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有关教养的演讲稿
演讲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教养的演讲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教养的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摘下了“拥有爱心”的花瓣。昨天要去机构,妈妈便带我到银行去取钱,待我们要出去时,一位老奶奶驼着背、弓着腰站在我前面,也许是没有力开门,脸上的焦急显而易见,在那不知所措地东张西望。我赶紧上前一步,用力拉开门。看见门打开,老奶奶转过来抬头看我,我从她眼神中看出了感激,老奶奶连忙说:“谢谢你。”我摇摇头。出来后,我隐隐听到后面有人说:“这孩子懂事嘞。”妈妈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我从她脸上看出了自豪感。
拥有爱心的花瓣自然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哈桑摘下了“质朴忠诚”的花瓣。电影《追风筝的人》里面的哈桑是一个仆人的孩子,他对小主人阿米尔的感情真挚无比。有一个镜头定格在阿米尔对哈桑的问话中:“你能为我做什么?”哈桑真情地回答:“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哪怕是你让我吃地上的泥土我也愿意,只要你说。”那忠诚的决心深深打动了银幕下的我。更感人的是风筝节比赛,阿米尔在哈桑的帮助下,成功打败最后一只风筝,而哈桑在帮他追风筝的时候,遭遇到几个成年坏孩子的报复,他们要哈桑交出风筝,可哈桑宁愿被他们打得鼻青脸肿也不肯交出风筝,只因那是阿米尔叫他追的风筝。
他启示着我:真挚的友情是用心培育的结果,它需要每个人都真心付出。而瞻仰前贤,我们敬佩他们的为人,也仰慕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馨香。
钱学森摘下了“爱国为民”的花瓣。上个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在美国过着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他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兴奋不已,觉得正是回国效力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一个人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在克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贡献。我敬佩他为祖国做出伟大的科学贡献,更敬佩他的爱国情怀。
高尚的教养在我们生活中,愿教养之花永驻心田,如此,不但能够芬芳自己的心灵,还能芬芳周围的环境!
有关教养的演讲稿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今世界,已经处于高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人们的道德素质却向茹毛饮血的原始人退化,让我们不得不高呼:教养哪儿去了?
教养哪儿去了?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当今社会,总有一些人坐在爱心座椅上而刻意忽略身边人的那一头白发;总有一些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而自动过滤掉周围人那忧怨的目光;总有一些人看到摔倒的老大爷却快速离去,却不顾惜那一条奄奄一息的生命……我们的教养在哪里?难道我们被那些冰冷的机器同化了吗?什么时候开始,冷漠、麻木不仁、明哲保身的思想占据了我们的身心?
做个有教养的人,要有爱心、知廉耻。在车上主动让座给老人和孩子;看到纸屑要弯下腰,将它拾起并送到它该去的地方。做个有教养的人,要知廉耻。不以小偷小摸为炫耀的资本,要学会审视自己。
做个有教养的人,要知礼节,懂礼貌。中华民族是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大到待人接物,小到穿衣吃饭,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涵养。你是否因为在校的不顺心,而回到家里向父母发火?你是否因为别的同学的吃穿用度比自己好,而抱怨父母?有的话,请向父母说声:“对不起”,不要让他们伤心。学会尊重长辈,你要深知没有他们就没有你。
做个有教养的人,要多阅读,提高自己的内涵。教养是从内心出发的,不是可以伪装的,它是浑然天成的。一个有教养的人,他的行为举止必定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的一举一动必定牵动着周围人的目光,这是模仿不来的。
做个有教养的人,不是刻意做作,而是从心出发。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是一个善良的人骂他的一举一动一定是从心体现的。有教养的人并不是伪善的人,也不是做作的人。他们的教养要求自己要时刻保持优雅,要做到最好。
做个有教养的人吧!从心出发,做到不做作,不伪装;做到有爱心,知廉耻;做到知礼节,懂礼貌。
有关教养的演讲稿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正值三月,那扑面而来醉人的春风最是令我迷恋,河堤旁的杨柳尽显婀娜姿态,伴着风声、花香,尽情地融入在这个令人如痴如醉的春天里……
是初中的时候吧,我的同桌是一个热情善良的女孩子,她开朗的个性无疑让我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如今回想起与她之间的点点滴滴,最是一件令我无法忘怀——
那天是英语考试成绩公布的日子,因为前些日子的复习和本来英语基础不十分差的`我自然是满怀期盼,同桌见我十分兴奋的样子也忍俊不禁:“看来你这次是铁定要拿全校第一了!”
漫长的等待之后,英语老师终于拿出考卷,顿了顿说道:“这次,我们班有位同学进步十分大……”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呯呯”跳个不停,同桌也偷偷在桌下捏了捏我,朝我一笑。老师抬起头,望向我的方向,我满心愉悦地等待着老师叫我的名字,身子也不由得坐端正了,专注地盯着老师。
“XXX,你这次表现很好,下次继续努力!”老师和蔼地一笑,带头鼓起掌来。心头仿佛被铁锤重重击打了一下,我愕然扭头朝同桌看——怎么会?不是我吗?怎么是我同桌的名字?同桌亦是一脸不可置信,伴着老师鼓励的目光,走上了讲台。我缓缓低下头,全身血液似乎都凝固了,听着老师对同桌说的那些语重心长的话,我失落不已,嫉妒如同一条贪婪的毒蛇缠绕在我的心上,令我有些窒息,同桌脸上挂着的笑容都显得刺眼不已,我一节课都没有再说一句话……
下了课,同桌用胳膊肘轻轻捣了捣我:“生气啦?”我心中有些惭愧——同桌平日学习就比我认真许多,她付出后得到的回报本就理所应当,作为她的好朋友不仅没有祝贺她,反倒嫉妒她的成绩,便摇了摇头:“没有。”她笑了:“这么快就认输啦?这可不像你啊!我们期中考试再一决胜负!”我抬起头,正好撞进她满含笑意的眼中,似一泓碧波,又似一汪深潭,深得见不到底,在恍惚中记不清后来发生的事,只记得我轻轻说了“好”。
之后我和同桌共同奋斗,为了期中考试的“胜负”而拼命学习,当收获着老师对我的赞扬时,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付出必有回报”,我的心里甜甜的,醉醉的,好像装进了一个春天。同桌的真诚善良令我钦佩,她的教养更让我懂得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有关教养的演讲稿4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五(3)班的李源源。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懂礼仪、有教养的人”。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手段。
我们学习礼仪,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而“话”从心里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志士用他们的言行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大家所熟知的新中国周总理一生鞠躬尽瘁,是全中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典范,他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一一握手道谢。
我们从这里看到的不只是简单的一种礼仪,更是做人的修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更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言语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同一件事情,因为我们的态度不同,说出的话语不同,往往结果也大不同。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幕:下车时一名小学生不小心脚踩到了前面一位打扮时尚的年轻阿姨的'裙子,使阿姨差一点跌倒。这位阿姨回过头来满脸怒火,正要发作。但是这位同学红着脸对阿姨连声说:“对不起”,赶紧从书包里掏出纸巾俯下身去擦拭污迹,阿姨高声斥责的话只说了一半却咽下了,说了声“没关系”,一场即将上演的“疾风骤雨”就这被一句“对不起”化解了。
其实,在我们同学之间的交往中也不乏类似事件。有时因为我们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给我们大家都带来快乐,有时因为我们言语不慎会引来一场争执。不同场合我们得当的使用这些文明用语,会让人与人之间多出很多温情。同学们一定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帮助了别人,对方一句谢谢会让你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当别人不小心碰到你的时候,一句“对不起”,会消除你心中的不悦。因此,我们也要学会在得到帮助的时候真诚的说一声谢谢;在不小心冒犯了别人时,及时说一声“对不起”;在请求别人帮助时不忘礼貌地说一声“请”;为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捡起掉落的东西,给匆忙的行人让让路,给家人、朋友、同学、同事、邻居送上友好的微笑,等等。
这些看似是日常的生活中的小事,却展现出一个人的个人修养。我校第十五条校规明确规定:“与人交往要有教养,打招呼不要用“喂”这类语言,回礼时不要手插裤袋,咀嚼食物等,受到帮助要道谢,别忘了习惯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打搅了”“不好意思”等礼貌语言。“
如果我们大家都做懂礼仪、有教养的人,我们不但树立了自我的良好形象,我们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必然更上一层楼,我们会生活在友好、宽容、关爱、温馨的氛围中,我们每个人的小改变,小进步,必然带来全社会的大改变、大进步!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希望大家都勇于展示一个有礼,有教养的自我。
谢谢大家!
【教养的演讲稿】相关文章:
教养经典语录12-14
以教养为话题的作文01-24
教养演讲稿01-02
教养演讲稿15篇11-15
阳光少年演讲稿做阳光少年的演讲稿11-19
实用校园演讲稿 校园的演讲稿作文11-19
心怀感恩励志成才演讲稿演讲稿11-02
演讲稿02-21
经典的演讲稿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