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

时间:2022-05-31 13:16: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看见》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看见》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1

  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完完整整看一本书了,总以为听着音乐,晒着太阳,然后一书一茶就足矣。当初选择《看见》一书也是鉴于同事推荐,实际上对于这类书籍我几乎很少翻阅,原想这应该就是一本自传,可是当全部看完,我却又不这么认为了。

  这本书是我拿起放下,再拿起又放下之后,断断续续一段时间后才看完的。每看完一个故事,我都习惯发会儿呆思考一下,书里面记录的故事有些我一点儿都不陌生,也总是情不自禁跟着她的文字,在那些人群与往事中穿行。可是透过柴静我所看到的似乎又有不同,可能出于她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关系,也可能是她看的更近,看的更深,看的更细,一个个故事总会让我呼吸困难,心痛唏嘘……

  非典时期的故事。平凡的文字中,没有过多渲染感情的'辞藻,却能轻易带我们进入20xx年那个大锅一样的北京。没有人强求柴静做这期节目,甚至连她自己也不能确定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可是她就怀揣着“我必须知道”,冲到了一线,冲到了那个让大家避之不急的真相面前。双城的创伤中,开篇前是一张从视频上截取的图片,她蹲着给一个小男孩擦拭眼泪。据说这个镜头在当时是饱受争议的,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表演性主持”,太过“虚假”。虽然当时我没看过这期节目,可是细细读了她所看见的故事,我却觉得这才是最最真实的,她是真正的用心去聆听了对方,这不正是情感的回归吗?

  像这样的故事看似平凡,可是要真正的走进它的背后,我相信一定不是这么简单的。这本书就如柴静自己在开篇之前写的“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柴静对于职业的热情和对自我不断打破再纠正的态度令人感动。因为我们都一样是普通人,会犯错、会惶恐、会困惑,不断的自省和思考能使我们学会去回归生活,去认识而不是去指责批判。其实生活中也好,工作中亦是。没有人生来就是成功者,对于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于自我纠正。她身上的这种态度和精神也更是我们所需要的,虽然我们的工作不同,但是我们也要有这种对工作、对职业始终保持热情的状态。书中没有太激情澎湃也没有太多愁善感,它让我们看见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世界的觉悟,还有如何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我很喜欢“看见”这个书名,简单的两个字,却有着深远的意义,看见眼前所见的,看透背后所不见的,看明白所表达的、所预意的……

《看见》读后感2

  在新华书店挣扎了好久,到底要买那本书呢,是买泰戈尔的诗集,还是买《看见》,一个29块,一个39块。幸好,最后还是选择了买《看见》。不知道为什么买,因为封面吗,封面上是作者柴静和一群老人坐着,她微笑着,姣好的面容,清爽的短发,眉目里透露出淡淡的睿智,穿着休闲的短袖和牛仔裤,吸引我的是那满是笑意的眼,温柔亲切看着在她前面的小孩,这是怎么样一个温暖的人,我不知道,我想知道关于这个记者的事情,抱着这个念头我买下了这本书。

  应该是因为自己也有采访的`经历的吧,也想知道别人的,我想。

  我不是学新闻的,可是因为某些原因,我觉得我和新闻是有联系的,但是并不了解新闻。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这是序言的第一段,看到这里,我居然莫名的感动了。关心新闻的什么呢,人啊,是啊,是人啊。我想起我在写新闻稿的时候,不是人而是事件,我恍然大悟。而柴静的回答让我也看了这是一个有感性的记者,有感情,是人。而人又是怎么样一个难以猜透的物体啊,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中国古代对人的定义是:有历史典籍,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以自省的动物。那些没有历史典籍的部族,虽有语言,能使用工具劳动,都只能算野蛮动物,其邦族称号在汉字中都从犬旁。人,是一种我们都会接触的东西。

  看过《活着》,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在这本书里,我又看到了关于活着的另一种解释”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理挣脱,这才是活着。“我们看到的世界也许并不是真实的世界,我们要探索其中的秘密只有探其究竟,也要从一步步的感受中体会感悟。

  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我们是不是会因为外界的因素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适应这个环境,我们理解这个前进,但是有时我们会忘记最初的梦想。一个经历了多少的智者才会说出的话呢。

《看见》读后感3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自我,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柴静。

  同性恋、吸毒、非典患者、家暴、孩子……当这些人进入我的视角,由新闻世界的大到这部分人的小,被否认、被隔离、以至受辱,人性的难测。柴静,她就像一股清流,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一些边缘的题目,大多数人不会碰到的问题,以这来剖析人性,看清无知和偏见。

  就像书中所说,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人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

  这世上原本没有条条规规,也没有谁生来就是对,生来就是错。正如此,条规并非完全的正确,倒像是大多数人达成的共识。这有点类似于投票,票数多者为胜,只是在投票中其余的投票人,无论在投票前还是投票后,他们都可以有自由不同的观点。

  但在现实,条规不再以类似于投票的形式看待,成了人类发展的固有思维,那些例外者又会被怎样看待?被归为异类?歧视?受辱?

  同性恋,当今一个敏感的.话题。虽有少数人赞同,但大多以恶心和难以接受来评价,谈及时大多话带嘲讽和调侃。因在大众看来这有背于固有思维,有背于人类发展史,同性恋,不像是纯粹的爱,或者说这种爱被看不起。但仔细考虑同性恋何罪之有?在时代的大潮中,逆流而行的人就一定要被大潮淹没?在生活中被压制、被痛苦囚禁,不能光明磊落地公之于众?

  柴静曾问:“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

  有人曾这么回答:“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把生育当作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所以说,当人们以这种原则来判断世事的是非对错,何来公平正确可言。

  臧克家说,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强调前者,人既然活着,就要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从蒙昧中睁开眼,看见这个世界的全部,看清这个世界的全部,捅破必然和可能之间薄薄的一层纸,世上应有敢于逆流而上的人。

  记得书第一页写到,想象另一种可能。

  最后一页写到,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的。

《看见》读后感4

  “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双城事件,是整本《看见》里最能引起我共鸣的章节。不为什么,只因为我在那些接受采访的孩子和父母身上,看见了我自己,和我家庭的影子。不不不,不是说我也因为失去朋友而服下老鼠药,我没这么干过。是我的内心世界也曾经是不被人所了解的,无人能说清楚它是什么样子,甚至我自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拒绝向其他人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不是我不想说,而是我不知道找谁说,觉得没人能理解我。正如文中的小蔡陈述的一样,“听别人说话的人”才是我认为能理解我的人。那时候,我父母的观念就像苗苗父亲,“给她吃好的,穿好的,还要啥?”只在乎我的温饱,不在乎我的感觉。而同学们对我又都是像小陈一样,“班上的人多了,哪个都是朋友。”不甚关心。老师?他们就是一群板着脸的陌生人。简单地说,我的想法就是“没有人会认真听我讲,他们听了只会笑我。”于是,怀着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感,我把自己的心锁起来,门焊死,窗用砖块堵上,认为“这样就没人会笑我了”。这样一来,也确实没人因为我说出心里话而笑我了——因为我成了一个喜、怒、哀、乐都在心里“解决”的人。心里“解决”不了怎么办?我就主动远离自己的内心,玩游戏玩一整天,在成就感中忘记内心的想法。这样过了很久,也就有了今天我的“严肃”表情。

  我认为,相比起事件中的孩子们,我比较幸运。因为我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经验和知识储备的.不断积累,我再度接受了这个世界,心灵又再次“对外开放”了,没有因为自己的封闭而造成严重后果。而双城事件中的孩子们,他们的不幸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没人懂”这一状态,只能抱团取暖,一旦团体中心的热源消失,所有人都会受冻。事件中的苗苗,就是那个热源。其他孩子,是围着热源一起抱团的人。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和成年人们的不理解,是寒风。正是寒风吹灭了热源,才让孩子们接二连三地倒下,最终成为一个轰动全国的事件。

  双城事件的确已经过去很远,但是跟这起事件中的孩子一样的人,像曾经的我一样也不信任这个世界的人,还有很多。怎么样去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怎么样去引导孩子们相信自己是“听人说话的人”。这的确,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只有每个人都面对了,寒风才不把孩子们逼上绝路。

《看见》读后感5

  这本书通篇都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也可以认为是对原生家庭的再定义。下面我主要谈谈对依恋关系、同伴群体和自我意识的个人理解。

  依恋关系是一切社交关系运转的基础。本书中的依恋关系应该是特指子女对父母的依恋,从呱呱坠地时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到后来的归属与爱的需要,都可以认为是一种依恋。而对于这种关系父母需要格外警惕,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父母是孩子的驾驶员,想让孩子去哪就把车开到哪,这样操控孩子的生活只能适得其反。作为父母,做好副驾驶即可,必要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不要让他们偏离方向就好。

  仔细看来,书中的依恋关系其实还是在强调原生家庭的意义。如果孩子在家里最起码的生理和安全需要都无法得到满足,就不用提更高层次的需要了。就如序言中那个女士的经历一样,她在婴儿期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内心得不到回应,她渐渐绝望了,不再哭闹,变成了一个很乖的孩子。长大后,她变成了一个看上去很好的人,处处把别人的感受放在首位,这让她拥有了很好的人缘。她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可是当她做了妈妈后,问题终于爆发出来,她发现自己非常恐惧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所以在家庭的依恋关系中,放纵型和权威型都不太合适,它们都容易把孩子从这种依恋关系中推出去,推到另一边所谓的同伴群体中,这样的后果是很难预测的。因为同伴群体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同伴群体只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特定条件下凑在一起的松散群体,没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容易让孩子迷失在群体中。同伴群体不等同于朋友,真正的朋友清楚彼此的界限在哪,尊重对方的想法,不会去试图主导对方的思想;同伴群体则不然,群体中没有太多的约束,容易使个体失去个性,放弃自我主见来迎合他人,这样的`群体导向就非常危险。

  然而令我们担心的是,校园里边绝大多数的同伴群体不是积极向上的,而是以娱乐、游戏、交际圈子为主。有一次,我吃完饭在校园走着,听到几个同学在激烈的讨论着什么,我以为他们在讨论数学题,凑近一听,“放大招”“闪现”“平A”这些词汇让我愕然,我心想,他们要是把这一半的热情分给学习该多好啊。还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几个同学在相互炫耀,他的羽绒服多少钱,他的裤子又多少钱,他的那一身值多少钱。这都是啥价值观啊,让我不忍直视。这些种种,不由得让人对绝大多数同伴群体担心忧虑。

  恰恰在这个时期,孩子还没有完全的自我意识,很少有自己的主观思想,更容易被群体极化。如果没有好的家庭关系与父母引导,很容易让孩子在没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总而言之,把依恋关系这个基础夯实,才有可能万丈高楼平地起,站到更高的层次,看到更远的远方。

《看见》读后感6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初识柴静,是在杂志封面上,面容清秀,人淡如菊。后来看她的节目,没想到她瘦瘦的`身体里却蕴藏着强大的力量。她话不多,但做的节目总是能直击人的灵魂的最深处。后来就有幸读到了她写的《看见》这本书。

  《看见》这本书记录了柴静的成长足迹,让我们见证了初为记者的她曾有的茫然和徘徊,让我们体会到她经历失败时的低落和成功时的雀跃,也让我们目睹了一名记者褪去青涩,逐渐丰盈,走向成熟的历程。

  柴静的表达总是很理性,包括她的用词,包括她的语速,但这种字里行间的平实却让人感受到她克制的感性和柔情。非典的采访让柴静跃入大家的视线,很多人记住她的勇敢和作为,我总感觉柴静此举不管是出于她对职业的责任感还是对历史的认真态度,都是源于她内心最质朴的力量驱使,这应该才是柴静打动我们的最主要原因。而奥运会瞬间这期节目,柴静的视角并没有停留在金牌的获取者,她拍摄的瞬间让我们看到了奥运的另一面,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奥运更强烈的人文冲击:训练的路途要穿过“枪林弹雨”的伊拉克短跑选手达娜、比赛前因为左膝伤痛只能单脚站立的台北跆拳道选手苏丽文、一手举金牌、一手握亡妻照片的德国举重选手施泰纳,她或他们也许是奥运会边缘化的案例,或者说是殊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精神没有背离,反而是更突显了奥运精神,这些有血有肉的奥运故事,不仅是吸引我,更是打动我,打动我更深刻地工作和生活,努力将生命的精彩演绎至极致。

  包括柴静,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她们完美,而是因为她们一直在调整,努力朝好的方向调整,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她们懂生活,爱工作,把感性和真性情同时赋予工作中,把突破和激情也赋予了生活。真的很好,柴静让记者看到未来,看到可以努力的方向,也让我们不是记者的人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看见》读后感7

  偶然间,在隔壁自习室,看到一本书--柴静的《看见》。很早就知道这本书了,一直以为是《看见》这本书是关于柴静的自传,现在一读,别有洞天。

  《看见》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感人。书中文字沉重,也比较有深度,需要边认真读边去思考。十年看见,不仅见证了柴静的成长历程,也是柴静带我们看到一些流淌着的生命,正如书的背面作者提到的,“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同性恋、吸毒、非典患者、家暴、孩子……等等这些平常讳莫如深的事件摆在我们眼前,当这些人进入我的视角,被否认、被隔离、以至受辱,让我们看到人性难测的一面。

  看见,看后才能见到,学会去看,才能见到。毕业一年多了,看这个社会却有好几年了,有时候也会看的不真,看的模糊,却还想保持一份学生的纯真,不料多数时候都处于蒙昧。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人是可以流淌的。去看见,去了解,才能不执拗于一个圈子,才能获得更大的'自由。

  有时候在想,我为什么要看书呢。是充实自我还是填补寂寞,是迫不得已还是心甘情愿,后来我才发现,看不同的书时心境与缘由皆是截然不同的。当我刚脱身于考题的苦海,偶有闲心的翻开这本《看见》之时,由非典到最后的卢安克,正如柴静所言,真实的万钧之力撼动了我。而看书,是为了让这些我狭窄的视线外的真实,惊醒我所习惯的生活。

  昨天是记者节,记者=记着。我对于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崇高的敬意。

  原文有所感触之句:

  1、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

  2、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3、留言里听到了很多声音,有人说:为什么许多人都选择屈服?因为他们觉得投入太多,收获很少或根本没有。

  4、采访不用来批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5、纪律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

  6、那位妈妈说:不光是简单,不光是家长,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我就错了这么多年。

  7、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一个片子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记者只要别拿石头拦着,他自己会流淌出来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看见》读后感8

  我的双眼每天都在观察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东西映入眼帘,脑子却来不及分析和揣摩,大部分时间只是猎捕一些吸引眼球的事物,诸如《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的报道。由此,我怀着好奇拿起了柴静的《看见》,想看看这些报道背后的故事。

  一件事物的吸引力,大多源于人的好奇,而一个个新闻报道的取材却源于种种矛盾的火花,对它们的判断很容易被自我感情所左右。通过他人提供的新闻线索,初到《新闻调查》的柴静在采访中,往往有点盛气凌人,用压迫式的提问让对方哑口无言,内心浮现出一种游侠惩戒恶霸般的快意。但随着栏目采访的多元化和深入,她慢慢成熟,体会到了“真实”一词的难以捉摸和难以判定,更懂得了如何审视矛盾双方。我从她看待他人方式的变化中获益,明白了从压迫式提问的自鸣得意到展示事件双方的平静叙述过程中,人经历着从暴戾之气到沉着静心的转变,心境从争到不争的背后,隐藏着学思悟践的自我追寻。看见他人犯错时,正是审视自己的契机,不妨将自我代入对方的处境去思考,因为“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只是在“病友之间相互探问”。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人性在事物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个人特殊性的形成和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来源于自身周围的环境,因此用自我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时,本身就存在着不平等。在看待社会各种现象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随着事物的表象呈现愤怒、彷徨、无奈、失落的.状态,深入探寻时也会感到手足无措、黑白难辨,对自我的信心和成长的期待产生疑问,那往往是因为忽略了事物中那些深层的“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这时,迫切需要通过事物中的微观现象,去找寻人类所展现的意志力、坚韧度、博爱心、道德观等内容,在化繁为简的同时也能让内心感受到自古延续的善与恶的对抗、期待与现实的距离、塑造自我与随波逐流的烦恼……不再迷失于抽丝剥茧寻找真相,执拗于判定是非对错。

  表象的云雾渐渐吹散,内心的混沌渐渐沉淀,清澈恬静的感觉让人倍感舒畅。一些人用一己之力去推动事物的改革或进步,一些人奉献自我去追求自己的理所当然,还有一些人没有条件去付诸行动来实践自我,只能在文字中找寻一些安慰。他们不经意间远离了双眼被表象遮蔽的危险,躲过了被感情左右的困局,得以品味清澈恬静的甘甜。《看见》一书只是帮助读者打开窥探世界的一扇窗户,指明一条不易被普通人发现的小径,如要铺就自己的人生道路,不仅需要成长的阅历和平适的心境,更要去自我追寻和思悟。在看见他人的同时,不要忘记去找寻自我!

《看见》读后感9

  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柴静,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她。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参加的一个演讲比赛,她说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这五分钟的演讲给了我巨大震撼,原来演讲还可以这么性感。我当时反复看了无数遍。

  然后开始关注她的节目,看见。几个月前,去了清华听了她的讲座。于是一直关注她,当听到一本叫做看见的书时。我早早的提前市场发行时就已经看完大半。

  《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里面没有说教,却让我一个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记者不是评论,而是客观的呈现新闻事件。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我通常会看看看着就会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经在不同的人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走的太远,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这是陈莽说的。每看一次,就会愣愣神,想想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里面打动过我的还有很多很多,有些话能够让我悔改,而有些能够让我有意识。就像一粒分子一样,在我脑中开始量变。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本书能够让我安静下来,向内开始学会观察自己。一层一层的'刨,就像结伤疤一样,把自己最丑陋,平时不敢给别人呈现,自己也不愿意想的部分展现出来。这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虽然很疼痛,但是确是在帮助我不断进步。

  看完《看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语言开始变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认,在青春期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就不上学了,并且以为这是一种幸福,并以不学习为荣。而后来走入社会发现知识结构明显跟同龄人有差距。于是开始看各种类型的书,但是对文字相当迟钝。柴静说过自己是对语言敏感的人,对采访对象的每一个字都能够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采访者的真实内容,然后呈现给观众。看完柴静的书,我开始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再看每一个字的时候也更加的在意。

《看见》读后感10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欺骗。以前,我总以为,欺骗,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去骗别人。但是,当我读了阿真的《我看见了大海》这篇文章以后,我就不这么认为了。欺骗,除了我们平常见到的那种让人愤慨的恶意欺骗,还有一种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的善意的欺骗。

  《我看见了大海》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名叫河子的女孩子,由于她身体畸形、相貌丑陋,所以,在她八岁以前从未出过家门。

  上天给了她一个畸形的身体,丑陋的相貌,但又赐予她一个值得她感激与骄傲的继父。

  就在她八岁那年,她的亲身父亲离她而去,她的继父如天使般降临到她的身边。在继父的帮助下,她勇敢地走出那八年来从未走出过的'院子,开始迈出了她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步。

  但是只是走出那狭小的院子是远远不够的,她还得学会生活。对于一个天生畸形的人来说,要学会独自生活,那是多么困难啊!于是,她继父开始用大海的故事来吸引河子,因为他是海员,对大海当然是十分的了解。继父用为看海作准备来鼓励河子不断的进步,终于用了七年的时间让河子学会了买菜、做家务等独自生活的能力。七年了,河子整整努力了七年,可当河子知道,这只是一个骗局时,她是多么的伤心。

  但是只是走出那狭小的院子是远远不够的,她还得学会生活。对于一个天生畸形的人来说,要学会独自生活,那是多么困难啊!于是,她继父开始用大海的故事来吸引河子,因为他是海员,对大海当然是十分的了解。继父用为看海作准备来鼓励河子不断的进步,终于用了七年的时间让河子学会了买菜、独自进商店买东西、做家务等独自生活的能力。七年了,河子整整努力了七年,一切都是为看海,可当河子知道,这只是一个骗局时,她是多么的伤心。

  其实继父早就知道他不能带河子去看海,因为他得了很严重的过敏性哮喘病,不能接近海洋。他之所这么做,是因为他想让河子学会独立生活呀!可惜的是,当时的河子并没明白继父的良苦用心。

  直到继父去世以后,她一个亲人都没有了,虽然她是一畸形身体的女孩,但是她仍然能够独自在闹市中穿梭,熟练地做着家务,并通过照看孩子的劳动获得报酬,养活自己。此时,她才忽然明白了继父七年以来的良苦用心了。所以她无数次地站在继父的遗像前说:“伯伯,我真的看见了大海,真的,我看见了……”

  通过这场感人的骗局,让我明白了:有时候“欺骗”别人也是一种爱,因为爱,所以才会用善意的谎言来欺骗她们;谎言也不全都是恶意的,有时也会有善的一面。对于善意的谎言或欺骗,是我们每一个都渴望得到的。

《看见》读后感11

  这本书早就借来了,可是一直没看。前几天遴选进面试,可是领导不让去,无果。心里堵,不想做事,于是开始看书。今天看完了,浑身轻松,自己做完了一件小事。

  我很喜欢这本书,有两个理由,即直面分歧、面对感受。离奇事件的背后,可能是因为一次偶然,也可能是个笑话,通过柴静的视角,我慢慢意识到,离奇事件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必然,也可能是一种情感。

  真实的力量非常强大。一个敢于批评而又得到大家认可的官员说,因为我批评很准确,所以大家认可,因为官僚系统是一个复合(我自己用的是“复杂”这个词,翻了笔记本才发现他用的“复合”)系统,只有一种人就玩不下去了。征地拆迁之中,仿佛是充满邪恶,又好像群魔乱舞,现实最终在实实在在的细节中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复杂而又充满疑惑。柴静说不是批判什么而是发现什么,我觉得很有道理。一个人有错有罪,早就够了吗?不够。人的背后,是情感,是利益,道德和对错可以评价一个人,却很难影响一个趋势。一件事有结果了,就够了吗?不够。事件的背后,是一个个细节,结果可以传播很远,但只有细节才能够让事件回归,让人们关注事件发展而不只是记住一个传播出来的结果。

  内心自有万钧力。这个力,可以严重伤害自己,可以很好的造就自己,可以泯灭自己的灵魂,可以吞噬你我的生命。人是有温度的,事件是有温度的,历史也是有温度的。我们感受不到温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接触的人、事件、历史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太麻木。我这几天给母亲和另外一个友人打电话复述自己一天的活动和感受,母亲愿意听我讲,好友却不愿意。互相讲自己一天的经历,是一个很不错的成长方式,回顾自己一天的生活可以让自己的感受更加敏感,说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才会不会积累情绪,有人说有人听才能够增加了解。若不能够倾听,便不是真正的感情。看到柴静的报道,我经常在感慨,若是家人能够多一点倾听,家庭的悲剧就会少很多,人生的悲剧就会少很多。说出来靠勇气,听进去靠耐心,若是这一点勇气和耐心都没有,自己便失去了战胜生活的最大的`秘密武器。

  我会继续寻找愿意倾听和倾诉的人,因为我想拯救自己的灵魂,我也愿意顺带拯救愿意自救的灵魂。

  接下来继续看书吧,看书可以让自己了解更多的人、感受和事情,自己的心会慢慢变化。其实自己内心一直有一些自卑,没有出色的体育项目,没有钱,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出色的工作和学习。可是自己依然要追求快乐,并希望给更多人带来快乐。这就是我自己,我接纳我自己,完美也好残缺也罢,走运可以事事不如意也罢,这就是我自己的命,我努力追求可是也接纳命运的安排。

  用随心所欲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对自己好点,对别人好点。

《看见》读后感12

  刚刚翻上两页,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住了,平实无华的叙述,触动人心的故事,让我忍不住一页又一页地翻看,一遍又一遍地思考。

  感觉这是一本能触动心弦的书,读完,心里却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和同样看过的爸爸讨论方知,那是因为真实。爸爸说,很久没有看这么沉重的书了,我又何尝不是,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作者十年以来采访的书,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对生命,对现实世界中种种现象的理解。读它时,共鸣一直存在,让我犹如身在其中,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不断地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这本书给我两方面的震撼,其中一点就是对事物的思考,认知与理解的能力。我们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在哪,又为何而做了些什么吗?当我们看一部电影,一部电视时,脑中是否会第一时间想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很多被我们视而不见的细节才是我们最应该知道到的。你或许不会关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新闻,你或许不会在意遥远他乡的违法征地或污染,你或许会对不收零钱的行为做出让步,你或许会对不开一张五块钱的发票忍气吞声。

  但是明天,如果被拖欠的人是你,如果被征地的是你辛苦劳作的父母。你还会淡定吗?如果明天,不给开的发票从五块到五十再到五百五千甚至更多,你还能“淡定”吗?现在的人们,为了自己少惹一点麻烦,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漠视一切。回顾历史,中国不就是因为有太多这样的人民而有了屈辱的历史。今天,我们高喊着以史为鉴的口号,却忘记了那辛丑的条约的签订,这何尝不令人感到沉重。生活在条条框框,被权威“统治”渐渐麻木的人们,这又何尝不令人感到沉重。读后感·我们需要的发声人,不是某一个,某几个,而是全部,是浩浩荡荡的龙的传人们。

  除了这样无声的“歇斯底里”,还有另一方面的.震撼,那就是见到了作者笔下那让人心动的团队。千里迢迢,不畏艰辛,去寻找它们热血中的真理。“几十平米,低着头都知道对方要干什么的温暖是难以言表的”这段描述,着实触动了我的内心。这样一群知己知彼的伙伴,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挚友,实在令人生羡,令人感动,以至于令我一度有了当记者的想法。那些年,她们拼过,累过,战斗过,现在作者想来,也一定满怀幸福吧。

  书名为《看见》,柴静将她所看见的,别人看不见的,让我们看见。告诉我们不要盲从,要理性,要理解。她说,不管怎么样,我们终将像水溶于水一样,但她不一样,她是这茫茫大江中,最真实,最清澈的一涓。

《看见》读后感13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开篇大事件就是非典,是我小时候经历过的,稍有印象的大新闻。柴静是初当记者,热血沸腾。她闯进了很多医院,有些地方不让摄像,她就只身一个人闯进去,当时也顾不了想那么多。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都会有人去世,可能昨天还见过面,甚至刚刚还鼓励他要坚强抗争病魔,今天他可能已经不在人世。柴静每天出入于医院中,有时甚至只有简单的消毒措施,随时可能感染非典病毒。她恐惧吗?不,这不是恐惧,有个更强烈的情感控制着她。她本以为极度悲伤绝望时候的表现是嚎啕大哭,看到非典病人都坦然接受事实,没有抗拒也没有哭,活着就是活着,心脏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柴静最让我敬佩的地方就是,不走寻常路。她做的新闻大多报导了社会最底层人的生活。也朋友劝她说不要做这些边缘题目,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经历。看到这句话就哭了,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够好的时候,有千千万万的人生活比我们更糟糕。我们既然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就很大程度上免于受辱。没有人关注她是否在某个地方遭受伤害,没有人关注她的…死活。我从之前没有关注过的这些人,漠视他们的死亡。看过这篇文章后,我开始同情这些底层的人物,却不知,与柴静犯了一样的错误,感情用事。

  什么是正义?作为一名记者,柴静本能的想去伸张正义。但是正义又是什么?如果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岔路就永远到不了最终的胜利。事出有因,人人都为了生存想出自己的道理,所谓的正义招摇一时,但是背后却是无底的黑洞。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作为记者不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正义中,即便是所谓的”恶人“,也有自己的无奈与辛酸之处,他们不需要同情,事实即为正义。真相,即为正义!

  最后几篇故事又从理性回归到了情感,开始还奇怪为什么这样安排书的结构,后来慢慢才懂了,这是柴静自己的蜕变历程:感性——理性——人性。民国法学家吴经熊曾经说,在每一个罪犯判死刑的时候,都会为他祈祷。何帆是一名刑事法官,年少时候认为这是”伪善“,直到真正成为了一名裁决人生死的法官时候,他把书边的评论默默划去,写上了”人性“。采访卢安克时候,柴静对自己的反思又是一次对心灵的.涤荡。无能也是一种力量,不以改变为目的而努力,顺其自然,接受生活带来的一切,受过的苦都将照亮未来的路。

  这本书中,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和政治的雄心,柴静选择了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是帮助她一步步蜕变成长的事件。恰好的相遇,如水一般,相融在一起,浑然难分。

《看见》读后感14

  看《看见》之前,我先看了本书的简介,当看到“自传性作品”时,我在内心已经把它定性为一个优秀记者的成长之路。等真正看完之后,才发现和我想象的还是有一些区别,这本书以柴静的采访作为线索,在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的同时,自己也在一步步成长,从青涩走向成熟的,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到真正成熟的记者的转化,在她每次的自省当中,又一次次的升华自己。

  “看见”,从镜头中看,从每一个人的眼里去看。当我们看到一些事件,往往已经定义上了善恶,往往都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谴责。而柴静却能够通过镜头,告诉我事实真相并不是想象中的非黑即白,当事人为什么会做出这些决定,在作出决定的背后又经历过什么,抽丝剥茧般的把真相展露出来。

  当我看到非典那一章的时候,对我的震撼不亚于一场心灵地震,我从未想过非典是那么的严重。当时我还在上小学,对非典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每天例行公事一样的探测体温,从来没有想过非典是这么的可怕,可以轻轻松松剥夺无数人的生命。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无数白衣天使站了出来,为抗击非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阻止了非典的`蔓延。

  在汶川地震时,远在河北上初中的我都能感觉到震感,更不必说位于震源地区的汶川了,那是我根本想象不出来的灾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在当时,无数人民子弟兵和志愿者赶赴灾区,全国人民捐钱捐物支援灾区。地震灾民就算亲人在灾难中丧生,也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园。

  在每次的灾难面前,并不仅仅只有黑暗,在黑暗中,有那么一丝丝的希望像阳光一样照射进来,慢慢地扩大。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这些与我们休戚相关的事,也让我们知道了我们肩上的责任和担当。

  在社会阴暗面的揭露上,我并没有对当今社会失望,相反,只有把这些阴暗面揭露出来,社会才会变得更好。我始终相信,什么东西都会慢慢变好的。

  在看这本书时,经常能找到共鸣,许多观点直击内心。对人性也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每个人都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做出的选择,都是符合自身的利益的。人并不是只有一面,也不可能只有一面,世界上并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在做事上,无论做什么,都要坚持下去,行百里路半九十,想要成功,就只有坚持这一条路。

【《看见》读后感】相关文章:

看见初中作文03-08

看见读书笔记05-26

以生命的名义——《看见》读后感06-09

看见的读书心得09-05

《看见》读书心得10-10

看见彩虹的朋友圈说说03-13

看见彩虹的朋友圈说说4篇03-13

看见彩虹的朋友圈说说(4篇)03-13

看见彩虹的朋友圈说说精选4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