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合集九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作文 篇1
冷风飕飕,日光艳艳。大太阳下,也令人瑟瑟发抖,我躲在大棉袄里,去球场看看。
人头攒动,大寒假的一群热血的高中生自己组织起了球赛,玩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A队一直压制着B队,多点开花,没进一球他们的替补席上大家都挥舞着毛巾,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圆圈,欢呼声震得天都摇了一晃。那一张张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兴奋,一种说不出的畅快。那种对篮球执着的热爱,我也懂,那是流淌在每一个热爱篮球的人的心中的血液。
裁判员读秒,当到零的时候持球的人往天上一丢,想点燃似的爆炸了整个球场,有人欢呼,有人雀跃,替补席上的队员们蹦了起来,挥舞起了毛巾,比任何一次都要剧烈,有的甚至还丢了起来,白色、红色、蓝色的'毛巾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裂痕,透出无限光芒,失败者的落寞,早已被欢乐的海洋所淹没,被他人所忽略。几个人齐心协力摘下的果实要一起分享,紧紧相拥,感受奋斗的温度。那一刻,多么美。
庆祝的花火散去,人群散去,几个好兄弟勾肩搭背,打骂嬉笑。
“看老子一分钟都没打都赢了。”一人说道。
“你最厉害,打铁王(侮辱类词语,形容人投篮不准)。”另一人说道,扬扬手。
“开个玩笑啦!”那人笑着说,毫不认真的样子。
每一个玩笑背后都带着认真的意味。
一刹那气氛变冷了,那人说他要去上厕所,在他隔壁间的我清楚的听到他嘟囔着:“衣服都穿了一分钟都没打。”
从他的话里,我听到了苦涩,不甘,嫉妒。一个爱打球的人是多么渴望出场,在持球的那一刻全场的目光聚焦向你,不仅仅是虚荣,那是种不同于坐在下,看着队友,自己不能出一份力,或是说队友体验着战斗的快乐,团结的美好,自己无能为力,捱到结束的凄苦。或赢或输,都没什么意思。我的脑海里,仿佛又看见他挥舞着毛巾,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圆圈,尽力呼喊着,脸上的欢乐,欢乐下的渴望,沸腾的热爱篮球的血液又被终场的哨声浇灭,全世界蹦了起来,却低下了头,眼前的迷茫,想着何时何地,自己也能穿着队服,持球。胜利无关紧要,那是一种被轻视被无视、郁郁不得志的感慨,我明白。年轻的眼里尽是惆怅。
岁月流转,这样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再重演。曾几何时,看着优秀的同学参加竞赛,带回荣誉,向他们祝贺,转过头来,多少人抽了自己一巴掌骂自己没用;曾几何时,考试失利,班级出去吃大餐,满桌丰盛的食物,快乐的言语,好像人人都考了第一,低下头来,多少人咽不下去美味的菜肴;曾几何时,光鲜亮丽的演出结束,开着戏谑的玩笑,躺下一身来,多少人幻想自己站在舞台上……
不知什么时候,我看见被称作“角色球员”的林书豪投进关键球成名了;不知什么时候,我听见给人搬砖头的旭日阳刚上春晚了;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上了年纪的姜子牙佐周灭纣了……
花瓶中的芽,看不见,隐藏于艳丽的花朵中。花开如火,也如寂寞。不被在意,但有一天竟蹿了出来,成为最艳、最美的一朵。
我们都是花瓶中的芽,人们只看到艳丽的鲜花,不会想到看不见的芽儿会吸收鲜花剩下的水分,抓住空隙,茁一壮成长,花开,如阳。
何时何地,我才能开花?
每时每刻,静待花开。
高中作文 篇2
是太爱了,所以有时会溺爱子女,是太爱了,所以有时会冷酷得让你绝望,母亲就好比一枚硬币,总会有两面性,而到底是一枚硬币。
温柔时,母亲好像一朵玫瑰花,总给我们带来芬芳,又似一条厚实的棉被,把我们包裹得严丝合缝,还好似那不落的太阳,始终光芒日照大地,这种溺爱般的温柔给人带来的感动和影响远不及那种冷酷般,“无情”d的爱。描写温柔爱的母爱诗篇像那柔和修长的美人的秀发那样多,冷酷爱才是我要描写的重点。
我们会不理解母亲生气时那颜色,当我们习惯于开着灯时,我们已经经不住黑暗的`炼狱,当我们习惯于吃果冻时,我们已经不能体会吃核桃的辛酸,当我们习惯于顺风远航时,我们已经受不了讨厌的逆流。母亲如果疼爱我们,我们乐于接受,但如果母亲批评我们,我们会生气,我们往往是一些长在山顶的小草,是哪山把我们抬高,让我们接触云端,我们会骄傲,可我们这些小草却是长在山顶上的啊!母亲和我们一起成长,是母亲多少次教育批评我们,我们才得以成长,母亲含着泪说“今天你不许吃饭了,你做错事要受到惩罚”,可母亲多少次把汤勺往我们嘴里送。
当我们和母亲顶嘴,母亲没有生气。
当我们在学校打架,母亲也没有生气。
当我们偷别人钱去网吧,母亲只轻声轻气地说“饭凉了,快吃吧”。……
终于有一天,我犯了说谎的禁忌。母亲变了以往的柔和,神色恍惚,呼吸很艰难,额头上的青筋凸起来,面如土灰,眼睛不像眼睛,倒更像嘴巴,传递一种危险的信号,母亲多次用力举手,又突然放下,嘴巴微动,“你反省自己,说谎对不对?”母亲把头抬起,“nI应该道歉,向老师赔罪”母亲越说越大声,大声喊叫,声嘶力竭,母亲这样好像杀人的刽子手,时刻把刀挥舞过来,而母亲的头发就像一捆乱了的麻绳,又像一张渔网把母亲罩住,“谁说我疼爱你,我可不会饶你的,”母亲的脸颊就像两条沟渠,预备着什么滴下,母亲哭得好厉害。
母亲把手往桌旁一扫,像是要拿藤条打我,可母亲眼睛已经湿润,似乎因看不见而把手缩回了,母亲摘下眼镜,用仅存的气息用手擦了擦眼泪,母亲硬挺着说“我不会饶你的,这样下去,你会越来越坏了,”眼镜的泪水闪闪发光,那亮光就像一盏节能灯,把什么都给照亮了,母亲顿了一下,调整声音,此时已经不哭了,母亲看了我一眼,又专注地看了看藤条……我恨透母亲了,随着藤条的一起一落,我已不知我是谁。
但后来我明白了,母亲的方式是《高老头》中高里奥爱女儿的另一种诠释,是上官鲁氏在得知溺爱终将害人,赶儿子出去的神的重演。
是太爱了,太爱了。
高中作文 篇3
有歌吟道:“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这首《愚公移山》带给我无尽的遐想。仰望星空,我想到了天外有天,想到了自己的存在,想到了希望,也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动力。是的,仰望天空,我会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我将朝着天上最亮的那颗星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
仰望星空,我们看到光明和美好的希望,正如乐观的人总是带着微笑去看世界一样。每次的仰望,都带给我无尽的力量。
纵观古今,有多少有志之士不是经常地仰望星空,从而使自己走向成功呢?
越王勾践身陷吴国时,他给夫差做牛做马,受尽了屈辱,但他没有沉沦,而是在受苦时仰望星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光明的前途和远大的抱负,并最终在星空中找回了自我,成就了一番伟业。仰望星空,勾践看到了人生前进的动力。
楚大夫屈原,他被奸臣陷害,最终被君王流放远地,远离国土,莫大的委屈无处可伸,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在身处困境时仰望星空,看到了星空中的希望,找到了他继续为国效力的热情。仰望星空,屈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古人尚能仰望星空,把它作为加油站和指路灯,在自己迷途时,重新照亮自己,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又何尝不能做到时常仰望星空呢?
当我们苦于思索而不得其解时,仰望星空,我们可以探索无穷的真理;当我们摇摆于良心与智昏之间时,仰望星空,我们可以坚持凛然的正义;当我们迷途没有前进的动力时,仰望星空,我们可以燃起内心炽热的`希望,把它作为我们永恒追求的目标,并不懈奋斗。
是的,仰望星空,我们学会了很多,我们感悟了很多,在满天的星星中,我们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希望,每一次的仰望,都是我们激情四射,奋发向上,从而使自己的这颗星更亮、更永恒,使自己的目标更坚定,是自己的信心更足。
仰望星空,让它成为黑暗中的星火,冰冻中的炭火;让它成为我们茫然时的动力和源泉。这片星,这片天,将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走去,去寻找新的希望,走出脚下的一马平川。
高中作文 篇4
五一已至,大家兴奋地商量着要到哪里去放松一下。对于在城市的灰蓝水泥里待得厌倦的我们来说,选择亲近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于是,我们打点行囊,开始了艰难的登山之旅。
虽然只是在西北随处可见的最普通的山,可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辛苦的。这里没有江南的灵秀,没有漫山的野花绿草,有的只是满目的苍凉。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大自然吗?这就是我要的吗?我没了兴趣,不再向前,而是气愤地蹲了下来,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是的,眼前的确没有一丝新绿,我看着远方,顿觉所谓的自然也不过如此。我转而低头观察坐着的这块大石头。忽地,我惊讶地发现了在它下面,有什么东西。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株小草!它小得几乎不能被看到。我怜惜它为什么这么倒霉,长在了这里。没有阳光,也没有雨水。可它似乎并不介意这些,依旧散发着浓浓翠绿,任由山上大风的洗礼。只在一寸夹缝中舒展着全部的生命。我开始有些感动,因为我想到了那些置身在温室中的.花草,也许他们是美丽的,可他们失去了在自然中生存的能力,也失去了曾经的真率。
面对这样一株弱小,但生命异常顽强的小草,我竟然无言以对。想到自己先前对一切的不屑和不满,我深感到大自然的力量在不经意间给人的震撼。它不需要你去马上得到,而是让你在它的每一事每一物中都能慢慢地咀嚼到甘甜,并永远不会忘记。亦或是在你读懂它的时候,让你明白很多自己已然忘却的东西,就比如,我脚下的这株毫不起眼的小草,使我记起了我应该继续完成未登完的山路,应该不要抱怨环境的糟糕。于是,我又背起行囊,继续向前。
在后面的攀爬中,我总可以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在体内翻涌。最终,我微笑着站在了山顶,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我俯看山下,竟没有了苍凉的感觉;我抬起头,看到了云的孤闲。也许那株小草会在某一天死去,但它已将曾经的完美展示给了我,那是一种大自然赋予的坚强之美,是夹缝中的生命之美。
高中作文 篇5
摘要: 本文论述搭建三种载体:阅读课、口语课、读写课,有效奠定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等方面能力入手,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强化自主评改、主题感知、以赛促学等,有效拓展作文教学空间,形成作文教学合力,提升教学成效。
关键词: 高中作文 教学困境 载体 能力 实践
一、搭建三种载体,有效奠定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
1、设置阅读课。高中语文教学中没有专门的阅读课,我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量上远远没有达到标准要求,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时间能够为学生自主支配的空间较少,学习压力大,另一方面也与学生没有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具有直接的联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经过学校主教研部门同意的基础上,利用自习时间,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将学生带进校图书馆进行阅读,或是将借阅图书、学生自有书籍进行互阅,让学生有一段专门时间静下心来开展阅读,提高文章阅读积累量。
2、设置口语课。口头语言表达训练也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积累的重要途径,如果光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之间进行的语言交流活动,则远远不能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加积累的需要。我在语文教学中设置了口语“微型课”,即在语文早读、自习课上,为学生安排10—15分钟的`口头作文表达时间,每个学生1分钟左右时间,表述主题每月确定一个,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准备,每节自习课安排10名学生左右,一般5次一个轮回,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为每一位学生都创设一些表现、发挥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设置读写课。“读”与“写”密不可分,在学生大量进行阅读积累的同时,也要强化对学生的练笔训练。我在语文自习时间里面,每周空出25分钟作为读写小练笔时间,这种练笔内容较为宽泛,可以是针对某一事件的感悟感言,可以是一小处景观的描写,可以是课文读后感或是仿写,也可以是人物特写。我以学期为单位,为学生设置10—15个题目,让学生在日常训练中增强积累。
二、培养三种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1、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答案,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在作文训练之中主要为求异训练。例如在布置学生撰写《南郭处士》读后感中,我鼓励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除了“滥竽充数要不得”等传统理念之外,还站在吹竽同行和齐宣王的角度来思考,使学生们顿时思维大开,经过讨论交流,分别提出吹竽同行“缺乏向社会不良风气作斗争的勇气”、“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狭隘思想”,齐宣王“用人制度不够完善”等一些具有独特见解的理念,而作文选材的空间及发掘深度,较之以往也有了较大提升。在教学中,像这样可供发掘的因素还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培养想象思维能力。想象是作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足够想象空间的思维是单调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强化对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充满生机。一方面,我注重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等方式,强化学生再造想象训练。例如在教学《诗经》中《采薇》内容后,要求学生大胆地想象,将课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在改变过程中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指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比如布置学生进行一些《假如……》、《未来畅想》等题材与类型的作文训练,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假设、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直觉就是人脑没有经过缜密思维活动而直接获得的感悟,表现在作文教学之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感”。在写作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作家,在直觉思维能力方面都具有深厚的功力,如名句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直觉思维成果的典型例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强化对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培养,指导学生捕捉灵感,激发写作动力,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拓宽视野,以产生“妙手偶得”的成效。其次,要善于积累,多读文章,读好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学生在脑海里集聚了大量的文章辞藻,写起文章来就会下笔如有神,灵感顿发。
三、强化实践,有效拓展作文教学空间
1、开展自主评改实践。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批阅很辛苦,占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最终效果并不明显,许多学生在拿到作文后,最多看一下文章分数或是等第,对于教师辛辛苦苦撰写的评价并不一定深入研究。针对这种状况,我采取了学生自主评改的方式进行改进,按照“字词标点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结构是否科学、选题是否新颖”等,开展自主评改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换批改,在错误之处直接面对面交流,提高作文评讲的直观性。在批改结束后,还要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进行综合讨论评定等,尽量提高其公正性,让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同时也警示其他学生作文的不足,提高作文评改工作的实效性。
2、开展主题感知实践。学生写作的时候缺乏足够的生动素材,是无法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的。增加学生感知积累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的活动之中增加感知积累,为作文写作奠定丰富的素材基础。例如我在中秋节前夕,组织班级学生到敬老院慰问、捐款,为老人们购买了水果、月饼,并帮助工作人员打扫卫生,因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活动结束后,写出来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是真情实感。
3、开展以赛促学实践。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学习动力,我经常性地组织一些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我将学生按照写作能力层次分为几个小组,分别进行竞赛活动,学生基本上都是在与自己能力相仿的学生进行竞赛,可比性高,超越的可能性也高,无不情绪高涨,通过这种分层组织竞赛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高中作文 篇6
夏天没有窗透初晓,没有秋风萧瑟,没有断桥残雪。可我认为,她有自己的灵魂。
——题记
夏天,没有春天的灵动,秋天的情怀,冬天的晶莹,可她也蕴含着独一无二的韵味。
“生如夏花之绚烂”,可见夏季的花朵是多么的绚烂辉煌,美丽动人。且看那婀娜多姿的荷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天下皆浊我独清”的品质。那花儿,白的、粉的,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美得出奇。有含苞欲放的,有悄然盛开的,配上那嫩绿的荷叶,在夏日的风中轻轻摇动,显得那么的楚楚动人,引得蝴蝶翩翩起舞,此情此景美不胜收。再看那洁白无瑕的茉莉花:花朵们纯洁可爱,暖风一吹,犹如泛起了牛奶般的泡沫,眼前晕染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纯白色,使人的心灵感到无比澄净,对她们自然是无比地喜爱。她们好似害羞了,在暖风中微微摆动。她们的美,动人。在夏这个盛季里,它们被滋养着、呵护着,绽放夺目光彩。在夏季的渲染下,它们的美无法用文字形容。
再来说一说夏天的雨。近日来多雨,或大或小,但还是和春天的牛毛细雨不一样,它没有预兆,想下就下,没有感伤,只有欢乐。太阳像火球似的`,烘烤着大地,烘烤着人们的心。汗水滴滴答答,浸湿了衣服,身体黏黏糊糊的,整个人都蔫了。这时来上一阵雨,驱走了心烦意乱,驱走了燥热不安,驱走了蝉烦人的聒聒声。一个人在屋檐下听着青石板的滴滴答答,望着雨珠落下来时连理成一条线的晶莹,还有雨珠落在地上四溅的水花,也是一种享受,一种惬意。夏日的雨,不会有过多的矫情过多的柔情,它是豪迈的,不受束缚的。想下就下,带给人们凉爽与快乐。尤其是孩子们,他们在雨天里,恣意享受着快乐。
再放眼望去,夏天是一片葱葱茏茏的绿。这种绿,不同于春天的嫩绿,是经过扎根、发芽、生长、暴雨、狂风、干旱等种种磨难洗礼后的墨绿。在太阳肆无忌惮的烧烤下,它们仍然能够茁壮成长。没有秋天的枯黄,冬天的凄凉,是夏日里壮阔的顽强的生存意识。这种饱经风霜的墨绿,是其它三季所没有的。
夏天,妖娆、美丽;豪放、不羁;顽强、旺盛。细心品她的韵味,是那么的芳香……
高中作文 篇7
一个人至少要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三毛
在我看来,没有目标与追求的人生是乏味无趣,更是没有意义的。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到彷徨。而拥有一个确切的目标,它会指挥你的思想、释放你的能量、激发你的.希望、拓宽你的追求。有目标的人会有追求,也会有未来。
有了目标,仰望时,你会发现星星在努力闪烁光芒;移动时,你会发现所有人都在追逐梦想;闭眼时,你会发现你拥有了值得奋斗的人生。当你有了目标,你会开始去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去追求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夸父曾与日逐走,他说他要赶上太阳,于是他开始奔跑,向着光,向着热,去追求属于他的光明。他为着自己的目标去追求,开始了一个不平凡的故事。他尽力了,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夸父没有赶上太阳,他躺倒在了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夸父失败了,但他并不是一个失败者。反之,作为一个逐梦者,他成功了,因为他曾经努力,曾经拼命。夸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化作了邓林,不见了踪迹,但却留下了逐梦时的背影,这位逐梦人的形象依然光芒万丈。
如夸父一般,人生的故事必定起起伏伏,在追求的路上,你必须一路跋涉,历经艰难和险阻,承受挫折和磨砺,尝遍欢笑与泪水,才能最终实现你最初的目标。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财富莫过于一个坚定的目标,而我也愿意,凭着一个目标,用一生去追求。
高中作文 篇8
高中作文教学心得:一是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二是注重课外素材的积累。三是注重锤炼作文语言。四是提倡学生自助式评改。
“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是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由此意味着语文教学就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课外作文与课内作文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是必要的。在学生能力培养中感慨良多,现归结如下。
一、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
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当然,我们所说学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
我一直认为学生作文是其在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在教师严格标准下的“文字堆砌”。既然学生作文是其创作的艺术品,那么就必然允许他自己的作品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实践中,我感到自由作文学生欢迎,习作的质量也相对比较高,从教的角度看,得到的信息反馈量更大,发现的问题也更多更真实。
二、注重课外素材的积累
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而这些在课内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到,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中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
三、注重锤炼作文语言
写作语言不外乎“巧借引用”“善用修辞”“来点幽默”“提炼警句”等方法,除了日常积累的语文素养,我们的文章不一定非得用上所有的润色方法,能用上两种就已实属不易,当然,能用时坚决“当仁不让”“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是我们又反对“唯文采”的倾向,为了文采而文采,不顾文章的思想和题材实际,只注重语言的漂亮外壳,结果是空洞无物,华而不实。要根据作文的题材、主旨而定,要恰到好处,不留斧迹,自然而然,行云流水。
四、提倡学生自助式评改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评价是教师改,教师评,教师是习作的惟一裁判者,结果学生写得辛苦,教师改得辛苦,大家都苦多甘少,却收效甚微。如何变苦为乐,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在作文的评改这一环节中,强化学生评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大家变苦为甘。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可见,大胆地改变传统的“精批细改”的做法,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彰显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来主宰其作文的命运,评判其作文的得与失,应该是当前语文教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高中作文 篇9
那年,我跌到了谷底,但让我因此遇见你,你的顽强,你的坚持让我重拾信心,攀至顶峰。
——题记
天气愈加寒冷,我的内心也愈加冰冷。心中的阴霾挥之不去,使我更加的迷茫。
接连几次的小考失败,让我跌至谷底。站在继续努力与放弃的边界,我陷入了困境。
清晨,我睁开疲惫的双眼,起身慢悠悠地走进了浴室。望着镜子,我看到她脸上毫无活力,颓废的样子让我不禁一颤。明知道镜中的她便是熟悉的自己,可我此时却感到异常陌生。
独自来到后院,一株在墙边的藤儿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近仔细瞧后,我才发现这株歪七扭八的腾飞而早已毫无光泽,勉强地趴在墙上,支撑着它瘦弱的身躯。“生长在这阴暗的墙角又怎会茁壮成长?”我暗自想着,随即快步走回家去。
那便是我第一次遇见了你——藤儿。
再次步于后院,蓦然回首,我意外的又发现了那株藤儿。枯黄的叶子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唯一支撑它的便是它那紧紧抓住墙角的根。我望着它,自言自语道:“为什么这么固执呢?放弃吧,已经没有用了,再也来不及了。”突然,一阵寒风吹来,调皮地钻进了领子,惹得我一阵寒颤。我裹了裹衣服,不再理会那株藤,径直走回家中。
后来的我才发现:那时,因为你的坚强不屈,我的内心早已有些许松动,自信正在不知不觉中灌输我的心中。
周末,心烦意乱的我推开了窗,意外的闻到了阳光的味道,闭上眼睛静静的享受着这一美好的.时刻。猛然括眸,余光似乎瞥到了一株不易察觉的绿色。忽然间我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随即定睛一看,啊,是那株藤!它穿过阴霾的冬天,战胜了凛冽的寒风,获得了阳光的青眯。刹那间,我的心被一种叫做“自信”的暖流所占据,第一次觉得重拾信心的感觉真好!
自此,我自信的穿梭在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之间,让大脑再一次运转,让手中的笔再一次旋转,让微笑再一次重回我的脸庞!
如今我坐在考场里,只要想到你,我便会充满力量。是的,重拾自信的感觉真好!
【高中作文】相关文章:
高中的作文08-31
[精选]高中作文02-10
高中的作文(精选)12-06
高中的作文10-05
高中作文【经典】07-22
高中的作文05-10
高中作文05-17
高中生我的理想高中作文11-13
窗高中作文10-11
高中拜年作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