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茶馆》的优秀读后感

时间:2024-10-13 13:21: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为《茶馆》的优秀读后感范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为《茶馆》的优秀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名为《茶馆》的优秀读后感范文

  几乎每个人都说《茶馆》是一位成熟剧作家的成功之作。——标题记记

  《茶馆》的故事都发生在一家名为裕泰的茶馆里。一部简单的三幕剧,借助一家普通的茶馆,浓缩了半个世纪,涵盖了许多符合时代特点的小人物,诉说着那些特定时代一个国家的悲哀。

  该剧主要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在时代变迁中逐渐破灭的故事。

  先说说这部戏里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馆》中所描绘的人物性格特征十分鲜明。每一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着当时社会上不同职业、不同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个出场人物,却没有一个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不同生活经历、个性明显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要读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深深地刻在脑海中。比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就像老舍先生的定位一样:聪明,有些自私,心不坏。

  通过全文,在我眼里,他作为掌柜,非常圆滑,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和恶棍夺走,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个情节,似乎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上,让人心酸不已。这样一个走中庸之道的店主,却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对比,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氛围的讽刺和不满。

  我们来谈谈这部戏的特别之处。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戏剧结构的巧妙和严谨。戏剧全靠台词塑造人物,一个人的性格都体现在他的每一个字眼里。“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语言技巧令人惊叹。《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有生活气息,但意义深长。在戏剧结构上,“茶馆”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虽然整部戏年代跨度大,没有主线故事,但并不零散难懂。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主角,从壮到老,贯穿全剧。

  这样,虽然故事是松散的,但它是连贯的。其次,故事中的人物与父子是一致的。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但每个人物所代表的群体仍然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让这个故事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气息。最后,每个角色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并与他们自己的时代密切相关。揭示了社会的角色,展示了许多各种角色的个性生活。

  有人评论说,《茶馆》是旧时代的葬歌,也是挽歌。《茶馆》这三个场景花了50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只用一些小人物如何生活和死亡来解释那些时代的各种讽刺和笑声。我想当你合上书的时候,你会觉得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而艰难的50年。

【名为《茶馆》的优秀读后感】相关文章:

茶馆读书心得11-26

茶馆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0-09

茶馆开业朋友圈文案02-02

背影优秀读后感05-18

《童年》读后感优秀11-06

[优秀]《父与子》读后感08-25

《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04-04

伊索寓言读后感优秀07-02

《雷锋故事》读后感优秀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