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高中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融合高中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融合高中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融合高中作文1
不久前,电台里播报了一则令许多人黯然神伤的新闻:苹果的创始人史蒂文?乔布斯与世长辞。
在苹果公司中国的代理部门外,无数的苹果粉丝手捧着一个被咬去了一口的苹果,低头默哀着。记者上前采访时,一位粉丝说:“乔布斯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他把科技与艺术用最完美的方式融合在了一起,我们都会永远记住这个名字。”
毫无疑问,苹果的成功源于此处,世博也是如此。在去年刚刚告一段落的世博会中,最令我感兴趣的便是德国汉堡馆。当众人一进入馆体内,原本一直围绕在周身的炎热干霎时被驱散。这并不是依靠中央空调强大的制冷系统,而是场馆本身所用的通透性材料所致。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场馆内部的所有用水都是循环利用的,并且场馆本身在世博会结束以后也会被用作办公楼使用,很好的解决了占地资源。像这样的场馆在世博园内比比皆是,无一不透着将科技与绿色环保相融合的理念。
融合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但有时它却也能在细节处大放异彩。
你是否在走进一个直达电梯事注意到你面前正对着一面镜子?也许很多人会把它当做是整理仪容的工具,这种想法本是无可厚非,但它的功用并不局限于此。它的主要用途在于,当残疾人坐着轮椅进入电梯时,无须费劲的转身,便可以从镜中看到楼层的标志显示。这为残疾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虽只是一面不起眼的小小镜子,却充分体现了一种物质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融合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记得初中时代学校专门开设了一项与海外对口的研究课程。这对于我们自是非常新鲜也闻所未闻。它要求每一个学生选择一个当今社会中的热点话题进行探究,或关于大型工程,或关于自然科学,或关于心理人性,涉及面之广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并不容易。不仅如此,学校需要我们通过网络或是书信的方式与海外的学生交流心得并且交换信息,共同完成一个课题。这极大地激起了我们的热情,结果在一年之后,每一个人无论是在语言的能力上还是在文字表达的能力上都有了不小的收获。课程虽小,却是将东西方的`思想与感受融合为一体,“就像是两个大脑在思想上碰撞出的火花”,马克思曾这么说过。这样的研究课程使我们开拓了眼界,获益匪浅。
融合并不局限于此,它已渗入了每个领域。它时而出现在大街上人们手中捧着的电子产品里;时而出现在风格迥异的各色展览里;时而体现在每日播报的新闻轶事里;时而又落在外国友人微笑的眼里。
它时而柔和,时而锋利,它就如同一根细细的银线将本不相关的事物如此这般的轻轻一连,一切都会变的不同。
无论它的结果是完美与否,“融合”二字都将成为我们步入理想国中的关键而不可或缺的一种状态,它也将指引着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新世界。
融合高中作文2
这星球上的阳光温暖着每一株玫瑰。它们深爱这束阳光,这片土地。 ——题记
冰冷的雾气外,一簇簇低矮灰暗的建筑闯入视线。在上海住了这么多年倒是第一次登上东方明珠。透过玻璃窗,静止着的黄浦江水,游弋的渔船。很难想象多年前满江渔火泡沫的情形。多少年了,这江上的起起落落惹起阵阵烟波,澎湃着上海的生命律动。手搭发际,极目远眺,一丝丝熟悉浮上心间。曾几何时,我在那个遥远的城市似也有过这样的遥望……
乘12个小时的飞机便是大洋彼岸的西雅图——姑姑爱着的城市,只因她最美的青春年华都在那里尘存着。正是夏末的季节,街道上除了几片零落的枯叶,倒也只有习习凉风提醒着人们秋日的私语了。看着不熟悉的.人群、街角巷尾,心中真切地怀念起国内公园里的秋色,金英素萼,在暖阳的照射下映着池边的枯荷,碎影流光,别有一番缤纷动人。姑姑带我登上西雅图最高的电视塔,未曾想在这样安谧的城市中竟也有这般高耸的建筑。头顶着湛蓝的天空,远处茫茫青山,风景迤逦,也有一番雨垂纤草,风聚落好的迷蒙之美。纤尘不染的景,像极了一幅刚完成的水彩,淡淡地,静静地晕染开来。转身走到高台的另一侧,错落的建筑群,市中心熙攘的车水马龙,间杂着一抹强烈的红,令我眼前一亮!那抹红——是再熟悉不过的,中国红……
循着回忆竟是走到了石库门中,回想中的红被眼前真实的青色暗瓦替代。残留着水渍的石壁,逼仄的窄巷,潮湿的气息。伸手轻触着暗青的石砖,历史缱绻着印入脑海。这里,曾是租界。泛黄的白色门楣透着西方钟爱的色泽,拱形门上的雕花,依旧纷繁复杂,却不再是中国的样式。目及之处无不提醒着我——这里是别样的上海,与众不同的东方!
闭上眼忆起那抹中国红。密密匝匝的店铺挤在街道两边,门前高悬的大红灯笼,店主身着的红色唐装,那些古老中国似乎失落已久的文化器物,在这里散发着迷人的光晕。走在这样熟悉的街,看着地上连窨井盖都印着“唐人街”三个字,听着姑姑说许多中国人想家了就来这里逛逛。不远处走来的金发碧眼的少年举着手中的冰糖葫芦,用蹩脚的中文对我说:“你好!”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提醒着我——这里是别样的西雅图,与众不同的西方!
不论是“金砖五国”的贸易合作,还是哥本哈根会议的各国分承责任,全球版图上的每一块土地都正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黄皮肤黑眼睛,蓝眼睛金发,黑皮肤卷发,没有种族,只有文化的交融,只有心与心的贴近。
当我们行走在异国的土地,当每一个并不认识的陌生人向我们露出诚真的微笑……家的温暖便是这样。
如果生命如玫瑰绚烂绽放,那每一个生命共同享有的这片阳光,正温暖着心灵的每一寸缝隙,用暖意将星球笼罩,将生命融合,唤醒心的光芒……
融合高中作文3
不断的“融合”深深影响了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发展,而人们对其看法的变更也同文明进展与未来发展联系起来。
融合的进程自古就有。人们往往认为融合应是文明发展了之后的产物,却不知其远在文明成型之前就融入了发展进程。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阿尔卑斯“冰人”被确认属石器时代,而其身上衣物的精良及几乎覆盖整个欧洲大陆的携带食物种类不禁让人们倒吸一口冷气——这种大范围深程度的交流融合,发生在如此“愚氓”的时代,是令人始料未及的。
对“融合”的事实忽视了,也无怪乎人们会轻视其意义。中国的`融合进程自古有之,而当时人们对其表述,毋宁说是“大华夏”的民族心态——在传统的观念里,“夷霞之辨”与“人禽之辨”被并列在了一起,暗示着民族心态上与外族的厚厚一堵墙——你们来了是被我们“包容”了,哪里有双方的“融合”?
这种情况在历史发展中愈演愈烈,为自身文化倍感骄傲的同时忽视其他民族在融合中对自身的贡献,几乎是当时每个“先进”文明共有的自大弱点。于是发展初始的人类学看着就更像一个笑话了——在这之中,没有融合,没有交流,有的只是自豪冠以的“进步”、“进化”与单一的发展模型。这样的不平等同样也被贯彻到了文化进程自身之中:在掳夺黄金的同时,还期掳走文化,以求“先进”的遍地开花。
这种豪取带来的后果是什麽?我们无法估量,毕竟历史不能重演——可“融合”此时似乎已被抛于脑后,其魅力被束于锁链中,渐渐被淡忘了。
在现代,与其说“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不如说人们重新发现了其重要性与魅力。这种发现是在反思的基础上开始的。我们终于可幸地意识到了自身不可抹杀的过错,并将这古老而新兴的进程重新提起,化成自我救赎的力量。
学术上的发现与进展也不断映证着这一选择的明智。“冰人”的发现大大开拓了视野;历史进程被重新审视,以世界的视角重新评价;“进化”的单线化为了多线,交流、传播及重叠文化圈的概念相继兴起——跳脱了单一的视角,“融合”观念下的我们发现了另一种历史——更真实,也更客观。
“融合”自身的概念也被不断提及。交流的结果是什麽?于是就有人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目标——在抽象“趋同”的基础之上各保持其个性,而不绝对“趋同”——以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融合的魅力持久弥新。人们对其的重视与否,决定了人类自身发展的生命力。事实上,人类是一个整体,融合的进程不可避免,更不能被强停、被忽视。“融合”的回归,其实也是我们的回归——回归历史、回归自身、回归“共荣”的人类责任。
【融合高中作文】相关文章:
融合高中作文11-11
【经典】融合初中作文06-08
融合初中作文06-07
高中作文【经典】07-22
高中的作文05-10
高中的作文(精选)12-06
高中作文05-17
渴望高中作文04-02
合作作文高中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