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读后感

时间:2024-10-22 17:40:19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分身》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身》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身》读后感

《分身》读后感1

  正如我爱着你一样,假如你也爱着我,那么除了死亡,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分开。

  继村上的《1Q84》后的第二本双主线的小说,一直很佩服东野圭吾的大局把控能力。《解忧杂货店》如此,《神探伽利略》如此,这本《分身》亦如此。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女孩,两场处处透露着古怪的事故,它们背后却有着一张足以把控整个日本政界的黑手。

  东野圭吾的故事都是让人佩服的。

  就算在你确定了答案之后,依然想看下去,一章鞠子一章双叶的自述也不会让你感觉很乱,反而有一种上帝视角的感觉。

  氏家鞠子发现一直热心帮助她的下条小姐居然将自己称作实验结果;小林双叶发现一直体贴关照她的胁坂讲介居然是那个神秘势力中某个女人的儿子,而他,也不知是何居心…

  鞠子和双叶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是发光的珍珠,少数冷静的人知道那是未回收的化学武器,只有极少数的人把她们当作人——她们自己,父母,胁坂讲介以及作为读者的我。

  虽然在小说最后,鞠子逃离了实验室,与双叶相遇,但是接下来她们能有原来的生活吗?先不说静惠自杀身亡、小林志保被杀害、氏家清为了女儿与北斗医学院研究室变成了灰烬,双叶在接到鞠子之后,汽车油量不多,能不能开会安全的地方还两说。胁坂讲介被双叶玩弄、他母亲也下定决心想要“回收”这两个“实验品”。再者,黑暗之中的那双大手刚刚发现这对难得的“实验数据”,这至关那个足以动摇整个日本政界的男人的生死,怎么忍心轻易放过?

  最后结局怎么样呢?我不知道,或许这样的结局就是最好的,半遮半掩。

  世事难料,当你行走在世间,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来,要到哪去,仿佛世间只有孤单的自己,和要追捕自己的黑暗势力。

  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只有自己能够拯救自己。

《分身》读后感2

  卡伦是一名多重人格障碍症患者,她有17个分身。这些人格住在她的身体里。此书会告诉你卡伦变成这样的原因,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如贝尔医生形容的那样,他本以为这些事只会发生在电影里。是的,卡伦经历过巨大的痛苦。

  看完此书,会对多重人格障碍症患者减少未知的恐惧心理,其实他会让你感动,让你觉得,这些诞生于卡伦身体里的人格,就像母亲分娩的孩子一样真实。

  有些人格承受悲伤,有的有强烈的.自残和自杀倾向,书中会看到很多这样的情节,不过这绝非是他们的错。有一个恰当的形容,这些人格就是用来承担悲伤的,他们不会感到一丝一毫的快乐。

  有的人格分享快乐,有的理智,专注,很会照顾别人。他们帮助卡伦的内部免于毁灭,挺过一次又一次难关。帮助贝尔医生进行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人,付出了极大的贡献。

  你会了解更多关于多重人格障碍症的知识,对他们的意识形态,记忆,以及他们在卡伦身体里的位置(书中形容每个人格都有一个专属的房间,可以随意串门,就像是邻居。),诞生的目的。以及最重要的融合,融合前的卡伦记忆是分散的,她没有一个完整的记忆,也经常会丢失时间,书中提到,童年时期(12岁)卡伦每天有6至10个人格分别出现。直至在融合的过程中,每融合一个人格,卡伦就会获得这个人格的记忆,逐渐补全了过去几十年来的生活经历。

  卡伦现在生活得很好,在贝尔医生的帮助下,以及她自己的努力下,乐观地面对生活,这与她的经历,以及那些善良的人格(卡伦很幸运的事,所有的人格都在努力帮助卡伦)的努力密不可分。

《分身》读后感3

  读完本书感觉一下子有好多的想法在大脑中滚动,我能抓住的只是一些零碎的一闪而过的片段,有本书卡尔那让我揪心的人生经历,也有阅读中联想到的人和事,甚至想要述说的观点也是隔离的,像一个个电影胶片在前面一晃而过。对于心理学仍然知之甚少,甚至看书名最开始以为是东冶的书然后入坑,及至看到人格分裂又带着猎奇以为是女心理师一般的小说,而到了看到一幅幅手稿,或画或信,才渐渐发现这是一本白描一样的心理治疗纪录片。不可思议卡伦在婴儿时期就遭遇各种虐待,但转念,现实中因为孩子是残疾甚至是女性就遭到父母厌恶嫌弃乃至遗弃的又何曾消失过,只是卡伦所受更夸张更离谱,遭遇这样经历的卡伦能够活下来已属奇迹,而遇到贝尔历时十八年而被治愈更是幸运。让我不禁想你所遭受的苦难总有一天会过去,就像卡伦一般,甚至我有些佩服卡伦的顽强,她的'人格分离何尝不是她对特殊遭遇的抵抗和自我救赎,也因为这样一种顽强,他才会去找贝尔治疗,而幸运的是,她遇到了认为治疗她是最最重要事情的贝尔医生。

  卡伦的治愈何尝不是生命顽强如她的自我疗愈?一直揪心卡伦最后会怎样,看到她最后像正常人一样活着,甚至比常人更有力量,感觉真好。另一个小小的遗憾是贝尔医生,因为治疗卡伦,不但放弃收费免费治疗,还使得工作与家庭生活的界限混淆。寥寥几笔贝尔太太的抱怨,争吵,分居及至离婚,治疗中对孩子的想念…真希望贝尔太太能够跟贝尔医生破镜重圆,但也能理解她的离开,心善如贝尔医生,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在院子里不经意的抬头,就看到冲他盈盈一笑的贝尔太太呢?期待书以外的八卦好消息…

《分身》读后感4

  大学时期,曾看过一本心理小说,24重人格,深深入迷,更对心理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几年来,一直寻求类似题材的小说,然,这本心理治疗案例型纪实的故事让我期待已久。

  艾伦的童年,已不能用灰色来形容,本应该保护她成长的亲人们,却用无尽的折磨和虐待让她生不如死。我感叹人体机能像变色龙一样,为了生存不得不分裂,改变,甚至自行演变分裂成不同人格,来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秘密,人体更是有无限的潜能。我真的没有办法想像,她是如何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她的受虐经历,闻所未闻,更是普通人难以想像的。但是,这种无从所知并不代表这个世界不会发生此类事件,也并不能代表你的身边没有出现过这种案例,只是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自身没有经历过,或者说只是我们未曾近在咫尺的故事。通过苦难诞生的这十七种人格,每一种都是为了生存下去,甚至为了欺骗自己,那个受虐的人不是我,那个受伤的人不是我,那个承受侮辱的人不是我,这是一种逃避吗?如果逃避能够让自己永远活在快乐,幸福的世界里,那该有多好?可是,生活是残酷的`,在一段段遗失的时间里,艾伦的时空不停地转换,已然影响到她正常的生活,她遗失了自己。艾伦是不幸的,艾伦却是幸运的。如果她没有分裂人格的能力,她当真可以活下来吗?如果她没有遇到贝尔医生,她最终的选择只能是自杀吧?我由衷的尊敬贝尔医生,是他的不懈努力和耐心治愈了艾伦,他不曾放弃,整整十八年的时间内,有多少个深夜里接起艾伦各位分身的电话,从死亡的边缘把艾伦拉回来。多少次被艾伦悲惨的回忆折磨得身心俱疲,可是他一直在坚持着。他是善良的,他知道满身伤痕的艾伦已然受不得任何抛弃和伤害,他同情她,更保护她,他引导她,更真实地陪伴着她。我相信,奇迹是存在的,唯有人类的爱可唤得。

【《分身》读后感】相关文章:

《昆虫记》读后感 -读后感06-16

《昆虫记》读后感 -读后感15篇【精选】06-16

野草读后感11-10

《哈姆雷特》读后感11-10

石榴读后感11-13

哈姆雷特读后感11-04

目送的读后感11-03

《野草》读后感05-05

史记读后感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