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2024-08-11 06:43:3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昨晚一个人在办公室看唐山大地震。

  看起来觉得地球好恐怖,很不安全。

  不过,人间有情,团结就是力量。

  最近地震,洪灾,电视新闻频频报道......

  上网,搜索图片。

  那一双双渴望,绝望的眼睛。背后,是被洪水冲走的家。

  真的觉得很惨,地球发火很无情。

  一片水茫茫,往后,亲人在哪里?家在哪里?

  网上前段时间有篇文章《2012是世界末日》一直在泛滥。

  2012是世界末日吗?

  怕,很怕,很怕很怕世界末日真的就来了。

  最近,网上又疯传《2012年是珍惜年》是另外一个崭新的世界。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种错觉,以为是在安慰恐慌的人们。

  以前,已经过去了;现在,正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还有多久,我们不知道。

  现在,能够很真实的感受到,能够平安幸福的活着,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在你还这么幸福的活着的时候,是否,该学会去珍惜呢。

  看着一批批的90后,网上流传一个词语:脑残。

  其实,在物质的时代,他们拥有着一切他们想要的,但是,精神上的,极少有人能去满足他们。

  不是他们不懂得珍惜,不是他们不懂得爱。

  只是年纪还小,他们习惯了一个人的世界。孤单与孤独......

  让我们团结起来,真想,2012年,我们看到的不是世界末日,而是正如网上所说的,

  2012年,是珍惜年,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看到好友动态惜丹说:蜻蜓一直在空中盘旋,惊恐不安。很怕,他们会相撞。

  猪说:家里要下大雨了。

  看看外面的天气,一直是阴沉沉的`。

  有种错觉,以为快世界末日。怕...........

  中午,小L接到通知:过两天要去成都开会。

  小陈和小T出去外面买了菜,说自己做饭。为小L饯行,顺便满足下我这个长期吃快餐的人儿。

  不到10分钟,菜端出来,好漂亮,真是色香味俱全。

  小陈不愧是传说中的厨师,有些崇拜......

  于是,赶紧拿手机拍下来。

  看着这菜,应该不像是快世界末日。

  电话响了,小W说:小蜗牛,告诉你个好消息.....................

  山重水复疑无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管怎么样,永远不要对未来失去失望。

  把脸朝向阳光,生活就永远没有黑暗。

  每次,几乎是我一个人消灭了那么一大瓶的橙汁。

  小L说:我不喝,含有激素,我怕眫。

  瘦瘦的小T说:虽然含有激素,不怕,中午喝不会变眫的。

  我想:要是真的快世界末日,死都死了,还怕眫呀,所以,我喝了。

  只要我,活在当下,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这几天,我看了一部《唐山大地震》电影,它是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非常让人感动。 主要讲的是唐山地震前的一户人家回去的时候,看见了一些反常的情况;很多蝗虫。到了晚上,家里的孩子睡觉,大人干活,干着干着听见几声雷响,下起雨来,然后天空慢慢发紫,紧接着有房子大面积塌陷,轰!轰!正在干活的爸爸恍然大悟,说:“是地震!快跑!”爸爸带着妈妈小心翼翼在阵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孩子们的妈妈要进去,孩子爸爸说:“危险!”说着把自己妻子一拉,自己进去救孩子了,刚一进去那栋房子就哗啦一声塌了,孩子也被压在下面。

  过了一会儿,地震停了,一片凄凉。死的死,伤的伤,那一户人家的爸爸被先找到了,可是已经死了,之后找到了两个奄奄一息的孩子(自己的),但是只能救一个小孩,因为水泥板只能撬一边,妈妈正在犹豫不决,人们要救别人去了,妈妈着急地说:“救弟弟!”弟弟被据掉了一只胳膊,而姐姐死了(其实还活着)。之后妈妈带着弟弟去治疗,而刚刚在拉尸车上醒来的姐姐北一个解放军救援队的叔叔救走并领回了自己的家。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他(她)们各有所成,弟弟当了经理,姐姐当了医生,最后姐弟在一次成都大地震是遇见,姐弟相认,最后姐姐跟随弟弟找到了妈妈,然后去看了看死去的爸爸,并且在看了看死去的爸爸,再看了看你几堵唐山大地震死去人名字的墙,流出了伤心的眼泪。

  当看到姐姐跟妈妈相逢时,当看到记载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万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纪念墙的时候,我的泪不断流下。虽然唐山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坚强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双手,从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园。

  这部电影是带有伤感的,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名师点评:这篇作文,是小作者在观看完《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之后的感想。小作者在文中,详细地为读者描述了电影的内容,让读者对这部电影,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小作者从这部电影当中,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的道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不过,作为读(观)后感类型的作文,“感”是作文的题眼,是作文应该重点描述的部分。而对作品的介绍,只是为描述感想作为铺垫之笔的。小作者的作文,显然在内容上是喧宾夺主了。希望小作者能够重温一下写读(观)后感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这部电影记录的是1976年7月28日的晚上,突然发生了一场7.8级大地震,爸爸为了救妈妈被脚手架压死了,就在妈妈抱着爸爸几乎崩溃的时候,妈妈惊讶地发现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还活着,但是他们被同时压在了一块水泥板底下,妈妈在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余地下伤心欲绝地说: “救弟弟”。这时在水泥板下的姐姐方登听到这三个字后难过极了,也对求生彻底的失望了。弟弟被救出来了,但是胳膊由于长时间的挤压被截肢了。妈妈以为姐姐死了,便伤心的将姐姐放在了爸爸身边,怀着痛不欲生的心情的背着弟弟向到医疗区治疗走去。谁知,一场瓢泼大雨将姐姐方登浇醒,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并被一对善良的.解放军夫妇所收养。

  三十二年来姐姐方登一直无法释怀母亲的当年做法,一直没有回唐山认母亲,因为当时妈妈选择救弟弟让姐姐方登觉得妈妈不爱她,只爱弟弟方达,所以她恨她母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震惊寰宇的大地震,在国外定居的姐姐只身赶往汶川参加了救援医疗队,在一次救援中她亲眼目睹了一个孩子妈妈为了不让救援人员被随时可能会倒塌的房屋压倒,同时能够挽救孩子奄奄一息的生命,忍痛决定锯断女儿压在石板下的一条腿。随着那位女孩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声,唤醒了姐姐方登的沉埋已久的情感,理解了妈妈当时的抉择。

  在吃晚饭时,姐姐方登偶然发现了也参与此次救援的弟弟方达,并和弟弟一起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当看她到母亲也被“救弟弟”这三个字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的时候,当她目睹母亲就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下跪认错的时候,当她听到这32年母亲如何无时无刻不想念折她的时候,姐姐方登忍不住流下悔恨的泪水。我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看完过这部影片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感到思绪万千。

  是啊,灾难面前,我们该如何防御?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到伤害?

  爸爸妈妈平时总会把好吃的东西留到自己吃,我什么时候想过给他们买些什么?哪怕是洗洗脚捶捶背呢?

  我有病时,妈妈爸爸夜以继日的陪着我,喂饭喂药。当爸爸妈妈不舒服时,我是否会像他们照顾我那样照顾他们呢。

  我会不会因一件小事记恨于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这个城市,我们会怎样?我们是否会逃过大自然魔抓呢?

  不管怎样,我都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赐予了我生命,抚育我长大。

  这部影片让我知道了人世间最可贵的是亲情,有了家人的爱以及人类的爱,才能与一切抗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嶙峋的怪石夹杂着呼啸的北风坠入了山涧,无数鲜活的生命成为了过去。余震接踵而至,毫不留情地制造了一幕幕残酷的景象。唐山变为了血山,无数鲜血洗涤着溪旁的茵茵绿草,残阳如血,染红了同样鲜红的河流,那是对无数生命的无限哀思。

  片中的母亲缓缓抬起头,满目苍夷的街道与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映入了她的眼帘,令她恍若隔世。她回过头,在她旁边的是已目光涣散的`丈夫,凄厉的呼唤在空旷的山谷里格外响亮,不时传来的回音在一片血色中增添了几分悲壮。曾经的天伦之乐变为了满腔的忧思。膝下的两个儿女不知身在何处?

  曾经的一幕幕在母亲心中流淌,然而此时她只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哀伤。她涌动着情感的热血。终于在救援人员和她的共同努力下,儿子被救出来了,女儿却依然生死未卜。我想,她对丈夫、女儿的离去可以融合进一句“老天爷,你是个王八蛋”里。后来她微笑着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你姐、你爸都在这儿,我不走”是否也暗暗隐藏着无限痛楚?是否她的坚强中,是痛并微笑着?

  母亲,好一位伟大的人物,好一个伟大的名词!

  我不禁暗暗钦佩起那个母亲,钦佩起那个名词。如同氤氲雾气无法消散,母亲无时无刻的牵挂让我为之动容。铅华洗尽后是母亲在山谷嚎哭的身影。母亲如同一杯淡淡化在新泉间的香茗,用甘霖滋润了儿女的心田。正如片中的母亲一样,爱并痛着,在无限的苦楚与思念中守望着永别的丈夫与天各一方的女儿。或者,像片中的母亲一样始终如一地希冀着亲人地到来,一生伴莲子清如水,也未偿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在母亲的心中,应该有“天堂”。

  “天堂”二字,其实也不妨理解为充满爱的心中圣地,理解为母亲的伟大之处与对爱的执著。如同虔诚的麦加朝圣者一样,每个人都充满敬意地向这人性的最光辉之处走去。始终不忘记保持自己心底的那份圣洁,用最耐心的动作和最纯洁的思想呵护那件圣物或这片土壤是任何一位母亲应有的举动。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它,它是人类最简单又最复杂的真理之一。这片心灵的天堂、爱的天堂,孕育了无数光辉的生命,它是母亲执著与力量的源泉,给了母亲活下去的勇气。它是人性的光辉,是真正的净土。人生中若没有这片“天堂”,实在是乏味透了。

  于是细细想来,母亲的力量好强大。因为支撑她的是一个真正的“天堂”,纵使地晃天摇,又如何?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带着一种感动和震撼的心境写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观后感,很多年没有再看过如此感人的电影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故事讲的是方大强的老家是山东青岛的,当兵复员后,留在了唐山,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家四口遭遇,方大强在地震中为搭救自己的龙凤胎儿女被压在了废墟中不幸遇难,妻子被丈夫方大强甩到了废墟之外得以生还,而一对儿女却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而女儿方登在这次灾难中幸运的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女儿随父姓叫王登,考上了杭州医学院,却因感情问题而怀孕无奈辍学,生下了女儿点点,靠家教度日,最后嫁到加拿大。儿子方达在地震中失去左臂,靠自己的勤劳智慧有了自己的公司,娶了自己的妻子小河生下可爱的儿子取名也叫点点,方达出息了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随处都想让母亲生活的更好点,无奈倔强的母亲依然惦记着地震中遇难的女儿和丈夫,以"你爸爸和姐姐会找不到家"为由不肯离开居住32年的"废墟"。2008年汶川大地震,弟弟方达和姐姐方登都参加了抗震志愿者,在休息时弟弟方达和另一个年轻人闲聊时姐姐方登知道了对面的就是自己的亲弟弟,并随车来到了唐山,母亲下跪恳求女儿原谅,并带着全家去公墓看望父亲方大强,方登注意到父亲身边还有自己的墓,并说无论自己在哪生活,最终都要回来陪伴父亲。姐姐打开自己的墓地忽而发现了上学前父亲买的`书包,弟弟方达把一大包书打开,原来母亲每年买书都买两份,一份给弟弟一份给姐姐,一直到高中毕业。姐姐终于知道了母亲这32年的不易,抱住母亲再也忍不住了:"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剧中张国强饰演的是徐帆的丈夫,在72年唐山大地震中,自己用身体救回了妻子,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有起来;徐帆扮演的母亲,在经受了失去丈夫和女儿的煎熬下,孤苦、自责的生活了32年,一直到女儿重返故里认亲,在张静初扮演的女儿'方登"面前跪下,向女儿忏悔般的祈求自己当年的艰难决定,看得我泪流满面。

  方登也是在影片的最后祭奠父亲的墓场,看到母亲每年给她买的书本和书包才知道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和一个母亲的心,张静初抱着母亲忏悔的泪水彻底洗刷了当年自己的错误想法,还有陈道明扮演的一对军人夫妇,这对好心的养父母,把张静初视为亲生般的抚养了几十年,张静初怀孕后不想让养父担心,去国外留学,几年后,已经苍老的养父陈道明见到女儿后那种期待、激动之后禁不住用手掌狠狠地拍打凳子表达了一个父亲思女、忧女的慈父的心理。

  我的心在演员演绎的真挚情感下禁不住一次次落泪。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强死了。孩子方登和方达都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达就会被压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达就会被压到。周围余震不断,若再不下决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在万不得已的情景下,母亲做出了决定:“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听到了妈妈的话。震后,李元妮坚强地独自抚养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却被军人王德清收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他们才重新相逢。最终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电影的最终,女儿最终宽恕了妈妈。

  母亲李元妮在应对救援人员的问题:“到底救哪一个”的时候,泣不成声地说:“都救”。可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两个都会失去。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负了,身为姐姐的要保护他;弟弟和自我都喜欢吃西红柿,只剩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姐姐也要让给他吃。当方登听到“救弟弟”这三个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绝望,但自我却活了下来,于是她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我的妈妈。

  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应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终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母亲一向都没有再嫁,是因为她的心里一向放不下方大强。她也没有离开唐山,因为她怕方大强和方登回家,会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讲一次家的地址,讲了整整32年。母亲心里憋了32年的是对方登的愧疚,她这32年来,一向都在忍受着折磨。

  养父母给予方登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对待方登视如己出,把她当做自我亲生的孩子,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表达了人性的关怀,拍得十分真实,十分震撼人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

  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把灾难减到最低。灾难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得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 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

  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失去了丈夫的她,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难道你不会心碎吗?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他们回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毅然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正如徐帆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终身难忘。

  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他们当初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亲情。

  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情感。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1976年7月28日的那个夜晚,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范围多达14个省、市、自治区。整个唐山市在23秒后变成了废墟,共造成24。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人民币,地震罹难场面为世界罕见。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家庭在地震前的幸福融洽。但地震爆发后,面对即将倒塌的楼房,丈夫方大强与妻子元妮抢着去救被困的龙凤胎方达与方登。危急时刻,方大强拦住了妻子,自己却在营救时不幸遇难。这一切都发生在妻子元妮的眼前。震后人们发现了废墟下的龙凤胎方达与方登,但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若要营救,必定会牺牲一方,情急之下,元妮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救弟弟”。而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姐姐的心中,成为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方登在被王德清夫妇收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喜欢说话,因为方登拥有一段痛苦的记忆,并不是她不记得,而是她忘不掉。方登高考后进入杭州医学院学习,并与研究生杨志产生了感情。

  方达虽然被救但却失去了左胳膊,元妮以母亲无私的爱抚养方达成人。成年后的方达去杭州打拼,干出了一番事业。

  32年后,汶川地震让这家人再次相遇。

  在国外定居的方登听说汶川地震,作为一名医疗志愿者只身前往。身为企业老板的方达也带领员工参加了救援队。在救援现场,姐姐在一旁听弟弟与救援人员的述说后,姐弟终于相认。身为人母的方登在救援现场亲眼目睹了一位母亲,不忍心看到救援队员再次受伤,忍痛锯断了女儿的双腿。她终于理解了母亲当年“救弟弟”三个字的痛苦与折磨。地震的23秒拆散了这个家庭,却让压在水泥板下的女儿方登怨恨了母亲32年。

  影片的结尾,叙述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时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当女儿踏进家门时,母亲低垂着头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包饺子的双手不停地颤抖。方登看到了自己儿时照片下依旧摆着几个硕大的西红柿,想起了地震前一夜母亲答应第二天买西红柿给她吃。而这一天却足足等了32年。母亲最后对自己当年的决定给亲生女儿下跪认错。

  所有的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子女,将最无私的爱给予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生命呢?很多时候,父母所做的决定不一定是正确的,但绝对是最无奈的。

  《唐山大地震》,是在诉说生命的真谛。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唐山大地震》上映了2天了,今天是周末终于有空去电影院探个究竟了。听看过的朋友说影片很感人,但我事前做足心理准备,要硬撑着不哭。

  因为冯小刚说过:“只要是正常人看了这样的故事都会感激,除非他是一个混蛋。”开场前工作人员更送来一包纸巾,冯大导很有信,观众必哭,结果证明不是混蛋,撑了半个小时,眼泪已失控流下,完场时双眼哭肿了,但仍肯对着电视镜头讲观后感,只因此片值得推荐。

  看此片记紧准时,否则便错过开场时十多分钟的大地震场面,特技效果做得十分逼真,很震撼,看罢电影后随即访问冯小刚,他形容:“这是一部内容大于形式的灾难片。”

  冯大导所言非虚,该片改编自张翎的小说《余震》,的确1976年的23秒唐山大地震,给片中饰演母女的徐帆和张静初带来32年的余震,32年来一直活在23秒的噩梦中,影响一生的抉择。令人感到无奈苦涩的是天灾,不单带来身体的伤、财物的损失,还要迫灾民做无情的决定,两个只能活一个,要儿子还是要女儿?宁愿女儿死,还是截肢保命?活着又比死更难受。

  编剧落笔很到位,完全拿捏到角色的感情,冯大导拍的电影多以男性元素,原来导女性电影功力不遑多让。

  冯小刚说:“我初看剧本,已觉得徐帆很适合演这个角色,但又担心被指夫妻档,于是跟各单位开会,研究哪个女演员最适合演这个角色,结果大多数人都认为徐帆是最佳人选,我便顺水推舟。”

  徐帆把角色演活,感动人心,她说:“很多时拍哭的`剧情,都要酝酿情绪才哭得出,可是拍此片,剧本对白令我完全投入了角色,根本不用培养情绪,眼泪自然而然出来了。”

  我预言女主角徐帆是今届金鸡百花影后大热,她演外柔内刚的母亲,能牵引观众的情绪,难怪冯小刚不怕外界指他捧老婆做女主角,假公济私,环顾内地女星名单,当红的范冰冰、李冰冰、赵薇、章子怡、巩俐都不适合。

  张静初演女儿,由18岁演至40岁,游刃有余,她告诉我:“我是个很喜欢问问题的演员,很多时,在剧本以外,导演会给我一大叠资料,让我更了解贯通角色情感的起承转合,但跟冯导演合作,完全不需要。”果然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钟。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陈道明,留意他在处理岁月催人的细微变化,属锦衣夜行,却不可或缺。

  《唐山大地震》不单带来视听的震撼,更带来IMAX以外人心的震撼。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上个星期回家了,这次还是一样的“忙碌”,一样在不停的赶场。很累!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挤出了一点时间去看电影。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同时也是一部我看了那么多大片最有感触的一部!看这部片子时,带给我的感觉是震撼的同时也是悲伤的。震撼着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是那么的大,同时悲伤着地震后的灾区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以及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看这部电影我不禁泪流满面,为那死去的同胞也为影片中人物所演绎出来的故事。

  在这两个多小时里,我即害怕又感动,害怕地震时片中人们惨死的情景、小女孩在死人堆清醒的情景,画面的灰暗让我不禁想如果我在的地方也发生同样的事情的话,我会怎么样?影片刚开始时给我带来了很多负面的情绪,我的神经是紧张的。但与此同时我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在发生地震后,抢救被埋在地下的伤员时亲人们所做的决定,是那么的无奈和心痛!我想我会有段时间都忘不了当方登听到妈妈说:“救弟弟”时那绝望的眼神;忘不了李元妮背着儿子去医院时那麻木的眼神;忘不了小女孩从雨中废墟中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忘不了……

  影片中的几句台词也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在李元妮吃饭时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那时元妮的表情是迷茫的,她在追忆也在回忆。我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很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依然觉得这句话很让人心痛,这里面蕴含的是怎样的含义和情感?!是怎样的'情感让她说出这句话?内疚?还是思念?我不知道,但从她话语中我能再次体会到:人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在王登在和大师兄谈堕胎时说:“牺牲,你哪知道什么叫牺牲”——在里面包含了多少对母亲元妮的嫉恨和自己受到的委屈,那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到的情感;在方登回到唐山老家与分别三十年的母亲见面时,元妮跪着说:“你是从哪冒出来的,怎么不给我个信儿呢?!”——老母亲的意外和感动以及她内心情感的释放是那么让人揪心和高兴。还有很多经典的台词我忘记了,在看这部影片时,我想到了最近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很多事情我太过于执着!很多机会我放弃了!很多时候我错过了!所以我造就了现在的自己,让自己走进了一个胡同里,自己把自己困死!

  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网上有褒也有贬,但我个人觉得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影片中所演绎出来的情感是让人寻味的,是让人深思的!没看过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下,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这也是我看了那么多的电影最想推荐的一部影片。

  《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爱就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么?

  冯导的电影总是能不偏不差撼动心房那一根心弦……电影帷幕拉开时,一个宏观的镜头带我们看到三十年前人们生活的状态,亲情是第一个窗口,父亲对龙凤胎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的保护,妈妈对孩子的爱,夫妻间的爱……这一些些平凡到像呼吸一样自然,而我已经把泪咬在眼底……灾难降临了,天空是紫色的,人们惊悚的表情,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与灾难对比强烈……亲情,爱情,责任,却在崩塌的这个瞬间爆发的那样赤裸……女人冲向房子的那一瞬,被男人拉住,男人牺牲了,房子还是倒塌了,两个孩子压在废墟中奄奄一息……连生命都要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不知道生命到底珍贵的要用怎样一个词去形容?妈妈,天下最伟大的词,选择了儿子,失去妈妈的选择,老天仁慈的也没有将她选中,女儿活过来了,这一夜,生命经历生死,感情经历取舍……“没了,才知道什么没了”这是妈妈的经典的话.

  爱是一种感觉,感觉到了么?女儿被一对军人夫妇收养,可心里残缺的那一块,却还一直残缺着,无论这对新爸爸和新妈妈给再多的爱都无法填补那残缺的那一块……

  镜头切换到这边,妈妈和儿子相依为命的生活,妈妈积极努力的工作为儿子,儿子辍学早早走向社会工作不想成为妈妈的包袱,虽然那场灾难失去一只手臂,但母爱让这个儿子更坚强,他想肩负起对妈妈的爱……当信念执着的时候,成功还会遥远么?

  生命对于经历过生死的人来说,也许更深刻些,女儿意外的.怀孕,肚中的生命让她放弃的学业,放弃爱情,放弃前途……生命纯粹的让人充满力量……

  灾难总是无情,却让有情的人重逢,这样的手法让我心中涌现股暖流……

  失散三十几年的血肉在残忍的灾难前露出光芒,女儿心里那残缺的一块……妈妈在重逢的奇迹面前,无力了,看着她颤抖的粘不住饺子的皮,我再也无法让泪无声无息了,我抽泣哽咽,捂住鼻子和嘴巴却挡不住向外汹涌的泪水……妈妈跪地祈求女儿原谅在生死面前放弃她,女儿看着浸在盆里的西红柿,心里那残缺的一块伴随隐隐作痛的感情转头,看着就在眼前的妈妈,恨是什么,怨是什么……妈妈,儿子,女儿……尽管灾难无情凶残可又怎抵这般血肉的伟大……

  这个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爱,是信念。灾难,困难,挫折,这是生活是人生,爱和信念是主宰……

  感谢冯导,抽丝般剥开我的心,让我看到我的渴望……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距离上篇观后感,貌似过了n年了,小学毕业后就再没写过观后感了吧。还记得那部《妈妈再爱我一次》影片吗,从电影院出来的我,泪流满面。昨晚进入放映厅前,还被发放到一包餐巾纸,看来又是一颗催泪弹。

  不同的人看了同一部影片有不同的感受,即使同一个看点,落下的也是不同的泪,感伤的不同的心。

  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我们无能为力。凭血肉之躯,再坚强的信念也斗不过无情的天灾。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悲情惨剧,我最无法忍受的就是被迫的无奈,我最痛心的就是看着身边的'人渐渐离我而去可我却无能为力。

  影片中的无奈---救弟弟牺牲姐姐,救姐姐牺牲弟弟,折磨着母亲痛不欲生。说了无数次的“两个都得救”后,被迫选择了弟弟。我知道,这句话对于姐姐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从而使得奇迹般死而复生的她,独自生活了32年后再与母亲相认。

  曾经见过这样的一幕:一个乞丐上自动扶梯,由于没站稳,上升的过程中一直无法平衡,使得手中的乞讨碗不停地晃动,为了不让自己掉下来,只能选择让钱洒落。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这辈子不要让我面临类似的选择,选择生命是最痛苦的。世上有这么一种人,因为不想被伤害,因此选择不去爱。他们对一切都漠然,他们对一切都淡然,不报希望就不会有失望,没有追求就不会遭遇打击。因为太渺小,太无能,无法给予世界社会需要的,干脆就封闭心灵,不被社会感染。这种自欺欺人的懦弱表现,看似很无知,实质真的很无知。他们私底下侃侃而谈,大肆发表内心对当局的不满,之后又感慨以卵击石的无奈,最后抒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做人本分。其实我很讨厌这种假仁假义的人,然而很不幸,我却又是这个边界的一员。

  活了快三十年了,都还没赚一分钱,更别说为社会贡献了。一生琢磨着要为社会做点什么,却一直都是空想没有实际行动。

  其实,《唐山大地震》给我的最大感触,倒不是抗灾的众志一心,而是对待生命的态度。只有喜没有悲的人生,不是精彩的人生;害怕悲而放弃了或许会有的喜,是一种错误;遇到了喜由于没有好好把握变成了悲,是一种遗憾。每一段人生,每一个生命,都可以谱写成一首动人的乐曲。只是有些属于声势浩大的交响乐,有些只是幽静的小夜曲。每一个态度,每一个心情,都决定着这首人生乐章的走向。

  走出影院,问我同学的感受,她的回答是:活着真好。我的回答是:我要好好地活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闲暇之余,我读了一本名叫唐山大地震的书,读完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那一场发生在多年前的大灾难,从蕴酿、发生、结束、到重建,一切均像在钱钢先生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我就像参与其中,见证?那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

  害的动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昨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我当时很感动,哭了很久。整部电影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很久以前的唐山市里,生活着两个可爱的姐弟(他们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他们很知足。

  这天晚上,姐弟俩在家睡觉,爸妈在外面上班,只听“轰隆”一声巨像,大地在颤抖着,夜晚的唐山城仿佛亮的像白昼一样,然后,大部分的建筑物都倒塌了,姐弟俩的爸爸因为保护妈妈而离开了人世。过了一会,地不震了,下起了倾盆大雨,生还人员开始了救人行动,妈妈在一块大石板洞外发现了她的孩子们,于是找人过来帮忙救人。救人人员告诉她:“两个孩子被压在一块板下,如果敲左边,右边的孩子就会被压死,救右边的孩子左边的孩子又会被压死,你选哪个?”最后,妈妈选择了弟弟,把姐姐的尸体拉出来后,妈妈痛苦不已,有人告诉她:“我劝你去唐山机场吧,那里有刚来的红军救援队,先救活的吧。”

  妈妈听了他的'话,背着弟弟就去了唐山机场。“呜呜呜,呜呜呜”,不断有救援飞机从头顶划过,丢下展开降落伞的救援包裹,红军站在运输车上,赶向各个倒塌的建筑物里寻找没有被救出来的人。妈妈背着弟弟走着走着,由于太累了,所以晕了过去。幸好被两个红军救援队的成员看见,把他们都背了起来。与此同时,姐姐被大雨淋醒了,怎么回事?原来,姐姐并没有被压死,而是受了重伤。她被一个中年的红军看见了,把她背到了军队建立的住宅楼中,有两位红军认领了她,并把她养了起来,因为男红军姓王,所以方登从此就叫王登。弟弟被压断了一条手臂,和妈妈在唐山的一个地方住了下来。10年后,弟弟长大了,装上了一条假手就出去打工了。

  一天,王某要去看望考上杭州最著名医学院的王登,正好遇上方达,于是方达就用三轮车把他搭了过去,由于王某是当初救援唐山的红军之一,所以方达没有收他的钱。到了杭州医学院之后,王某和王登谈起她的后妈病重的事,王登立刻随王某回到了后妈身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过来了十年,四川又发生了大地震,在汶川的上空,直升机中队的螺旋桨“哒哒哒”的响起,这一次,全世界可以尽力帮助患难的人都来了,不下十万人之多。当时,王登嫁给了一个加拿大的人,于是,她带女儿点点去了加拿大。当时,方达靠踩三轮车的钱做资本,建了自己的公司,还负责主管救援。当时,王登也回来帮忙救援了,到了晚上,方达和一个唐山人谈起了他小时候的经历,王登刚好就在旁边,姐弟两再次重聚,心花怒放。回到妈妈家的时候,妈妈看到姐姐再次出现,高兴万分。我觉得这部电开头其实不太恐怖,到了中间和后面,有好笑的情节和感人的情节。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部电影挺好看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一部由冯小刚导演创作的《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内容连贯。

  前天,我在电视荧屏上无意中看到电影中某一场景的特写:一位母亲忍痛割爱,撕心裂肺地、眼睁睁地望着自己在地震中幸存的儿子,就这样被失去儿子的奶奶带走的,但是当孩子从车上停下来跑回跪在地板上的母亲的那一刹那间,我感受到什么是母爱!所以我在心理告诉自己,我已经当了母亲,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大片。

  昨天:当我的爱人说和朋友一起去吃饭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又可以吃大餐了,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品着餐桌上的美食时候,电视的画面上再次呈现恐怖的场景,一场场洪水好像故意和人类过不去似的,从南至北,一个劲地袭击中国的大地。此时我的心里又是一阵酸楚,想想自己孩子这享受人间美味,可是在灾难面前有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我们吃完饭后,朋友说:“我们一起去散散步,看看我们闽江之夜景,这样的提议固然好,一路上我和朋友好像早已经商量好似的,一路上我们都在谈论《唐山大地震》。结果朋友还是先看了这部电影,是她在慢慢告诉我里面的情节,说真的,一般我在看一部电视或者电影之前,真的不希望听别人讲故事情节,否则我可就没那么大的憧憬了!

  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唐山大地震》,而且还还是第一次和自己的`爱人走进人民大剧院的,这样的心情更是别有一番滋味,结婚5年来,这可是头一回浪漫,这其实也说明电影可以拉近夫妻之间的感情嘛,说得更明白些,电影也真的是可以让更多互相爱慕的人们走到一起的催化剂!剧情中当一家子很开心地各做各的事情时候,突然一阵狂轰烂倒,那个场景真的很震惊,那一刻我想到,珍惜眼前的幸福!当看到两个孩子就刚好被压在石板上的时候,我的心真的触动了,到底是救姐姐还是弟弟?母亲的回答是人们意料之中的,可是我们不难想象那个姐姐此时的心里真的是绝望了哦,本来昨晚母亲就因为只有一个西红柿而给了弟弟,自己没有的时候,一肚子的委屈,泪水湿透了自己的枕巾,那一刻在姐姐的心里也许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今天终于在母亲的那一句“救弟弟”的话上,她彻底地绝望了,好像她真的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似的,那一滴的眼泪真的让我看到了什么事绝望!此时我想起,我的小时候,父母从来就跟喜欢哥哥,所以当我看到这一场景的时候,我觉得天下的父母都是会先救弟弟的,这样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相关文章: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04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7-20

《樱桃》观后感03-01

《父亲》观后感08-24

左耳观后感09-12

《论语》观后感11-11

风之谷观后感10-23

深海观后感11-28

奋斗观后感01-28

虎跳峡观后感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