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调查报告

时间:2024-10-20 13:32:23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零食调查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零食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零食调查报告

零食调查报告1

  调查人:xx

  调查时间:20xx年6月20日

  一、问题的提出

  民以食为天,大家都很注重健康,但有些上班族更注重味觉体验,还有的小学生更喜欢甜的,辣的东西,就总会与零食打交道,但零食总是有一些食品添加剂,会危害小学生的`身体。为了找出并根治零食对小学生的危害,我们开展了“小学生与零食”的调查活动,对小学生与零食之间展开一个全面调查。

  二、问题的主旨

  人们一般很注重吃,因为吃总是和健康二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食物会对人的身体带来好处,但现在人的食物中又出现了零食,零食对身体有害,但由于味道好吃,备受小学生的喜爱,人的身体需要吸收营养,如果饮食不当,会引发各种疾病。

  三、问题的表现

  小学生每隔一星期差不多就要去一次超市,每次的消费多,回到家里不吃饭,一日三餐只吃零食,有的小学生还用零用钱到校外买零食,最终导致肥胖营养不良,智力下降等疾病。

  经调查发现,小学生每年的零食堆起来就像一座山,累积的热量达到了三百万千焦。

  经过商议,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多吃零食的后果,一些有自知之明的孩子自己会明白。

  2、可以控制小学生的零用钱,让他没办法自己去买零食。

零食调查报告2

  现在,人们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抵挡不了零食的诱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随时都可以看见拿了零食吃的学生。课堂上很多学生趁着老师转身的机会去拿出来吃。有一些学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所以我调查了我们家以及邻居们吃零食的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关于吃零食的报告。与调查表明,有98%。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有70%,经常吃零食的有25%。,偶尔吃零食的'有65%。在我们家仅有3%从来不吃零食。

  香的,脆的,甜的,酸的。闲的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大多数人最喜欢吃的食品。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还是越吃越瘦小。

  在我调查的人中,不少人在晚餐之后就边做其他它吃零食,还有躺在床上吃零食。这样吃零食会过度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第一个,油炸类,会引起发胖和身体的不健康的生长发育。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是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营养特点是?蛋白质和热量供给充足,脂肪和食盐过多。因此,应当少吃薯片,薯条,炸鸡翅以及油炸方便面等食物。脂肪含量过多的食品包括奶油蛋糕,冰淇淋,黄油类食品都应该少吃。

  第二个高糖食品,所谓高糖食品,不仅包括加入干糖太多的甜食和糖果,也包括一件分为成分的食品。而现在商家卖的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量较高,如各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等。这些饮料中包含了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这些都可能会让小孩发育不良。

  第三个,把快餐当零食吃。一些快餐的脂肪含量太高,营养不均衡。对小孩子体格发育不利。

  小孩子经常吃零食的原因:有一些家庭饮食没有规律,吃饭时间或早或晚不能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有时做饭晚了又怕孩子饿着就给孩子吃饼干,糕点之类的。到吃饭的时候就吃不香了,饭就吃不下去了。然后肚子就会越来越饿。有的家长又过度念孩子,一切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走着也吃站着也吃,所以他们就大肆的吃零食。结果越吃越多,也就越来越饿,如果要改善这个坏习惯,家长们要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孩子不要吃零食。让孩子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临时的坏处。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的吃饭,饭前不能吃零食,今天影响食欲。要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进餐。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它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零食调查报告3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选择从网上购买食品。研究表明,线上购买食品的行业整体平均水平高于实体店的平均水平,而且这个数据近几年来是持续增长的。

  随着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费者对吃也是越来越讲究,线上进口食品的消费热情不断地被挖掘。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线上进口食品的市场不仅成交量直线上升,市场渗透率也不断扩大。

  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在购买零食比例中,女性占总比例的`68%,男性占总比例的32%,购买人数超过男性的2倍多。而且她们对于新鲜零食产品的探索欲望极强由此可见,女性是零食市场上最大的主力军。其中以90后到95后的女生为消费主流,饼干、糕点、蜜饯果干以及坚果类食品为主。糖果、巧克力等的销售占比有所下降,说明高糖分食品正在被替代,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正向健康化转移。

  休闲零食销售也会受季节和节日影响很强,往往年后进入淡季,9月和10月走入旺季并在年底迎来高峰。受到市场,坚果类休闲零食作为年货非常受欢迎。由于供应链因素,巧克力易融化在夏季不宜储存运输。

  从地域方面来看,一二线城市是购买零食的主要引领地,其中以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以及北上广的人数最多。其中二线城市以接近50%的分布占据了休闲零食消费的主力地位。三四线消费格局来看,其空间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休闲零食行业进入移动趋势时代,移动端销售额迅速增长。

  从20xx年起,一系列跨境电商政策开启了海淘阳光化时代,跨境电商迅猛发展,预计未来3--5年仍将保持高速发展趋势,加速了线上零食行业的发展。

  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20xx年中国将成为最大进口食品消费国,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线上进口食品中,休闲零食占比成为最高,接近40%。

  线上进口食品交易规模高速增长,同时“进口”渗透率也在迅速提升,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会更多得考虑进口品类。休闲零食上渗透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零食调查报告4

  一、提出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油炸食品作为中国传统的特色食品一直得到广大人们的青睐、我们学校的许多小胖子多是油炸食品的爱好者。油炸食品是属于健康食品吗?为什么那么多的小胖子表面上看起来很壮、身体却是虚弱致极、稍微运动两圈就喘不过气来呢?

  二、分析问题:

  油炸食品是一种传统的方便食品、利用油脂作为热交换介质、使被炸食品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水分以蒸汽形式逸出、使食品具有酥脆的特殊的口感。采用油炸的`烹调方法、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延长食品的保存期、改善食品的风味、增强食品营养成分的消化性、因此油炸食品在国内外都倍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油炸食品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问题。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丙烯酰胺是已知的人类可能致癌物、其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危害。

  三、科学依据:

  油在高温烹调时某些分解和聚合的产物对人体是有毒的。在煎炸食品过程中、当温度达到250~300℃时、同一分子甘油脂的脂肪酸之间或不同分子甘油酯的脂肪酸之间会发生聚合、使油脂粘稠度增大均可生成如环状单聚体、二聚体、三聚体和多聚体等。由于环状单聚体能被人体吸收、故毒性较强、把属于环状单聚体的已二烯环状化合物分离出来、按20%比例掺入基础饲料喂大鼠、3~4d就死亡;以5%~10%比例掺入测大鼠、出现脂肪肝及肝肿大。二聚体可使动物生长缓慢、肝肿大、生育功能出现障碍。三聚体以上因分子太大、不易被人体吸收、故无毒。此外、油煎腌制的鱼、肉类可形成致癌物亚硝基吡咯烷、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体健康。

  四、研究结果:

  油炸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危险食品、且不论油脂中的维生素a、e等营养在高温下受到破坏、大大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单在油炸过程中、就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五、我的建议:

  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你想健康成长的话、我建议大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肉、蛋以及米和面、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我们生长必须的营养、是健康的食物。

零食调查报告5

  一、现状

  现在,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走进一些学校,就会发现校门前的地面上有学生扔的零食包装袋,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是刮得到处飞舞,校园里,随处可见拿零食吃的学生。课堂上,很多学生趁着老师转身的机会拿出吃的来吃。放学时,卖零食的小店被学生挤得满满的。有一些学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 据调查表明,我校200多名学生里98.63%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占70.06%,经常吃零食的25.84%,偶尔吃零食的占65.73%。仅有3.37%的学生从来不吃零食。

  二、危害

  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青少年最喜欢吃的食品。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少学生在晚餐之后边做作业边吃零食,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或者边听音乐边吃零食,更有甚者躺在床上吃零食。这样吃零食会过量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第一,油炸类,会引致青少年发胖和身体的不健康的生长发育。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营养特点是:蛋白质和热量供给充足,脂肪和食盐过多,而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膳食纤维供给不足。因此,应适当减少肪供给,如炸薯片、薯条、炸鸡翅、炸羊肉串、锅巴以及油炸方便面等食物应少吃;脂肪含量过多的食品包括奶油蛋糕、冰淇淋、黄油类食品都应该少吃。此外,吃零食必用手,有时因手没洗干净而感染了疾病,如急性肠胃炎、肠虫症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每天的营养又如何保证呢?

  第二,高糖食品。所谓高糖食品,不仅包括加入蔗糖太多的甜食和糖果,也包括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量较高,如各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同时,这些饮料中还包含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如果过多地吃甜食,糖也会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因此许多学生的`肚子就越来越大,成为了“小胖墩”。这样孩子还处在似饱非饱的饥饿状态,所需营养不足,阻碍了正党生长。

  第三,冷饮。许多青少年吃冷饮成癖,无论春夏秋冬,一有机会就大吃冷饮。大量吃冷饮会使胃肠道温度骤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还可能诱发经常性的轻微腹痛,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第四,洋快餐充当零食。一些洋快餐脂肪含量太高,营养不均衡,对儿童体格发育不利。美国《》曾刊登一幅画着热狗、汉堡包、薯条和雪糕的图片,上面写着“我们害死的美国人和烟草一样多”。洋快餐的故乡美国人都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国青少年有什么理由如此爱好洋快餐呢?

  三、原因

  有一些家庭饮食没有规律,吃饭时间或早或晚,不能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有时做饭晚了,又怕孩子饿着,就给孩子吃饼干、糕点之类零食,使孩子的胃肠负担加重,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而降低食欲,到吃饭的时候都吃不香了。饭不想吃了以后,肚子就会越来越饿,有的家长又过分娇惯孩子,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走着也吃,站着也吃,所以他们就大肆的吃零食,结果吃得越来越多,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也就越来越饿,饿了就更会吃,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矫正

  1、 晓之以理

  家长要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不要吃零食,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在全校学生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分别找爱吃零食的学生谈话。首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一天里的饮食情况,然后提出具体要求,如告诉他们在饭前一个半小时,不能吃零食。过几天后,教师要询问学生的饮食改变情况,发现有进步,应及时表扬;反之,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帮助他们克服吃零食的习惯。三是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

  2、定时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饭前不可吃零食,以免影响食欲。吃好了正餐,也就不再像吃零食了。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进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学告诉我们:同一刺激经常反复作用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系统(即动力定型),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一旦良好习惯养成后,孩子无需一直努力就能按时吃饭。每当接近吃饭时,他们就会出现饥饿感,产生条件反射,消化器官随之分泌消化液,胃也按时蠕动,这样就使孩子吃饭香甜,易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因此可以说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其他品质。

  3、调剂饭菜

  为了增进食欲,使孩子好好吃饭,家长要尽量把饭菜做得好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味俱全,再取个好听的菜名。

  4、防止偏食

  要使孩子得到足够营养,最好给与平衡的饮食,防止偏食。每样食物都不要吃得过多,因为几乎每一种事务中都包含着人体需要的某种营养。但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如果某一类食物吃得过多,别的一些食物量自然会相对减少,那么,就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缺乏。

  5、控制零花钱

  现在有许多孩子的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给自己孩子零花钱,这就为孩子买零食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向家长所要吃零食的钱,而家长也应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这样就能使学生做到不该买得不买,不该吃得不吃,能有效地控制学生吃零食。当然,这些小食品也不是绝对不能给孩子吃,关键是要适量适时。饭后用些水果还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数不宜多,更不能以吃零食度日。

零食调查报告6

  学校一向说不能带零食或是在校门买零食进入校园,可是我们班上许多的同学一放学就往小卖部的方向直奔,去买零食吃。大家都喜欢吃什么?为什么喜欢吃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好还是坏?我带着这大大小小的问题,踏上了调查之路。

  我通过对全班同学、家人进行询问和查找资料,找到了我想要的结果。

  女孩子普遍喜欢吃奶糖、巧克力、饼干、布丁等甜食。而男孩子喜欢吃薯片、饼干、和辣条。看来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口味都各不相同啊!

  我不仅知道了同学各喜欢吃什么,通过调查和查找资料,我还知道了以下的原因:女孩子喜欢吃奶糖、巧克力、蛋糕,是因为它们的包装精美,口感细腻,香味更是浓郁;而男孩子喜欢吃薯片,辣条等,是因为它们的口感很刺激,挑战味蕾,激发食欲,有时甚至辣得人大汗淋漓,格外过瘾。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想对爱吃零食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提出几点建议:

  1.不要吃太辣的食品,因为辛辣的食物对肠胃的刺激性很大,容易造成不适。

  2.少吃甜食,这样能减少蛀牙和肥胖的风险,小朋友如果吃太多的甜食,会导致近视,发育缓慢。

  3.荤素搭配,这样才能营养均衡

  4.多吃水果,这样可以让营养更全面,也可以让皮肤变得水灵灵的。

  看了我的这份关于零食的调查报告,你是不是也应该马上告诉你的亲朋好友要少吃一点零食呢!

零食调查报告7

  前言:零食的危害有很多,如:整顿饭不想吃,总爱吃零食,影响食欲,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为此,我对我们班同学吃零食的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是否喜欢吃零食喜欢98%不喜欢2%

  吃零食前会不会洗手不会80%会20%

  吃零食原因自己喜欢吃(90%)看别人吃就想吃。(10%)

  总结:从上表可以看出,喜欢吃零食的人很多,占98%;而不喜欢吃零食的只占2%。看来,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意识到零食的危害。其实,零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食物,吃了不仅仅会变胖,还会拉肚子。可是,有许多人抵挡不住零食的诱惑,上课吃,下课吃,饭前吃,饭后吃,有空吃,没空也偷偷的吃。有人说:“少吃点没关系吧?”少吃的是没什么关系,但是也没有好处。零食是有很多细菌的,你去玩起来手脏脏的,再去吃零食,那麻烦可就大了。我们班有80%的同学都不会在吃零食前洗手,那样,不仅零食的细菌吃进去了,手上的细菌也吃进去了,时间久了,那些细菌就会在你肚子里疯狂,让你不得不吃各种药物,那时候你就想后悔都来不及了。所以,我建议,尽可能的少吃些,以前很喜欢吃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今后就别再吃了。

  还有的人说:“如果实在太想吃了呢?”让你不吃的方法很多。

  1、身上不要带钱。如果想吃也没钱买。自然而然就不会去买了。

  2、不要到小摊、小店前转悠,转多了,就会想买了。

  3、看到别人吃零食就走开点,尽量不要去看他吃零食那津津有味的样子。

零食调查报告8

  一、调查背景: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一日三餐主食外,零食也是其生活的重要部分,我们就在校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情况展开一次市场调研。

  二、调查目的:

  1.调查了解大学生的零食消费习惯

  2.针对大学生对于零食消费行为,得出结果,以此对卖零食的店家提出改进性建议。

  三、研究时间:

  20xx年6月

  四、调查方法:

  网络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有效问卷:64份(其中男性23份,女性41份)

  五、调查问卷内容

  1.受访者所在年级分布图

  由图可看出受访者大多数为大一大二,占访问总人数的70.32%。大三大四的占29.78%。

  2.受访者对零食的喜爱程度

  由图可看出占接近受访者90%的人都喜欢吃零食,可见零食产品在大学生范围内深受喜爱。

  3.受访者吃零食的频率

  由图中可看出受访者吃零食的频率很高,而从来不吃零食的人数只占受访者总人数的4.69%,可见大学生对零食的需求量较高。

  4.受访者一般购买食品单价

  由图看出受访者一般购买价格在1元以下占总人数的71.88%,11—20元占20.31%,20元以上则占7.82%,所以零食产品在大学生范围以低价格的食品更为受欢迎。

  5.受访者每星期在零食上的花费

  由图可看出受访者中每星期花费16—25元的占40.63%,而15元以下占34.38%,31—100占20.32%,100元以上仅占4.69%,零食食品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属于中低档消费。

  6.受访者喜欢食品的类型

  由于此题为多选题,可看出大多数受访者喜欢吃的零食类有膨化食品类,果脯类,饼干类,肉脯类,坚果类。其中坚果类受访者由56.25%选择。各类商品店开发大学生零食市场时可多为注重这几类零食产品

  7.受访者购买食品更倾向于的包装类型

  由图可以看出,小袋装较为受欢迎,占35.94%,盒装占23.44%,大袋与散装分别同样占20.31%,可见小份包装的零食产品更为容易携带,也容易被大家选择。

  8.受访者购买食品最在意方面

  由图可看出,受访者中67.19%的人选择了味道,21.88%的人选择了品质,剩下的人则分别选择了价格,外观与功能。可见对于零食产品来说,味道与品质依然是重中之重。

  9.受访者购买以前没购买过的零食或品种因素

  此题为多选题,受访者中有59.38%的选择了口味风格。48.44%的选择了他人介绍。42.19%的选择了外观包装。37.5%的选择了没见过,好奇心理。34.38%的选择了广告宣传。23.444%选择了价格。可见口味,广告宣传,外观包装对一件新的零食产品的推出均占有重要因素。

  10.受访者购买食品途径

  此题为多选题,受访者中84.38%的选择了就近超市,46.88%的选择了大型连锁超市,小卖店占45.31%,而网上购物与专卖店分别占25%与21.88%。受访者购买零食产品基本上采取就近原则,在大学附近的超市与小卖店较受欢迎。

  六、总结

  总体来说,零食产品在大学生范围内广受欢迎,有较高的`需求量,这些对于商家与零食售卖商具有重大的商业意义。

  七、建议:

  1. 店家要不定期搞一些促销活动,来激起学生的购物欲望,以促进消费。

  2. 店家销售的零食应该以0-10元左右的小零食为主,辅助一些10元以上的进行搭配销售。

  3. 店家要想吸引学生购物就必须选方便的地点进行售卖如:寝室周围、校内小卖部或就近的超市。

  4. 店家要注意所卖零食的口感,但同时也要重视食品质量安全。

  5. 对于各类零食,店家在店内的铺货量应该差不多。坚果类,饼干类果脯类零食略微多些。

  6. 对于食品包装,进行小包装类较好

  7. 为更好推出新产品,首推味道然后做好宣传与外观包装,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大家来说,零食还是少吃一点为好。

零食调查报告9

  一、关于小学生吃零食现象的现状

  从学校经过,大部分同学不是向家的方向走去,而是如饿虎扑食般地朝学校对面的小卖部冲去。他们掏出家长给的零花钱,买了一些色彩鲜艳、包装简易,还赠小玩具的食品;每到放学的时间,马路两侧就会冒出很多流动的摊位:鸡翅、爆米花、臭豆腐、糯米团、糖葫芦……,现做现卖。

  二、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只有13.3%的同学不喜欢零食,将近86.7%的同学都不拒绝零食。喜欢或非常喜欢吃零食的'同学已超过一半,而且特别喜欢在放学后或看电视时吃。价格一般在1-3元左右。有7%的同学尝试新鲜,28%的同学看见别人吃受诱惑,33%的人吃零食的心情是解闷;还有32%的人吃零食的原因是:以成习惯,说不清原因。吃零食的时候,同学们不注意卫生,随手抓来就吃,这样,很容易得传染病。

  三、调查感想

  经过这次调查,我觉得零食虽然好吃,但是吃多了对人的健康却有极大的害处。首先,零食热量高,会导致身体发胖,抵抗力下降,疾病就会找上你;其次,零食色素多,会妨碍身体的健康;最后零食糖份高,会长蛀牙,还会影响消化。提醒大家一句: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请告别零食。

零食调查报告10

  一、背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越来越强,零食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零食市场是指那些可以随时买到,不需要特别烹饪的食品,包括糖果、巧克力、饼干、薯片、坚果、肉制品以及其他的一系列小吃。零食市场面向的消费者群体广泛,包括儿童、青少年、上班族、中老年人群等。

  二、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

  据统计,目前全球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从全球零食市场的各个方面来看,其规模和发展趋势非常突出。

  1.生产规模:目前全球的零食生产规模非常庞大,而中国是其中的一大制造业大国,其制造业规模也是在全球居前的。

  2.消费规模:目前全球零食的消费量在短短几年内获得了翻倍增长,其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3.社会文化: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零食市场也在其中一并享受。

  三、中国的零食市场

  1.市场现状:目前中国零食市场的规模和产值也呈现出竞争压力,尤其是由于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低价零食产品,这导致市场上的品质和价格差异性趋势明显。

  2.市场分析: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外比较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中国的零食市场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市场上的品种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厂家的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这使得市场上的零食品牌品种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

  3.市场前景:中国的零食市场正在日益扩大,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的追求,对于健康和高品质的零食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未来中国零食市场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风险和机会并存。

  四、市场竞争与康养理念

  在全球市场中,很多零食品牌都已经意识到了康养理念的重要性,以此不仅拓宽了市场规模的同时,更加深入顾客心中,让品牌的核心价值得以提升。因此在中国的零食市场中,品质、口味和价格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并密切关注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此外在市场上强调列明产品成分、热量数以及营养成分,在经过了艰辛的品牌推广之后,以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五、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分析

  1.市场竞争力:在中国零食市场中竞争压力越来越明显,产品品质、口感和价格的平衡将是未来市场中的关键。品牌商也应该尝试不断推出新产品,并且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并优化其生产环节,通过提高营销能力和经验,以创造出更多品牌。

  2.市场需求:中国的零食市场需求相对稳定,而花样繁多的产品更能吸引消费者的需求。

  3.市场前景: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零食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但同时市场也将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使得品牌商需要逐渐适应市场竞争的环境,在掌握核心理念的同时,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零食产品。

零食调查报告11

  一、调查背景: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日渐重视,饮食是人们首先关注的。而零食作为一种被人们曾经当做不健康饮食的消费品,现在因为人们对健康概念更深入的理解,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处于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家庭供给,大多大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

  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一日三餐主食外,零食也是其生活的重要部分,本次调研就在校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情况展开一次市场调研。零食消费情况,大致包括零食消费的类型、数量、费用、偏好等有关内容。本次调查采用在线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然后加以分析研究。 调查过程中, 数据分析因问卷回收率以及被调查者配合程度不同,有少量误差,剔除了少部分没用的问卷,但对整体呈现的结果影响很小。

  二、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分析研究大学生在零食消费方面的习惯和费用,以及大学生对进口食品的态度。有助于了解零食消费品市场。

  三、调查时间:20xx年12月

  四、调查方法:在线调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五、调查样本特征:

  参与调查的的样本性别比例。

  六、调查数据分析:

  1、 大学生月生活费:

  由于调查样本偏向于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所以样本中大学生的的生活费水平属于中等偏下的。25.53%的大学生生活费在所在的城市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这类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比较少,他们跟注重满足生活所需。60%以上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属于中等,这类大学生的数量所占的比例很大。他们满足基本生活后,还有部分钱余下,他们是普通零食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偶尔也会光顾进口食品市场和高档食品市场。只有6%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比较高,这也能满足他们对零食消费的更高要求。

  所以,对于校园内的零食市场更多的消费者还是中等生活水平的大学生。因此,大学校园内的零食应更注重一般的零食,而想发展高端零食和进口零食,则比较难,消费者数量会比较少。

  2、 大学生吃零食的程度

  21.28%的大学生是经常性的吃零食,这些大学生对零食的需求量大,而且会形成特定的零食消费习惯。零食对于这些人对于这些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生活品了。51.06%的大学生消费零食的程度不高,只能说是正常水准,这和大众消费程度差不多。25.53%的大学生是偶尔性的消费零食,他们对零食的需求性不高,但也有一定的消费量。只有2.13%的大学生不吃零食,这些人大多数只占了极少的比例,但也有一些原因。综述,大部分大学生都会消费零食,可以说大学生零食市场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3、买零食的地方

  调查显示,有8.33%的大学生经常去大型的连锁超市买零食,比如,沃尔玛,家乐福等。这些人可能是生活习惯的原因,他们买大部分生活用品都愿意去大型超市,或者超市的商品种类更多,选择性更大的原因。以至于他们买零食也愿意去超市。有87.5%的大学生在就近的超市购买零食,大部分超市的种类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给一般的商店有了很大的商机,他们应该加强零食方面的管理,吸引跟多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商店。只有4.17%的大学生去专门的零食店买零食,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专门卖零食的店铺,这些店的零食种类丰富,但人流量不多,大学校园内部也有专门卖零食的店。这就需要这些店去加强宣传、普及,促使更多的人选择去专门的零食店铺。

  4、零食的价位

  有79%以上的大学生选择零食的价位在10元以下,这和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能力有关系。并且由于大学生还是花钱的人,很少是挣钱的,他们在零食方面不会去追求高档的享受。16%以上的大学生的零食价位在15元左右,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稍高,很大的可能是城市来的学生。有2.08%的大学生零食价位是21-25元,这部分人和前面那部分人有很大的相似。只有2.08%的大学生零食价位在30元以上,这些学生平常会去追求一些高档的零食和一些新出的、新奇的零食。比如,哈根达斯等。这部分人可能跟多的去校外买零食,因为校内的零食可能满足不了他们追求高档的需求。

  5、每个星期的零食花费

  有39.58%的大学生零食消费在20元以下,这部分人多零食的消费不算高,也不会刻意去追求,只是随着自己的爱好。41.67%的大学生的零食消费在21-50元之间,这部分人买零食的频率稍高,处于中等水平。他们会偶尔去追求一些自己比较心仪的好一点的零食。10.42%的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是50-100元,这对于一般生活水平的大学生来说,是比较高的。有8.33%的大学生的零食消费水平,在100元以上。

  6、学校的零食是否能满足需求?

  有22.92%的大学生认为一般大学校园内的零食课一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有64.58%认为大学校园的零食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有12.5%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内的零食不能满足平常的生活需求。

  根据现在大学生的总体生活水平,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一部分稍微高一点的水准,少数一部分属于高等生活水平。而现在一所大学内的学生生活水平分布也基本上符合上述数据。再根据上面4、5、6三个题目的调查数据,可知大学生的零食消费主要是在中低档的零食消费,也就是我们说的市场上的普通零食。只有少数大学生会去追求高档点的零食消费,比如,一些生活水平高的、有钱的大学生,还有一些恋爱中的大学生也或多或少会去追求一些“小资”消费。所以,大学校园的零食还是应以一般的零食市场为主,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就足以应付学生这个市场的需求。而稍微高档点的零食进驻校园内,会面临消费者比较少的局面,这对管理者是个几乎无解的情况,因为这不是自身产品和营销的问题,而是没有相应的消费群体。

  7、吃零食的原因

  45.83%的大学生吃零食,是应为零食的特殊的和不同的口味,大家觉得好吃,所以选择吃零食。12.5%的大学生吃零食是因为身边的人吃的原因,对自己有诱惑而吃零食。41.67%的大学生吃零食是因为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无聊,看电影,朋友聊天等。

  只有少部分人是因为诱惑而吃零食,绝大部分是别的原因。所以,零食生产者对零食的种类、样式、口味等各方面加以研究,这样可以促进零食的销售。

  8、班级(宿舍)敕令现象

  10.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班级(宿舍)吃零食的现象普遍。3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班级(宿舍)吃零食的显现比较普遍。43.75%大学生班级(宿舍)吃零食现象一般。只有8.33%的大学生班级(宿舍)几乎不吃零食。

  由数据可知,大学生对零售的消费是个很大的量,这个零食生产商来说是个很好的现象。只要占有了大学生零食消费市场中的一定份额,就可以保证良好的经营。

  9、零食代替早餐

  6.25%的大学生经常用零食代替早餐。27.08%的大学生会偶尔性的用零食代替早餐。45.83%的大学生很少会用零食代替早餐。20.83%的大学生不会用零食代替早餐。

  只有少数大学生会用零食代替早餐,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是很紧迫,有足够的时间去吃早餐;二是大学生对身体方面的健康更加重视。所以,碎玉零食生产者来说,适合 代替早餐类的零食可以适当的生产就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10、喜欢的零食(多选项)

  33.33%的大学生比较喜欢膨化类的食品,31.25%的大学生喜欢巧克力类的食品,54.17%的大学生喜欢果仁类的食品,35.42%的大学生喜欢糖果类的食品,45.83%的大学生喜欢饼干,45.83%的大学生喜欢卤制品类的食品,47.92%的大学生喜欢流质品类的食品,还有一些其他的食品也受大学生的喜爱。

  各种种类的食品受喜爱的程度相差无几,每种零食都占有差不多的市场。这就给商家有了经营的选择性,可以选择某一种或多种销售。

  11、购买新的零食的原因(多选项)

  31.25%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因为特殊的包装,62.5%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价格合理,37.5%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因为商家的宣传广告,45.83%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朋友介绍,52.08%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由于好奇心。

  促使大学生尝试新的零食,有各种原因。这样生产者在每生产一种新的零食时,为了能够更好的进入市场,并占有一定的份额,需要结合多方面的考虑零食的口味、包装、营销方式等。

  12、吃零食时的情绪和时间

  25%的大学生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吃零食,16.67%的大学生在情绪失落的时候吃零食,来缓解情绪的低落,58.33%的大学生认为吃零食和情绪无关。

  25%的大学生有空就会吃零食,这属于“吃货”类,33.33%的大学生平时饿了会选择零食来填肚子,41.67%的大学生零食根据自己当时的意愿。这可以给零食生产者一些提示。

  13、购买时注重质量、口感、价格的大学生占了90%以上的比例,只有少数人会注重品牌之类的。这也是大所数人在选择零食类时看重的方面。

  14、零食口味

  33.33%的大学生偏向于甜的零食,47.92%的.大学生喜欢辣味的零食,只有12.5%和6.25%的大学生喜欢咸的和酸的零食。这是大多数人的口味选择。

  15、进口零食的看法

  54.17%的大学生会去购买进口零食,45.83%的大学生不会去消费进口零食。会去消费进口零食的大学生中,66.67%的是因为觉得进口的东西比较新奇;29.17%是喜欢进口零食,觉得口味好;4.17%的人是因为朋友、同学的介绍。

  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喜欢进口零食,他们觉得进口零食比我们国产的好,这和好多人比较喜欢进口的东西一样。而不去买进口的人一部分是因为比较贵。

  16、不吃零食担心。。。

  25%的大学生是因为怕身体长胖而不吃零食,20.83%的大学生是觉得零食消费高,20.83%担心零食存在质量问题,33.33%的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不吃零食。

  这可以使我们想到一些家长在谈论孩子吃零食时,考虑的也基本上是这些东西。零食的质量、高卡路里等。这就对我们的零食生产者提出了考验。该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17、上课吃零食

  有2.08%的大学生经常在上课时吃零食,70%以上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在上课时吃过零食,22.92%的大学生从不在上课时吃零食。

  零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生活的便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需要我们正确的看待。

  18、零食对身体

  50%的大学生说不清楚零食对身体是好或者是坏,35.42%的大学生认为零食对身体没有好处,甚至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只有14.58%的大学生认为零食对身体有好处。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大部分人认为正常的生活里还是需要一定的零食。

  七、调查结果:

  1. 大学生普遍有吃零食的习惯。其中有21.28%的大学生经常吃零食,51.06%的大学生吃零食的程度一般,25.53%的学生偶尔会吃,有2.13%的学生几乎不吃零。

  2. 大部分大学生平均每周都会去购买零食,且用于购买零食的金额在10—50元之间居多(其中有41.67%的学生一周用于购买零食的金额在21-50之间)。

  3. 大学生的口味偏好不一,有很多学生比较偏爱甜味和辣味的零食,还有些口味比较好的膨化食品等。

  4. 大学生购买零食主要是出于个人习惯。而且他们比较关注的是零食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和零食的口感诱人。

  5. 大多大学生主要是采取就近原则,主要是在校内的超市和商店购买零食。

  6. 大多数大学生不会用零食代替正餐。

  八、建议:

  1. 大部分大学生在饮食观念上还是比较关心安全和健康问题,所以零食商家应特别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2. 现在的大学生在零食方面比较注重口味,且比较多样化,所以商家应该丰富零食的品种,提供足够多的选择空间。

  3. 应合理制定零食价格。对于经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薄利多销”不失为一个盈利的好方法。

  4. 合适地调整不同类别零食销售的结构,在保证零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些口感较好的零食并适当增加新鲜水果。

  5. 对各种零食分不同规格包装销售,不同学生、不同时候对某种零食的数量需求都有区别,因此零食分大中小规格包装销售将会受欢迎。

  6. 对于零食的包装设计应该新颖独特,适合现在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7. 现在有很多学生上网比较多,喜欢宅宿舍,建议商家可以根据情况提供电话及网络订购的销售方式。

  8. 店家要不定期搞一些促销活动,来激起学生的购物欲望,以促进消费。

  9. 店家要想吸引学生购物就必须选方便的地点——寝室周围、校内。

  10. 要恰当运用口碑营销(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同学、朋友的影响)。

零食调查报告12

  一、现状

  现在,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走进一些学校,就会发现校门前的地面上有学生扔的零食包装袋,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是刮得到处飞舞,校园里,随处可见拿零食吃的学生。课堂上,很多学生趁着老师转身的机会拿出吃的来吃。放学时,卖零食的小店被学生挤得满满的。有一些小学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

  据调查表明,我班60名学生里98。63%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占70.06%,经常吃零食的25.84%,偶尔吃零食的占65.73%。仅有3.37%的小学生从来不吃零食。

  二、危害

  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小孩最喜欢吃的食品。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少儿童在晚餐之后边做作业边吃零食,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或者边听音乐边吃零食,更有甚者躺在床上吃零食。这样吃零食会过量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第一,油炸类,会引致儿童发胖和身体的不健康的生长发育。

  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当前我国儿童的营养特点是:蛋白质和热量供给充足,脂肪和食盐过多,而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膳食纤维供给不足。因此,应适当减少肪供给,如炸薯片、薯条、炸鸡翅、炸羊肉串、锅巴以及油炸方便面等食物应少吃;脂肪含量过多的食品包括奶油蛋糕、冰淇淋、黄油类食品都应该少吃。此外,吃零食必用手,有时因手没洗干净而感染了疾病,如急性肠胃炎、肠虫症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每天的营养又如何保证呢?

  第二,高糖食品。所谓高糖食品,不仅包括加入蔗糖太多的甜食和糖果,也包括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量较高,如各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同时,这些饮料中还包含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如果过多地吃甜食,糖也会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因此许多学生的肚子就越来越大,成为了“小胖墩”。这样孩子还处在似饱非饱的饥饿状态,所需营养不足,阻碍了正党生长。

  第三,冷饮。许多儿童吃冷饮成癖,无论春夏秋冬,一有机会就大吃冷饮。大量吃冷饮会使胃肠道温度骤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还可能诱发经常性的轻微腹痛,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第四,洋快餐充当零食。一些洋快餐脂肪含量太高,营养不均衡,对儿童体格发育不利。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刊登一幅画着热狗、汉堡包、薯条和雪糕的图片,上面写着“我们害死的美国人和烟草一样多”。洋快餐的故乡美国人都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国儿童有什么理由如此爱好洋快餐呢?

  三、原因

  有一些家庭饮食没有规律,吃饭时间或早或晚,不能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有时做饭晚了,又怕孩子饿着,就给孩子吃饼干、糕点之类零食,使孩子的.胃肠负担加重,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而降低食欲,到吃饭的时候都吃不香了。饭不想吃了以后,肚子就会越来越饿,有的家长又过分娇惯孩子,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走着也吃,站着也吃,所以他们就大肆的吃零食,结果吃得越来越多,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也就越来越饿,饿了就更会吃,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矫正

  1、晓之以理

  家长要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小学生不要吃零食,让小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在全班学生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分别找爱吃零食的小学生谈话。首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一天里的饮食情况,然后提出具体要求,如告诉他们在饭前一个半小时,不能吃零食。过几天后,教师要询问学生的饮食改变情况,发现有进步,应及时表扬;反之,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帮助他们克服吃零食的习惯。三是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

  2、定时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饭前不可给孩子吃零食,以免影响食欲。孩子吃好了正餐,也就不再像吃零食了。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进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学告诉我们:同一刺激经常反复作用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系统(即动力定型),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一旦良好习惯养成后,孩子无需一直努力就能按时吃饭。每当接近吃饭时,他们就会出现饥饿感,产生条件反射,消化器官随之分泌消化液,胃也按时蠕动,这样就使孩子吃饭香甜,易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因此可以说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其他品质。

  3、调剂饭菜

  为了增进食欲,使孩子好好吃饭,家长要尽量把饭菜做得好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味俱全,再取个好听的菜名。

  4、防止偏食

  要使孩子得到足够营养,最好给与平衡的饮食,防止偏食。每样食物都不要吃得过多,因为几乎每一种事务中都包含着人体需要的某种营养。但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如果某一类食物吃得过多,别的一些食物量自然会相对减少,那么,就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缺乏。

  5、控制零花钱

  现在有许多孩子的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给自己孩子零花钱,这就为孩子买零食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教师要教育小学生,不要向家长所要吃零食的钱,而家长也应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这样就能使小学生做到不该买得不买,不该吃得不吃,能有效地控制小学生吃零食。当然,这些小食品也不是绝对不能给孩子吃,关键是要适量适时。饭后用些水果还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数不宜多,更不能以吃零食度日。

零食调查报告13

  调查内容:

  标牌、广告牌等地方故意用错字。

  调查目的:

  纯洁祖国文字,让人们明白汉字、词语不能乱用。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23日 星期四

  调查结果:

  有很多店主都把成语更改后制作在店门口,如:自行车广告 骑乐无穷 ;服装店广告牌 衣衣不舍 ;饮料广告牌 喝喝有名 等。我认为这种行为非常不好,因为有时会令人产生疑问: 骑乐无穷 ?这个词真是这样写的吗? 咦?我明明记得这个词语并不是这样写的啊! 这会在一些未成年人学习的过程中造成不良影响。

  调查建议:

  我希望现在的'人能够不乱用字,一定要正确、规范的用字,不能随意更改、乱造字。如果遇到不规范的汉字,一定要向相关部门通知,使中国汉字能统一,免受外界的侵害。

零食调查报告14

  一、调查的对象和问题

  在学校时,正好人多。我做个一个关于"吃零食"的专题调查。被调查的共十五人,八女七男,年龄最大十二岁,最小十岁。备注:本研究结论只适用于我的班级。

  我提出的四个问题:

  1、你喜欢吃零食吗?

  2、你什么时候吃零食?

  3、你家长反对你吃零食吗?

  4、你认为吃零食好吗?

  二、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第一个问题:你喜欢吃零食吗?

  几乎每个人都吃过零食,但是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十五人中,爱吃零食的有十一人,不爱吃的有一人,两个人个人持中立的态度。一个人没吃过,因为家长从来不让吃。

  第二个问题:你什么时候吃零食?

  六人饭后吃,四人饿了就吃,其他人不分时间吃。

  第三个问题:你家长反对你吃零食吗?

  其中两个人的`家长根本不管,想吃多少吃多少,并且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们买。七个人的家长非常反对,一个月买一次,实在想吃了自己偷偷去买着吃。还有一个同学是家长不给买,自己也不敢买,然后会让同学帮着买,再给同学钱。

  第四个问题:你认为吃零食好吗?

  所有人都认为吃零食不好,但是就是想吃。其中有一个人说:“零食好比天,好比地,好比世间万物。”

  三、我的研究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我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1、吃零食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事情。

  2、吃零食的人都懂少吃比较好,吃多了会损害身体健康。

  3、零食不可以当饭吃,既填不饱肚子也没有营养。

  4、一定要少吃!少吃!少吃!

零食调查报告15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消费升级不仅体现在日常用品的消费上,也体现在零食市场的消费上。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重视,零食市场逐渐从传统的高糖高脂零食向低糖低脂、天然有机、高营养的健康零食转变,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调查

  1.市场容量

  随着消费升级和生活节奏加快,零食市场不断扩容。根据中国糖果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其中坚果蜜饯、糖果巧克力、膨化食品、肉制品等为主流品类,规模占比最大。

  2.消费群体

  年轻人是零食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具有品味多元化、偏好个性化、消费习惯新潮流等特点。还有一部分中老年消费群体,他们对健康养生的追求更为强烈。中国市场调查公司(Nielsen)的研究表明,55%以上的消费者在选购零食时会注重营养成分,并会偏爱低糖低脂的健康食品。

  3.品牌竞争

  在众多品牌中,膨化食品厂家的光明、乐事、唐人神等成为市场的龙头企业,其次是巧克力品牌费列罗、德芙、葡萄酒巧克力品牌莲花巧克力、手工巧克力品牌工艺糖果等等。此外,众多的'花生瓜子、坚果蜜饯品牌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市场分析

  1.健康、营养成为市场趋势

  在日益重视健康的社会背景下,零食市场也正朝着健康、营养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零食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比如坚果、猪肉脯、水果干等取代了传统的高糖高脂零食。

  2.品牌、口感、价格成为消费者决策因素

  品牌、口感、价格成为消费者选购零食的三大决策因素。来自Euromonitor的数据表明,大型零食生产企业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而传统型小品牌则容易凭借口碑等因素赢得部分市场份额。

  3.产品多元化、定位清晰是企业竞争优势

  目前,零食市场上各品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各品牌必须通过不同的品牌定位、产品定位等方式来获取市场分成,与其他品牌进行有效的竞争,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三、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观念进一步升级,未来我国零食市场将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健康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小众、高端、定制等消费方式成为潜在市场。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商平台对零食市场的影响也离不开,借助新零售、O2O等创新营销方式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注定成为零食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

  总结来看,随着营养、健康、口感、品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零食市场必将朝向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应积极引入高科技手段、加强产品研发,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且应细分市场,寻求高增长空间。

【零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零食市场的调查报告07-20

学生吃零食调查报告12-24

休闲零食口号01-27

拒绝零食倡议书04-02

上课吃零食的检讨书12-20

上课吃零食检讨书02-27

不吃零食的建议书11-01

学生不吃零食倡议书11-03

初中生上课吃零食检讨书02-08