王牌部队,为了隐蔽,零下四十多度的夜晚行军,埋伏时,许多战士长时间成进攻匍匐姿势,就在也没能站起来。
长津湖之战也称为长津湖战役,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东线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介入冲突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兵团悄悄地渡过鸭绿江进入北朝鲜东北部之长津湖包围联合国军,一场历时17天残酷的战斗在严寒气候的条件下随即展开,我国的军队凭着惊人的执着的精神,以及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奋斗精神,最终将“不败的战神”阿尔蒙德以及美利坚之剑的军队打得斗志全无,为时间战争史上添上了浓厚的一笔。
长津湖观后感6
今天我把作业写完后,爸爸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革命电影《长津湖》。在电影里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英勇牺牲。哪怕是面对有非常多先进兵器的美国军队。但我们的战士毫不畏惧。
特别是英勇的七连,拿起简陋的.武器装备,在长津湖和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付出了血的代价,取得了胜利。在敌人的基地里。在战斗过程中,由于天气非常的寒冷,我们有许多的战士在战斗中冻死了,但是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势。看到这里我哭了,因为这些战士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英勇牺牲。我非常感动,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我们的祖国才迎来了真正的和平,正像是电影里说的,我们打这一仗,就是为了让下一代不再打仗。我要珍惜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
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长大好建设国家。
长津湖观后感7
百里、千里、万里……
仰望历史,时光以生生不息的英雄热血,点亮和平年代的旭日曙光,刻入进巍巍历史丰碑中的忠勇之魂,凝结起不屈的民族脊梁。
生活于幸福国度的我们,虽然早已不见昔日的战火硝烟。但在宁和岁月里,我们回眸仰望,总会忆起新中国历史上,那一场让中华百年雪耻,震慑列强,保家卫国的扬威之战。
朝鲜、长津湖、志愿军、冰雕连……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英雄史实,被搬入进荧幕。志愿军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义无反顾踏上征程的浩然之姿在《长津湖》影片中重新浮现。
置身于演播厅,烁亮的光线渐暗,光影穿越过时空的路,那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人物,那一张张表情丰富的脸,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解放军战士伍千里带着战亡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回乡准备与家人享受和平生活,却因延伸向中华的虎狼利爪,未褪戎装,又踏征程,与他一同前去的,还有他的弟弟伍万里。
远去的征程,冰封雪寒,万里路遥。穿着单薄的志愿军战士们,在远行的列车上仰望祖国山河在万道霞光中的旖旎风光,忠贞的使命告诉他们,那是他们将要以血肉之躯去捍卫的江山领土。
渐离祖国的路,让志愿军战士从温暖的国度进入到酷冷的战场,敌我力量的悬殊对比,令白雪皑皑的阵地刻入进刺骨的冷峭与严酷,只能以肉身与寒冷相抗衡的志愿军战士,坚毅地注视着敌机飞行的方向,以大无畏的勇敢与智慧,将“奇袭”与“夜袭”相互并用,趋利避害地从敌人手中抢夺过武器。
冲锋号响彻的战场上,冰与火对撞出的热血在熊熊燃烧,血肉与钢铁的碰撞在厮杀中飞溅。装备落后的志愿军战士们,立身在冷彻的土地上,以超越意志力的顽强,沸腾起不朽的军魂。
朝鲜战场上的极度严寒,冰封住志愿军战士温暖的躯体,但他们依然手握钢枪,目光坚毅地凝视向敌军袭来的方向。一张张年轻而刚毅的脸庞上结下了厚厚的冰霜,雪山埋葬的忠骨,化做悍然不动的冰雕。这样坚韧的军人,这些刚强的战士,让敌军也为之震撼,让天地也为之动容。
看到此刻,忽觉有泪从腮边滚烫地落下,而我身边早已充满压抑的哭泣。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在万里冰封的大地上凝固成的军魂史诗,我们能够明白,背负着祖国希望的志愿军战士们“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精神硬度与摧不垮的.民族脊梁是怎样一种顽强的力量。正如影片里台词所言“这场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志愿军战士们将生命留在了那个最冷冽的寒冬,就是为了让我们能有机会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因此,这场仗,他们明知千难万险,百死一生,依然挺身迎上,以巨大的牺牲扭转了战局,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换取到新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和平时光。
殷红的鲜血,血染的旗帜,在历史丰碑前,映照出中华民族绝不向列强低头的不屈意志。伍百里走了,伍千里还在,伍千里的征程上还有伍万里接力,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凝固成强健中国的基石,一个穷困潦倒的中国,在血泪交融的蹒跚步履中逐渐发展壮大。
忌日无碑,山河为证。先烈的躯骨早已化身成支撑华夏的巍巍脊梁,军魂荣耀下的精神品格,融汇成与日月同辉的明灯,照亮在新中国发展的道路上。
当凛冬散尽,春山如笑,盛世歌飞,我们站在鲜艳的国旗下,庄重地抬头,仰望着英雄丰碑的方向,以跨越时空的对话,向他们述说:如今,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以忠贞之心,续写着新时代的辉煌史诗,赓续红色血脉的远征,又岂止百里、千里、万里!
长津湖观后感8
当影片临近尾声,沉重的心情慢慢缓解,碎片化的记忆和思绪相交杂,心中满怀着无以言尽的感激与震撼之情。我们那抗美援朝的战士们是凭借怎样的毅力才打赢这场艰苦战?我们这个民族是经历了多少苦难才重又傲然崛起?安居于和平的当今,我们又该如何作为?我想,当颂烈士英魂,扬民族精神,不负先烈,不负祖国。
在影片中,伍家三兄弟都先后从军,整个故事的发展也正是伍万里的成长历程,他由一个痞气的毛小子,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他对于英雄的理解也在渐渐深入,最终也不愧成为英雄。这其中,还有老一辈对孩子们万分不舍的无言支持,战友们相互调侃找乐的军旅生活,战场上与敌拼杀的英雄无畏……
所有这一切的堆积,将故事推向长津湖之战的高潮。在冰雪的严寒之中,战士们团结一心,浴血奋战。雷公牺牲前,身体被弹片打得千疮百孔,下半身更是被吉普车压断了,面对死亡,他也害怕孤独,不想让自己的尸首埋骨他乡,他曾教诲伍万里注意保命,自己却用生命带出标识弹,为战友赢得生存机会。当《沂蒙山小调》歌声再次响起,所有人都为其潸然泪下。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只是当危险降临的那一刻,他却有勇气站出去。
其实不止于雷公,每一个上了战场的'人就是英雄。冰雪、饥饿、强敌都无法阻止他们,他们的英魂始终在燃烧!怀着对国家和民族最澄澈的爱高傲地坚守在阵地之上,号角吹响,破敌千里!中华热血英魂勇,敢叫豺狼尽灭亡!铭记长津湖之战,铭记冰雪之中最可爱的人和他们的不朽英魂。没有他们,不会有今日的祖国。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是为了不忘英烈们的追求和遗志,不忘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伟大牺牲,不忘他们用热血与赤诚铸就的崇高精神。今天,我们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国际舞台上坚决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利益与世界和平,汲取奋进力量,担当起我们这一代人的伟大使命,书写新的辉煌英雄史诗!
长津湖观后感9
在观看《长津湖》后,我和爸爸又去了电影院看了其次部《长津湖之水门桥》。
这部电影的开头就是第七穿插连打完新兴里战斗后,向炮营营长杨营长请他们炮帮他们在下碣隅里目标地点多轰两轮炮。最终,第七穿插连就快速的赶往下碣隅里的美军飞机场进展战斗。在战斗途中,美军的一局部陆军撤到了水门桥四周,彭总司令员立刻派九连和七连进展炸桥,于是,七连便和九连一起炸桥……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有两处情景特别的感人。第一处是七点的战士们站在水门桥旁边的山上远眺远处高耸入云的雪峰时,战士们都想着家乡,希望能重新回到家人亲人的身旁。其次处是在第三次炸桥的时候,那时梅生正在驾驶着一辆后面着着火的车子从山上向山下的敌人开去,为伍千里争取时间炸桥,在梅生的脑海里,这时出现的正是他妻子送他回部队的场景,他的'妻子对他说:“活着回来,回来记得教好你女儿的数学。”梅生最终含着女儿的照片在火海中牺牲了。
影片的最终,原本一百多人的七连只活下了伍万里一人。这场电影看完后,我感到了战士们的为国捐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长津湖观后感10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长津湖》,看完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50年,美国向朝鲜发起进攻想打入中国,随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由彭德怀率领部队开启了抗美援朝的战争。
其中,里面有一句话非常令人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如果这场战争我们不去打,那我们下一代就要去打。”
当我看到毛岸英为了去取那副最大的地图,却被美国飞机炸死,雷公为了保护战友,把标识弹送回美国阵营,缺把自己炸得回身是伤,最后还说“我疼,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战士们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尽管自己冻成了冰雕,缺依然保持手握枪弹的姿势,最后只剩杨根思一个人了,没有了枪弹,他点燃了炸药包,大步地冲向前去
这一幕幕场景,在我脑子里久久无法散去,我们要铭记历史,记住这些英雄,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能吃好吃的,看美丽的山河,都是无数的先辈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要好好学习,做个对祖国有用的人,要让下一代比我们过得更好。
向英雄们致敬!
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长津湖观后感11
放寒假的前一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长津湖》电影。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因为爸爸说过,这是一部爱国题材的电影,并且还是真实的。看完电影以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长津湖》是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度严酷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最后取得伟大胜利的感人故事。
《长津湖》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吃冻土豆和“冰雕连”。战场上,土豆是最珍贵的食物,可是在零下40度极端天气下,土豆冻得就像石头一样硬,当雷公看到伍万里吃冻土豆被咯下一颗牙来,他把唯一稍软的土豆给了他,但是他没有全部吃掉,而是把另一半分给了哥哥。哥俩吃着这个土豆,心里很是开心。但是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泪水悄悄地落了下来,现在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不爱吃土豆,甚至是熟的,炒的。而在那个年代是冻的啊,是硬的啊,是唯一可以拯救战士们生命的食物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浪费粮食,浪费食物呢?
1950年11月的下旬,在零下40度的天气,一排排志愿军卧在阵地上。他们为了不暴露目标,一动不动,手里握着钢枪,拿着手榴弹,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可是他们已经被冻死了,这就是被后人称为“冰雕连”的部队。当美军看到这一幕时,被深深地震撼了,并且脱帽致敬。我的`眼泪再一次掉了下来,他们用自己的生命震慑了敌人,换来了胜利,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就像电影中梅生说的一句话,如果我们不打仗,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下一代过上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的确,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生命换取来的,他们为了我们下一代不再经受战争,不再经受苦难,不顾安危,同敌人顽强抗争。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当下,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添砖加瓦,更要向我们最可爱的人致敬。
长津湖观后感12
血战长津湖,无畏雪寒天;横刀沙场卧,赴死铸军魂。致敬英烈,不忘来时路;民族复兴,根深在沃土!笔尖触及“长津湖”,振奋之感争欲出!今天的我们不敢忘、不会忘、不能忘无数“冰雕连”的模样,不能忘硝烟战火中的生灵涂炭和斗志昂扬!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如今,站在中国这片充满朝气的土地上,回望那段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历史,不禁为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的卫国历程所震撼。当更多人从电影院的光影叙事中看懂了我们如何从“荜路蓝缕”走到“玉汝于成”,我们更会对“国庆”二字有着更为强烈的震撼与共鸣。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长津湖战役中的战士们,以稗草充饥,以冰雪当饮,以冻土为席,正面硬抗美国强敌;即使冻成冰雕,也不忘将手中钢枪对准敌人方向。以生命筑热血长城,以热血染意志丰碑,以无惧淬璧月忠魂。先烈的英灵早已化作一泓碧血,凝热土,沃青山,染霜雪;荡敌寇,涤人心,塑国魂!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书写新时代恢宏英雄史诗,这正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的伟大使命!
祖国的万里河山,离不开英烈的鲜血浸染;人民的幸福安宁,离不开英雄的慷慨付出。乱世中的英雄是希望,是战火中永远高举的火炬;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样弥足珍贵。真正的英雄,从来没有脚踏五彩祥云,亦无三头六臂,只一份至死不渝的纯粹,一份舍生忘死的执着。为民请命,无惧彻骨寒风;挺身而出,勇担民族道义。是以,和平从不是英雄的退场,恰恰是英雄的新生。
诚然,当今中国已少见枪林弹雨、血染山河,但纪念英烈决不是与我无关,恰恰是为了荡涤自我灵魂。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呼唤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一次砥砺使命责任的`郑重宣誓。英烈身上的坚毅理想信念、高尚精神境界、忠诚使命担当,最能触发关于生死得失苦乐安危的价值思考;最能树起引人向前,催人奋斗的精神坐标。
身为华夏儿郎,当无愧炎黄,铭记历史,不忘英烈。“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英雄足迹,如深海中闪闪发亮的灯塔,光耀天空,指引中国巨轮前行航向;英雄壮举,如夜空中万家灯火的暖意,烛照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照亮民族复兴伟大征程!
“祖国是什么?”
“当我跨过鸭绿江,看见对面炮火的时候,我的身后就是祖国。”
长津湖观后感13
我在游览长津湖时,被水门桥所吸引。这座桥横跨湖面,桥旁的山峦在映衬之下,显得分外雄伟。在桥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带来的震撼和神秘感。
水门桥在设计上非常巧妙,它既有美观的外观,也有优秀的结构。虽然它的设计难度很大,但从整座桥的视角来看,它还是一座完美的建筑。水门桥让我体验到了建筑能够给人们带来的长久的感受,并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的美丽。
而且,水门桥有着非常特殊的历史背景。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在战争中战胜敌人的历史记者。在这座桥上,我看到了不少士兵的.遗址和墓碑,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战斗中所付出的代价。这也让我在一些方面知道,战争并不一定是好的,为了和平,许多人要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
总之,这次看到了水门桥,我有一些深刻的体验,感受到了建筑的美妙以及历史的沉重。我相信,水门桥会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传递下去。
长津湖观后感14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胜利史,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血泪史。讴歌这段历史的影片有很多,包括著名的《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等,我观看了最新播出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给我的感觉更加震撼。电影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三炸水门桥的故事。那时候,美帝国主义军队在朝鲜战场上被中国志愿军打得一败涂地,仓皇逃窜,志愿军七连奉命前去水门桥阻击,要炸毁桥梁,断其退路。历尽几天的生死对决,志愿军伤亡惨重,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拼到最后一个人,也在想尽办法坚决完成任务。
电影中令我最感动的一个情节,是七连和九连的志愿军战士们接到命令,在即将奔赴战场的那一刻,他们面对着祖国的方向,庄重地敬军礼,毅然决然地赶往战场。要知道,这仗他们本可以不打,毕竟谁也不愿参与战争。只要有战争,就一定会有牺牲,更何况是面对军事实力强大的美国,造成的牺牲是不可估量的,可是美军已经越过了三八线,如果不打,美军就会得寸进尺,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他们也渴望回到祖国,回到家人身边,可是为了祖国的安全,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为了子孙后代的和平幸福,他们选择了抗争,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平安。
这场大战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中国人民志愿军顽强的意志给了美军沉重的打击。战争结束后,各个连队统一进行点兵,志愿军大部分队伍伤亡过半。而等到七连报告时,伍万里大声报到,“第七穿插连,应到149人,实到1人,报告完毕”。志愿军首长停住了脚步,悲痛地叹了口气,七连在接到炸桥任务后,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为完成任务前赴后继,一百余人的队伍仅剩下1人,这样的坚强意志是多么令人敬佩啊!志愿军战士在接到命令后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革命奋斗精神和为祖国、为人民忘我牺牲的革命奉献精神一直感染着我。图片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正是中国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一个战士都是骨肉之躯,他们却靠着顽强的意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固无比的长城,将外敌统统击退,保卫了祖国的安宁。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再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场,与志愿军一道驱除鞑虏,但我们在新时代建设祖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依然要继承他们的革命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长津湖观后感15
十月x日,我去到电影院观看了红色电影《长津湖》,非常感慨。
片头我看着天空中一台台美国战机,一颗颗炮弹降落在地面将周围的人炸开十几米远…后来又看着我们的战士一个个被炸得血肉模糊,有的甚至被炸成了两半,荧幕前的我心也更着绞痛,尤其是“雷爹”牺牲的时候,我早已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终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当时人们的苦难与悲伤,电影里每一个战士的牺牲都让我心如刀割!在美国士兵大鱼大肉的时候,我们的战士在冰天雪地的险峻山峰上啃着被冻硬的土豆!埋伏在山上的战士,早已成了人体冰块…
为了人民,为了中国,战士们是抱着必死的'心去的,在牺牲为常事的战场,却有着战士们对战友的悲壮情感,有血的战场上,还有泪。
观看完影片后,我心中燃着一股痛恨却又无处发泄,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我们无法完全斩断与外国的联系,但我们能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就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不忘记那段黑暗艰苦的日子,用心纪念烈士!不过洋节!这便是最好的中国态度!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电影朋友圈文案06-09
长津湖观后感05-05
《长津湖》观后感01-30
《长津湖》观看心得02-09
电影《长津湖》的观后感范文06-09
《长津湖》观后感15篇04-24
《长津湖》观后感(汇编15篇)06-22
长津湖观后感(汇编15篇)08-26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